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与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与补钙》课件

《骨质疏松与补钙》课件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如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 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骨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 骨密度。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意义
物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物理治疗是骨质疏松治疗的辅助手段 ,主要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骨骼,刺 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
物理治疗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避免过度刺激或不当操作导致损伤 。
治疗作用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 补钙可以缓解骨痛、改善骨密度 ,降低骨折风险。
个体差异
补钙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并 非所有补钙都能对所有人产生相 同的效果。
Part
03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保健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总结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骨质疏 松的关键,应注重钙、磷、维生素D等 营养素的摄入。
钙剂口服液
钙剂口服液是液体形式的补钙产品,方便服用, 但可能含有添加剂和糖分。
牛奶
牛奶是天然的补钙佳品,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蛋白 质,易于消化吸收。
食品补充剂
如海带、芝麻、坚果等食品也含有丰富的钙质, 可作为日常饮食中的补充。
如何选择合适的补钙产品
STEP 02
STEP 03
避免过量摄入
遵循医嘱或产品说明书的 推荐剂量,避免摄入过量 导致身体不适。
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 利用,多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 途径。
控制磷的摄入量,以维持钙磷平衡,减 少骨质流失。
详细描述
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 带等,以提供充足的钙质。
增加户外活动与锻炼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适度的运动能够强 健骨骼,提高骨密度,预防
骨质疏松。
01
02
03
选择负重运动,如散步、慢关注成分与含量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其他危害
骨质疏松还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生活 质量降低等危害。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X线检查
常规X线检查
通过拍摄骨骼X线片,观察骨皮质 厚度、骨小梁形态及排列等,判 断骨质疏松程度。
特殊X线检查
如双能X线吸收法(DXA),可 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测定
定量CT(QCT)
通过CT扫描获取骨骼内部的三维结 构信息,进而计算骨密度,具有较高 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政府支持
了解并申请政府提供的相关福利和支持,如医疗补助、残疾证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骨质疏松定义、流行病学及危害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的发病ຫໍສະໝຸດ 制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新型治疗技术介绍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最新技术
家庭护理和关爱支持
家庭环境改善
确保家居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如增加照明、安装扶手等。
营养支持
提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
关爱与陪伴
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医疗资源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如定期就诊、参加康复课程等。
社区服务
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骨质疏松患者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等。
均衡饮食
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 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适量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建议下,可适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 素。
控制饮食禁忌
减少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避免过量饮用 咖啡、浓茶等。

《骨质疏松》ppt课件【38页】

《骨质疏松》ppt课件【38页】
Page 7
骨密度
• 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和髋关节 • 正常:T≥-1.0 • 骨量减少:-1.0~-2.5 • 骨质疏松:≤-2.5 • 严重骨质疏松:≤-2.5 + ≥1处非暴力性骨折
Page 8
•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 高发病率 • 高致残率:椎体、腕部 • 高死亡率:30%髋部骨折死亡率 • 巨额花费:无法治愈 • 环境危害:家庭、社会
误喝区骨二头、汤喝能骨防头止汤骨就质能疏补松钙
•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 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 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 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 松.2011)防治骨质疏松疾病宣传知识要
✓ 疼痛特点:昼轻夜重,常 见于下半夜。
Page 15
Page 15
(二)脊柱变形
脊柱变形(驼背、身材缩短) 是老年性、绝经 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
Page 16
(三)骨折
•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肌肉力 量均下降,容易跌倒。
• 尤其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无意识跌倒时,骨折
发生率高达87% [1]。
钙含(mg/100g)
10 38 34 367 111 227 128 49 58 93 160 200 28 280 351 58 61 237 34 6 0 55 71 2000 880 221 95 1030 653 120 870 97 99 1177 Pa3g4e3 27 357
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从儿童和青少年起,多食含钙 量高的鱼虾、牛奶等高钙食品

缺钙与骨质疏松PPT课件

缺钙与骨质疏松PPT课件

2、妊娠期妇女缺钙的表现:特殊时期是一 生中钙需要量最多的时期,也是最易缺钙 的时期,表现有腿抽筋、腰腿酸痛、关节 疼痛、手足麻木、脱发、妊娠高血压、产 后牙齿松动、乳汁分泌不足、皮肤出现黑 斑及褐斑等。孕妇缺钙不仅影响自身的健 康,还影响胎儿的发育,新生儿可发生先 天性佝偻病。
3、中老年人缺钙:腰背酸痛、腿抽筋、骨 痛、乏力、腰膝酸软(打软腿)、手足麻 木、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脱发、牙齿松 动脱落、骨质增生、动脉硬化、偏头痛、 血压增高、身体变形,如弯腰驼背、个子 变矮(老年人每年身高缩短2cm,或者身高 比年密度检查(骨超声仪、DEX等) 骨生化检查
四、骨质疏松的四高两 低
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死亡 率高
知晓率低、生活质量低
五、治疗
1、中医药对骨质疏松有很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山药、枸杞子、黄芪、茯苓等既有补肾的功能, 又有类激素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 肾脏功能好了,骨骼就健壮。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 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 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 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 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 和治疗。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 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 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 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 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 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 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 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 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第一代:羟乙膦酸钠 -邦得林 第二代:氯甲膦酸钠 -骨膦(针剂)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2/3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质疏松与补钙ppt课件

骨质疏松与补钙ppt课件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800
每天摄入量 推荐量
600 518
400
1000 800
700
400
怀孕及哺乳妇女 》50岁更年期女性 25-40岁成年人 13-18岁青少年
12
缺钙的病症:
• 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佝偻病、O型腿。 • 孕妇:小腿抽筋、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 成人:腰酸背痛、小腿抽筋、关节疼痛、
24
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钙制剂
品名
含钙量
泛酸钙(片)
葡萄糖酸钙
(片、含片、口服液、注射液)
磷酸氢钙(片)
氯化钙(注射液)
维生素C钙(片)
乳酸钙(片) 13%
碳酸钙
8% 9%
23% 27%
9%
40%
25
1996-2000年国产药品钙制剂
品名
含钙量
碳酸钙(片剂、颗粒剂、咀嚼片) 40%
十维锌铁钙(胶囊)
•摄入400mg以上时,钙可吸收25%; •摄入300~400mg时,钙可吸收35%; •摄入量在150mg以下时,钙可吸收50%。
17
用法剂量对钙吸收影响
每日 摄入 总量 (mg) 100
250
500
750
1000
1500
2000
1 66.8-67.1 122.0-122.3 172.5-174.3 204.9-208.2 230.0-234.7 270.7-278.2 305.9-316.0
40% 13%
27
如何选择钙剂:
组方合 理
安全性高
吸收量多
口感良好
实惠
经济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生活习惯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饮食结构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根据美国营养学会的数据,高钙、高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03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检测手段
骨质疏松症与年龄有关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数据,女性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症,男性则在60岁左右。 缺乏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和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运动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骨折风险,包括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如双磷酸盐类药物或雌激素替代疗法来帮助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体重也可以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05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与饮食
骨质疏松症 增加钙 维生素D
促进骨密度
药物治疗方法的选择
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方法 双膦酸盐类药物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改变 预防骨质疏松症
戒烟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 性
骨质疏松 及时诊断 治疗效果 降低骨折风险
非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式
04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识别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症状介绍
骨质疏松症与饮食 根据美国营养学会的数据,钙的摄入量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骨质疏松症与运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症状严重程度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1200 ~ 1500mg • 妊娠期(尤其在末3个月)胎儿
骨骼形成需钙23 ~ 30g(母体保 留钙200mg/日),磷14g • 哺乳期日丢失钙160 ~ 300mg (每升乳汁含钙300 ~ 400mg)
9
正常妊娠妇女骨转换、骨密度的改变 (英国)
10名健康妇女 平均年龄30岁(23-40岁) 平均饮食钙摄入785mg/日(650 ~ 1100 mg)
股骨颈
0.882±0.068 0.864±0.070*
大转子
0.748±0.065 0.712±0.063**
Wards三角 0.773±0.088 0.747±0.074*
*P<0.05,**P<0.01。
J Bone Miner Res. 2000;15:557-15163
孕期骨转换指标的改变
Ca+VitD组 安慰剂组 P
BMD
+1.6% *
0 <0.05
(L2-4)
尿钙排量
6.73
(mmol/24h)
与治疗前比较,* P<0.002
4.69 <0.05
Osteoporos Int. 1998;8:2551-7260
钙的日推荐量
•出生 ~ 6月
400mg
•婴儿6月 ~ 12月
600mg
钙与骨质疏松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内分泌科 孟迅吾
1
• 人体元素钙的含量列居第 5位,仅次于氧、氢、碳、 氮
• 人体钙的99%存在于骨骼 和牙齿
2
钙的吸收
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吸收
成人
青少年(11-24岁) 妊娠期(妊20周-末3月) 绝经后妇女 老年人
30-40%
钙剂的服用方法
• 分次服比一次服吸收量多 • 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利于吸收,
适合于低胃酸者;如胃酸分泌正常,主 张两餐之间服钙剂,因钙剂与饭同服会 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 咬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 睡前服,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15
健康绝经后妇女补充Ca和VitD增 加椎体骨密度(丹麦)
文章
作者
Am J Med Reid
疗程 对象 (年)
钙剂组 安慰剂组 (例) (例)
4 绝经后妇女 2/38* 9/40
98:331 1995
Osteoporosis Chevalley 1.5 健康老年妇女 11/54*
Int.4:245 1994
平均72岁
J BMR
Recker 4 老年妇女 ↓45%
11:1961 1996
200例
*P<0.05
11/25
13
Ca+VitD与安慰剂比较随机对照研究 (3270例)


发 生
32 24
29

43
降 *
18月 36月
18月 36月
非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
元素钙1.2g/日+VitD800IU/日,平均年龄84±6岁(69-106) Chapug etal. BMJ 1994;308:141081
21
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前瞻性研究长期摄入钙对绝经后 妇女和老年人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 前瞻性研究长期摄入钙对不同部 位骨密度的影响
• 前瞻性研究长期不同钙摄入量对 青少年骨峰值的获得的影响
22
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评估长期摄入钙对骨重建的影响、 • 探讨钙补充和其他营养素的关系 • 不同种族人群的钙的需要量 • 长期钙摄入和泌尿系结石的关系
VitD 246 IU/日(168 ~420 IU/日)
A. J. Black et al. J Bone Miner Res. 2000;15:557
10
妊娠期骨密度的改变
BMD(g/cm2) 孕前
产后6周
L1-4
1.075±0.115 1.054±0.150*
全髋
0.976±0.089 0.941±0.097*
55-60% 60%左右 进行性 降低
3
钙的排出——尿、粪和汗液
• 尿钙排量为摄入钙量的20-30% • 正常成人<250mg/24小时 • 正常儿童<4mg/kg/日或
<6mg/kg/日 • 当血钙<7.5mg/dl,尿钙几乎
为0 4
正常人粪钙排量为摄入钙量的 70-80%,下列情况粪钙排量 增加:
• 骨吸收指标: 尿Pyr,尿Dpyr水平孕前正常,14周时升
高(P<0.02),28周进一步升高(P<0.01) • 骨形成指标:
血P1CP,血BSAP水平孕28周前无显著变 化,38周时较前明显升高(P<0.01)
J Bone Miner Res. 2000;15:557-563
12
单纯服钙剂以骨折为终点的随 机对照研究
•儿童 1 ~ 3岁
500mg
4 ~ 8岁
800mg
•青少年(9 ~18岁) 1300mg
骨钙的累积:青春发育前140-165mg
青春发育期400-500mg
18
钙的日推荐量
• 19 ~ 50岁
1000mg
• 女性妊娠哺乳期
1200mg
•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 1000mg
• >50岁男性和妇女
1200mg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7
19
钙的平衡
• 钙的摄入 • 肠钙吸收 • 尿钙排量 • 内生粪钙的丢失
20
钙的平衡
• 钙的摄入和肠钙吸收——25% 食品中的草酸盐和植酸盐会降低钙的
吸收 皮质类固醇减少钙的吸收
• 尿钙丢失——50% 进高钠和高动物蛋白,尿钙丢失↑ 过量进铝(抗酸剂),尿钙丢失↑
• 摄入高钙饮食 • 维生素D缺乏 • 肠功能紊乱等
5
钙需求量最高的三个时期 • 儿童青少年骨骼快速发育期 • 妊娠哺乳期 • 绝经后和老年期
6
骨量的累积
~20岁
90%
~39岁
10%
7
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遗传因素
80%
•环境因素
20%
从儿童期开始进足量的钙
坚持运动,尤其是负重锻炼
8
妊娠哺乳期钙的需要量增加
23
• 240例女性,平均年龄62岁(58 ~ 67 岁),绝经年限>6个月
• 随机双盲观察2年 • 饮食Ca及VitD摄入无差别 • 治疗组予Ca 1g,VitD 560 U/日
L. Baksgaard et al. Osteoporos Int. 1998;8:255-260
16
健康绝经后妇女补充Ca和VitD增 加椎体骨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