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节能十大案例

建筑节能十大案例

建筑节能十大案例1. 美国纽约的Empire State Building绿色建筑改造项目。

通过更新建筑外墙、加装新的灯光电子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节能措施,该建筑节能达到了38%。

2. 德国柏林的Passive House Passivhaus Passivhaus技术已经成为建筑界的节能技术之一。

Passivhaus是指能够在室温控制和通风的情况下,减少90%的能源消耗。

这种技术通过保温、领先的隔热边境设计和使用高性能窗户和门来实现。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的微软研发中心。

该建筑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用于收集和流通水。

此外,它还使用太阳能源和地热能源来为建筑提供热和电源。

4. 法国里昂的The Conseil Régional Rhône-Alpes大楼。

该建筑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结构,加入太阳能光伏板、冷却水系统、双层玻璃镜面和热回收系统等节能措施。

其节能效果达到了71%。

5. 英国伦敦的The Crystal建筑。

该建筑通过使用太阳能发电板、高效隔热材料和结构、以及一个灵活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等技术来降低其能源消耗。

其节能效果达到了65%。

6. 中国深圳的深圳国际绿色住宅小区。

该建筑采用了现代节能技术,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高效隔热材料和纳尼科唐杜沃传统的建筑技术。

其节能效果达到了近50%。

7. 瑞士日内瓦的United Nations Office建筑。

该建筑采用高效采暖、冷却、通风和空调系统、三层玻璃墙等现代节能技术。

其节能效果达到了45%。

8.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建筑。

该建筑利用太阳能和活动立面等生态特色,采用了现代生态建筑技术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

其节能效果达到了40%。

9. 美国洛杉矶的Net Zero Building。

该建筑不仅可以在不使用外界电力和燃料的情况下自行维持,而且还能生产出超过它所需的电力,向外界供电。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1. 介绍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

绿色建筑技术旨在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几个成功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启发和借鉴。

2. 案例一:水循环利用系统北京某大型综合体建筑项目成功应用了水循环利用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处理雨水、污水,将其用于植物灌溉和卫生用水。

该项目采用了雨水收集器、分离罐、处理系统等设备,成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依赖。

3. 案例二:太阳能发电系统上海某办公楼引入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阳光资源。

通过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楼内使用。

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装置,将太阳能发电与电网供电进行有效配合,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

4. 案例三:绿色材料应用广州某住宅小区采用了绿色材料进行装修和建设。

绿色材料是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VOC材料等。

该项目在选择装修材料时,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了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5. 案例四: passivhaus 被动式建筑设计德国一座办公楼的设计采用了 passivhaus 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

该设计注重保温隔热,在建筑外壳、窗户等方面选用了高效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此外,该办公楼还利用太阳能板和地热能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6. 案例五:绿色屋顶纽约一栋摩天大楼引入了绿色屋顶设计。

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屋顶种植植物,借助植物的吸附和光合作用,吸收有害物质和固定二氧化碳,减少热岛效应。

该绿色屋顶设计有效降低了建筑的能耗,改善了空气质量,提供了一个绿色的城市休闲空间。

7. 案例六:智能节能系统新加坡一座大楼引入了智能节能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照明状况等,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1. 南京绿地缘江国际生态城: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

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以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斯达尔市的零碳城市:该项目是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城市,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零排放的城市。

项目包括办公楼、住宅、商业中心、公园等设施,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 德国柏林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该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二战中被摧毁。

重建的教堂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绿色屋顶等,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4. 印度班加罗尔的IIMB-IBS中心:该中心是一座集教育、培训和会议于一
体的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

该中心的建成也对印度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些案例只是世界各地绿色建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绿色建筑出现。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体健康的建筑。

它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一个绿色建筑案例的分析。

案例名称:生态之光大厦地点:中国上海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竣工时间:2023年生态之光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1. 节能设计大厦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有效减少了室内外的热量交换。

同时,大厦的窗户使用了低辐射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需求。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进一步节约能源。

2. 节水措施大厦内部的用水系统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

屋顶和阳台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灌溉植物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大厦的卫生间安装了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和感应式水龙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3. 节材与循环利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厦优先使用了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大厦的外墙使用了竹材,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而且生长周期短,可再生性强。

大厦内部的装修材料也多采用环保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胶粘剂,减少了室内污染。

4. 绿色交通大厦周边设有自行车停车区和电动车充电站,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大厦内部的电梯和扶梯也采用了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5. 室内空气质量大厦内部采用了新风系统,能够持续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此外,大厦内部的植物配置也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 绿色景观大厦的屋顶和阳台设计了绿色植被,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绿色空间。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7. 智能管理系统大厦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

建筑行业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建筑行业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建筑行业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在如今全球资源持续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成为了全球各行各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个高能耗行业,建筑行业对于节能技术的应用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以期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效果。

案例一:绿色建筑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一座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系统、灰水回收系统等,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

例如,位于新加坡的“花样院子”项目,该项目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目标,不仅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改善了室内环境质量,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案例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在建筑节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应用案例是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通过感应器、光照传感器、智能调光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举个例子,某高层写字楼采用了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感应器识别人员的活动,实现楼层按需供电。

当有人进入区域时,只有该区域的灯具才会亮起,当人员离开时,灯光会自动关闭。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能耗,同时提高了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案例三:高效隔热材料的应用隔热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研究表明,适当选择和使用隔热材料,可以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20%以上。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住宅建筑中采用高效隔热材料。

某住宅小区在装修过程中,选择了优质的隔热材料,例如高效保温砖、保温涂料等,并在外墙进行了包裹。

这些隔热材料有效地阻止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减少了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负荷,从而实现了能耗的降低,并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隔热材料等节能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一、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以下将详细分析几个建筑工程节能案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启示。

案例一:某城市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住宅小区,包含多栋高层住宅楼、商业楼及配套设施。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

(1)外墙保温技术:外墙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减少室内热量散失,降低取暖能耗。

(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小区提供清洁能源。

(3)绿色植被:在小区内种植大量绿色植被,提高绿化率,降低地表温度,减少空调使用。

案例二:某公共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办公、会议、展览等功能。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注重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以降低能耗。

(1)自然采光:设计合理的窗户尺寸和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亮室内空间,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2)通风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导风装置,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空调使用频率。

(3)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高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案例三:某工业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大型工业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

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们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1)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为厂房提供供暖和热水。

(2)热泵技术: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回收室内热量,降低空调能耗。

(3)高效节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二、经验分享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1.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要求,选用合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3.自然光与通风的利用: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窗户尺寸、朝向以及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4.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建筑项目中,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绿色节能建筑案例

绿色节能建筑案例

绿色节能建筑案例绿色节能建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绿色节能建筑案例。

首先是北京的国家体育馆,也被称为“鸟巢”。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它采用了自然通风和被动设计原则,通过建筑外立面的开窗和内外空气对流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负荷,减少了能源消耗。

此外,在建筑外墙覆盖了两层“皮肤”,形成一种空气层,减少了建筑物对外部环境温度的感应,提高了建筑的隔热性能。

其次是德国的帕尔玛城市办公楼。

该办公楼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技术和设施,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和智能照明控制等,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

在这个办公楼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使用者的舒适感视为首要目标。

通过有效的建筑设计和自动化系统,帕尔玛办公楼实现了光线的充分利用和室内外温度的自动调控,提高了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另一个案例是中国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该建筑是一座高度为492米的超高层建筑,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之一。

它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如双层玻璃幕墙、高效节能设备和太阳能发电等。

在建筑设计中,将被动设计原则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外墙隔热、自动遮阳和智能照明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并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该大厦还设置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和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洁和人们的舒适感。

最后一个案例是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森林式营地游客中心。

该项目是一座位于山区的游客中心,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环保特色而著名。

该中心的设计采用了木材结构,并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进行建造。

此外,游客中心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节能照明装置等,确保了建筑的自给自足和低能耗运行。

同时,该中心还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物覆盖和周围山地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绿色节能建筑在设计原理、技术手段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收集。对雨水进行综合收集。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处
理后用于绿化浇灌。
雨水净化
景观水池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水技术
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屋顶雨水收集
世博轴 大漏斗状的世博轴以其独特的体型暗示了其对环境的态度,无 论是阳光、空气、还是雨水。在雨水资源丰富的上海重分实现 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体现了节能、降耗、绿色和生态的理念。 下雨的时候,张开的漏斗口可以接纳更多的雨水,然后这些收 集来的天然雨水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最终汇集到一个 7000 立方米的蓄水池,成为中水系统里水的主要来源。这些雨水经 过沉淀、加工处理后就可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世博 轴两侧下沉式庭院的植被灌溉,并可用作冲厕和清洗道路。据 计算,通过漏斗口对雨水的的收集,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将减 半,省去了整整5万立方米的自来水。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唯一使用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结构的超高层建筑。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太阳能集热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 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可供 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通过输入少 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 能向高温位转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 冷量。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 围护结构设计
屋顶:采用30mm厚XPS板(吸湿性小的渗水材料)倒置式隔热构
造,
同时部分采用种植屋面;
墙体:5层及5层以下外墙采用挤塑水泥墙板,7层及以上外墙采用
LBG金属饰面+保温板+加气混凝土砌块;
窗户:外窗外玻璃部分采用传热系数K≤2.6,遮阳系数SC≤0.40的
钢化中空Low-E玻璃铝合金窗;窗墙比这个小小的细节竟然是实现
外围护结构一半的节能的重要因素,它的经由计算来的。不同的楼
层、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朝向所设计的窗墙比都不同。一至五层主
要是实验室、会议室等,主要采用条形窗,东南北面立面窗前比为
30%。七至十二层为办公室,采用带型玻璃幕墙,窗前比为70%。
精心的窗前比设计,既满足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又实现了自然
地源热泵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太阳能集热 绿地准甲办公楼采用双U型管垂直地埋管式换热统。
即打346个深约为 100米的地埋管孔 ,直径为140mm, 占地面积约为 10000 ㎡,U型管 材为PE管,型号为 PE80。
经计算,实际建筑物的全年采暖和空 气调节能耗比基准建筑物节能65.3% 。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 与绿化景观结合的水资源利用技术 设置中水、雨水、人工湿地与环艺集成系统。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 理后的上清液经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的达标中水供应卫生间冲厕,楼 层绿化浇洒用水;将屋顶及场地雨水经滤水层过滤后的雨收集水,经 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达标水供应一层室外绿化浇洒;旱季雨水不足时 ,由中水系统提供道路冲洗及景观水池补水用水,以减少市政用水量 。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使非传统水利用率达49%,远高于《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非传统水利用率的最高标准40%, 年节约用水量约5583吨。
根据 EQUEST能 耗软件对其 进行能耗分 析结果
地源热泵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水技术
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屋顶雨水收集
绿地准甲办公楼 屋顶面积达1326㎡,年可利用雨水总量617.65m3,
将操作及设备间放在屋顶,占地30㎡,搭建3m高的工
作间,放置5 m3储水罐于19层,承接雨水,由潜水泵
泵至屋顶原水罐。则19层需占地5㎡,用于雨水收集罐

雨水收集量为3 m3/d,优质杂排水回收利
雨水收集
34.425m3/d,建筑总用水量为155.1 m3/d。本项目
的屋非顶传雨统水水在源三利种用雨率水为中:水(质相3+对3较4.好42,5)主/要15含5.一1=些2固4.1 %体。颗粒(降尘造成)。且屋顶雨水汇水面较集中,较
采光和自然通风的需求。
展示及实验空间深凹窗设计
办公空间连续条形窗设计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遮阳:针对夏季太阳强烈的特点,在大楼的西立面和部分南立面设置了 透光比为20%的光电幕墙,既可发电又可作为遮阳设施减少西晒辐射得 热,同时设计有遮阳反光板等外遮阳措施根据建筑形态、功能需求等选择不 同的建筑遮阳形式,如自遮阳、遮阳反光板、竖向遮阳构件、内遮阳、 活动推拉百叶遮阳。
❖ 节能设计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 建筑材料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块
保温隔音棉
轻质墙板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首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
星级的项目,也是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项目。从设计、 建造到运营均采用本土、低耗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 材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等。实际运行节 能率64%,非传统水源利用率49%,年节约运行费用约122万元。
谢谢观赏!
2020/11/5
17
人工湿地 (左:处理中水,右:处理雨水)
2.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呼吸幕墙、屋顶绿化 绿地准甲办公楼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5万㎡,两层地下室。
内外幕墙设有可控制的进风口、排风口、遮 阳板和百叶等,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下 部的进风口,上部的排风口,可控制空气在 其间流动状态。 由于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内 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因而呼吸式幕 墙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 ,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综合传热系 数为1.17W/m2.k 。
❖ 可再生能源利用 每层残疾人卫生间兼淋浴房采用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食堂、专 家公寓冲凉房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大楼屋顶花架安装单晶硅 光伏电池板,西立面和南立面采用光伏幕墙系统。同时与光伏遮阳棚 结合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将光伏板和遮阳构件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太 阳能,同时起到遮阳的作用。生活热水基本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 用率>50%;光伏发电量约为建筑用电总量的5%~7%。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1.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文化中心区域,是广东省规
模最大、功能最全和声学要求最高的特大型剧院,形成了在大型 剧院工程中体现绿色建筑思想的成套技术和措施。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体评价为: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 绿色景观设计 绿化区域环绕建筑,减弱环境噪声对大剧院的影响 ❖ 环境保护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