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院校的变革

合集下载

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设 目标 和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需 要 , 我 们 所
提 高 教 学 质量 , 更 可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性高级专 门人才 , 大 学 物 理 教 学 在 这 个 问 题上作积极 有效 的实践和探索 , 将 其 作 为

讲授 的 大 学 物 理 课程 必须 在 内容 上 有针 对 性 地 与 不 同 专 业 的 学 生 的 专 业 方 向 相 结 4 开展 形式多样 的大学物理知识宣传
I I U .( 0 NhomakorabeaC h l n a 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H a r e l d
科 教 研 究
示范应 用型本 科高校的大 学物理教 学改 革研 究
吴 克 跃 ( 皖西学 院材 料与化 工学 院 安徽六 安 2 3 7 0 1 2 ) 摘 要: 大学物理课程 是一 门很重 要的基 础通识课 ,在培养 学生 的创 新精神和 实践能 力中起 着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 本文针 对示范应 用型本 科 高校 的 大 学物理教 学 ,从课 程体 系. 教 学 内容 , 实验 演 示 、 考 核 方 式等 方 面对大 学物 理 的教 学改革 进行 了探讨 。 关键 词 : 大学物理 教 学改革 示范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文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0 ( a ) 一0 0 6 0 - 0 1 “ 大学物 理 ” 作 为一 门重要 的通识 课 ,
通 过 教 学 大 纲 的修 订 , 可 以 有 的 放 矢
参 考 文 献
计 划 下 的 应 用 型 本 科 大 学 物 理 教 学 改 革[ J 】 . 中 国 电 力教 育 , 2 0 l l ( 2 6 ) : 9 6 . “ 大学物 理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思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开设大学物理课程,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打好必要的科学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本次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拟结合我校工科学校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探索具有工科学校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对大学物理课程不断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不断变革,与我校“知识面宽、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逐渐适应,使得大学物理成为我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二、改革目标根据大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1)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具有科学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3)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工程应用问题。

三、改革的措施(一)完善课程体系为实现学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整体教学计划以及物理教研室师资及实验室硬件等实际情况,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开放演示创新实验相结合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大学物理课程设置改革如下:(二)优化课程内容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划分,第一部分为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由各知识模块中对于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应用所精炼和扩展内容。

根据学生培养方向的不同,将大学物理分为A、B、C三个平台授课,每个平台的学时和授课内容不完全相同,各专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既照顾了学生的有限学时,又能满足学生不同专业对物理内容的需求。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12-06T07:36:09.88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高中[导读] 基于“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应用技术大学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构建了一年甄别、三年转段、七年毕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摘要:基于“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应用技术大学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构建了一年甄别、三年转段、七年毕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很多技术技能类型的课程具有基础作用,是理解与掌握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技术。

但是由于学生物理基础薄弱,无法进行持续学习,学习不够积极等,给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难题。

新时期院校需要基于学情,做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主要策略包括:抓好物理教材建设,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创设生动有趣情景,构建混合教学模式;注重实施先学后教,加强生产实际联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施科学完善评价。

教师基于策略实施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本贯通;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基础知识;教学模式“中本贯通”是指中职教育和应用本课教育的贯通,中职生在毕业后,可以通过转段考试升为本科。

“中本贯通”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物理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满足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好认识世界,学习物理理论和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以及思维品质。

对于应用型本课教学,大学物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做好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但是过去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更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难题(一)物理基础较为薄弱在“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生源来自于中职学校,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物理基础比较薄弱,一些中职学校不开设物理课程,或者教学效果不佳,这就导致学生理解大学物理知识存在诸多的困难,不能积极主动学习。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物理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探索和实践的成果。

一、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阵地。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工程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验操作和创新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大学物理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应用型本科高校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将大学物理课程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资源上,加大实验室改造和更新力度,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注重与企业和工程实践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合作,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其改革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将继续加大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风 2020年 7月
科教论坛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905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赵学阳 鲁婷婷 高 辉 杨 爽 赵婧瑜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 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通识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一般工科院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这就势必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 养。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模型的制作,在课堂上,学生向大家讲解制作的物理模型体现 的物理意义、物 理 原 理 等。学 生 通 过 自 制 物 理 模 型,不 仅 吃 透 了其中的物理规律,还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物理原理学习 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线下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可在教学网络平台上 用“慕课”的形式引入精品课程,或者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难以 理解的知识点用“微课”的形式引入教学中。“慕课”的引入给 学生提供聆听高水平专家授课机会,也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开阔视野,提高授课水平,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 上没听懂、不理解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从而提高大学物理 课程教学质量。 (三)完善课程考核模式,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传统课程考核一般采 用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 70%的模式,这样的考试模式并不 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所以,加强对学生平时 学习效果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大学物理课程采用评价方式多元 化模式,可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我们在对学生 成 绩 考 核 中,尝 试 采 用 课 堂 表 现、课 堂 提 问 成绩、课堂小测验成绩、作业成绩、模型制作成绩、期末闭卷考 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最终课程学习成绩按下列公式计 算:期末总成绩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课堂回答问题成绩 10%+作业成绩 10%)30%+物理模型制作 20%+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 50%。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达到 巩固所学知识、扩充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的 效果。 三、结语 教学中采用多 种 教 学 模 式,注 重 学 生 的 课 堂 表 现,可 利 用 微信、QQ、社交软件与学生沟通,用钉钉、学习通软件与学生线 上交流学习。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学生 学习的热情,教 学 相 长,使 教 学 更 加 游 刃 有 余。在 大 学 物 理 教 学中只有创新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大 局,才能顺应教学改革现代化教育观念,切合我校建设应用型 本科大学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丽梅,祖小涛.对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增刊):9395. [2]韩桂华,姜伟,陈志刚,等.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 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31232. [3]王军,白浪,李丹.工科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及 改革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2):101103. [4]姚青荣,潘顺康,周沁,等.工科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教学研究,2009(3):5961. 项目:哈尔滨石油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syjg201808)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Journa l of Chongqing Unive rsity of Sc i ence and Technol ogy(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No.62008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唐海燕,孙宝光,秦先明,张启意摘 要: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定位和组织教学。

提出根据大学物理“容量大、学时少”的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模式,重视教改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次教学、习题作业教改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层次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6-0182-02作者简介:唐海燕(1958-),女,四川万州人,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数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物理。

收稿日期:2008-05-22 作为一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按照教育部《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结合《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等教改项目研究和大学物理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大学物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定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自然科学中其它很多领域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教给人们的是最基本的科学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大学物理课是独立的基础课,是无论理工科还是文科、经济学科、社会政治学科乃至文化艺术学科都应有的基础。

只有生长在充满现代科学思想营养的物理学土壤上的高等教育才是坚实和充实的。

《大学物理》课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基础课。

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简明性、创新性、应用性、引导性和规划性原则,用科学量化的方式处理知识点,高视点选择经典内容,合理构建内容体系,扼要阐明物理原理,以问题式引导学生学习,并充分体现工程教育观。

关键词: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一、科学选择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原则1.科学性。

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学生将经过三个循环的物理课程学习。

在各个循环当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数学基础等存在差异,因而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往往存在局限性。

在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编写中体现科学性,就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严密地阐述物理概念和规律,注意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条件交待清楚;在科学思维和数学应用上有一个新的提升,避免知识简单重复。

在课程内部则要处理好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知识的前后脱节。

2.简明性。

工科大学物理应按照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学生认识的规律性组织内容,在阐释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应比较各种不同表述的简明程度,选择易于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表述形式,做到物理现象说明清楚、物理概念表达简明、物理原理阐述规范、说明分析条理清晰、研究方法归纳到位,避免滥用数学而使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过于抽象或不易理解,避免图形过于复杂使学生不得要领而达不到直观简明的效果。

3.创新性。

工科大学物理课程要充分展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利用科学家的创新事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的培养教育,要将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思考问题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逐步让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可采用编写阅读材料、指定参考书目和提出研究问题等方式,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思考研究问题,使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更加开放。

4.应用性。

物理学是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工科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充分发挥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就是要加强物理课程的应用性,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物理原理、物理方法在工程、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物理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应用物理原理解释各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物理学是有用的;要让学生从身边取材、设计实验,演示物理效应,展现物理现象,并运用物理原理给予合理解释,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第33卷第5期2020年10月大学物理实验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Vol.33No.5Oct.2020文章编号:1007-2934(2020)05-0131-03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韩晓静,王喜魁(沈阳科技学院,辽宁沈阳110167)摘要:采用项目式、指导式、成果式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创新实验教学。

开展“五阶段”教学模式,对全校在校生全面开展启蒙式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不仅充分实现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根本性改革,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五阶段”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0l:10.14139/22-1228.2020.05.029“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各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和实验手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o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8-10],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需强化基础,按金字塔模式建立基础、应用、创新3个层次的内容,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应用又兼顾创新,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11]o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的关系,真正做到二者无缝衔接,切实发挥二者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4年以来,我校在教学中践行“要素入手、能力本位”的深刻内涵,实现“融合创新实验,重构物理课程,培养创新团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采用五阶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对全校在校生全面开展启蒙式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教学成果。

该种教学模式曾被推荐到辽宁省教育厅,在辽宁本科教学网上公开报道,获得辽宁省物理协会的高度赞扬,并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9月第9期 高教论坛H igher Education ForumSep.2009.No 9项目论文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院校的变革曾贵平,闫继红,刘叶红(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探讨在应用型院校的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应注意学习西方应用型科技大学教育的长处,变革大学物理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明确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来从事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真正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需要的物理知识。

关键词:应用型;物理教学;服务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09)09-0020-03作者简介:曾贵平(1968-),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激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9-05-14一、引言我国高等教育最近十多年发展迅猛,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成倍增长,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1]。

当今,中国正从农业社会快速向工业国家转变,不光需要研究型、创新型精英,更需要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型或技能型的专门人才[2]。

为满足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许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改革。

我校跟德国的应用型高校有长期的交流、合作,在交往中比较具体地了解到西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特点,通过比较确实可以看出这些理念与方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理性。

这些对我校向应用型院校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可以推动我校大学物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变革。

为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建设,我们在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应该怎样变革?是按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 教学基本要求 ),坚守物理的理论体系进行教学,还是以服务于各系的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如果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那我们以前的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变革?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明确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教学目的针对在高校的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按 教学基本要求 的表述有多重目的和作用:为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养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而且还指出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与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地位。

由此,在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强调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还有教师将大学物理的功能延伸到文学艺术等方面。

确实,学习大学物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化学、生物等其他自然学科同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等。

一门课程承载的任务太多,将会模糊我们的焦点,反而忽视了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

但必须要认识到,我们是在对非物理专业学生开展物理教学,而这些专业要培养的是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因此,在讲授物理课程时不能喧宾夺主,而应该以配角的心态给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就行了。

更要认识到,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相近专业的知识需要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对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就要明确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教学目的。

三、西方(德、加)应用型高校对我们的启示西方国家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是面向市场或者说面向企业的[3]。

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相互依存。

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4]。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计,授课模式,课程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更新等,直接由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规划、调整。

而且,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企业中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专职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要到相关的企业或行业去工作一段时间20或接受培训,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整个师资队伍具有工业界的直接经验,能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融入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来。

而且,西方应用型高校各专业的大学物理、大学数学教学是由各专业所在系部的教师直接承担,教师知道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确切需要的物理、数学知识,在教授这些基础课时不囿于物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只讲用得上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所讲授的知识点能跟专业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

反观国内高校非物理专业的物理教学普遍由物理系来承担,物理系的教师不了解各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物理知识,不能将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对此,我们的物理教学确实应该改革了。

四、物理教学变革国内应用型高校非物理专业的物理教学变革,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教学在非物理专业授课的教师们普遍感觉到: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觉得大学物理对他们的专业课学习帮助不大,考研也不用考大学物理,以至于把大学物理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累赘。

确实,大学物理的有些内容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并无帮助。

例如,狭义相对论是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必讲的内容,可是狭义相对论对建工系、生物系等专业的学习帮助在哪儿?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无奈。

对于这类知识我们应该大胆取舍。

物质结构有不同的层次,而这些不同层次构成了不同群落的科学研究的领域,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有效的、普遍的规律,学习这一层次的规律对掌握另一层次的规律有的并没有什么帮助[5]。

物理学本身尚且如此,何况不同的学科领域呢!我们在非物理专业进行物理教学确实应该对知识点有所取舍。

我校与德国应用型大学合办的 2+3班 德方就舍弃了狭义相对论的内容。

目前,我们物理教师既不了解也不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那么今后物理教师就要从局外的无关者变成了解甚至有限参与者。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以至有限掌握各专业课程的内容,找出物理与各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在大学物理知识体系中选择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确切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这不仅让学生真正发现物理对他们专业学习是有用的,还能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本专业遇到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物理教学的 点到点 服务物理教师面向的是全校理工科的学生,要接触的专业很多,要求教师对多专业的课程内容都要了解,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对此,我们可以将每位教师固定于不同的系部,让他们在不同系部常年授课。

这样,教师们有时间、有精力对授课的专业课程进行了解和知识积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可能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参考 教学基本要求 ,大胆革新,制定出真正服务于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

了解物理知识在相关专业上的应用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紧密与专业课程结合,这样,就使得物理教学对专业人才培养之间实现某种 点到点 的服务。

这样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每位教师的个人成长也将大有益处。

教师通过总结,有可能出版实用性强、风格独特的适合所在专业的物理教材或习题集,还能使自己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突破原有的领域,在新的领域开花结果。

3.教学内容贴近应用我国在高校的从业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没有在企业的实践经历,教学过程重视物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介绍物理的实际应用。

这样的教学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国内的教材也有这种重理论轻应用情况,对应用一笔带过或干脆不提。

这不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上切实做到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例如,有的教材讲到光栅衍射时根本不提它的应用,我们在给电子系光纤通信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就可以介绍光栅的应用,讲到光栅的分辨本领时,可以说明反射光栅构成波分解复用器的原理,介绍波分复用在光纤通信上的用处。

这样既讲解了物理原理,又指出了它的应用方向,还有助学生的专业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我们应该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板书难以表现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以及原理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出来。

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结语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出现顺应了时代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这类学校非物理专业的从事大学物理教学,需要我们明确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侧重应用开展教学,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吕建萍)21参考文献:[1]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34-35.[2]赵良庆,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9-80.[3]王秀云.对中加高校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4-115.[4]董大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41-44.[5]冯端,冯少彤.凝聚态物理与量子力学[J].物理,2001,30(5):271-278.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课题 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的子课题,课题编号F IB070335-A3-03。

Innov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in Application Type CollegesZENG Gui-ping,Yan Ji-hong,LIU Ye-hong(H efei U niver sity,Hefei230601,China)Abstract:On engag ing in co lleg e phy sics teaching t o the st udents o f no n-phy sics speciality,w e should lea rn the merits fro m application ty pe colleg es in t he w est er n co untr ies,r efo rm the dat ed concepts and methods,establish the co ncept of serv ice teaching clear ly,and sho uld prov ide the needful physical know ledges w hich is r eally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lear ning t heir speci ality know ledg es.Key words:a pplicat ion ty pe;co llege phy sics teaching;serv ice teaching(上接第19页)再次,根据大学生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突出民族地区区情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