徐州气候特点
我的家乡徐州

2.徐州锅贴:锅贴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煎饺。它以猪肉馅为主要原料,外酥里嫩,
味道鲜美
3.徐州板面:板面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用面条和特制调料制成的美食。面条筋道有 弹性,汤汁香辣可口,配以牛肉、豆芽等配料,
味道十分美味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这要求我必须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在平时自己学习和研究 人生之路必须经历挫折才能看到幸福之花的盛放,我将一点点成长,变得勇敢,果断,坚强!
自然资源
A
徐州自然资 源丰富,尤 其是矿产资
源
B
其中以煤炭、 石膏、岩盐 最为丰富
C
同时,徐州也 是著名的农副 产品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等
农作物
经济概况
PART 5
经济概况
1
2
3
4
徐州经济实力雄厚,是 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之一
主要以工业、服务业和 农业为主导产业
其中,煤炭、机械、电 子、化工、食品等产业
我的家乡徐州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徐州概述
02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4
自然资源
05
经济概况
06
旅游景点
07
美食特产
徐州概述
PART 1
徐州概述
历史沿革
PART 2
历史沿革
01
徐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 5700多年前
自古以来,徐州便是中原文化和南
02
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深厚的文
旅游景点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今天,我们将对徐州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景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地理位置徐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东邻连云港市,南接淮安市,西靠宿迁市,北与山东省接壤。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二、地形地貌1. 高原地区:徐州市北部为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地质构造较为简单。
2. 丘陵地区:徐州市中部为华北丘陵区,地势逐渐升高,地貌复杂多样,有苏中岗丘、巧峰山等丘陵地带。
3. 平原地区:徐州市南部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三、气候条件徐州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宜人宜游。
四、湿地资源1. 河网众多:徐州市境内流经多条河流,包括淮河、泗河、邳河等。
这些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湿地景观。
2. 湖泊众多:徐州市拥有多个湖泊,如铜山湖、贾汪湖、睢宁湖等。
这些湖泊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风景,成为了当地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经济特点徐州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同时,徐州还发展了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徐州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农产品丰富多样。
六、旅游景点1. 徐州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是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2. 徐州恩孚公园:位于市区西部,是徐州市的文化绿地,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探鸟河湿地公园:位于市区南部,是徐州市的重要湿地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鸟类资源,是观赏鸟类和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总结:通过对徐州地理特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
其湿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旅游景点众多。
家乡徐州介绍ppt

这是一种以面条和牛肉汤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面食 ,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徐州的特色小吃
1 2 3
徐州冷面
这是一种以面条、黄瓜、西红柿等为主要原料 的凉拌面,清爽可口,是夏季最受欢迎的小吃 之一。
徐州烧饼
这是一种以面粉、芝麻为主要原料的烤饼,制 作精细,味道香脆,是许多徐州人最喜欢的零 食之一。
道路建设
近年来,徐州市政府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入,对城市主干道和其他交通要道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道路通 行能力和效率。同时,徐州市还积极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加便 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06 徐州的发展前景
徐州的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
徐州将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 装备制造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转型升 级。
城市绿化
徐州将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营造宜居生态环 境。
城市更新
徐州将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 品质。
徐州的创新产业与未来发展
创新驱动
徐州将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培养和 引进创新人才,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新兴产业培育
徐州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
传统手工艺技能
徐州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能,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这些技能 代表了徐州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智慧。
03 徐州的旅游景点
云龙湖风景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主要景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一个集 自然景观、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 合性旅游度假区。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徐州的气候类型:徐州位于北纬34度15'48.37",东经117度11'16.35"。
徐州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的鲁淮区,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而略近于黄河流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较为丰沛,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1.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
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
2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4 C。
3.降水: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930—800毫米不等,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地学要素(一)地形地貌:我国古代城市一般都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在依山、傍原、临河之处,或者处于山涧、河谷之中,这样有利于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安全的保障。
徐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依赖于山水环绕这一地理环境特征。
徐州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1.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 —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2.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 ,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 —50米之间。
最新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作者xxxx------------------------------------------日期xxxx1。
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4.2C。
最热月平均气温31.6C。
最高气温40.6C。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最低气温-。
22.6C土壤冻结最大深度24cm年平均降雨量869.9mm日最大降雨量0.312mm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70%)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风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19.3m/s基本风压值2kN m0.35/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处数值1.2m/s积雪最大厚度24cm基本雪压20.35/kN m(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
90~6。
90m,层厚2.70~6。
90m.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
1.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该层层底埋深4。
50~14。
00m,层厚1。
00~8。
50m。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
50~25。
80m,层厚 2.40~3。
00m.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徐州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环境

徐州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徐州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群落、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作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气候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生态群落特点因研徐州立地条件较差,草本稀少,尚不能构成单独的层次,以更新层(本文定义为高度在10cm,150cm之间的木本植株,且胸径在1.5cm以下)来替代草本层,进行群落空间研究。
(2)在次生林群落样地中共统计到木本树种43种,隶属25科36属;以榆科、桑科、木樨科等科居多,但各层次寡种分布现象极为严重。
(3)作为群落优势种的侧柏在灌木层缺失,更新能力严重不足。
(4)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乔木与灌木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灌木层和更新层则无此现象,说明其空间利用未饱和,群落多处于演替的前中期。
(5)生态位分析表明:对乔木层物种分布影响较大资源维是pH和速效K;对灌木层物种分布影响较大的资源维是pH;对更新层分布影响较大的资源维是速效K和水解N。
根据树种资源生态位宽度均值,构树、刺槐、三角枫和桑树生态位较大,可做造林的首选树种,其次是栾树、女贞、黄连木、小花扁担杆、侧柏和榔榆可作为备选树种。
(6)在群落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养分和水分资源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都偏小,但他们在资源利用有差异的情况下仍能共存,并对维持各层次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起着重要作用。
徐州地区供热调研

徐州供热调研一、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江苏省徐州市地处中国东部,淮海经济区中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6。
22‘~118。
40‘北纬33。
40’~340。
58’。
为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日数可达96天。
采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为1.7。
C,采暖度日数为1581度日。
徐州是苏北地区气候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酷热、潮湿,极端天气相对较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一2003)第4.1.2条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因此,徐州市属于集中采暖地区。
二、计算综合采暖热指标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一20021)所推荐的采暖热指标和徐州市房屋类型所占比例进行计算,综合采暖指标在62.5W/m2~82.2W/m2之间。
徐州市平均采暖热指标66.5W/m2。
三、实际运行综合采暖热指标2经过近几年对徐州市采暖建筑调查结果分析,徐州市实际运行综合采暖热指标在56.7W/m2~80W/m2之间,其中有76%的建筑高于计算值。
在徐州市城区中由于节能型建筑的推广应用,实际运行综合采暖热指标都低于综合采暖计算热指标,而在县镇由于建筑类型大都延续老的建筑方式综合采暖热指标在75W/m2~102W/m2之间,实际运行综合采暖热指标普遍高于计算综合采暖热指标。
采暖热指标是衡量建筑物采暖耗热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节能建筑技术和工艺,可取得较低的采暖热指标,从而减少供热量。
所以推广和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工艺对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大气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现有热源概况据统计核定,徐州市运行的热电厂12个,其中锅炉43台,总容量220.6t/h,汽轮发电机组31台。
按燃料种类分,燃煤锅炉724台,燃气锅炉20台,燃油锅炉101台,电加热锅炉30台。
分布情况见图1。
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一2002)2程前.徐州市供热计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计量,2018(02):61-62.图1徐州市采暖锅炉分类情况目前大型热电厂基本采用蒸汽热参数为亚临界参数的煤粉炉,锅炉燃烧方式为悬浮燃烧。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徐州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徐州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徐州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徐州市辖7个行政区,其中鼓楼区是市中心区域。
以下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徐州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等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5°~118.17°,北纬33.37°~35.14°。
徐州市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与全国主要城市距离都很近,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
2. 地貌徐州位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域,地形平坦,海拔不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100米之间。
徐州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
地处于黄海、长江和淮河交汇处的徐州,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3. 水系徐州的水系主要有,淮河、秦淮河、何家湖、蒙山湖等。
其中淮河是徐州市的重要水路运输干线,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系之一。
二、人文地理1. 历史人文徐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
徐州是一个文化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徐州是一座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云龙湖、大观园、狮子山等。
徐州也是一座革命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徐州曾经发生了沉重的战斗。
2. 经济地理徐州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徐州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煤炭等。
徐州煤炭资源丰富,位居全国前茅。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徐州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云龙湖、狮子山、蒙山等。
云龙湖是徐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湖水碧绿,湖畔长滩,是游人避暑胜地。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壮丽的山岳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2. 文化古迹徐州还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魏武挥麾广场、云龙山古墓群、徐州古城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大观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气候特点_江苏徐州气候特征类型徐州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最高气温:19℃;年平均最低气温:10℃
历史最高气温:41℃出现在1972年;历史最高气温:-23℃出现在1969年
年平均降雨量:847毫米
徐州气候特征
徐州城市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
现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
这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和丘陵地相间,沂河、沭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骆马湖、微山湖分布在南北两缘。
徐州号称“百里煤海”,煤炭探明储量36亿吨、预测储量69亿吨,还有铁矿石、石灰石、石英岩(预测储量8.3亿吨)、石膏(探明储量3.2亿吨、预测储量44.4亿吨)、岩盐(探明储量5.53亿吨、预测储量21亿吨)、钾长石、大理石等30余种矿产资源。
景观: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每年10月初,徐州还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而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是苏北著名的风景胜地。
徐州气候背景分析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
农作物生长。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