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6大产业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制定六大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计划

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传统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苏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六大产业振兴计划,近日,苏州市制定了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计划,计划期2010-2012年。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是对苏州工业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六大传统支柱产业。2009年我市六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88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5.35%,实现利税137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68%,其中实现利润94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2.16%。

传统支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苏州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社会就业,促进苏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传统产业同时也存在着整体素质还不高,资源配置效率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优势尚未形成等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促进传统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传统支柱产业增长方式向内涵型和自有品牌型发展,向绿色制造、先进技术制造转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苏州市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计划的目标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至2012年,我市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中落后装备、工艺和产能全部淘汰,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大幅增加。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发展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工业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做好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品牌建设能力、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计划还提出了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八大重点任务:一是严格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及相关的落后生产能力,采取严格的措施予以淘汰。督促企业加快对落后设备、产能的淘汰更新速度,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使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发展的要求。对不按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是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关键设备数控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新产品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采用国际标准,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实现传统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为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提高我市传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建立产品检测试验平台,建立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综合和专业性服务的中介服务平台,为传统产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服务,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是深入推进品牌战略。把品牌带动战略作为推进传统产业提升的重要着力点,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着力打造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放大品牌带动效应。

五是强化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沿沪宁、苏嘉杭高速公路以及沿长江、沿沪浙、沿太湖的“两轴三带”总体产业分布格局,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格局。

六是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七是着力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两化”的融合发展是传统产业提升的重要驱动。要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等为切入点,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个领域的应用。

八是加快培育地标型企业。发挥规模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强做大,培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标型”企业集团。(苏州经信委供稿)

核心提要

《苏州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计划(2010~2012)》明确,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企业自主核心技术水平。加快支柱产业低端业态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步伐。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装备。提高产业发展集聚度,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本土化采购率和本土配套率,形成支柱产业竞争新优势。到2012年,全市支柱产业达到2万亿元,年平均递增8.7%。

占全市总产值2/3支柱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

“计划”明确

2012年,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0亿元,其中,“六兄弟”产业规模将达20000亿。

重点推进苏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计划》对“六兄弟”的提升发展方向也作出了明确规划。

“九大路径”助力推动支柱产业“质”的飞跃

九大路径

“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产业集聚培育地标型企业“走出去”战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

《计划》提出了我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总体思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对支柱产业全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企业自主核心技术水平。加快支柱产业低端业态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步伐。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装备。提高产业发展集聚度,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本土化采购率和本土配套率,形成支柱产业竞争新优势。

根据《计划》,到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而六大支柱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支柱产业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仍然三分天下有其二。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超过6600亿元,年均递增15%;三年中工业投入累计超50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入占比保持65%以上;形成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50家以上,超百亿工业企业30家以上;培育20家左右地标型企业和20家出口超10亿美元的工业企业。

到2012年,我市产业集聚将明显增强。建成1个50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1个4000亿元级工业园区、2个3000亿元级工业园区、2个20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以及一批10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重点推进苏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培育壮大10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0个以上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5个左右。积极推进优质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国家级基地10个以上。同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1%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5%;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力争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有新的突破。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此外,我市节能减排水平和企业信息化水平将明显提升。《计划》对我市六大支柱产业的提升发展方向作出了明确规划。比如,“六兄弟”中分量最重的电子信息产业,计划明确了光电及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功率半导体元器件、液晶显示器产品(包括TFT显示器)、光显示器(包括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驱动器件、片式元器件、光器件产品、开关电源模块等产品,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产能的进一步提升。而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汽车产业则将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制约,形成市场化、规模化生产,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比重,提升产品研制开发、配套能力。

为达到上述规划目标,《计划》提出了我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的九大路径:加快“两化融合”。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两化”的融合发展是支柱产业提升的重要驱动。以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等为切入点,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个领域的应用。

加快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我市支柱产业,通过关键设备数控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新产品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采用国际标准,加大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为支柱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提高我市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建立产品检测试验平台,建立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综合和专业性服务的中介服务平台,为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