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谈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和演奏形式

合集下载

潮州音乐与潮州古筝

潮州音乐与潮州古筝

潮州音乐与潮州古筝潮州音乐种类繁多,演奏形式多样,演奏队伍可大可小,非常灵活。

按其演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丝乐、细乐、庙堂乐和汉调音乐等。

以击鼓为指挥的打击乐和管弦乐为主合奏的称潮州大锣鼓;在潮州大锣鼓的基础上删去斗锣、苏锣等强烈而声浊的打击乐器后而派生出来的锣鼓乐称潮州小锣鼓;有以大、小唢呐或横笛、苏鼓、苏锣、月锣、亢锣和大、小为主的苏锣鼓;有以二弦、椰胡、笛仔和扬琴为主的潮州弦乐;还有以小三弦、琵琶、筝三种乐器的细乐以及庙堂音乐等等。

在这诸多不同乐队的演奏形式中,古筝占有它一定的地位。

潮州筝是中国筝的一大流派,在英国出版的《辛格罗夫音乐大辞典》的“中国音乐”条中称:“中国筝北方以河南、山东学派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筝学派为代表。

潮州筝以其风格鲜明、色彩浓郁、曲目众多、清秀优雅、韵味悠长、音色柔和,加上演奏中变奏繁多而自成系统、别具一格。

它的影响十分广泛,在福建闽南、上海、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越南等地都有潮州筝流传,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潮州乐曲统称为弦诗,它是潮汕民间最古老而又最普及的音乐品种,是以潮汕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

演奏时以木板击节,以富有特色的潮州二弦为领奏,伴以椰胡、秦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笛仔等。

传统的弦诗乐演奏习惯是由慢至快,层层推进,即从头板开始,接以二板、拷拍、三板直至高潮急煞告终,使乐曲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富于感情内涵。

潮州筝演奏的曲目均来自于潮州弦诗。

潮州弦诗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是“潮乐十大套”,即《月儿高》、《平沙落雁》、《黄鹂词》、《锦上添花》、《大八板》、《玉连环》、《凤求凰》。

这些大套曲目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格,都由“头板”、“拷拍”、“三板”三段联缀而成,每曲68板。

其演奏速度是从悠闲舒慢的节奏开始,由慢渐快,直到最后形成高潮而结束。

潮州弦诗大体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调式,即“轻三六”调(简称“轻六”调) 、“重三六”调(简称“重六”调) 、“活五”调、“反线”和“轻三重六”调等。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潮州筝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通过筝乐器的演奏,展现了潮州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让人领略到了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下面我们将从乐器特点、曲目特点和演奏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潮州筝乐的特点体现。

首先从乐器特点来看,潮州筝是潮剧音乐中的主要伴奏乐器,它和笛、鼓、板等乐器一起构成了潮剧的音乐体系。

潮州筝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乐器结构简单。

潮州筝是一种弹拨乐器,其结构相对简单,由筝体、琴弦、琴码和琴轴等部分组成,乐器制作精巧,使用方便。

2.音色柔和。

潮州筝的音色柔和细腻,演奏时如丝般悦耳动听,给人一种温柔、清丽的感觉。

3.演奏技巧高超。

潮州筝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演奏者需要具备精湛的琴艺和丰富的音乐感悟力,才能表现出潮州筝乐的独特魅力。

其次从曲目特点来看,潮州筝乐有着丰富多样的曲目,体现了潮州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潮州筝乐的曲目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古老悠远的历史。

潮州筝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积淀和传承,其曲目多取材于古代诗词和历史传说,体现了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2.丰富多彩的曲调。

潮州筝乐的曲目曲调丰富多样,有婉转动人的《凤凰于飞》,有豪放激昂的《花筝声声》,有如泣如诉的《潮州坠子》,每一首曲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3.文学艺术的特色。

潮州筝乐的曲目多取材于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纳兰词》、《西厢记》等,这些名篇佳作为潮州筝乐的曲目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表现空间,使得潮州筝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呈现。

最后从演奏特点来看,潮州筝乐的演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巧妙细腻的演奏技巧。

潮州筝乐的演奏需要具备巧妙细腻的技巧,包括指法、音韵、力度等,演奏者需要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用手指去演绎音乐,给人一种细腻柔美的感觉。

2.情感丰富的表现。

潮州筝乐的演奏需要演奏者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能够通过音乐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使得整个演奏过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试析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地域性风格

试析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地域性风格

试析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地域性风格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在音乐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形式、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地域性风格。

岭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的南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

这使得岭南潮汕地区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移民。

道教音乐在岭南潮汕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与这一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而闻名。

道教音乐以其庄严神圣的气氛独具一格。

它采用了咒语、音调和节奏,以及乐器演奏等元素,将神灵崇拜和信仰融入其中。

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音调悠扬、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给人以一种宁静、庄重的感觉。

这种音乐形式融合了岭南和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

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乐器演奏也很独特。

道教音乐的乐器演奏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常见的道教音乐乐器包括竹笛、梆子、钹、鼓等。

竹笛是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中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竹笛的音色纯净、悠扬,能够表达出道教音乐独特的氛围。

梆子和钹则能够起到节奏引导的作用,使整个音乐更加有序、统一。

鼓是道教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能够通过敲击和节拍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力度。

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技巧,体现了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地域性特色。

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地域性风格还体现在其宗教仪式和表演形式上。

岭南潮汕地区的道教音乐通常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道观和寺庙中进行演奏。

道教音乐的表演形式有多种,如道教祭祀、庆典、拜封等。

在这些仪式和表演中,道教音乐不仅起到了烘托气氛、引导信众、传达神圣信息的作用,更是体现了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的独特魅力。

道教音乐的表演形式通常包括唱念、鼔舞、乐器演奏等,整个过程气氛庄重、宏大,给人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感受。

这种宗教性与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使岭南潮汕地区道教音乐具备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

2023年最新的潮州音乐是什么

2023年最新的潮州音乐是什么

2023年最新的潮州音乐是什么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省粤东地区各类传统民间器乐的总称,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潮州音乐的相关信息吧!潮州音乐的历史渊源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粤东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除粤东地区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

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

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与粤东地区的先民史和文化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古潮州被称为南蛮和百粤,是古越族(闽越族)的住居地。

但那时已有青铜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已渗透到这里。

古潮州古墓出土屡有发现青铜文化和商周文化遗物。

潮阳区和惠来县华湖镇出过铜甬钟,是庙堂礼乐器具,属西周文化。

惠来县神泉港海滨打捞出西周时期的铜鼓,说明古潮州先民早已用过商周文化器物。

由于史上历经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造成北方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徙南移。

如晋朝元年,随晋元帝南移的山西、陕西居民分居江浙,后来,为了逃避战争烽火又移入福建;唐玄宗时,为了防范边疆倭寇,还有居民南移福建,后来几经唐末、宋末、元末、明末等几次兵灾,都有过大举辗转南移的史实,先后分住江西、福建的漳浦等地再相继入潮。

由此,随民而来的中原音乐文化流播入潮,则不言而喻。

清乾隆时有个叫孟良揆的外地人来潮后,写了一首《潮州竹枝词》:从入新年便踏春,青郊十里扑香尘。

怪他风俗由来异,裙屐翩翩似晋人。

从词中可反映出中原汉人后裔居住潮汕一带的史实。

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兵百粤,设置揭阳守区,秦将领史禄及其家眷后来留寓揭阳,也将中原文化传入百粤之地。

古潮州先民长期与中原汉人同化过程逐渐融合到汉族这个大家庭中,也加速中原音乐文化与潮州土著音乐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

这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潮州音乐的远源。

潮州音乐的艺术特色潮剧戏曲音乐作为潮州传统音乐的一部份,在这一时期对社会活和市民文化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能够汲取诸多外来剧种音乐精华,兼收并蓄,融化、演变、发展而臻于完善,从而使潮剧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使潮州传统音乐更趋于多元化的音乐结构,由此构成了潮州音乐丰富而独特的艺术体系。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潮州筝乐是中国南方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潮州筝乐以其悠扬优美的旋律和细腻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

它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潮汕地区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和民俗风情。

潮州筝乐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音乐风格上,潮州筝乐以悠扬柔美的旋律为主,多以古早的山歌、渔歌为主题,充分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情怀。

其音乐旋律优美婉转,充满了悠扬的情感,给人以舒缓和宁静的感觉。

在表现形式上,潮州筝乐主要以筝、琴、笛为主要演奏乐器,并辅以鼓、板、小提琴等乐器,形成了独特的伴奏配器。

筝乐以器乐演奏为主,演奏时搭配悠扬的琴音和清脆的笛声,使得整个乐曲充满了动听的音乐韵味和情感表达。

潮州筝乐的独特体现在其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上。

潮州筝乐的演奏技巧十分精湛,特别注重音乐的流畅和层次感。

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准确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音调,灵活运用筝弦和音色,通过指法和演奏技巧,表现出曲调的变化和情绪的起伏。

潮州筝乐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独特之处,它注重舞台演出和表演艺术的结合,在演出中常常配以精美的服饰和舞蹈,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潮汕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潮州筝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潮汕地区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以及潮州筝乐对于潮汕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谈潮州筝乐特点的体现
潮州筝乐作为广东传统民乐,音乐曲调抑扬顿挫,优美动人,由潮州地区历史悠久的
应现文化组成,其特点体现在各方面,表现为五大特色。

首先,潮州筝乐具有流畅的旋律。

潮州筝乐的构思是在慢速的背景音乐中、慢条斯理
的拍子下编写的,这种慢速度使乐曲具有长节奏,歌词也很顺畅,节奏特别柔和,听众会
全身心投入,使潮州筝乐有自己独特的旋律。

其次,乐曲内容丰富。

潮州筝乐现流传着数十种曲调,大多有传统背景,主题大都围
绕着传统节日、亲情故事、史诗形式呈现,乐曲混合着人情味,富有情感和意境的味道,
使潮州筝乐散发出深沉和浪漫的气息。

第三,节奏多样性。

潮州筝乐以反复的拍子开始,继而转为节奏灵动多变的乐曲,乐
曲中加入很多节奏变化,使得潮州筝乐更加精彩、有趣,节奏变化突出了乐曲的特色,令
人耳目一新。

第四,表现力丰富。

潮州筝乐的表现力十分多元化,从抒情的情绪到斗志昂扬,从慢
板的旋律到急转弯的节奏,从节日的祝颂到庆典的歌唱,都能体会到筝乐的奔放性。

最后,潮州筝乐的组合和表演多样。

以三筝和二筝为主,组合多样,有分开弹奏的、
同时弹奏、室外等形式,而表演时,还能加入说唱和拍手等形式,使潮州筝乐更加热闹奔放,像一道缤纷的金碧辉煌的绚丽艳彩,令人心动。

潮州筝乐充满诗意般的旋律、伴随着情感浓郁的歌词,充满时代特色和风土文化,从
中渗透着潮州人乐观上进、热情开朗的气质,让人们异入芳谷,内心尽情激起熟悉的欢乐。

潮州筝乐的这些特点表现出潮州无与伦比的文化传统,以及潮州人浓厚的社会气息,是东
西方文化的结合的完美缩影。

潮州音乐简介

潮州音乐简介

潮州音乐简介潮州音乐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

它以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而享誉海内外,有着“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

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

其中锣鼓乐属于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等;而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则属于室内乐。

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20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

1.地域特色:潮州音乐主要流行于揭阳、潮州、汕头、汕尾等地,其影响范围广泛,包括闽南、上海、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潮人聚居地。

2.历史渊源:潮州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正字、弋阳、昆山等剧种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

3.艺术特点:潮州音乐以其古朴典雅、优美抒情的特点著称。

它的旋律丰富多变,节奏自由灵活,注重即兴演奏和情感表达。

4.乐器组合:潮州音乐的主要乐器包括二弦、二胡、扬琴以及各种锣鼓等打击乐器。

这些乐器的组合使用创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和音乐色彩。

5.演奏形式:潮州音乐的演奏形式多样,既有独奏、重奏,也有合奏和伴奏。

其中,“细乐”和“大锣鼓”是两种典型的演奏形式。

6.曲目类型:潮州音乐的曲目众多,包括传统的牌子曲、小调、大套曲以及现代创作的作品。

这些曲目往往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7.传承与影响:潮州音乐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团体致力于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教学、演出和录音等方式使其得以保存和弘扬。

8.革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潮州音乐也在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改良。

例如,一些文艺团体对歌册唱腔、演出形式和伴奏音乐进行了革新与丰富,并将潮州音乐搬上了舞台,使之更具时代感和艺术魅力。

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和持久生命力。

潮州筝乐及演奏风格

潮州筝乐及演奏风格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潮州筝乐及演奏风格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古筝指导教师:***20030601Y643512潮州筝乐及演奏风格引言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持续不衰,并深深扎根于华夏艺术之林。

筝最早发源于“秦”,故称“秦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筝这门艺术形成了诸多流派。

各种流派的形成,与各地的音乐风格、地方语言及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各古筝流派一般都以地区名称来命名,这便形成了山东、河南、浙江、陕西、客家、潮州等流派。

潮州筝是我国南派筝的主要流派之一,是潮州音乐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它较好地保留了我国古文化艺术的特点,其风格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有着幽雅、清丽、铿锵而又古朴的特点。

与北派那种粗犷、雄壮而又奔放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潮州筝,是以演奏潮汕地区特有曲调风格和演奏特点为依据的。

它有自己比较完整的体系,包括演奏法和我国唯一的弦索谱的记谱法(二四谱)。

潮汕语言比较平和,潮筝音程的跳动也不大,比较文静、委婉。

按滑的起伏变化细腻微妙,特别强调“以韵补声”,充分发挥筝的特长。

在演奏程序一卜有“曲速三变”和比较复杂的多重催调变奏,同时也很重视一曲多调的变奏形式。

“弹按尾随”加上“勒弦”加花的手法运用,形成了潮州筝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独具一格的音乐风貌。

本文试从潮州筝派形成、演奏及代表人物,独特技法以及审美着手,对潮州筝派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潮州筝来历潮州筝历来以“秦筝”自居,方言字读“情筝”,“秦筝”的“秦”字则是说明它来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情”与“秦”两字是潮州方言之同音字,所以虬隋筝”也是指“秦筝”。

潮州筝和古代的秦筝关系甚为密切。

从历史上看,筝是由陕西传入潮汕地区的。

曹正先生在《关于古筝历史的探讨》一文中叙道: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北逐匈奴,南收闽越,四方畏难,疆土大掘。

从原来的三十六郡,加上后取百粤,开拓为四十郡,这百粤之地,是包括岭南潮州在内的地域,秦始皇用武力收服百粤的同时,秦地的文化艺术,随秦人带到潮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 @ 术
和 而 不 同 天 人 合 一
谈 潮 州音 乐 的乐 器 组 合 和演 奏 形 式
■ 郭 明 城
潮 州音 乐源 于唐 宋 ,明 清渐 盛 ,近现 代 日趋成 熟 ,今 已 享誉海 内外。 潮 州音乐 色 彩斑 斓 、多姿 多彩 ,既有 气势 磅礴 的 大锣鼓 ;又有 窃窃 私语 的 古 筝细 乐 ;既有 宫廷 风韵 的笙 萧

种。它 以笛 、管 、笙 、箫为主 要 乐器 .用大横笛领 奏。风格古 朴、幽 雅 ,具有 宫 廷音 乐 风味 。相 传 束 末或 明、清时 ,由中原传 八。每个套 曲由若 干乐 曲联 缀 而成 ,如 《四 大景 》由散
板 、 引子 、序 曲 ( 头扳 慢84 子 )、 /拍

波 、斗 锣 ;其次 有 苏锣 ( 制 比马锣 顶 的大锣戏锣鼓 组台 ,除深 波外 .最 有 形 景 柳摇 金 l 板 、二 板至 三板 )、 头 大 )、亢 锣、月锣 、大钱 、小钹等。 由 特色 的可算定 音为g的曲锣 。另外 ,还 二景 ’ 狮 ( 板 、二 板至 三板 )、 金毛 头
f ) 鼓乐。 - 锣
庙 堂音 乐 、汉调音 乐等。
戏剧故事情 节 ,由若 干牌子联缀 成套。 传统 曲目共 有十八套 之多 ,其 中分文 、
展 ,形 成了潮 阳笛套音乐古 朴典雅 的风 采和浓郁 的地方特色 。
就奠 表现形式 而言 ,潮 阳笛套音 乐
包 括大锣鼓 、小锣鼓 、苏锣鼓 、花 武 套。文 套文静温柔 .长干表现 悲欢离
管 笛 ;又 有寂 静飘 渺 的庙 堂经 鼓 ;更有 那 感人肺 腑 的弦 诗 国乐 …… ,总而言 之 .潮 州音 乐
品格 充分体 现 着一 个 “ ”字 。在 和谐 的 基础上 追 求 “ 和 和而 不 同 、天 人合一 ” 的境 界。 真 可谓 “ 闻其 声 ,可感 淳朴 民风 ,察 其韵 ,可 知尚 美之 心” 。
潮州 音乐 以内涵 丰 富、 品种多样 著 静 相 宜。大 锣鼓 传统 形式分 行套 ” 长 与 年 .宋 室宫廷 乐宦吴丙 f 汝光 .原 籍 字
称 。不同品种 的差别 主要体现在不 同的
牌子 套“ 长 行套 用于节 日喜庆 、盛 江西 )随师抵潮 。宋亡后 ,吴丙定居潮 。“ 常 乐器和演奏形 式 、演奏 风格上。 大致 分 会 、游行等 大场 面 ; 子套 牌 多脱 胎于 阳棉城 .宫廷音 乐的种子也 因此播落 于 为锣鼓乐 、笛 套古乐 、弦诗乐 、细 乐、 正 宇戏 曲牌锣 鼓 ,原主要 用于 表现 潮阳大地 ,经过 历代乐工们 的充实和 发 的
上苏锣鼓 。
潮 州大 锣鼓 流行于 广东省
潮 汕地区 .从清锣鼓 形式发展 起 来。过去 .在潮 州各地都设 有锣 鼓馆 .在每年 游神盛会 时 演 奏 。乐器 只用 四面锣、二 副 大 钹 ,属清 锣 鼓 形 式 .俗称 四 锣 二 镀 ‘ 因 奏 法 过 于 简 。 单 ,艺 人们增 添了唢 呐吹奏一 些 弦诗 谱 .如 《过 江 龙 》 、
灯锣鼓 、曲锣组 合等。 台 ,男女 之情,如 《 网捕鱼 》、 《 抛 掷 的品类 ,可分 为笛 套音乐和 笛套锣鼓 。 潮 州大锣 鼓 以大鼓 为 中心 .多 钗 》等 ;武 套则气魄雄 伟、豪放 磅礴 . 是 笛套音 乐包括笛套 古乐 ( 即传统的笛套 种打 击乐相配 合,以唢 呐为领奏并 配以 适于表现古 战场的格斗 场面 ,如 《 关公 音 乐 )和经 融 台 、演 变而 成 的笛 套音 管弦 乐的大型 合奏式音 乐品种。它粗 犷 过 五关 》、 《薛刚祭坟 》等 。 乐。笛套 古乐从 曲式结构到旋 律进行 , 雄壮 、气势 磅礴 ,音乐格调 绮 都保 留了古代 宫廷音 乐韵昧 。 丽清 朗 .司鼓 艺术 别具一格 , 能表 现重大 历史题 材和渲染 节
0 天 地
快 ,章节 段 落分 明 ,近 似 唐 、宋 大 曲 绪 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 引人人胜 的是 雁 》、 《 风求凰 》、 《 玉连环 》、 《 锦 馓 序” 、 序” 曲破” 拍 的形式 。就 其个 往 往可以通过旋 宫的微妙变异 .使调性 上添 花》 ,以上五 曲均为轻三六 乐曲。 性而言 。潮 阳笛 套音乐从大笛 吹奏的方 产 生 以 非辖 转 的艺术 效果 .赋予 乐曲 其 它流行的乐 曲还 有 《 柳青娘 》、 《 浪 法到奏出的音 色有别于其他地 方 .构成 以特殊 的韵味和情趣 。 潮阳笛套音 乐地 方特色的一个 重要因素
于锣 器 各具 音 乐特 点 ,且 各 有 固定音 有 民俗 性很强的 花灯锣鼓等。 三 景 嗣元 宵 ( 板、二 板至 三板 )、 头 高 ,演奏 丰满协调 .并具有 简单的和声 ( 潮 阳笛套音 乐。 二) 四景 ” 膏 娘” 柳 (头 板 、 二至 三 板 )组 效果。 与管弦乐合 奏时 .剐 柔相济 ,动 笛套 吉乐流 行于潮阳一 带。南 宋末 成 。速度 由慢 至快 .每 段也分慢 、中、
就其 共性而 言 .潮 阳笛套
音 乐是 属 于 套 曲 式 的音 乐 品
《百 家舂 》等 ,这 样 有 吹有 打 .接近 千古代的鼓 吹乐。 小 锣鼓组 台则是以深 波、钦仔 、大 大锣鼓 是以打击 乐为主 并配以管弦 镀 、小钹 、月 锣、亢锣等 ( 不用苏 锣、 乐的一种 台奏形式 .以唢 呐为主奏乐器 斗锣 )加上一 套板鼓配 以小管弦乐 队的 的也 称” 唢呐大 锣鼓 。大锣 鼓在 潮州音 种 演奏形式 。适合演绎欢 快 、热 ’ 的 睛 乐 中最 为普及 ,流 传面最广 。大锣鼓 除 音 乐情绪。代 表曲 目有 《画眉跳架 》、 大鼓 外 .锣 器较 有 特 色的 有 钦仔 、深 《 子戏球 》等 曲锣组 合是指潮剧 棚 狮
日喜 庆 气 氛 。
其 风 格 特 点古 朴 、 庄 重 、典 雅 、幽逸 、清 丽 、悠 扬 .具有 浓厚 的中国 民族传统 色彩。笛 套鼓 包括笛 套小锣 鼓、笛套 大锣鼓 和笛套 苏锣鼓 .笛套小 锣鼓是 指笛套音 乐配 上小巧玲 珑的锣 鼓点 .笛套大 锣鼓是指 笛套音 乐配 上大鼓 、斗 锣 、大 钹等音 量恢宏 的大型打 击乐 . 笛套苏 锣鼓则是 指笛套 音乐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