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基因肿瘤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胰腺癌肿瘤血清标记物及基因检测研究现状

胰腺癌肿瘤血清标记物及基因检测研究现状
吉林 医学 2 1年 l月第 3卷 第3 期 01 O 2 O

65 49




胰腺 癌肿 瘤 血清标 记 物及 基 因检 测研 究现 状
慎 强 ,江 华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 2 0 2 0 10)
[ 键词】 腺癌 ;血 清标 记物 ;基 因检 测 关 胰 据美 国对 18 年 ~19 年 13 0 医 院 的 103 3 胰腺 癌 的 99 95 4家 0 1例 病 的鉴 别有 独立 价值 。 Ka a 比较 了血清 C 和 C w等 A : A。对胰 腺癌 的诊 断作 用 ,认 为 C 的灵 敏度 与 C 相 同 ,而 C 在 许多 良 l病 变如胰 腺 炎 、 A A A 生 慢 性肝 炎 及肝 硬化 中很少 升 高 。研 究结 果观 察 到急 性胰 腺炎 患 】
断。
K o ma nt 先 报道 了血 清 中MI 一表 达水 平 对 诊断 胰 腺 o p n e率 C1 癌 的价 值 ,结果 表 明胰 腺癌 患者 血 清 中MI .表 达 水平 分 别 为 9 %和 9 %【。MI — 0 4 5 】 Cl
NAG一 ,P 1 DF,P AB,P G B。辐 射 、缺 氧 、多 种 抗 癌 药 L T F
1 胰腺癌血清标志物检测
目前 用 于 诊 断 胰 腺 癌 的标 记 物 有 多 种 ,如 c 、 C A A C 、C A AⅢ、MI一 ,R AS等 。 C1 C 1
1 C :C 癌相 关性 糖 链抗 原 是涎 酸 L A 端 半 乳糖 上连 . 1 A A E末 接 涎 液酸 而 成的 糖神 经节 脂 ,『清 中主要 以蛋 白形式 出现 ,主要 I 1 I
这 使 得 检 测 K—a基 因第 1 密 码 子 突 变 胰 腺 癌 早 期 诊 断成 为 可 rs 2

胰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胰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生国塞厦医蕴!堂笙!旦筮兰鲞箜垫捆£蝤堕墅丛型:△蛆!坚:Y生:兰,盟!:丝
CEA是大肠癌细胞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位于肿瘤细胞的表 面,尤其在大肠癌患者血清、尿及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但 是,CEA不是大肠癌最特异的抗原,也不能早期诊断大肠癌, 只有肿瘤侵犯血管或淋巴管后才引起血中CEA值升高,血中 阳性率63.9%M J。研究证实,术后CEA水平不降或降后再回 升,对癌残留、转移、复发有诊断意义。对术前CEA不高患 者,在术中行胆囊穿刺抽取胆汁行CEA测定,大肠癌肝转移 时胆汁中CEA水平大于血清中.4.7—259倍p1,有助检出<1 mill的肝转移灶口
3.2
・23பைடு நூலகம்・
直径大于3 nlm的肝转移灶均有肝动脉供血和非门静脉供 血。因此,肝动脉灌注化疗局部只留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可 能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手段,对于患者预后有利。但是,化疗期 间同样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外 复发。 4.3大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使无法 切除的肝转移变成可以手术切除,使原先可以切除的病灶缩 小而保证足够的切缘,同时也可能消除肝内的微小病灶。多 个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奥沙利铂联合5.Fu在大肠癌肝转 移中有效率明显提高旧J。因此,术前新辅助化疗使得更多的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够通过新辅助化疗获得再次手术治愈的 机会。 5展望 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率甚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 率,传统全身化疗预防术后肝转移的的效果不明显。近年来 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局部治疗给肝转移患者带来一丝希 望,但是伴随而来的副反应以及毒作用仍然存在,因此还需要 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years
of
experience.JHepatobiliary
Pancre%t・
[8]Martin D,CarterM,FongY.Metastatic Liver Tumors.seⅡIina髓in Surgical Oncology,2000,19:177-188.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标签:胰腺癌;肿瘤标志物;进展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

由于其诊断困难,因而寻求早期的诊断方法,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

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1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是肿瘤组织所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正常组织中绝对不存在的肿瘤特异成分,故肿瘤标志物一般指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且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下面重点介绍对胰腺癌诊断敏感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

1.1 胰腺癌胚胎抗原(POA)和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POA是从胚胎期胰腺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1974年由Banwo首次报道。

Gelder等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也提取出了这种糖蛋白,并提出POA 可以作为胰腺癌较特异性的标志物。

部分肝癌、胃癌、胆管癌和肺癌患者血清中POA 亦可升高,与胰腺癌鉴别有一定困难,但良性胰腺疾病POA浓度大多偏低。

PCAA 是由胰腺癌腹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

胰腺癌、肺癌、乳癌都有一定阳性率,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正常人胃、十二指肠、大肠、肝胆上皮组织内均有PCAA 存在。

上述各组织中发生的癌肿,尤其是含有黏液的癌细胞PCAA含量特别高。

胰腺高分化腺癌内PCAA 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

目前这两类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理论上对胰腺癌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检验。

1.2 K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overexpressed in cancer (KOC)KOC是一类新的癌胚RNA连接蛋白。

研究显示该蛋白在97%胰腺癌中过度表达,79%PanIN3组织标本存在中~强蛋白染色,24%正常胰腺的标本存在微弱的腺泡细胞染色,而正常导管蛋白染色均为阴性,推测该蛋白是诊断胰腺癌及重度癌前病变的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1]。

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1. K ho o o 3 m l gy Dom a n Co a ni Pr e n i nt i ng ot i
? 91 C 0c2等 标对 诊 肿 发 、N N Ovrxprse n Ca cr( A、A2指 ,于 断 瘤生 t N ee esdi ne KOC) :KOC是一类新 矗 5 4  ̄
联合诊 断的指标 来进一步提高 胰腺癌早 期诊 断率 。本 白染 色 ,2 %正常 胰腺 的标本存 在微弱 的腺泡细 胞染 4
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
文就近年 来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 的进 展做一综 述 。 1 新 的胰 腺 癌相 关抗 原
1 1 e o h ln Pr s a e t m Ce l An i e . M s t e i 和 o t t S e l t n g
生导师 主要从事消 及复 发起 到 A连接蛋 白。研 究显示 ,该 蛋 白在9 %胰腺 7
化疾病的临床和基础
的诊断研究 中华医
性 尚不能满足 临床 的需要 ,因此需要寻 找新 的诊 断及 癌 中过 度表 达 ,7% a I 组 织标 本存在 中 ~强蛋 9 P nN 3
活化基质 金属蛋 白酶 、逃逸凋亡 。慢性胰腺 炎无OP N 泛推广 还有 待于 进一 步研 究 。 表 达 ,血 清 OP N诊 断 胰 腺癌 敏 感 性 8 %,特 异 性达 2 2 p C 0 . G:恶性肿瘤 细胞 表达 的异 位h G h C 一直受 到 9 %,与C 9 }  ̄ ,敏感 『相似 ,但特 异 l 7 A1 9 N L 生 生明显增 人们的注意 ,近年 文献 报道在 多种 胃肠道恶性 肿瘤均

维普资讯


■ 国 内讲 堂
胰腺癌相关肿 瘤标志物研 究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梁天成;付文广【摘要】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诊断上,随着肿瘤诊断技术的发展,检测患者血中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该方法也成为胰腺癌诊断的热点.该文就胰腺癌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3【总页数】3页(P442-444)【关键词】胰腺癌;诊断;肿瘤标志物【作者】梁天成;付文广【作者单位】泸州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胰腺癌是指发生于胰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中85%~90%是发生于胰腺导管的胰腺导管细胞癌[1],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也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由于胰腺的解剖学位置以及胰腺癌本身的病理特点,胰腺癌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匿,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预后较差[2]。

因此,如何早期确诊胰腺癌成了临床上一大难题。

目前,胰腺癌的诊断同其他肿瘤一样,除了根据病史、体征外,需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三大类[3]。

由于影像学技术属于定位诊断,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受操作者技术等因素影响,两者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后监测尤为重要。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后监测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4]。

目前用于胰腺癌临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癌胚抗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ww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细胞黏附因子1(cell adhension molecule-1,CAM-1)、骨保护素等[5]。

胰腺癌肿瘤基因标记物的研究现况

胰腺癌肿瘤基因标记物的研究现况

关 键 词 : 腺 肿 瘤 ; 瘤 标 记 , 物 学 ; 因 胰 肿 生 基 中图分类号 :759 R 3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6 2 1 )40 0 -3 10 -6 X( 02 0 -140
手 术切 除 是胰 腺癌 惟一 治愈 手 段 , 而 ,5 的 然 8% 胰 腺癌 患 者在 就诊 时 已属 晚 期 或 发 生 远 处 转 移 , 手 术 切 除率 较低 , 胰 腺 癌 的 早期 诊 断具 有 非 常 重 要 故 的意 义 。胰 腺 癌 患 者 血 清 中含 有 较 多 的肿 瘤 标 记 物 , 床应 用 较 多 的 是 C 99 C 2 2及 癌 胚 抗 原 临 A1 . 、 A 4
基 因突变 的敏感 性 并不 高 , 且特 异性 也 较差 , 以与 难 慢 性胰 腺 炎 、 腺 上皮 化生 区分 开来 。有报 道 称 , 胰 内 镜 超声 ( U ) 导下 的细针 穿刺 获得 胰 腺组 织 进行 E S引 K rs 因 的检测 有 助 于胰 腺 癌 和 慢 性 胰 腺 炎 的 鉴 a 基 别 … 。此 外 , 究 发 现 外 周 血 K rs突 变 基 因 的 表 研 — a 达水 平 与 C 1 - A 99表达 水平 关 系密 切 , K rs 因 且 - 基 a
现 阶段认 为 与 胰 腺 癌 发 生 、 展 关 系 密 切 的 原 发 癌 基 因 包 括 K rs HE 2 nu 丝/ 氨 酸 激 酶 2 — 、 R /e、 苏 a
疗 方 面都存 在 广 阔的应 用前 景 。

( K 2 、G R、t t n等 , 中 Krs基 因 被 认 为 A T ) E F Sr i af i 其 . a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4期

胰腺癌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进展

胰腺癌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进展
Z1
CA50的存在,其他组织均未能检出CA50。CA50与CAl9—9 同属糖蛋白抗原,与CAl9-9有交叉免疫性,对胰腺癌诊断的 敏感性为71%一8l%,特异性为60%一88%。约10%的胰腺 癌患者不产生CAl9—9,仅产生CA50,可部分弥补CAl9—9 的假阴性结果,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阳性率。但 是在肝、胆、胰良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胆汁淤积、胰腺炎患者 中,CA50、CAl9—9水平也可升高。 2.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TPS是细胞角蛋白18片段 上的M3抗原决定簇。血清中TPS含量的高低是衡量肿瘤细 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1个较为特异的指标。如果TPS采用 200U/L的临界值,其在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时的敏感度 为97%,特异度为98%【l“。
黏液素(MUC):MUC是一类具有复杂糖基结构的大分
子糖蛋白,它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选择性分子屏障,并参 与信号传导,影响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转化、黏附、浸润和免 疫监视。因此黏液素被用作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并正在被研 究作为肿瘤治疗靶。其中,MUCl和MUC4是与胰腺癌关系最 密切的两种黏液素。MUCl在导管腺癌和多种癌细胞株都有 表达,MUCl蛋自在正常胰腺组织和慢性胰腺炎中仅表达于胞 膜,无胞质表达¨“。相反,胰腺癌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上都有 表达。MUC4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正常胰腺
selectively targeting
I)PC4(Deleted
cancer
in psnereatie
cancer
locus
4)
一deficient paneeratle
ceils[J].Cancer
Res,2006,66
(19):9722. [3]1)ilVlagno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诊断技术的改进早期诊断对于胰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和内镜超声(EUS)等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EUS 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 DNA 等标志物,有助于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肿瘤的存在。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胰腺癌可能治愈的主要方法。

然而,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同时,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术前进行的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2、化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等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也被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 BRCA1/2 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3、放疗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等。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立体定向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等,能够更精准地照射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

然而,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sm id mediated K P C-2in a K lebsiella pneumoniaeisolate fr om China[J].Antimicr ob A gents Chemot her,2007,51:763-765.[17] CaiJ C,Zho u HW,Zhang R,et al.Emer g ence ofSer r atia marcescens,K lebsiella pneumoniae,andEscherichia co li isolatespo ssessing t he plasmid-mediatedcar bapenem-hydro ly zing bet a-lactamase K P C-2in int-ensiv e care unitsof a Chinese ho spital[J].A ntimicro bAg ents Chemo t-her,2008,2(6):20148.[18] T sakr is A,K risto I,Po ulouA,et al.F irst occurr enceof K P C-2-po ssessing K lebsiella pneumo niae in a G r eekho spital and r eco mmendation fo r detectio n w it h bo ro nicacid disc test s[J].A ntimicro bial Chemother apy,2008,62(6):1257-1260.[19] Anderso n KF,L o nsw ay DR,Rasheed JK,et al.Ev aluat ion of methods t oidentify t he K lebesilla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in Enter obacter iace-ae[J].J ClinM icr obio l,2007,45(8):2723-2725.[20] Y ang Q ing,D u Xiao x ing,Y u Yunso ng,et al.Car bapenem resista nce in K PC-po ssessingEnter obacter iaceae detected by fiv e susceptibilitytest ing met hods[J].Zhejia ng Jo ur nal of L abor ator yM edicine,2008,6(4):3-6.[21] T enov er FC,Kalsi R K,W illiams P P,et al.Car bapenem r esistance in K lebsiella-pneumo niae notdetected by aut omated susceptibility testi-ng[J].EmergInfect Dis,2006,12(8):1209-1213.[22] Br atu S,M oo ty M,N ichani S,et al.Emerg ence o fK PC po ssessing K leb-siella pneumo niae in Br oo kly n,N ew Y o rk:epidemio lo gy and reco mmen-da tio ns fordetectio n[J].A ntimicr ob Ag ents Chemo ther,2005,49(7):3018-3020.[23] T sakris A,kristo I,P oulou A,et al.Eva luatio n o fbor onic acid disk tests for differ ent iating KP C-possessing K lebsiella pneumonia e isola-t es in theclinical labor ator y[J].Clinical M icr obio lo gy,2009,47(2):362-367.[24] Co le JM,Schuetz A N,Hill Ce,et al.D evelopment andev aluation of r eal-time PCR assay for detection o fK lebsiella pneumo niae car bapen-e mase genes[J].Jour nal of Clinical M icr obio lo gy,2009,47(2):322-326.[25] Hindiyeh M G,Smo llen ZG,Ram YD,et al.Rapiddetectio n of blaK PC car-bapenama se genes by Real-T ime PCR.J Clin M icr o biol,2008,46:2879-2883. [26] Samra Z,Baha r J,Shapir o L M,et al.Evaluatio n o fCHRO M aga r KP C fo r Rapid Det ect ion of carbapenem-Resista nt Enter obacteriaceae[J].Clin icalM icr obiolog y,2008,46(9):3110-3111.(收稿:2010-08-09)胰腺癌基因肿瘤标志物研究新进展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163001) 康德新 栾文勃* 张 磊 梁春林 张国立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3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77(2011)03-0367-03 胰腺癌为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肿瘤。

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的可治愈性手段,然而,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仅10%~15%[1],故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新的胰腺癌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近年,有关胰腺癌标记物的文献报道较多,在胰腺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随访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包括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基因肿瘤标记物、肿瘤组织标记物、胰液肿瘤标记物和采用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探索肿瘤标记物等。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可含有较多的肿瘤标记物,同时临床采血方便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如CA19-9和CA242,以及癌胚抗原(CEA)等。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然而,现阶段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由于灵敏度及特异性尚未尽如人意,故临床急需有效的联合检测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改善整体治疗效果。

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有效补充,本文就现阶段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的最新发展给予简要综述。

1 原癌基因 胰腺癌的最初发生一般需要多个基因突变连续性积累,从一个内皮的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侵袭性肿瘤的过程,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的多个基因出现了异常改变,包括原癌基因K-r as基因的点突变,HER2/neu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53、P16等的失活等,随着研究的进展,还发现了端粒与端粒酶等亦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胰腺癌实质上是一种基因疾病。

现阶段认为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原癌基因包括K-ra s、HER2/neu、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 hr eoninekinase2,A K T2)、EG FR(Epiderma l g ro w th factor recepto r)、Strat ifin等。

K-ras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且认为与胰腺癌关系最为密切的原癌基因之一。

K-r as基因编码的P21蛋白是膜相关G蛋白,通过和细胞膜上络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其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成为癌基因,编码的蛋白如在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过度活化,即可诱导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发生化生及瘤变,如果达到一定的浓度可诱导胰腺上皮细胞向侵袭性导管腺癌转化[2]。

现阶段认为早期胰腺导管癌中有高于90%的K-r as基因在12密码子发生点突变,故该基因是目前胰腺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

胰腺癌患者的血清、胰液及肿瘤组织中也可以检测到K-ras基因的改变,使得该基因检测的临床可操作性更强。

研究发现,K-r as基因12密码子的点突变常常发生在胰腺癌的早期阶段,甚至有的胰腺癌患者胰液中检测到K-r as突变基因一年后才出现临床症状,故现在临床开展了对胰腺癌高危患者的胰液和粪便的K-r as突变基因筛查以助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

然而通过外周血、胰液检测K-r as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并不高,只有27%~81%,而且特异性也较差,难以与慢性胰腺炎、胰腺上皮化生及PanIN区分开来。

现阶段研究K-ras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改善检测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诊断价值,有报道称,内镜超声(Endoscopic U ltra so nog raph,EU 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获得胰腺组织进行K-r as基因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3]。

研究发现外周血K-ra s突变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A19-9表达水平关系密切,且K-r as基因和CA19-9联合应用,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可增加为91%,对胰腺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4]。

K-r as基因在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发面也有重要研究价值,有研究对胰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术后切缘发现K-ras基因突变的病人,术后平均生存期只有15个月,而切缘未发现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其术后平均生存期为55个月[5]。

综上,K-r as基因在胰腺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甚至基因治疗方面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广阔的前景。

2 抑癌基因 胰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胰腺癌组织通常发生P53基因、BRCA2及DP C4基因基因的失活,因此类基因一般在胰腺恶性组织中发现,故被认为是胰腺癌发展的晚期相关因素。

胰腺癌关系最密切的抑癌基因为P53基因,约60%~80%的胰腺侵袭性肿瘤中发现该基因的失活,抑制细胞的凋亡并导致细胞的过度生长,且该基因在慢性胰腺炎中通常为阴性。

综上,我们认为P53突变在胰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虽然,P53的基因突变和胰腺癌的分型及恶性程度无密切相关性,但有报道称P53基因阳性患者,术后采取化疗生存率较高[6],故目前认为P53基因与患者术后化疗预测生存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