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表
初中学科知识点图表汇总

初中学科知识点图表汇总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各学科的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初中各学科知识点的图表汇总。
一、数学知识点图表1. 数的性质- 自然数:1, 2, 3...- 整数:包括0和正、负的自然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图表示例)2. 数的运算- 加法:a + b = c- 减法:a - b = c- 乘法:a × b = c- 除法:a ÷ b = c(图表示例)3. 几何图形与坐标- 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空间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系(图表示例)4. 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c- 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 一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 dx + ey = f}-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ax + by < c, dx + ey > f}(图表示例)二、语文知识点图表1. 词汇与句子- 词汇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句子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辨析(图表示例)2. 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茶馆》、《活着》- 文学名著作者:杨绛、鲁迅、莫言等(图表示例)3. 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阅读策略:找关键词、理清逻辑关系、归纳总结 - 阅读技巧:速读、精读、略读(图表示例)4. 写作技巧- 写作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 写作结构:开头、承接、转折和结尾- 写作要点:逻辑清晰、语言规范、结构合理等(图表示例)三、英语知识点图表1. 语法要点-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等- 语态:被动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图表示例)2. 句子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谓宾补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宾补(图表示例)3. 单词与短语- 常用动词:go, eat, study, play等- 常用形容词:big, small, happy, sad等- 常用副词:well, quickly, slowly, often等(图表示例)4. 阅读与听力- 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听力理解: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 阅读技巧:扫读、略读、逐词阅读等(图表示例)以上是初中学科知识点的图表汇总,希望对初中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有所帮助。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图表

一、第一单元: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产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派别(含义见P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础、基本特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大基础)(三个统一)(三大成果)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对生活:真正的哲学能够P5作用:对社会: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17、18一般功能:P25二、唯物论: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自然界的本质、人类社会本质都是物质的。
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统一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能被创造,被消灭不可违抗。
规律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有规律。
按规律办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意识实现的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计划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四个特点)意识的作用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特别注意两重性)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是什么?为什么?怎样?P41三、认识论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详解(图表)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详解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人教版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图表完整版

形式 “万花筒”现象
特色
含义
文化
关 系
经济、 政治
特点——①②③
来源
作用
表现 个人——文化塑造人生
特点 ①
民族—— P9
作用 ② ③人得全面发展得内涵
社会发展和人得发展得关系
国家——在综合国力中得 地位和作用
专题十 :
文 文化得多样性 化
载体
民族节日(形成、作用、功能) 文化遗产(地位、意义)
就是什么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根本目标、根本任务 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原因、怎样)
怎样 建设和谐文化 地位、措施
宝贵资源
对当代青年得要求
重要性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就是什么
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什么
道德冲突 解决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
含义、关系、追求
哲学
产生 从本义上看
从与世界观得关系看 含义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得意义
需 要
人民得 政府
① ② 基本职能 ③ ④
责任
性质 宗旨
要体 求现
含义
基本原则
便民利民得政府(管理和服务), 有限政府 —— 打造服务型政府
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
政府得权威
必要性
要求 依法行政 原因 意义(四个有利于)
具体要求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得要求
树立 标志 体现 决定 含义
专题十 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基本特征
汉字:作用、文字得作用 源远流长 史书典籍:作用、特点
独特性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作用、特点、地位)
博大精深
区域性
第四课知识图表

功在 当代 利在 千秋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p54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国的资源国情 p55
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p56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危机 p57 可持续发展:含义、要求p57
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之路怎么走?P57-58
实 施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了 解 基 本 国 策 与 发 展 战 略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p47
对 外 开 放 的 基 本 国 策
当今世 界是开 放的世 界
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p47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p48 必须对外开放 p48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p49
坚持对 外开放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p49 对外开放遵循的原则 p50
计 划 生 育 与 保 护 环 境 的 基 本 国 策
我国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 基本特点 p51
计划生 育关乎 国计民 生
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影响 p52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原因,计 划生育的目的、要求、作用 p52 53 严峻的环境形势 p54
科学 技术 是第 一生 产力
百年 大计 教育 为本
科学技术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p60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61 中国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国情p61 怎样实现快速发展p62 教育的对国家重要作用p62 综合国情要求科技、劳动者素质 p63 教育的对个人重要作用p63 教育优先发展 p63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p64
科教兴国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p64
1--12册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图表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理解生活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解答。
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知识基础:
生活中的体验
后续学习内容:
小数的认识
把一种面值的钱币换成2种或多种不同面值的钱币。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一)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一)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
知识基础:
10以内数的认识、0的加减法口算
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比()多(或少)的含义。
知识基础:
生活中对比较的认识
后续学习内容:
数量的大小比较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5的认识和
加减法
1—5
的认识
和
加减法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图表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图表三年级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它不仅巩固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还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知识点的图表内容:一、汉字学习- 认识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约800个。
- 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 理解汉字的构造,如部首、偏旁等。
二、词语积累- 学习并掌握常用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 学会使用成语和俗语,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 学习反义词和近义词,提高词汇的辨析能力。
三、句子构造- 掌握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如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
- 学习使用连词,如“和”、“或者”、“但是”等,使句子更加连贯。
- 学习使用疑问句、感叹句等不同语气的句子。
四、阅读理解- 能够阅读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 学习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五、写作训练- 学习写日记、写信等简单的应用文。
- 练习写记叙文,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 学习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六、古诗文欣赏- 学习背诵简单的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 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 学习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七、语文常识- 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文学体裁等。
- 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方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八、综合运用- 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的听说读写活动中。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将能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显著进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发现乐趣,享受学习。
高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图表

高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图表下面是一个总结了高一数学各个知识点的汇总图表,供参考使用:(注:以下内容为文字描述,不是真实的图表展示)1. 代数- 一次项与多项式的加减乘除- 因式分解与公式运用- 分式的简化与运算- 带分数与整数运算-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与图像- 线性方程组求解2. 几何- 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定理 - 圆的周长、面积与弧长计算- 各类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 函数与图像-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4. 空间几何与向量- 空间中点、向量的坐标表示- 直线、平面的方程与交线问题- 向量的加减法与数量积- 向量共线与垂直的判定5. 概率与统计- 事件概率与加法定理- 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 排列与组合的应用- 统计图表的读取与解析- 正态分布与抽样调查6.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常用公式 - 数列的求和公式与性质- 数学归纳法的理解与应用- 递归数列的求解7.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概念与性质- 常见函数的导数计算- 函数图象与导函数的关系- 微分的概念与计算8. 积分与不定积分- 积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常见函数的积分计算- 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面积计算应用请根据以上给出的知识点,结合课本和老师所给的教学要求,深入学习和理解每个知识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希望这个高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图表能够帮助你在数学学习中做好总结与复习,提高成绩。
祝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