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合集下载

新项目选址条件要求

新项目选址条件要求

新项目选址条件要求根据国家及山西省新建项目等有关环保管理规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等要求。

2、符合各行业准入条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3、符合各行业、流域、区域等开发建设规划,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

4、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新建的煤化工、冶金、焦化等污染型项目须进园入区,遵循上下游配套、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和循环化发展的原则。

5、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以上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泉域重点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聚集区及其他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环境敏感区等区域范围内建设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

6、禁止在汾河河岸两侧各2公里内,涑水河两侧各1公里范围内,建设露天采矿、冶炼、煤化工、焦化、电石、铁合金、造纸、印染、电镀和危险化学品的贮存等重污染型及易燃易爆的项目。

7、禁止在城镇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城镇常年主导风上风向,居民聚集区、旅游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卫生产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家及地方所规定的安全、环保、卫生防护距离内建设重污染型及易燃易爆的项目。

8、禁止在高速公路、旅游线路两侧1公里可视范围内建设重污染型及易燃易爆的项目。

9、涉及损害公众利益,公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原则上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涉及环境搬迁户数超过100户的新建项目不予受理和审批。

2014年6月27日。

工程设计选址方案

工程设计选址方案

工程设计选址方案1. 选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空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工程设计选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选择合适的地点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工程设计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交通便利、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影响等因素。

本文就工程设计选址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程设计的选址提供参考。

2. 选址目标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求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障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选址时,必须考虑以下目标:2.1. 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选址地点必须具有较高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以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节约土地资源:选址地点应尽可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2.3. 优化生态环境:选址地点应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的生态系统。

2.4. 便利交通:选址地点应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人员和物资的流通。

3. 选址过程及方法在进行工程设计选址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勘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

在进行选址过程中,需要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3.1. 资料搜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向当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搜集有关选址地点的基本信息,包括地质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周边交通状况等。

3.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选址地点的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市场、用地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3.3. 实地勘查:对选址地点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具体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确认地点的特点和优劣势。

3.4. 环境影响评价:对选址地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选址地点的适宜性。

4. 选址方案比较在实施工程设计选址方案时,通常需要对多个候选地点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其优劣势,选择最适宜的地点进行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选址及总体评价

项目建设选址及总体评价

项目建筑工程选址要求及综合评价一、项目建设地选择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项目建设区域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

2、所选地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

4、地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

5、项目建设地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6、项目建设地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

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

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9、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要求,所选区域土地资源充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二、项目选址综合评价1、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

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

2、项目建设地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

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3、拟建设项目地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工业园区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

4、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

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项目建设地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选址科学合理。

项目总图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建设项目选址要求汇总

建设项目选址要求汇总

本帖最后由ONYOURMARK 于2018-2-2 08:59 编辑一、化工项目(爱死化工了,把你排第一。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4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4.1 化工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导向,以及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宜选择在规划的工业园区规划内。

4.2 厂址选择应结合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拟建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排污特征,并根据地区环境容量充分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优选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厂址方案。

4.3 凡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恶臭、放射性废弃物等的化工建设项目,不得建设在下列区域:——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一级、二级(限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4.4 排放有毒有害废气的化工建设项目与城镇和居民之间,应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应当布置在当地城镇或居民区等环境保护目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5 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的化工建设项目,应布置在当地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下游,排放口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定。

4.6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地严禁布置在以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内,也不得布置在当地城建、卫生、环境保护部门划定的卫生防护区内。

二、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T3024-2017)(行标,是SH3024-1995的修订版,不确定是否生效)5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5.1 厂址选择,应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大气、水体(含海洋、地表水、地下水等)、土壤等基本要素,结合拟建项目正常/非正常工况下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事故状态下有毒有害因素对敏感区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5.2 不应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开发区域、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区界内选址。

项目部选址及建设方案.doc

项目部选址及建设方案.doc

项目部选址及建设方案安定至普洱公路工程一合同段驻地建设方案安普公路工程一合同段重庆市黄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月安定至普洱公路工程一合同段标项目部选址及建设方案一、选址方案我项目部通过对沿线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业主要求,依据《云南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要求,本着安全、便捷、少占耕地、有利于管理的思想,初步拟定租赁K1+005左侧约20m处原苗圃基地作为我标段项目经理部驻地。

此处位于我部控制性工程K1+005立交大桥左侧约40m处,便于施工管理。

同时此处距景东县县城约10公里,有省道道直达县城,交通便利。

从清凉镇经过中所村大桥,通过乡道可直接进入施工便道左转1公里进入大门。

便道道路宽4m,采用碎石路面,并设项目部指路牌和弯道警示牌。

二、建设方案项目部规划使用面积约为3000m2,采用租用民房和自建活动板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

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区采用封闭式管理,设围墙和大门,并在大门位置设置值班室,值班室设专职保安人员值班。

在大门两侧设置项目部铭牌,场内道路统一采用4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连接房前走廊与车辆道路。

项目部设办公区、生活区、车辆停放区、活动场地等功能区,设置科学合理,各功能区面积满足规定要求,场地及道路硬化处理,硬化厚度不小于15厘米。

庭院内进行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

项目部办公区采用原苗圃基地三层楼房,办公区房屋坚固、房间净空高度为2.8m>标准要求(2.6m);门窗齐全,同时设置可开启窗户,保证通风;房顶为阻燃、防水材料,原房屋均铺设地砖,局部损坏进行维修;原房屋墙面重新进行涂料粉刷,接待室等需吊顶装饰;室内均设置空凋,保证职工在高温或低温季节正常办公或休息。

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

生活区采用双层活动板房结构,并设立消防楼梯。

1、场地处理测量放样后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杂草后用压路机碾压,摊铺20cm厚砂砾石压路机碾压密实,期间测量人员控制标高及场地排水坡度;2、围墙及大门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驻地两侧采用砖砌围墙,围墙高200cm,围墙基础采用大放脚形式加固,围墙内侧采用砂浆抹面。

项目选址要求

项目选址要求

项目选址要求————————————————————————————————作者:————————————————————————————————日期: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工作要求一、编制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应依据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分析建设项目与城市长远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关系,论证项目选址是否符合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要求。

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类别等情况具体确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要点:(一)项目概况1、项目选址的背景;2、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拟用地规模、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用水、电、气、热量等;3、选址需求,包括区位、场地条件、外部条件、项目选址的特殊要求等。

(二)项目选址的依据和原则1、选址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依据等;2、选址原则。

(三)项目所在地块及周边区域情况1、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2、土地权属、用地现状、可能涉及的房屋和土地征收情况;3、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4、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情况;5、与项目选址相关的其他情况。

(四)选址方案的比选论证1、建设项目选址与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镇村布局等的协调情况;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及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情况;3、建设项目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情况;4、建设项目对城镇环境的影响及对策;5、建设项目与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情况;6、建设项目与周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7、建设项目与机场净空、微波通道、军事设施保护及国家安全等特殊要求的关系;8、建设项目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1、提出选址推荐方案;2、提出对相关规划的反馈建议;3、提出项目前期工作和后续建设的规划要求及建议。

三、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成果要求论证报告包括论证文件和相关图纸,文件需包含上述内容要求,图纸需包括:1、落放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的现状地形图;2、清晰反映拟选址建设项目及其周边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关系的城镇总体规划图纸,视建设项目情况包括市、县(市)域空间利用规划图、市、县(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市、县(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镇村布局规划图、中心城区(镇区)用地布局图等。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
精准
一、项目概述
本次选址规划论证项目是关于一个新建商业建筑的规划,主要涉及项
目建造的地点,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以及资源利用。

二、环境概况
1、气候条件:该项目位于XX市,气候条件是温和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2、水文条件:本项目位于XX河的南岸,水质清洁,水量充沛,不容
易干旱,可以满足建筑的需要。

3、地质地貌条件:本项目所在地的地貌属平原,地面植被茂密,便
于建筑施工,降低施工成本。

4、社会经济条件:本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基础较为发达,人口稠密,人口吸引力强,有利于商业建筑的开发利用。

三、测绘调查
1、综合法则: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要求,以及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性,结合建筑的特性,采用综合法则进行测绘调查,确定最终的建设地点。

2、地形分析:针对本项目,根据测绘调查的结果,对当地的地形进
行分析,确定最终的建设地点。

工程项目选址方案

工程项目选址方案

工程项目选址方案一、项目背景与选址意义工程项目选址是导致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址成功与否将对项目的运行效率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工程项目选址时,需要考虑到一系列因素,如地理位置、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资源利用等。

本文将就工程项目选址方案进行详细分析,为项目的选址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为一座大型综合体工程项目,拟建设区域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额约30亿元。

项目包括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居住区和公共配套设施。

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意义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对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选址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后期的经营效益和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选址合理性也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因此,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为项目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二、选址依据与确定(一)选址依据1. 地理位置:项目应位于城市辐射范围内,与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和货物流通。

2. 市场需求:项目选址应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建设,避免盲目跟风和产能过剩。

3. 自然环境:项目选址应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和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避免自然灾害风险。

4. 政策因素:项目选址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划政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二)确定选址1. 地理位置:经过市场调研和资源综合分析,确定选址于当地交通枢纽地区,交通便利性好。

2. 市场需求: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选址决定为发展前景良好且市场潜力大的区域。

3. 自然环境:对选址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确保选址区域地质条件稳定,水文地质符合建设要求,气候环境适宜。

4. 政策因素:审慎审查国家和地方规划政策,确保选址符合相关政策法规。

三、选址方案的细化(一)综合评价1. 地理位置:选址地处城市交通枢纽地区,交通便利性好,有利于货物运输和市场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
5.1 项目选址 (2)
5.1.1 项目建设地点 (2)
5.1.2 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2)
5.1.3 土地现状 (2)
5.1.4 项目选址意见 (2)
5.2 建设条件分析 (2)
5.2.1 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2)
5.2.2 公用设施条件 (3)
5.3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3)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 项目选址
5.1.1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它山堰地块。

5.1.2 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95.2万平方米(约1428亩),土地来源为鄞江它山堰地块土地出让。

5.1.3 土地现状
本项目拟建区域内地势平坦,景色优美,已实现“三通一平”,基础设施条件好,物流快捷高效。

水、电、通讯设施条件具备,与外对接方便,人流量较大,有利于项目建设。

5.1.4 项目选址意见
本项目的实施,在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号召的同时,对提升浙江省宁波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促进我国影视产业的全面升级,为地区旅游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本项目完全符合宁波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将积极推动当地环境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带动地方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支持、发展此项目十分必要和重要。

本项目的选址条件符合企业的实际能力和长远发展,可以做到统筹兼顾、经济合理、优化配置、节省资源。

本项目选址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符合该区域发展定位。

5.2 建设条件分析
5.2.1 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交通、环境等外部条件,对项目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企业实施现代影视城项目建设的首选因素,本项目所在地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项目周边市政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环境良好。

5.2.2 公用设施条件
1、供电:项目用电由宁波市供电公司供给;
2、供水:生产、生活用水由园区管网供给;
3、排水: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园区污水主管网;
4、通讯:园区通讯设施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通讯需要。

5.3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本项目主要为柴油、汽油等燃料消耗,年平均(按10年)消耗用油量389.74万升;
本项目动力为水和电,其中年平均(按10年)消耗用水量162.12万立方米;年平均(按10年)消耗用电量为1.96亿千瓦时,本地供应即可满足要求。

图表- 1:燃料、动力供应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