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胶北镇农村居民点为例

—
T a k i n g Ru r a l Re s i d e n t i a l Ar e a o f J i a o b e i To wn f o r E x a mp l e
X u H o n  ̄ u a n , J i a n g S h u q i a n
l a n d us e s t uc r t u r e .I t wa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e r e wa s g r e a t l a n d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i n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s,
2 7 1 0 0 0 )
(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山东 泰安
摘
要: 本项 目在完成胶北镇 l 0个农村居 民点地籍和变更调查的基础上 , 分析农村居 民点土地开发利用
潜力 , 从提高土地利用 强度 和调整土地利用总结构两方面来研究农 村居 民点 土地利用潜力 , 研究表 明农 村居 民点具有较大 的土地整理潜力 。本 研究 为农村居 民点 土地 整理及城 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 钩政策提供 了理论依
i n g u r b a n a n d ur r a l c o n s t uc r t i o n l a n d s .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张正峰)

2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1、土地整治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工作的通知》 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47号)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复垦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开发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整治潜力的汇总
各乡镇的平均等别
乡镇调查 Text
29
三、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以提高的产能表示。两部分组成,一是原有耕地等级
提高所带来的潜力;二是新增耕地产生的潜力。原有
耕地部分,假定各乡镇的平均利用等别通过整治可达 到该乡镇的最高利用等别,新增耕地部分假定新增耕 地均能达到该乡镇的平均利用等,依此计算农用地整 理的质量潜力。
二、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 农用地整理:采取平整土地、归并地块,建设灌溉、 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措施,通过 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田集中
连片程度,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6
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
4
欧洲部分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多元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市、乡两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特编制工作方案。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二、指导思想分析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任务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1-2020年为规划期。
海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

海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陈彦宇【摘要】Land use status 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was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us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as evaluat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Evaluation model and weight coeffi-cient were set up to measure renovation potential of the standard residential areas, and rural per capita dangerous house renovation, central vil-lage construction, farmers in city land back, long-dist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 bining ArcGIS software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and land change survey map, the overall plan of land space vector data overlay analysis results, the potential of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gulation were concluded, and the level of the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gulation were dirided to guide the planning of city and county land regul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specific improvement project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对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模型和权重系数,测算人均标准居民点、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进城农民土地腾退及异地扶贫等5个方面的整治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图、土地总体规划图等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成果,得出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并划分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等级,用以指导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安排.【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9【总页数】4页(P190-193)【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空心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整治潜力【作者】陈彦宇【作者单位】海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海南海口57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住房建设需求不断增长;在村庄规划管理长期缺失、严格土地管理缺位的情况下,形成了新房建设向村外扩张的现象。
土地整治潜力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1)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2)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3)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或城镇体系规划法 (5)问卷调查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分析测算 Qt=Q0×(1+r)t±ΔQ St=Qt×B ΔS=S0-St
α=ΔSg/ S0 式中:Qt——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Q0——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 r——人口自然增长率; t——规划期; ΔQ——人口机械变动量;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B——人均用地标准(参照村镇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 并通过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农居质量和农村建房 周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调查,分析确定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 ΔS——潜力面积; S0——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ΔSg——节约用地面积; 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α—— 节约用地系数。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建设用地潜力内涵
建设用地整治,从对象上来讲,是以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用地
和农村建设用地为整治理对象的土地整治;从其过程上来讲,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该区域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 土地生态环境,使每宗地块都能得到高效的合理利用,并重新 划定其边界,土地产权以原位或交换方式进行再分配,达到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资产价值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 整体性、综合性的 土地利用调整和整治过程。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根据潜力的特征和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运用特尔斐法或其他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确定 各因素对综合潜力的影响程度(大小); (3)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 (4)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综合潜力等级; (5)信息反馈处理,对明显偏离对初步潜力等级结果进行验证;
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潜力、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

目前,国内学者对土地整治顶层设计、潜力分析、模式、农民意愿、效益评价以及生态影响的研究颇 多[5-12],但对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的具体研究相对较少[13-14]. 笔者主持了广东省首个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 垦试点工程项目,并主持了后续梅州市十多个镇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技术服务,对梅州市农村建设用 地拆旧复垦工作全流程有较深入的了解 .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梅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工作进行总结 分析和理论潜力测算,为全面开展梅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工作提供政府决策支持和有益借鉴 .
图 1 2017 年梅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2 梅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理论潜力与效益测算
据梅州市最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分析,全市共有 96 465 个农村居民点,平均面积 0.58 hm2,平均密度 5.43 个/km2,全市人均居民点用地 170 m2/人,超过《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最 高标准 140 m2/人,其中最高为蕉岭县 220 m2/人,最低为梅江区 107 m2/人,全市拆旧复垦理论潜力 10 806 hm2, 其中潜力最大是五华县 4 463 hm2. 由此可见,梅州市农村居民点存在平均面积偏小,集聚度低,人均用地面 积差异悬殊,拆旧复垦理论潜力巨大等特点 .
胡华科 1,刘 莎 1*,曹俊琴 1,梁高都 1,阮文熙 2,张鹏飞 1
(1.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2. 梅州市励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015)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精准预测与地块整治优先级识别

第38卷 第3期2024年3月Vol.38 No.3Mar.,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入,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严重[1-2],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低效等问题突出。
同时,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管控和引导,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用地布局混乱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现象。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但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必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村庄用地格局[3]、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态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通过对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可以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村庄用地布局优化;另一方面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为乡村振兴用地提供保障,支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易地调剂取得的收益可用于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而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的精准预测和整治优先级的有效识别,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使其高效、有序的开展。
当前相关研究对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4-5]、人均或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6-7]、因素限制系数修正法[8-13]、土地闲置率法[14-16]、遥感分析法[17]。
上述方法虽能对整治潜力进行预测,但存在实施难度大[4-5]、村庄差异性易被忽 视[6-7]以及测算后的潜力难以转化为现实路径[8-13]等问题,且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结果难以对区域村庄布局优化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更加精确具体的决策参考,因此需要对整治的时空次序进行科学安排。
关于整治优先级的识别,现有研究大多在测算整治潜力的基础上以行政单位为单元对区域的整治优先级进行等级的划分[18-19],也有部分学者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等形式来识别优先级程度[20-21],但鲜有研究从地块尺度上进行更为细化的整治优先级识收稿日期:2023-10-11;修稿日期:2024-0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1021,41961036)。
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关 键词 : 民 集 中建 房 整 理 ; 村 居 民 点 ; 地整 理 潜 力 农 农 土
An l ss p t nta iy o ur lr sde ta n W e t r c a a n- ak ng a y i o e i lt fr a e i n i li se n Sihu n pl i t i
此户均法适用 于此类村庄居民点潜力 的测算, 且简便易行 , 计算
公式为:
技 术 与 市 场
专 题 研 究
AS S A = - M
() 2
式 中 :s △ 为农 村居 民点整理潜 力 ;为农 村居 民点现状 面 S
积; A为规划户均居 民点用地标准; 为参与农 民集 中建房 整理
12 研 究 方 法 .
2 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 1 建设用地供求矛盾 E益凸显 , t 耕地作为重要 的生产资料也正被
不 断的吞食 而迅 速减少 , 与此 同时 , 农村居 民点用地普遍存在
浪 费现象 , 农村人均 占地面积居高不下。实施农 民集 中建房整 理, 挖掘农村居 民点土地整理潜力 , 是实现耕地 占补平衡 、 提高 土地利用率 、 缓解用地矛盾 以及改善农村 生态 环境 、 优化农村
专 题 研 究
T C E HNo oGY AN RK T L D MA E
Vo .9 . , 0 2 11 No 6 2 1
川 西平原农村居 民点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王 姣
( 成都理 工 大学 管理科 学 学院 , 四川 成都
摘
605 ) 10 9
要 : 四 川省 彭 州市 三界 镇 清 凉村 为例 , 用人 均建 设 用 地 标 准 法 和 户 均宅 基 地 标 准 法 测 算 研 究 区 农 村居 民 点 土 地 以 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实践潜力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三步、各类型区域 整治潜力参数测算: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二步、潜力测算区 域类型划分:
依据我国各省(区、市)自然 环境、社会经济与农村建设用 地特点,紧密结合各地实践经 验分析及其空间信息,对各省 (区、市)进行整治潜力测算 的类型划分,并保证每个类型 区域内都拥有若干个实践经验 区,即案例区。
根据各类型区自身特点确定其 涵盖的各案例区整治潜力与参 数,分别修正后,采用加权平 均等方法得到各类型区整治潜 力测算参数(以县为单元)。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专题研究之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小组
2010年7月26日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目的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科学编制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 工程的确定,以及土地整治投资测算与效益评价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经验,明确适合各个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整治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试点 等建设用地整治工作提供潜力规模与空间布局信 息。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技术路线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各省农村人口变动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方法步骤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Logistic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技术路线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时间序列模型
基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可 实现潜力
我国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对农 村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变化,对这 一变化进行数量分析并测算得出农 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其核心内容是: 依据:预测规划期内城镇化发展水 平和农村人口规模 对象:县级行政单元 测算: 1.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国标 2.各地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后者主要基于其农村人口的变动, 而前者还包括人均用地面积的调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最终确定,以基 各省城镇 各省城镇 案例潜力参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化率预测 化率预测 数及其修正 于各地实践得到的实践潜力为主,基于人口和 (2) 最终值 城镇化预测的可实现潜力作为校验和修正依据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2011-2020年期间农村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农村居民点 人均面 用地面积现状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目标,划定规划期间重点整 积现状 人均面 实践潜力 积国标 治区域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规划目标和重点区域确定
参考依据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一步、各地实践经 验分析:
紧密依托各地已开展的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与整 治潜力调查工作,分析各地区 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 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整 治模式、潜力释放度、整治潜 力的典型性等,并通过空间定 位与聚类等地理信息与统计分 析,得出各地实践经验之间的 异同点。
研究任务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根据本次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安排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基本要求有关精神,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预测规划期间人口变动趋势,分析各省( 区、市)、各土地利用分区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 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补充耕地等的整治 潜力(以上推算结果以县为单位),确定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整治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 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重点区域,编制农村 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四步、实践潜力计算
根据已得到的各类型区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参数,结合类型区各县农村 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得到 各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潜力。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技术路线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二步:各省(区、市)城镇化水 平发展预测
基于各省(区、市)城镇化发展过 程历史数据(近20年),利用 Logistic模型预测规划目标期各省 (区、市)城镇化水平(1)。将各省 (区、市)近20年GDP数据与城镇化 水平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对数 形式,周一星,1995),对各省( 区,市)规划目标期GDP总量进行预 测,并基于此GDP预测值与回归模型 ,得到规划目标期各省(区,市) 城镇化水平(2),利用城镇化水平预 测值(2)对预测值(1)进行修正,得 到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发展 预测值。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内容
1 2 内 容 与 提 纲 3 4
国内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实践分析。英、德、日本、韩国、中 国台湾等地区整治模式与经验借鉴,我国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整治实践情况(城乡增减挂钩试点、新农村建设等),划分 潜力测算类型区域,确定各类型区域整治类型和潜力参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综合考虑各地整治实践对建 设用地整治潜力释放的可能性、各地农村人口变动趋势、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确定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潜力。 补充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根据各地区未来耕地保护目标、农村 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还田自然环境条件和农 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中可还田比重等因素综合确定。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基于各地实践的潜力
核心内容: 在综合分析已经形成的潜力调查 、分析、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合理划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域,分析测 算各个区域内部整治特点和潜力 参数,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 测算得出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的实践潜力或现实潜力。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