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

合集下载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症状,尤其是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慢性血源性骨髓炎会怎样?以及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症状:关节畸形、关节挛缩、死骨*一、症状在病变不活动阶段可以无症状,骨失去原有的形态,肢体增粗及变形。

患处皮肤菲薄,色泽暗,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即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或有窦道口,长期不愈合,窦道口肉芽组织突起,流出臭味脓液。

肌肉的纤维化可以导致关节挛缩。

急性感染发作表现为疼痛,表面皮肤转为红、肿、热及有压痛;体温可升高1~2℃;原已闭塞的窦道口可开放,排出多量脓液,有时掉出死骨。

在死骨排出后窦道口自动封闭,炎症逐渐消退。

急性发作约数月、数年一次。

体质不好或身体抵抗力低下情况下可以诱发急性发作。

长期多次发作使骨骼扭曲畸形、增粗,患处皮肤色素沉着,并因肌肉挛缩而出现邻近关节畸形,窦道口皮肤反复受到脓液的刺激会癌变。

儿童往往因骨骺破坏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使肢体出现缩短畸形。

*二、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特别是有窦道及经窦道排出过死骨时,诊断更易。

摄X线片可以证实有无死骨,并了解其形状、数量、大小和部位,以及附近包壳的生长情况。

一般病例不需要做CT检查。

因骨质浓白难以显示死骨者可做CT检查。

*以上是对于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并发症,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并发症:湿疹*一、并发病症慢性骨髓炎窦道附近的皮肤和软组织因持续引流和炎性分泌物的刺激,周围皮肤可发生湿疹样改变,皮肤变薄,表皮脱落,易受损伤。

Resnick报道约有O.5%的病人可并发表皮样癌,少数病人可并发其他肿瘤如纤维肉瘤、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腺癌、基底细胞癌和浆细胞瘤(plasmacytoma)等。

骨髓炎确诊标准

骨髓炎确诊标准

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种骨髓和骨组织的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

确诊骨髓炎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用于骨髓炎确诊的标准:
1. 患者症状:包括局部的疼痛、红肿、局部发热、关节肿胀等。

症状的出现通常是急性的。

2. 临床体征:包括受累部位的局部触痛、红肿、关节活动度受限等。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液培养: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引起感染的细菌。

-C-反应蛋白(CRP)和沉积率(ESR):这两个指标在感染或炎症时通常升高。

4. 影像学检查:
- X射线:可用于检测骨髓炎引起的骨质改变,但在早期可能无法显示。

-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更为敏感,可以显示骨髓的改变。

-骨扫描: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显示骨髓炎的活动部位。

5. 穿刺和骨髓液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穿刺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确诊骨髓炎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为骨髓炎可能需要及时治疗,因此早期确诊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外科 急慢性骨髓炎 问答题要点

外科 急慢性骨髓炎 问答题要点

外科-骨科急慢性骨髓炎问答题参考书目:《外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急性骨髓炎感染途径答:①血源性感染:致病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径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称为血源性骨髓炎;②轻创伤伤口感染:如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术后出现了感染,称为创伤后骨髓炎;③邻近感染灶: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称为外来性骨髓炎。

2.急性骨髓炎的起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答:起病特点:起病急,有寒战,继而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脓毒症症状。

临床表现:典型全身症状:寒战、高热、呕吐、呈脓毒症样发作。

①早期:患区剧痛,患肢半屈曲状,周围肌痉挛,因疼痛抗拒作主动与被动运动。

局部皮温增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

②数天后:局部出现水肿,说明已形成骨膜下脓肿,疼痛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都更加明显。

3.急性骨髓炎的治疗目标、治疗关键答:治疗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治疗目的:①引流脓液,减少脓毒症症状②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4.慢性骨髓炎的形成原因答: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造成的结局。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吸收,进而称为异物及细菌你病灶,引起周围炎症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骨质增厚粗糙。

5.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答:临床特点:①慢性炎症期,在病变不活动阶段可以无症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肢体增粗及变形。

②急性发作:由感染病灶引起,也可在全身健康状态较差时引起,表现为疼痛,表面皮肤红、肿、热及压痛。

可伴体温升高1~2℃,及发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③肢体:炎症反复发生,多处窦道引起的肢体功能受限、肌肉萎缩;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多有关节挛缩及僵硬。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是彻底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慢性骨髓炎的症状

慢性骨髓炎的症状

慢性骨髓炎的症状文章目录*一、慢性骨髓炎的症状*二、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三、慢性骨髓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 慢性骨髓炎吃什么好2. 慢性骨髓炎不能吃什么慢性骨髓炎的症状1、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

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

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

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2、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3、X线片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新骨形成,有时有空腔,如系战伤,可有弹片存在。

布劳德脓肿X线照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圆形稀疏区,脓肿周围骨质致密。

加利骨髓炎骨质一般较粗大致密,无明显死骨,骨髓腔消失。

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可并发畸形、关节强直及癌变。

1、由于骨髓炎的炎症的刺激使骨髓炎的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结果肢体短缩骨骺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畸形;由于软组织疤痕挛缩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关节强直,由于骨髓炎的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这也是属于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

3、癌变,这是最为严重的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的表现,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饼癌变常见为鳞状上皮疡。

以上介绍了慢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骨髓炎的知识,及时去治愈好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慢性骨髓炎吃什么好 1.1、常吃白木耳、猪、羊、牛肺脏,脾阳虚者加服山药、海米,小豆、大枣。

1.2、肾阳虚者加服蘑菇,核桃仁、胡桃肉、蛤蚧粉、阴阳两虚者加服梨汁、紫菜头、鲜百合、牛奶、桑椹。

饮食适宜:1.1、宜吃清热去火的水果。

中医治疗骨髓炎

中医治疗骨髓炎

中医治疗骨髓炎骨髓炎是由细菌通过血液扩散到骨或者外周血管、神经疾病,或糖尿病,开放性骨折以及通过注射或者服用药物激素所导致的骨的感染性疾病。

骨髓炎患者其症状差异很大,在儿童,发病快。

骨痛,行走困难,发热或发冷,局部红肿等。

在成人,发病相对缓慢,发热、寒战、局部肿痛等。

急性骨髓炎发病快,伴有疼痛、发热、关节僵硬。

通常继发于外伤性皮肤破损、手术或外伤后溃疡等。

慢性骨髓炎缓慢发作或呈潜伏状。

可能是以前骨髓炎复发,其症状包括发热、疼痛、红肿或局部流脓。

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

骨髓炎中医名字为附骨疽,民间俗称“铁骨瘤”,治疗骨髓炎首先要排毒,用具有排脓、腐蚀作用的中药,自内而外破坏窦道和死骨,促进脓液、死骨和无活力组织排出,使肉芽鲜红形成新鲜创面,是中医对骨髓炎的治疗基础。

二要生肌,这方面骨髓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具有祛腐生肌、长肉敛疮作用的中药,自内向外促进骨髓、骨质、肌肉及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最后使窦口愈合。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验方:1.血虚寒凝:温经散寒、养血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细辛3g,桂枝10g,桑寄生15g,牛膝g,茯苓12g,防已10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生甘草6g。

体虚者加党参12g,杜仲12g;病在上肢加羌洽9g,姜黄10g。

2.气血两虚:补益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9g,黄芪15g,肉桂1g(冲服),炙甘草6g。

3.肝肾不足:阴虚者,养阴清热;阳虚者,温阳散寒。

方药:阴虚者:秦艽鳖甲汤加减。

地骨皮、柴胡各30g,秦艽、知母各15g,鳖甲30g,当归15g,玄参9g。

阳虚者:阳和汤加减。

熟地30g,白芥子6g,炮姜3g,麻黄3g,甘草3g,肉桂3g,鹿角胶9g(烊化冲服),补骨脂10g,白术10g,茯苓12g。

4.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托里透脓散加减。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导读:骨髓炎是一种由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椎骨,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发病群体主要为糖尿病患者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为足部,发病原因为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儿童发病部位为长骨。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骨髓炎是一种由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椎骨,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发病群体主要为糖尿病患者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为足部,发病原因为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儿童发病部位为长骨。

骨髓炎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骨髓炎症状骨髓炎发病较急,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骨痛、骨肿、走路困难,发冷发热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关节僵硬、局部流脓的症状。

儿童和成人的发病进程和症状有所不同,儿童发病急,症状较明显,成人发病慢,症状不明显。

骨髓炎通常继发于外伤性皮肤破损、手术或外伤后溃疡等。

*骨髓炎诊断骨髓炎诊断不难,患者出现骨痛、发冷、发热、行走困难的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为骨髓炎,如果患者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X线发生变化,3-4周后,可见损伤部位肿胀、骨破坏、骨变短、软骨下骨板侵蚀即可最终确诊为骨髓炎。

如果患者X线没有发生变化,要再做CT检查,检查结果为病变骨及椎旁脓肿即可最终确诊为骨髓炎。

为了区别骨折和肿瘤,患者还可以做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药敏试验。

*血源性骨髓炎诊断在临床上,血源性骨髓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慢性血源性性骨髓炎,三种类型的症状及诊断方法有所不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症状,X线没有发生改变,以往没有发病史。

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不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X线发生改变,以往没有发病史。

慢性血源性性骨髓炎可有全身症状,也可无全身症状,每个患者症状有所不同,但X线都会发生改变且以往有发病史。

骨髓炎诊断的四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骨髓炎诊断的四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骨髓炎诊断的四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疾病,其特点是骨髓腔内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引起骨组织的坏死和破坏。

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骨髓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影响成年人。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中,但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的干骺端。

骨髓炎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准确判断是否患有骨髓炎需要依据一系列临床观察和检查结果。

目前,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诊断标准,但其中四条是广泛接受且被认为较为准确的骨髓炎诊断指标。

首先,临床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骨髓炎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活动受限、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周,并逐渐加重。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也会随病情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髓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CT、MRI等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骨骼的变化情况。

在骨髓炎患者中,影像学常常显示骨骼破坏、骨髓腔扩大、骨膜下积液等特征。

这些特征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实验室检查也是骨髓炎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

此外,细菌培养和荚膜附着试验也能帮助确认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并指导后续治疗。

最后,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骨髓炎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通过对患者骨髓或组织活检标本的检查,可以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空泡形成以及坏死组织等病理改变。

这种检查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较为侵入性,但对于诊断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鉴于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骨髓炎。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文章将通过详细介绍这四条诊断标准,以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骨髓炎这一严重疾病。

骨髓炎的健康教育

骨髓炎的健康教育

骨髓炎的健康教育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性疾病,使得骨髓和骨骼组织受到细菌或真菌的感染和破坏。

它可以导致患者长时间的疼痛、活动受限和甚至残疾。

为了提高公众对骨髓炎的认识,预防和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将从骨髓炎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一、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细菌通过创伤、手术、房间尘埃、血液循环等途径侵入骨骼组织。

此外,化脓性脊髓膜炎、败血症等也可能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二、骨髓炎的症状1. 疼痛:骨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的、持续的疼痛感,尤其是在感染部位。

这种疼痛可能会引起活动受限和异常的行走姿势。

2. 红肿和发热:感染部位会出现局部红肿、明显发热和压痛等症状,有时还会有脓液渗出。

3.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炎症的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会受到明显限制,行走距离减少,关节活动度受限等。

4. 全身症状:可能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三、骨髓炎的预防1. 注意个人卫生:保证身体清洁,勤洗手,尤其在接触伤口前后要用肥皂和清水进行彻底清洁。

2. 注意创口护理:对于有创口的伤口,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消毒。

使用无菌敷料盖住创口,避免污染。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可随意中断治疗。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骨髓炎的了解,宣传骨髓炎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四、骨髓炎的治疗1. 抗生素治疗:骨髓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治疗期间需按时按量服药,直到症状消退。

2. 手术治疗:对于骨髓炎病情复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包括清创、引流、植骨或关节置换等。

3. 辅助治疗:骨髓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功能。

必要时可以辅助使用止痛药物和抗炎药物。

五、骨髓炎的并发症与预后骨髓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个体差异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北京军联骨科
慢性骨髓炎并无时间限定,在小儿,大都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演变而来;在成人,其多为创伤后继发感染而形成。

有的病例因细菌毒力低,一开始便呈慢性骨髓炎表现。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依其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一般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不难。

那么,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病变持续,转为慢性期。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

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

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

如细菌毒力较小,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脓肿被包围在骨质内,呈局限性骨内脓肿,称布劳德氏脓肿(Brodie's abscess)。

常发生在胫骨上下端,起病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仅于数月或数年后第一次发作时才有局部红肿和疼痛。

如病变部骨质有较广泛增生,使髓腔消失,循环较差,发生坚实性弥散性骨髓炎,称加利氏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gelitis of Garre)。

最常发生在股骨和胫骨,以间歇疼痛为主。

"生物超氧多维愈骨术",引进德国超氧灭菌设备,其超级氧化作用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等微生物有极强杀灭作用,全面清除病菌,同时不破坏自体免疫,益于术后恢复。

一般在急性期过后,仍有低热和局部肿痛,或已有窦道。

有时临床上已愈合,但在数月或甚至数年后突然周身发热,患肢疼痛,原来的窦道口红肿,继而溃破。

这是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之一。

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肿痛,局部组织的血运障碍,有炎性脓肿,伤口流脓流水,长期不愈合等等,主要是伤口不愈合发炎深至骨骼就可以诊断为骨髓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