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与肠白塞病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746・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July2020,Vol.32,No.7险分层的方法,目前已被纳入2020NCCN指南。
Silva模式分为A、B、C三种,A模式的主要特征为无淋巴血管浸润,腺体与间质分界清楚,无分离腺体,形态类似原位腺癌,A模式100%为I期肿瘤,没有淋巴结转移。
C模式的特征为更广泛的淋巴血管浸润,弥漫毁损性间质浸润,C模式中17%为II和III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24%O B模式介于两者之间,定义为有淋巴血管浸润,局灶性毁损性间质浸润。
如果肿瘤中存在混合型浸润模式,以最高模式定义。
三种模式中C模式预后最差,具有较高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最近有文献报道,C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分层,其中C模式伴有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预后更差。
另外不同的C型浸润模式也具有不同的预后,其中弥漫毁损性浸润,微乳头结构,以及弥漫毁损和融合性浸润混合的模式预后差,但以上结果还需要更多病例的验证。
研究证实所有NHPVA的浸润模式为C模式,因此在NHPVA中Silva分型没有意义,Silva模式仅适用于HPVA,主要应用于外科切除标本、锥切或Leep标本。
对于活检标本,其判断Silva浸润模式与切除标本的一致性仅为37.5%,因此不推荐对活检标本进行浸润模式的评判。
另外,在对A模式进行评价时必须排除水平播散至子宫、输卵管,甚至卵巢的宫颈腺癌。
Silva浸润模式除预测宫颈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外,可能与宫颈腺癌分子学的改变有关。
Hodgson研究发现A模式(20%)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低于B模式(83%)和C模式(56%),B和C模式中常见突变为PIK3CA、KRAS、MET及RBI,A模式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应用浸润模式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基因检测,以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5小结宫颈腺癌是一组杂合性肿瘤,主要分为HPVA 和NHPVA两组,伴随HPV疫苗的使用,HPVA的发病率可能下降,而NHPVA可能不下降,但二者在常规的细胞学检查中不易辨认,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同时NHPAV组中各种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机制值得更多的探讨。
克罗恩病的确诊标准(一)

克罗恩病的确诊标准(一)
克罗恩病的确诊标准
什么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它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畴,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克罗恩病通常是一种持续性的疾病,但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
确诊克罗恩病的标准
确诊克罗恩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确诊克罗恩病的标准:
1.临床症状:患者需出现慢性或反复性的腹痛、腹泻、体重减轻
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肠道镜检查:包括内窥镜和结肠镜等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肠道
的炎症程度、受累区域以及病变的分布情况等来确定是否存在克罗恩病病变。
3.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是确诊克罗恩病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可以确定肠道黏膜的炎症病变类型、病变的程度以及存在的特征等。
4.其他医学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放射学检查等,这
些检查结果能够提供克罗恩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5.排除其他疾病:克罗恩病的确诊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
性,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等。
总结
克罗恩病的确诊标准包括临床症状、肠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其他医学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诊断依据,医生能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克罗恩病,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克罗恩病,建议尽早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肠病,它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控制症状。
诊断克罗恩病需要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症状克罗恩病的症状因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而异。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1. 腹痛克罗恩病的腹痛通常是持续的,但其严重程度因患者而异。
腹痛可以是隐痛或剧痛,通常与进食或排便有关。
2. 腹泻克罗恩病的腹泻通常是黏液或血液混合的。
腹泻也可能伴随着腹痛和腹胀。
3. 食欲不振克罗恩病患者可能感到食欲不振或吃不下东西。
这可能是由于腹痛或腹泻引起的。
4. 体重减轻克罗恩病患者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导致体重减轻。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克罗恩病。
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克罗恩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
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增加,红细胞沉降率也会增加。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有消化道感染或炎症。
粪便中的白细胞和隐血也可能增加。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克罗恩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
一些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 X光X光可以检测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结论诊断克罗恩病需要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肠病,它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控制症状。
如果您有克罗恩病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世卫组织克罗恩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一、非连续性或区域性肠道病变;二、肠壁全层的炎症,病变伴有脓肿及狭窄;三、病变肠段黏膜呈现铺路石样或者重型的裂隙;四、结节性非干酪性肉芽肿;
五、裂沟或瘘管形成;六、肛门的病变,包括一些难治性的溃疡,非典型的肛瘘或肛裂等。
如果综上所说的六点,具有上述的一、二、三项者为可疑,再加上四、五、六项之一,可确诊,有一、二、三项中的两项,加第四项也可以确诊。
但需要排除别的疾病,如溃疡性的结肠炎、肠结核、缺血性肠炎或者放射性肠炎,都是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分型标准

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疾病性质进行分型。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蒙特利尔分型标准对克罗恩病进行分型。
蒙特利尔分型标准将克罗恩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回肠型(Ileal Crohn's Disease):病变主要位于末端回肠,可伴有或不伴有回结肠受累。
2. 回结肠型(Ileocolonic Crohn's Disease):病变涉及回肠末端和结肠,以右半结肠受累为主。
3. 结肠型(Colonic Crohn's Disease):病变主要位于结肠,可涉及左半结肠、直肠和乙状结肠。
4. 上消化道受累型(Upper Gastrointestinal involvement):病变涉及胃、十二指肠和食管等上消化道部位。
此外,根据疾病性质,克罗恩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狭窄型(Stricturing):病变导致肠道狭窄,可能导致肠道阻塞等症状。
2. 非狭窄非穿透型(Non-stricturing,Non-penetrating):病变不导致肠道狭窄,但可能存在炎症、溃疡等表现。
3. 穿透型(Penetrating):病变穿透肠道壁,可能导致瘘管、脓肿等并发症。
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

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2.12.004*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钱家鸣,Email:***********************;吴开春,Email:***************.cn;陈旻湖,Email:*****************. com ·共识与指南·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杨 红1 何 瑶2 王玉芳3 梁 洁4 郑 青5 刘 炜1 周炜洵1 朱庆莉1陈旻湖2 吴开春4 钱家鸣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1007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5摘要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
除此之外,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
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
因此,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诊断; 诊断,鉴别; 治疗Chinese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YANG Hong1, HE Yao2, WANG Yufang3, LIANG Jie4, ZHENG Qing5, LIU Wei1, ZHOU Weixun1, ZHU Qingli1, CHEN Minhu2, WU Kaichun4, QIAN Jiaming1. 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3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4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5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Correspondence to:QIANJiaming,Email:***********************;WUKaichun,Email:***************.cn; CHENMinhu,Email:*****************.comAbstract Behçet’s syndrome is a kind of chronic systemic vasculitis with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organs. Intestinal involvement of Behçet’s syndrome is presently named as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disease). Recently, there is considering another kind of disease type with only typical intestinal ulcers. Since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from Crohn’s diseas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intestinal lymphoma, as well as 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many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for the therapy of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propos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through evidence⁃based judgmen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Behcet Syndrome; Intestinal Behcet Disease; Diagnosi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Therapy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指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s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 )。
炎症指征的基本特征是肿胀、红斑、黏液样或脓性渗出、轻度或重度上皮破坏、纤细或粗大颗粒状黏膜变形、假息肉形成、回缩和狭窄。
病因和发病机制:(1) 环境因素。
(2) 遗传因素。
(3) 感染因素。
(4) 免疫因素。
一、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 ),又称克隆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等。
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炎症性肠病。
病变特点为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性病变,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盲部最常见,大约40%病例有结肠受累,血性腹泻的比例也最高。
1、临床特点:(1) 起病隐晦,呈慢性过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就诊。
(2)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进餐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可缓解。
(3) 腹泻多呈糊状,脓血或黏液便少见。
(4) 可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较固定的肿块。
(5) 部分患者可见肠瘘、肠梗阻、肛周瘘管等并发症。
2、内镜下特点:(1) 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以回盲部多见。
早期溃疡呈阿弗他样或裂隙状,病变呈跳跃式,病变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2) 病程发展出现纵行溃疡。
溃疡不连续、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底深,多被厚苔或污苔,非对称样肠壁受累;(3) 因为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而使黏膜隆起,呈鹅卵石样改变,卵石之间常为溃疡;(4) 并发瘘管形成是进展期克罗恩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5) 肠狭窄:典型者为末端回肠的管型狭窄,狭窄处肠壁弥漫性增厚,犹如消防水管;(6) 急性期后多发炎性息肉和明显的瘢痕形成。
3、诊断要点:(1) 克罗恩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内镜、影像学、组织活检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因本病无特征性,单纯依赖某一项检查容易造成误诊。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发布时间:2021-11-02T05:44:43.57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李腾仙杨茂[导读]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李腾仙杨茂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该疾病会累及小肠和结肠,通常难以治愈,有较高的复发概率,现阶段临床中没有单独一个指标可以明确诊断出克罗恩病,需结合组织学、内经外观、外科表现、放射学、血清学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且该疾病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疾病具有相似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克罗恩病的病例鉴别诊断,以供参考。
【关键词】克罗恩病;病理;鉴别诊断克罗恩病的病理学基础是肠道粘膜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肠系膜侧纵行溃疡,以及呈跳跃性、节段性分布的病变,在内镜下可以见到局灶或片状慢性炎症、局灶或片状隐窝结构、非干酪样肉芽肿、粘膜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幽门腺化生、淋巴滤泡增生等[1]。
目前临床诊断克罗恩病还缺乏最低形态学标准,故病理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综合诊断该疾病具有突出价值。
1.肠结核肠结核患者大多既往或当下有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巨噬细胞发生增生反应、聚集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其主要病理表现是干酪样肉芽肿,其位置多在粘膜下层,周围可见大量浸润细胞的炎症反应,部分还会伴有纤维化改变,因此,只要找到抗酸杆菌或是在显微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便可确诊肠结核[2]。
肠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很少会有腹腔脓肿、瘘管以及肛门周围病变,但克罗恩病会有。
克罗恩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则是局灶性的慢性炎症与非干酪样肉芽肿,其肉芽肿一般较小,少且分散,临床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例能够在组织活检中见到肉芽肿,其数量与肠壁炎症、继发纤维组织增生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炎症分布也不以肉芽肿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38岁,女,白塞病
W.J.C 2006;12(16):2622-2624
食道散在溃疡
回肠末端散在阿弗它溃疡
横结肠纵行溃疡
文献报道的结肠表现为纵行溃疡的白塞病
115例肠道白塞病和135例CD回盲部溃疡特点(韩国)
Endoscopy,2009,41:9-16
Endoscopy,2009,41:9-16
BD:
粘膜层非特异性炎症,腺体 破坏,多量炎细胞浸润及肉 芽组织增生
CD:
粘膜层水肿,黏膜下 层大量淋巴细胞聚集, 粘膜下层明显增厚
BD与CD黏膜活检病理学的各自特点
CD:非干酪性肉芽肿 特异性较高 阳性率很低
BD:血管炎 特异性高 阳性率极低
北京协和医院: 25例内镜活检均无血管炎表现 7例术后病理3例有血管炎
谢谢!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2001,7(3):243-249
Behcet’s disease---肠道溃疡
回肠末端
回盲瓣
回盲部
乙状结肠
张思德等,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4,9(3)
Behcet’s disease—肠道溃疡
升结肠 地图样溃疡
乙状结肠 多发、圆形、 鸟眼状、小且浅的溃疡
BD与CD溃疡鉴别 提示BD的五个变量:
圆形溃疡 局灶单个或多 个溃疡 溃疡数少于六 个 缺乏卵石征 缺乏阿弗它溃 疡
Endoscopy,2009,41:9-16
Endoscopy,2009,41:9-16
CD与BD的鉴别点
• • • • 内镜表现 病理学改变 口腔溃疡 其它肠外表现
BD与CD黏膜活检病理学相似性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CD与BD的鉴别点
• • • • 内镜表现 病理学改变 口腔溃疡 其它肠外表现
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
在410例白塞病患者中,80例(19.5%)患者初始症状并无口腔 溃疡,有3例患者疾病全程均未出现口腔溃疡(Behcet’s syndrome in Korea-a look at the clinical picture)。 在2176例白塞病患者中,27%患者初始症状并无口腔溃疡表现, 甚至有5%患者自始至终均未曾出现过口腔溃疡症状。(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Behcet’s disease in Iran Analysis of 2176 cases)
白塞病的口腔溃疡
口腔克罗恩病 的各种表现
面颊粘膜卵石外观 牙龈炎
舌腹侧表面不规则浅溃疡
腭前庭的线状深溃疡
有研究发现:
20/48(41.7%)的儿童肠道CD有口腔CD表现。 其中8例行口腔活检全部(100%)发现了非干酪 性肉芽肿
BD和CD口腔溃疡的不同特点
• BD的口腔溃疡:
有小阿弗它溃疡、大阿弗它溃疡和疱疹样溃疡 大多<10mm, 为复发性,1-2周愈合,不留疤痕 可发生在口腔的各部位 发生在软腭(有时在硬腭)和口咽部则为BD的特发部位(非BD罕见)
克罗恩病与肠白塞病的鉴别诊断
吴小平
日本白塞病研究委员会诊断标准(Fra bibliotek987)肠白塞病诊断标准
典型肠溃疡 典型肠溃疡 仅有口腔 全身性BD 溃疡 全身性BD 仅有口腔 溃疡
回盲部溃疡
非典型肠溃疡
无肠外 BD表现 无肠外 BD表现
非典型肠溃疡 仅有口腔 全身性BD 溃疡 全身性BD 仅有口腔 溃疡
BD常有而CD罕有: 假性毛囊炎 痤疮样毛囊炎 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
肠BD与CD鉴别诊断小结
• 临床症状无特异鉴别价值 • 二者均好发于回肠末端及回盲部 • 肠BD的典型内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型、边界清 晰的深凿样溃疡; CD典型表现为纵行溃疡和卵石征且病变呈 节段性分布 • 病变不典型时内镜无法鉴别,只能借助病理及肠外表现综 合分析 • 肠BD时绝大多数有口腔溃疡,CD累及口腔很少见。二者的 口腔溃疡有不同特点 • BD皮肤病变远较CD常见,且二者有不同特点 • BD常有生殖器溃疡,CD没有 • 皮肤针刺试验阳性对BD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一
• CD的口腔溃疡(口腔CD):
溃疡多样性,阿弗它溃疡、不规则溃疡、长条线样或裂沟样 深溃疡、卵石样改变。活检有非干酪样肉芽肿
CD与BD的鉴别点
• • • • 内镜表现 病理学改变 口腔溃疡 其它肠外表现
CD与BD其它肠外表现的特点
复发性外阴溃疡: 约80%BD患者有此症状,CD患者没有 皮肤病变: BD患者远较CD患者更常见 二者均有结节红斑
CD与BD的鉴别点
• • • • 内镜表现 病理学改变 口腔溃疡 其它肠外表现
CD与BD的鉴别点
• • • • 内镜表现 病理学改变 口腔溃疡 其它肠外表现
典型的CD
典型的BD
不典型的CD
不典型的BD
韩国资料: 94例肠道BD,有96%患者存在回盲瓣病变,其中67%仅表现 为单个溃疡。广泛结肠累及者少,见于4%肠道BD者。
无肠外 BD表现 无肠外 BD表现
确诊 肠BD 确诊 肠BD
可能 肠BD 可能 肠BD
可疑 肠BD 可疑 肠BD
不是肠BD 不是肠BD
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2492-2499
CD与BD的相似性
• • • • • 均具有多样性的溃疡形态 、数量及分布 病理学改变相似 胃肠道症状无特异性 肠外表现相似 放射学改变相似
回肠末端火山口样溃疡
Endoscopy. 2000 Aug;32(8):635-40
Behcet’s disease—肠道溃疡
WGJ.2012,18(7):609-615
回肠环形溃疡
回盲部椭圆形溃疡
非 典 型 溃 疡
典 型 溃 疡
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2492-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