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蓝耳、圆环不稳定猪群的防控方案

蓝耳、圆环不稳定猪群的防控方案

蓝耳、圆环不稳定猪群的防控方案一、追溯调查1.1分清楚是外购仔猪还是自己猪场仔猪。

1.2查找母猪群的免疫记录:是否有漏免。

二、确定感染面积与感染时间目的:根据本次疫情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打好基础。

在问题来临之前早处置(在发病期前2周进行免疫,或者发病前一周投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抗原检测:先做抗原评估,从产房到保育检测抗原,确定感染面积和感染时间。

保育猪:采用病健结合的方法,目的确定感染病因,排除干扰。

病死猪、猪血。

母猪:保育猪它妈猪血、保育猪他妈待的地方(配怀舍)环境样品、配怀其他母猪血样、产房母猪血、产房环境样、脐带血。

配怀、产房、保育为重点监控猪群,采用5合1检测抗原。

1.2抗体评估分生产阶段:从抗体角度定位问题所在哪些阶段或者潜在阶段。

分胎次评估:定位问题母猪或者潜在问题母猪。

三、针对现状处理方案2.1环境控制2.1.1温度:冬季蓝耳不稳定,多是由于温差控制不好导致的,因此需要调整好环控参数,控制昼夜温差。

产房温度:23-26度,出生第一天开始,每2天降0.1度(根据猪群情况缓慢调节)保育舍温度:25-35日龄,23-27度(转保育时温度高,缓慢调节至23度)。

36-70日龄,20-23度。

2.1.2密度:如果猪场内猪舍条件具备,转群降低猪群密度。

2.1.3增加通风:增加最小通风量。

白天气温高时候增大通风,夜间可通过供热方式提高舍温,但要适当提高通风。

目的:提高舍内空气质量,以人感觉没有明显NH3为宜,同时通风会降低舍内湿度,降低舍内病原为主。

2.1.4差弱猪处理:病差猪、掉队猪集中处理,脱水消瘦猪淘汰。

如果行情特别好,病弱猪及时挑出,单独护理治疗病弱猪栏安排在下风口。

病弱猪不同批断奶。

2.1.5科学免疫:哺乳阶段仔猪疫苗免疫确保不遗漏,足量注射,保证疫苗质量,务必保证免疫效果。

2.1.6杜绝接触不同批:断奶仔猪不在场内饲养,直接断奶至养户或保育舍,不与场内饲养过的仔猪混群接触。

猪场仔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时间的探讨

猪场仔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时间的探讨

图1第29窝仔猪蓝耳免疫前后抗体检测 曲线

/ \ . ·

\ 、
/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s天 22天
镩夭 36天 43天 50天 日懿

千 "It千
L=里 垫匿 !垂鲢 歪苴 I
图2第3o窝仔猪蓝耳免疫前后抗体检测 曲线
由图 1、2可 知 , 虽然 最 初 在免 疫 时受 到母 源抗 体 干 扰 。但 第4周 主 动 免疫 产生 的抗 体还 是 能 以较 高 的水 平 表现 。同 时 ,未 免疫 仔猪也 获得 了高水 平 的主动 免疫 抗 体 ,再 次验证 了以接触 暴露 的方 法可 以产生 保护 性免 疫 。另 外 ,该 结果 也给 了我 们重要 提示 :仔 猪 14日龄 免 疫 蓝耳病 疫 苗 ,在 保育 阶段抗 体水 平却很 低 ,那 么 ,我 们可 以考 虑是 否是受到 了母源抗 体的干扰 。
2_2母 源抗体 水 平阴性 时免 疫结 果 2.2.1 窝 内设 空 白对 照组 免疫 结果
第 17、22、25、28窝 仔猪 蓝 耳病 抗 体 水 平检 测结 果 如 图 3、4、 5、6所 示 。
从 这 四 窝 仔猪 抗 体 检 测 曲 线 图来 看 ,当 在母 源抗 体 水 平 很 低 时 , 只需 要 1~2周 ,仔 猪 抗 体 水 平就 可 以 达 到 很 高 (日龄越 大 ,需 要 时 间越 短 ) 。同 时 ,窝 内 免 疫 组 和 未 免疫 组 抗 体 水 平 差异 不 大 ,进 一 步验 证 了
1材料 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 猪 场与试 验 动物
山 东 泰安 市 某 猪场 ,存栏 母 猪 1O0头 ,品 种 均 为 长 大 、大 长 二 元猪 。母 猪 蓝耳 病 防 疫 时 间 及疫 苗 不 统 一 , 分 别 用 CH一1R株 、VR-2332株 、JXAl株 等毒 株 的 蓝 耳 病 疫 苗 分组 设 计做 过 免 疫 实验 。 同 时普 免猪 瘟 、猪 口蹄 疫 、猪 伪狂 犬病 等商 品疫 苗 。 1.1.2疫苗 选 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净化措施与计划免疫试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净化措施与计划免疫试验
度 。通过 本试 验 表 明 :这种 先净 化 淘 实 验 器 材 单 道移 液器 、8 N 移液器 、 酶 标仪 等 。
猪 蓝 耳病 的侵 袭 有显 著 保护 作用 ,且 免 疫高 致病 性 蓝耳 病 后 的猪
群 抗体 保护 率均 可达 到9 5 %以上 ,可 以有效地 保 护猪群 的健 康 。
1 . 3 检 测方 法
根据 《 猪 蓝耳 病诊 断技 术G B  ̄1 8 0 9 0— 2 0 0 8 》提供 的方 法 ,使 用 北 京天 之 泰 生物 科 技 有 限公 司 的L S I 猪 繁殖 和 呼 吸综 合 征抗 体
检测 试 剂盒进 行 E L I S A 试 验 。当 阳性对 照 的平 均值 O D 4 5 0 > 0 . 6 ,阳 3 结 论 性 对照 平均 值/ 阴性 对照 平均 值> 4 . 0 时 ,试验 成立 。结 果用 I R P C 表 通 过 两 次 对 非 免 疫 猪 的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感 染 抗 体 检 测 , 示 ,通 过计 算 公式 得 出结 果 ,以I R P C 大于 2 0 . 0 时 为 阳性 ,说 明 达 筛 查 出 的阳性 猪及 时 淘 汰 ,阴性 猪群 隔离 饲 养后 阳性 猪 的再 次 淘 到 了疫苗 免疫 的效果 ;I R P C d x 于 或等 于2 0 . 0 时为 阴性 。 汰 ,保 证 了疫 苗 免疫 前 的猪 群为 健康 猪 群 。再通 过 程序 化疫 苗 免 1 . 4 疫 苗 疫 后 检测 免疫 抗 体水 平 发 现 ,各 阶段 猪群 的抗体 均 可 达 ̄ q 9 5 %以 高致 病性 蓝耳 病活疫 苗 ( J X A 1 一 R 株) 上 的保 护 率 。因 此 ,这 种先 净化 淘 汰再 免疫 的方 法 对高 致病 性 猪 1 . 5 试 验 动 物 蓝 耳病 的侵 袭有显 著保 护作 用 。 大 兴 区某 规模 猪场 ( A)的猪群 ,其 饲养情 况详 见表 1 。

猪的蓝耳病检验实训报告

猪的蓝耳病检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猪蓝耳病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了解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提高猪场兽医对蓝耳病的诊断能力和防控水平。

二、实训内容1. 猪蓝耳病病原学检测(1)样品采集:采集疑似蓝耳病猪的血液、组织、分泌物等样品。

(2)病毒分离与鉴定:将采集的样品接种于猪肾细胞或猪肺细胞,观察细胞病变。

(3)RT-PCR检测: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检测病毒核酸。

2. 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1)了解猪场的基本情况,包括猪场规模、饲养模式、疫病发生史等。

(2)收集猪场的疫病监测资料,分析蓝耳病的流行趋势。

3.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观察(1)观察疑似蓝耳病猪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厌食、沉郁、呼吸困难、咳嗽等。

(2)对疑似病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

4. 猪蓝耳病病理变化观察(1)采集疑似病例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

(2)观察病理切片,分析蓝耳病的病理变化特点。

5.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1)制定合理的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蓝耳病的传播。

(2)加强猪群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免疫力。

(3)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三、实训过程1. 猪蓝耳病病原学检测(1)采集疑似蓝耳病猪的血液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

(2)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检测病毒核酸。

2. 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1)了解猪场的基本情况,收集疫病监测资料。

(2)分析蓝耳病的流行趋势,为防控提供依据。

3.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观察(1)观察疑似蓝耳病猪的临床症状,记录详细病情。

(2)对疑似病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

4. 猪蓝耳病病理变化观察(1)采集疑似病例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

(2)观察病理切片,分析蓝耳病的病理变化特点。

5.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1)制定合理的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蓝耳病的传播。

(2)加强猪群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免疫力。

(3)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种猪场蓝耳病防控措施

种猪场蓝耳病防控措施

种猪场蓝耳病防控措施一、建立疾病监测预警机制1. 每月对种猪场蓝耳情况进行监测,可以采集产房仔猪的睾丸液(采集方法:将阉割的睾丸收集到一个封口袋中,过一段时间后,袋中自然析出一些液体,将液体收集到2 mL离心管中,即为睾丸液),或者保育舍猪群唾液,或有蓝耳表现的差弱仔猪2~3头血样送检,监测种猪场蓝耳感染情况。

2. 根据家庭农场两周内和五周内死淘情况,对应所投苗种猪场,对两周内死率淘大于1%或五周内死淘率大于2%苗源的种猪场进行调查,对相应线别仔猪或母猪采样检测;两周内死淘率大于1.5%或五周内死淘率大于3%苗源的种猪场,须进行全场蓝耳抗体普查(具体方法:以线为单位,公猪随机采5头血样,怀孕猪随机采15头血样,哺乳母猪和其所带仔猪随机采10头血样,分离血清,使用ELISA 方法检测蓝耳抗体水平)。

3. 后备种猪引种前须进行蓝耳监测(可采集唾液进行qPCR检测),外购或外调精液须每周进行一次蓝耳检测,防止引入带蓝耳病毒的种猪或引入新的蓝耳毒株。

4. 通过qPCR方法检测到核酸阳性的猪只,须进行毒株分型鉴别(可使用鉴别引物进行PCR检测,也可以扩增毒力相关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

5. 各分公司技术室须恢复蓝耳监控表的填写并持续更新,每月底传阅一次给片区兽医和健康管理组备案。

二、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1. 建立优势毒株。

建立优势毒株是猪场蓝耳病稳定的关键,目前各猪场均使用勃林格的经典蓝耳弱毒苗作为基础免疫疫苗,未经审批不得更换其它毒株的活疫苗,确保毒株单一稳定。

2. 做好灭活疫苗的对型免疫。

根据种猪场的蓝耳监测情况,以及所产猪苗在家庭农场的监测情况,及时发现毒株变化。

若猪场出现非经典蓝耳毒株,如类NADC30毒株、疑似圆环毒株、QYYZ毒株或其重组毒株等,种猪场可以申请在免疫弱毒苗1个月后加强普免对型毒株的灭活疫苗。

3. 做好后备猪的免疫计划。

减少引种频率,引种间隔不低于3个月,引入的后备猪须做好隔离,其蓝耳普免时间应应与场内种猪群普免时间对应,例如种猪群是2月、6月、10月普免蓝耳活疫苗,后备猪进场后第一次免疫与种猪群同步,一个月后加强一次免疫;若引入后1.5个月内场内种猪群无蓝耳普免计划,可提前对后备猪进行免疫,下一次普免时同步。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对猪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在2023年的暴发和传播,需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以下是针对2023年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供参考:一、加强生物安全管理1. 严格控制猪只进出场所:所有进出场的猪只应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

减少场间人员的接触和传播机会。

2. 健全防疫制度:建立完善的防疫记录,对每个猪群的疫苗接种、检测结果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以便于监测疫情和追溯。

3. 加强场地和设施的消毒:对养殖场的环境、设施等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降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风险。

二、强化猪群管理1. 选择抗猪蓝耳病母猪:通过选择抗猪蓝耳病母猪,提高产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2. 定期进行猪群的检测:通过定期的血清学检测,了解猪群的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链。

3. 疫苗接种:根据猪群的病毒株类型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规定接种时间和剂量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4. 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增强猪只的健康状况,减少患病风险。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猪蓝耳病的监测网络,包括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2. 加强病例追踪:对发现的病例进行追踪和隔离,避免病毒的传播。

对病死猪进行尸检,确认病因,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

3. 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猪蓝耳病病毒的研究,探索病毒的变异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1. 宣传猪蓝耳病的危害:通过媒体、宣传品等方式,向农户和养殖户普及猪蓝耳病的危害性和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意识。

2. 培训农户和养殖户:组织定期的培训班,培训农户和养殖户关于猪蓝耳病的防控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3.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共同研究和推进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

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实验方案

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实验方案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方案
一、试验目的
用个厂家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疫苗分别免疫猪群,观察各厂家疫苗注射后副反应情况,并检测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科学防控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二、试验方法
1、实验室检测:抗体检测ELISA试验。

2、临床观察:试验猪实施免疫后,观察疫苗副反应情况。

3、试验地点:赤峰市喀喇沁旗
三、试验步骤
(一)试验动物筛选
选用品种、来源相同、未免疫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饲养条件相同的断奶仔猪120头(实验前要进行母源抗体检测)。

(二)试验分组
1、空白对照组:选取试验猪20-25头,不做任何免疫。

2、试验组1: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A厂疫苗免疫,
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3、试验组2: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B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4、试验组3: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C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5、试验组4: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D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三)采血
试验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30天采血、60天、90天、120天、150天采血监测抗体效价。

(四)疫苗反应情况
各组试验猪分别注射4个厂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后,观察副反应情况并记录症状。

四、试验结果
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记录,分别绘制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图。

五、讨论
综合各厂疫苗实验结果,评价各疫苗的优劣。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是一种经皮肤接触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耳朵变为紫色,嗜酸性小球增多。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1.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温检测和耳朵颜色观察。

2. 对发现的异常猪只,及时采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病毒隔离与消毒1. 对已确认感染病毒的猪只,应当及时隔离,并与其他猪只分开养殖,确保不再传播病毒。

2. 对猪场环境,饮水设备、饲料桶等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三、加强养殖管理1. 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群的屏障控制,防止病毒从外部进入猪场。

2.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保持其健康状态,提高疾病抵抗力。

3. 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疫苗防控1. 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健全的疫苗免疫计划。

2. 对于怀孕母猪,应在妊娠期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3. 定期对饲养的猪群进行疫苗的加强接种,全面提高猪只的免疫屏障。

五、营养调节与防治1. 合理调整饲料的组成,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猪只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

2. 添加益生菌或抗生素等增强猪只对病毒的抵抗力,并促进其身体的康复。

3. 对于疫情暴发的猪群,应及时开展药物治疗,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六、加强人员卫生与防护1. 进入猪场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2. 禁止携带疾病的人员进入猪场,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3. 猪场内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主要包括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病毒隔离与消毒、加强养殖管理、疫苗防控、营养调节与防治、加强人员卫生与防护等措施。

只有做到全面防控,才能有效地遏制猪蓝耳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与养殖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方案
一、试验目的
用个厂家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疫苗分别免疫猪群,观察各厂家疫苗注射后副反应情况,并检测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科学防控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二、试验方法
1、实验室检测:抗体检测ELISA试验。

2、临床观察:试验猪实施免疫后,观察疫苗副反应情况。

3、试验地点:赤峰市喀喇沁旗
三、试验步骤
(一)试验动物筛选
选用品种、来源相同、未免疫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饲养条件相同的断奶仔猪120头(实验前要进行母源抗体检测)。

(二)试验分组
1、空白对照组:选取试验猪20-25头,不做任何免疫。

2、试验组1: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A厂疫苗免疫,
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3、试验组2: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B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4、试验组3: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C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5、试验组4:选取试验猪20-25头,采用D厂疫苗免疫,按疫苗说明书操作。

(三)采血
试验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30天采血、60天、90天、120天、150天采血监测抗体效价。

(四)疫苗反应情况
各组试验猪分别注射4个厂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后,观察副反应情况并记录症状。

四、试验结果
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记录,分别绘制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图。

五、讨论
综合各厂疫苗实验结果,评价各疫苗的优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