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知识点汇总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知识点汇总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8课时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点一: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

1)写出标号所示的名称: (让学生自己画出图,教师引导)

4( )5( ) 6( )合称为( );1( )2( )合称为( ) 2)1内的花粉落到4( )上的过程,叫做 ( )。 3)花粉落在柱头上,在柱头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 下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图中1-4分别表示哪种结构? 精子 受精卵 ② ① ③ 胚珠 果 实 子房 珠被 种皮 子房壁 ④ 题目 1.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B .传粉→开花→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C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种子形成

D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种子形成 2.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3m 一5m 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1m 即可开花.

(1)无论花的形态怎样,花的主要结构是( )

(2)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和( )

(3)播种的“小麦种子”是由( )发育而成的

3.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是( )。

A .开花和传粉

B .传粉和受精

C .开花和受精

D .开花和结果

4.下列关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雌蕊由柱头和花柱两部分组成

B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C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D .受精是指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现象

5.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开花、结果来繁殖后代属于______生殖,菊花的扦插和苹果的嫁接属于______生殖,其新个体是由______直接产生的.

子房 果实 子房壁 果皮 胚珠 种子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胚

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在完成传粉后,下一个生理活动是()

A.开花B.受精C.结果D.形成种子

7.绿色开花植物的一个花粉粒中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这种现象称为

A. 开花

B. 双受精

C. 传粉

D. 结果

8.植物能开花和结果,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够繁殖

C.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D.生物能适应环境

9.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和两个过程.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为

,子房壁发育成,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

10.下列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朵花的最主要部分是花瓣B.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C.形成果实和种子前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D.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11.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⑧⑨.

(2)③内的落到②的过程叫传粉.(3)从开花到结果,中间需经历

和两个过程.(4)写出相应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

12.被子植物的生命

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对此请分析回答:(1 0分)。

(1)在春天,花生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大豆播种前要翻耕土壤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

(2)农谚“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庄稼长得好需要肥料里的____________ __,这类营养物质有多种,如果植株长得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说明植物缺乏___________ ___。(3)下图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3]______________里的[4]______________与来自1的一个[5]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完成后,[2]______________发育为果皮,3发育为______________,受精卵发育为______________。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随机变量X,分布函数F(x)P(X x)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用分布列p k P(X x)分布函数F(x)p k k 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f(x)分布函数 x F(x)f(t)dt 2.n维随机变量X(X1,X2,,X n) 其联合分布函数()(1,x,,x n)P(X x,X x,,X n x n,) F x F x 21122 离散型联合分布列连续型联合概率密度 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X E X x k p连续型随机变量X EX xf(x)dx k 方差:2() 2 2 DX E(X EX)EX EX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 协方差(两个随机变量X,Y):B XY E[(X EX)(Y EY)]E(XY)EX EY 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X,Y): B XY XY若0,则称X,Y不相关。 DX DY 独立不相关0 itX 4.特征函数g(t)E(e)离散g(t)e连续g(t)e f x dx itx p itx() k k 重要性质:g(0)1,g(t)1,g(t)g(t),k i k EX g(0) k 5.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密度、期望、方差 0-1分布P(X1)p,P(X0)q EX p DX pq 二项分布k k n k P(X k)C n p q EX np DX n p q k 泊松分布P(X k)e EX DX均匀分布略 k!

2正态分布N(a,) 2 (x a) 1 2 f(x)e EX a 2 2 D X2

指数分布f(x) e 0, x1 ,x0 EX x0 DX 1 2 6.N维正态随机变量(X1,X,,X n) X的联合概率密度X~N(a,B) 2 f( 11 T1 x1,x,,x)exp{(x a)B(x a)} 2n n1 2 22 (2)|B| a(a1,a2,,a n),x(x1,x2,,x n),B(b ij)n n正定协方差阵 二.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的一般定义 设 (,P)是概率空间,T是给定的参数集,若对每个t T,都有一个随机变量X与之对应, 则称随机变量族X(t,e),t T是(,P)上的随机过程。简记为X(t),t T。 含义:随机过程是随机现象的变化过程,用一族随机变量才能刻画出这种随机现象的全部统计规 律性。另一方面,它是某种随机实验的结果,而实验出现的样本函数是随机的。 当 t固定时,X(t,e)是随机变量。当e固定时,X(t,e)时普通函数,称为随机过程的一个样本 函数或轨道。 分类:根据参数集T和状态空间I是否可列,分四类。也可以根据X(t)之间的概率关系分类,如独立增量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平稳 过程等 。 2.随机过程的分布律和数字特征 用有限维分布函数族来刻划随机过程的统计规律性。随机过程X(t),t T的一维分布,二维分布,?,n维分布的全体称为有限维分布函数族。随机过程的有限维分布函数族是随机过程概率特征 的完整描述。在实际中,要知道随机过程的全部有限维分布函数族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某些 统计特征 来取代。 (1)均值函数 m X(t)EX(t)表示随机过程X(t),t T在时刻t的平均值。 (2)方差函数2 D X(t)E[X(t)m X(t)]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t对均值的偏离程度。 (3)协方差函数B X (s,t)E[(X( E[X s) (s) m ( s ) ) (t) (s) m X m X (t) (t))] 且有 B(t,t)D(t) X X

园艺植物育种学 (自己整理 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 第二章选择育种 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 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 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 (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 (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不能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对亲本单株进行基因型优劣鉴定,所以选择效果较差。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可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鉴定当选植株进行遗传优劣鉴定,提高选择效果。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需要隔离,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为复杂。 (2)异花授粉植物因强迫自交会导致后代生活力衰退。 (3)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不易将所选的的优良单株后代立即应用于生产 2、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单株-混合选择法:用于株间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群体 混合-单株选择法:用于株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群体 母系选择法:用于以营养器官作为收获对象的种类 集团选择法:集团内相对一致,避免自交衰退。 3、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选择的实质是差别繁殖(造成植物群体中个体有差别的繁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作用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4 选择为什么有创造性作用? 杂种优势 4、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选择差(Sd)与入选率(影响选择强度) (2)遗传力(直接影响) (3)性状的变异幅度(基础) (4)选择方法 选择效果(当选植株后代性状的平均表现值,与原群体性状平均表现值得差值)与入选率成反比,而与选择差以及原始群体该性状的变异幅度呈正相关。 6 株选的方法有哪些? 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经济性状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淘汰 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进行淘汰 多次综合评比法:进行初选、复选和决选

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随机过程得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随机变量, 分布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得概率分布用分布列 分布函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得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 分布函数 2.n 维随机变量 其联合分布函数),,,,(),,,()(221121n n n x X x X x X P x x x F x F ≤≤≤== 离散型 联合分布列 连续型 联合概率密度 3.随机变量得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 方差: 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得离散程度 协方差(两个随机变量): 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 若,则称不相关。 独立不相关 4.特征函数 离散 连续 重要性质:,,, 5.常见随机变量得分布列或概率密度、期望、方差 0-1分布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均匀分布略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6.N维正态随机变量得联合概率密度 )}()(2 1ex p{||)2(1 ),,,(121221a x B a x B x x x f T n n ---=-π ,,正定协方差阵 二.随机过程得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得一般定义 设就是概率空间,就是给定得参数集,若对每个,都有一个随机变量与之对应,则称随机变量族就是上得随机过程。简记为。 含义:随机过程就是随机现象得变化过程,用一族随机变量才能刻画出这种随机现象得全部统计规律性。另一方面,它就是某种随机实验得结果,而实验出现得样本函数就是随机得。 当固定时,就是随机变量。当固定时,时普通函数,称为随机过程得一个样本函数或轨道。 分类:根据参数集与状态空间就是否可列,分四类。 也可以根据之间得概率关系分类,如独立增量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平稳过程等。 2.随机过程得分布律与数字特征 用有限维分布函数族来刻划随机过程得统计规律性。随机过程得一维分布,二维分布,…,维分布得全体称为有限维分布函数族。随机过程得有限维分布函数族就是随机过程概率特征得完整描述。在实际中,要知道随机过程得全部有限维分布函数族就是不可能得,因此用某些统计特征来取代。 (1)均值函数 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得平均值。

植物育种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育种学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0个,每个2分,共计20分): 0.进化,植物品种,植物育种学; 1. 育种目标,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 2. 种质资源; 3. 生态型; 4. 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临界温度、春化过程、驯化; 5. 选择育种、系统育种、芽变; 6. 回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回交育种; 7. 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测验种、测交、测交种,一环系,二环系; 8. 营养系杂交育种,童期,童性; 9. 远缘杂交; 10. 倍性育种、多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 11. 诱变育种; 12. 胚珠培养、子房培养、植物离体授粉、原生质体、体细胞杂交、同核体、异核体; 13. 逆境,植物抗病性; 14.品质,品质性状; 15.原原种,原种,良种。 二、填空题(20个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0.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概括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是:,和。1.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要求或属性,即,和。 2.按照来源分类,种子资源可以分为那四类:,,和。3.引种时要综合分析不同地区,,和,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植物品种的遗传和发育特征。 4.杂交育种中常用几种杂交方式有:,,和。 5.在自然界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胁迫因子很多,可以分为三类,即,以及。 6.抗病性有很多类型,从抗病程度上可分为,,和四种类型。7.我国通常将种子生产程序划分为,和三个阶段。 8. 目前把遗传标记区分为形态标记,,和四种类型。 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中,遗传检测主要有,和三种常用方法。 10.高等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11.有性繁殖中根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12.杂交育种中依据杂交时通过性器官与否,可分为和;依据杂交亲本亲缘远近不同,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4.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 5.简述低温长日照植物的引种规律? 6.简述高温短日照植物的引种规律? 7.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随机过程知识点

第一章:预备知识 §1、1 概率空间 随机试验,样本空间记为Ω。 定义1、1 设Ω就是一个集合,F 就是Ω的某些子集组成的集合族。如果 (1)∈ΩF; (2)∈A 若F ,∈Ω=A A \则F; (3)若∈n A F , ,,21=n ,则 ∞=∈1n n A F; 则称F 为-σ代数(Borel 域)。(Ω,F )称为可测空间,F 中的元素称为事件。 由定义易知: . 216\,,)5)4(111F A A A i F A F B A F B A F i i n i i n i i i ∈=∈∈∈∈?∞ === ,,则,,,)若(; 则若(; 定义1、2 设(Ω,F )就是可测空间,P(·)就是定义在F 上的实值函数。如果 ()()()()∑∞ =∞==???? ???=?≠=Ω≤≤∈1121,,,31210,)1(i i i i j i A P A P A A j i A A P A P F A 有 时,当)对两两互不相容事件(; )(; 任意 则称P 就是()F ,Ω上的概率,(P F ,,Ω)称为概率空间,P(A)为事件A 的概率。 定义1、3 设(P F ,,Ω)就是概率空间,F G ?,如果对任意 G A A A n ∈,,,21 , ,2,1=n 有: (),1 1∏===???? ??n i i n i i A P A P 则称G 为独立事件族。 §1、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X ,分布函数)(x F ,n 维随机变量或n 维随机向量,联合分布函 数,{}T t X t ∈,就是独立的。 §1、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定义1、7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x F ,若?∞ ∞-∞<)(||x dF x ,则称 )(X E =?∞ ∞-)(x xdF 为X 的数学期望或均值。上式右边的积分称为Lebesgue-Stieltjes 积分。 方差,()()[]EY Y EX X E B XY --=为X 、Y 的协方差,而 DY DX B XY XY = ρ 为X 、Y 的相关系数。若,0=XY ρ则称X 、Y 不相关。 (Schwarz 不等式)若,,22∞<∞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的某种群体。 ◆良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天然异交:区别于人工杂交,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Hardy-Weinberg法则:在一个封闭体系内,即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移等影响的体系中,经过若干代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群体内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再发生改变,即保持遗传平衡状态。 ◆杂种优势: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种质: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 ◆种质资源:凡是能够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种、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生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等,也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基因资源。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 ◆非原生境保存: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地以外的地方。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或者说对育成品种在性状上的具体要求。也可以说对选育品种进行生物好俄经济目标的设计。 ◆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角度来讲,引种系指从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 ◆驯化:指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回交育种: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a*b)*a】 ◆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也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又称受体亲本。 ◆非轮回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也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又称供体亲本。 ◆逐步回交法: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独立遗传的)。 ◆聚合回交法:在几个不同的回交方案中分别转移不同的基因,最后将它们组合于同一个体。 ◆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成就: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倍性育种: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的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来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的F1植株群体。 ◆孢子体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全部正常,结实亦正常,但杂种二代不育基因分离重组,将有不育株产生。 ◆配子体不育: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有不育和可育两类,且各占一半。 ◆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 ◆多基因不育性:指由两对以上的胞质基因与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的。 ◆生态型: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选择: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形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纯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又称为某一特定组合F1的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的预测值之差。 ◆测交: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测验种:指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测交种:测交所得的后代。 ◆核质杂种:具有来源于不同种或不同系统的核与细胞质所形成的杂种。 ◆雄性不育: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有质核互作不育和核雄性不育两类型。 ◆质核互作不育(胞质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剂量强度:指受照射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能量,即物质所吸收的能量/物质的质量。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 ⑴粮食安全问题⑵能源危机⑶环境恶化 2.粮食产量降低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减少;东中部,西北部②农民种粮意向减弱;③气候因素; ④水资源短缺 3.生物进化的三要素: 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植物育种就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4.遗传改良: 指植物品种改良 5.品种: 植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某种植物的某种群体 6.品种的特性: 品种的三性(DUS):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7.植物育种学: ⑴性质: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⑵特点: 综合性;实践应用性⑶任务:

①选育优良品种;②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8.现代植物育种学的特点: ①育种目标提高;②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③种质资源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④性状鉴定手段现代化,选育效率高;⑤开拓许多育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第1xx育种目标 1.作物的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 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3.高产 (一): 产量的形成: ⑴生物产量(biomass): 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经济产量(economic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⑵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 “源、流、库”学说:

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随机变量X , 分布函数)()(x X P x F ≤= 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用分布列 ) (k k x X P p == 分 布函数∑=k p x F )( 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x f 分布函数?∞ -=x dt t f x F )()( 2.n 维随机变量) ,,,(2 1 n X X X X Λ= 其联合分布函数) ,,,,(),,,()(2211 2 1 n n n x X x X x X P x x x F x F ≤≤≤==ΛΛ 离散型 联合分布列 连续型 联合概率密度 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X ∑=k k p x EX 连续型随 机变量X ?∞ ∞-=dx x xf EX )( 方差:2 22 )() (EX EX EX X E DX -=-= 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 离散程度 协方差(两个随机变量Y X ,): EY EX XY E EY Y EX X E B XY ?-=--=)()])([( 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Y X ,): DY DX B XY XY ?= ρ 若 0=ρ,则称Y X ,不相关。 独立?不相关?0=ρ

4.特征函数)()(itX e E t g = 离散 ∑=k itx p e t g k )( 连续 ?∞ ∞ -=dx x f e t g itx )()( 重要性质:1)0(=g ,1)(≤t g ,)()(t g t g =-,k k k EX i g =)0( 5.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密度、期望、方差 0-1分布 q X P p X P ====)0(,)1( p EX = pq DX = 二项分布 k n k k n q p C k X P -==)( np EX = npq DX = 泊松分布 ! )(k e k X P k λλ -== λ =EX λ =DX 均匀分布 略 正态分布),(2 σa N 2 22)(21)(σσ πa x e x f -- = a EX = 2 σ=DX 指数分布 ?? ?<≥=-0, 00,)(x x e x f x λλ λ 1 = EX 2 1 λ = DX 6.N维正态随机变量) ,,,(2 1 n X X X X Λ=的联合概率密度 ),(~B a N X )} ()(2 1 ex p{| |)2(1),,,(12 12 21a x B a x B x x x f T n n ---= -πΛ ) ,,,(21n a a a a Λ=,),,,(2 1 n x x x x Λ=,n n ij b B ?=)(正定协方差阵 二.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的一般定义 设) , (P Ω是概率空间,T 是给定的参数集,若对每 个T t ∈,都有一个随机变量X 与之对应,则称随机变量

(完整版)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随机过程 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X ,分布函数 F (x) P(X x) 1.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用分布列 p P(X x k ) F(x) p k f (t)dt 分布函数 k x X 的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 f (x) F(x) 分布函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 2.n 维随机变量 X (X ,X , , X ) 1 2 n F(x) F(x ,x , ,x ) P(X x , X 2 x , , X n x n ,) 其联合分布函数 1 2 n 1 1 2 离散型 联合分布列 连续型联合概率密度 3.随机变量 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 X EX x p k k X EX xf (x)dx 连续型随机变量 2 DX E(X EX) 2 EX (EX) 2 方差: 反映随机变量取值 的离散程度 协方差(两个随机变量 X ,Y ): B E[( X EX)(Y EY)] E(XY) EX EY XY B XY 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 X,Y ): 0,则称 X ,Y 不相关。 若 XY DX DY 独立 不相关 itX g(t) E(e ) itx e p k 连续 g(t) k e itx f (x)dx 4.特征函数 离散 g(t) 重要性质: g(0) 1, g(t) 1 g( t) g(t) , , g (0) i EX k k k 5.常见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或概率密度、期望、方差 0-1分布 二项分布 P( X 1) p,P( X 0) q EX p DX pq P(X k) C p q n k k k EX np DX n p q n k 泊松分布 P( X k) e k! EX DX 均匀分布略 ( x a)2 1 2 N(a, ) f (x) 2 2 2 EX a 正态分布 e DX 2

【精品】植物育种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种质资源:携带种质的载体。 选择育种:指对现有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实生选种:是指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群体中,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进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芽变选种:对由芽变产生的变异进行选择,并将优良的变异进行分离,培养,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倍性育种:根据一定的育种木匾,采用人工诱变等方法,产生染色体倍数性增加或减少的后代,从中培养成优良新品种的过程。 品种:遗传上相对一致,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外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某种栽培植物个体的总称。 诱变育种:人工利用理化因素诱使植物材料发生遗传突变,并将优良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单株选择法:就是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的种子或繁殖材料分别收获、分

别保存、分别繁殖的方法. 区域试验:由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主持,在所属区域范围内,设置几个有代表性德试验点,以确定待审品种适宜推广的区域范围,为审定通过新品种提 供实验依据. 一般配合力:一个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 芽变:如果突变的题细胞发生于芽的分生组织或经分裂,发育进入芽的分生组织,当芽发育成枝条,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 半致死剂量:使被照射材料成活率为对照50%的辐射剂量。 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广,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而正常生长发育,不改变遗 传性。 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 其产生新的生理适用性。 自交不亲和: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完全受精的现象。

随机过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考试范围1.3,1.4 1、计算指数分布的矩母函数. 2、计算标准正态分布)1,0(~N X 的矩母函数. 3、计算标准正态分布)1,0(~N X 的特征函数. 第二章: 1. 随机过程的均值函数、协方差函数与自相关函数 2. 宽平稳过程、均值遍历性的定义及定理 3. 独立增量过程、平稳增量过程,独立增量是平稳增量的充要条件 1、设随机过程()Z t X Yt =+,t -∞<<∞.若已知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协方差矩阵为2122σρρσ?????? ,求()Z t 的协方差函数. 2、设有随机过程{(),}X t t T ∈和常数a ,()()()Y t X t a X t =+-,t T ∈,计算()Y t 的自相关函数(用(,)X R s t 表示). 3、设12()cos sin X t Z t Z t λλ=+,其中212,~(0,)Z Z N σ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λ为实数,证明()X t 是宽平稳过程. 4、设有随机过程()sin cos Z t X t Y t =+,其中X 和Y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它们都分别以0.5和0.5的概率取值-1和1,证明()Z t 是宽平稳过程. 第三章: 1. 泊松过程的定义(定义3.1.2)及相关概率计算 2. 与泊松过程相联系的若干分布及其概率计算 3. 复合泊松过程和条件泊松过程的定义 1、设{(),0}N t t ≥是参数3λ=的Poisson 过程,计算: (1). {(1)3}P N ≤; (2). {(1)1,(3)3}P N N ==; (3). {(1)2(1)1}P N N ≥≥. 2、某商场为调查顾客到来的客源情况,考察了男女顾客来商场的人数. 假设男女顾客来商场的人数分别独立地服从每分钟2人与每分钟3人的泊松过程. (1).试求到某时刻t 时到达商场的总人数的分布;

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精讲讲课稿

玉米育种学基本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2、一环系在育种中,通常将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改良群体中选出的自交系为一环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为二环系 4、顶交种 5、三交种 6、双交种 7、玉米自交系从一个玉米单株经过连续多带自交,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上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8、杂种优势模式 12、测验种 13、测交种 14、轮回选择 15、糯玉米 16、甜玉米 17、超甜玉米 18、杂种优势群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利于基因频率较高有较高、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19、杂交种 20、马齿型玉米 21、硬粒型玉米 22、普通甜玉米 23、一般配合力 24、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大幅提高产量、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 2、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育种的总

体目标是: 、 、 。 3、玉米起源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现代玉米起源于有种质渐渗、自然选 择、人工进化。 4玉米品质育种的分类包括:高产育种,抗病育种,品质育种 和其它特殊目的品质育种。 5.根据开花授粉习性,玉米属于异化授粉—作物。 6.栽培玉米有条染色体,是倍体作物 5.玉米的杂交、自交授粉过程主要包括,。 7、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 杂种F2代呈分离比例。 8、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为:, 杂种F2代呈比例。 9、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 杂种F2代呈分离比例。 10、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与基因所控制,胚 乳色泽有现象。 12、玉米对小斑病T小种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而对O小种 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受隐形主基因rhm 基因所控制。 14、目前育种工作中所选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隐形纯合su1su1 基因或 su2su2 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纯合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加甜基因se必须是在 su1su1 基因的遗传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 15、栽培玉米种的染色体组是和。体细胞染色体数是。 19、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农艺性状好、⑵配合力高、 ⑶产量高、⑷纯合度高。 20、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 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21、选育玉米自交系是一个连续套袋自交并结合结合严格选择的过程。 22、通常将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从改良群体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一 环系,将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23、在选育玉米自交系的过程中,凡来自于同一原始S 0单株或同一个S 1 穗行的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教材分析:花是植物体的重要生殖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学习好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植物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花,但他们对花的结构缺乏完整的认识。一提到花,学生就会想到美丽的花冠、醉人的芳香,甚至会认为花冠是花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要使学生有秩序、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观察后,要让学生认真绘出花的各部分结构简图,以加深对花的结构的认识。 果实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物的主要来源。识别果实的结构是学生学习果实的形成过程及果实成熟的基础,而了解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影响果实成熟的条件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常识。由于学生对植物器官的结构及发育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又由于受到日常习惯说法的影响,许多学生将部分植物的根、茎误认为是果实,或将部分植物的果实误认为是种子。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果实结构的观察活动,充分利用实物、图形等加强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弄清果实的结构,并通过对果实、种子、根、茎等器官的结构、发育及功能等方面的比较来区分果实和其他器官。 本节知识点有:开花,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把这三个知识点串起来,使知识系统和连贯,有助于学生理解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本节的重点是“花的结构”,让学生先自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

再亲自动手观察解剖,认识花的结构。关于传粉和受精,采用播放“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的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理解传粉和受精。同时让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得出开花是结果的必经阶段。再及时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花中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3、说出果实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绿色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护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过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识别花的主要结构及主要部分的功能。

随机过程简史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应用随机过程 设计题目:随机过程简史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11S0104 设计者:孙延博 学号: 11S001070 指导教师:田波平 设计时间: 2011-10-23 随机过程简史 摘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随机过程从20世纪初创立至今,100年的发展历程考察了导致随机过程产生的历史契机,以及早期数学家在这方面作出的杰出工作。并简要介绍了随机过程的概念,研究方法

和研究内容,在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平稳随机序列 1.随机过程的概念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随机过程是现代概率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上的随机过程是由实际随机过程概念引起的一种数学结构。人们研究这种过程,是因为它是实际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或者是因为它的内在数学意义以及它在概率论领域之外的应用。数学上的随机过程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一组随机变量,即指定一参数集,对于其中每一参数点t指定一个随机变量x(t)。如果回忆起随机变量自身就是一个函数,以ω表示随机变量x(t)的定义域中的一点,并以x(t,ω)表示随机变量在ω的值,则随机过程就由刚才定义的点偶(t,ω)的函数以及概率的分配完全确定。如果固定t,这个二元函数就定义一个ω的函数,即以x(t)表示的随机变量。如果固定ω,这个二元函数就定义一个t的函数,这是过程的样本函数。由于物理学生物学,通讯和控制管理科学等学科的需要随机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尔柯夫最早研究了随机过程。研究随机过程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概率方法,其中用到轨道性质、停时和随机微分方程等;另一类是分析的方法,其中用到测度轮、微分方程、半群理论、函数堆和希尔伯特空间等。实际研究中常常两种方法并用。另外组合方法和代数方法在某些特殊随机过程的研究中也有一定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多指标随机过程、无穷质点与马尔可夫过程、概率与位势及各种特殊过程的专题讨论等。中国学者在平稳过程、马尔科夫过程、鞅论、极限定理、随机微分方程等方面做出了较好的工作。 2.随机过程的历史 1900年,Bachelier在分析股票市场波动时.发现了随机过程的一个重过程——独立增量过程的特恻。1905年,物理学家Einstein在研究Brown运动时,也遇到了相同的过程.1923年,Wiener 给出了Brown运动的数学描述- wiener过程。 Lunbderg在1903年研究一个保险公司所承担索赔累计数的变化规律时.导出了另一类型的随机过程——Lundberg过程。而众所周知、应用甚广的Poisson过程是当所有得付出的索赔总数中每一笔数目都相同时的Lundberg过程。 1909年,Erlang在研究电话业务时引入了Poisson过程,并被物理学家Rutherford和Geiger用于分析放射性蜕变。这些早期对随机过程的研究都是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在数学上用了不太严密的方法,却表现出了直观处理这些概念和方法的绝妙能力。

作物育种学重点整理

水稻育种学: 名词解释: 1.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水稻花粉的不育是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所控制的不育类型。F1植株上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表现为穗上分离;F2没有不育株出现。 2.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花粉不育孢子体基因型控制的水稻雄性不育型。 3.矮源:含有矮化育种所需要的矮杆,半矮杆基因的品种资源。 4.垩白米率:带有垩白(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占调查米粒的百分率。 5.粘稠度:4.4%冷米胶的长度,以mm表示。胶稠度大的品种,饭软,饭冷不回硬。 6.育性亲和源:与籼稻和粳稻分别杂交,杂种自交结实率都正常的水稻品种资源。 7.糊化温度:淀粉粒在热水中发生不可逆膨胀时的温度。糊化温度高,所需蒸煮时间长。 8.品种间杂交指籼稻或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而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之间杂交,则称亚种间杂交。凡亲缘关系近的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杂交,也属于品种间杂交 填空: 1.我国籼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培育成功关键在于野生稻资源的利用。 2.水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N6培养基+黑暗。 3.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稻育种最有影响的成绩是培育成功了杂交稻。 4.我国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关键的突破是野生稻群体中找到了不育细胞质。 5.普通野生稻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野生稻。 6.水稻转基因育种涉及: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的构建,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极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7.诱变处理水稻种子后,性状分离最大的世代是M2代。 7.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两系杂交稻中,绝大多数组合的雄性不育系是温敏不育系。 8.杂种稻优势主要表现在:1.发芽快、分蘖强、生长势旺盛2.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3.穗大粒多 简答: 1.简述水稻育种的5个发展时期及代表性成就。 1.起步时期(1920-1949):20世纪的20年代开始有计划的开展水稻育种。 2.品种整理和评选利用时期(1949-1959):收集水稻品种4万份。评选出很多优良地方品种和早期的改良品种,如早籼品种南特号,中籼品种胜利籼,晚籼品种浙场9号,中粳品种西南175和黄早壳20日,晚粳品种老来青等。 3.矮化育种时期(1960-1969):第一个系统选育而成的半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第一批杂交选育的半矮杆品种是广场矮、珍珠矮和江南矮等。矮杆品种的优点是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品种的增产能力。 4.杂种优势研究利用成功时期(1970-1979):1973年,籼型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选出优势组合;1975年,制种技术初步成功;1976年,杂交稻开始推广。目前,杂交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约占稻谷总产量的57%。 5.高产、优质和多抗综合发展时期(1980-现在):80年代以来:新品种选育朝着高产、优质和多抗发展。两系法杂交种两优培九高产优质。多数品种能耐2-3种病虫害和逆境。丰优香占的米质能与泰国名牌大米相媲美,而产量超过泰国米一倍。 2.稻属有多少个种。 稻属植物在全世界有22个种,其中野生稻种20个,栽培稻种有2个,栽培面积占全世界90%以上的稻种的拉丁学名是Oryza sativa L. ,它的三个亚种的学名分别为indica,sinica或japonica,javanica。亚洲栽培稻的学名为Oryza sativa L.染色体组为AA,染色体数为2n=2x=24。非洲栽培稻的学名为Oryza glaberrima steud.染色体组为A g A g,染色体数为2n=2x=24 3.我国有哪三种野生稻。

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知识点汇总

第8课时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点一: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 1)写出标号所示的名称: (让学生自己画出图,教师引导) 4( )5( ) 6( )合称为( );1( )2( )合称为( ) 2)1内的花粉落到4( )上的过程,叫做 ( )。 3)花粉落在柱头上,在柱头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 下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图中1-4分别表示哪种结构? 精子 受精卵 ② ① ③ 胚珠 果 实 子房 珠被 种皮 子房壁 ④ 题目 1.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B .传粉→开花→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C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种子形成 D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种子形成 2.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3m 一5m 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1m 即可开花. (1)无论花的形态怎样,花的主要结构是( ) (2)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和( ) (3)播种的“小麦种子”是由( )发育而成的 3.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是( )。 A .开花和传粉 B .传粉和受精 C .开花和受精 D .开花和结果 4.下列关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雌蕊由柱头和花柱两部分组成 B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C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D .受精是指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现象 5.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开花、结果来繁殖后代属于______生殖,菊花的扦插和苹果的嫁接属于______生殖,其新个体是由______直接产生的. 子房 果实 子房壁 果皮 胚珠 种子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