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二节《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属于元素化合物内容。
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化学实验在此大放异彩,也成为学生最有兴趣学习的部分。
《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不经意间已在学生心中孕育出了元素周期律的萌芽。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量丰富、用途广泛、性质独特而在元素化合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显著地位。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正是铝的重要化合物。
2.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教改精神、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时预期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形成并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b.掌握Al2O3和Al(OH)3的重要性质,并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与方法:a.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b.通过比较归纳、讨论概括、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a.在小组实验和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通过明矾净水、Al(OH)3治疗胃病、铝中毒等素材,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c.通过揭示物质性质、存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Al(OH)3独特的性质以及由此引出的两性氢氧化合物的概念无疑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受“金属氢氧化物都是碱”这一错误前概念的影响,Al(OH)3与碱反应的性质成为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这也给学生形成两性氢氧化合物的概念增加了难度。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铝的重要化合物”。
我的说课过程主要分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等五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我的教材分析主要从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展开进行的。
1.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学时。
属于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氧化铝的两性及应用、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制备和应用。
本章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具体应用,为必修2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反应与能量等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首先要了解Al2O3和Al(OH)3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掌握Al2O3和Al(OH)3的两性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问题,建立类比的思想,学会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Al2O3、 Al(OH)3两性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Al2O3和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重难点:重点是Al2O3、 Al(OH)3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是Al(OH)3的制备及两性物质的理解。
一般碱都是由盐和另一种碱制备。
而Al(OH)3由于它的特殊性,对制备它的碱具有选择性。
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两性物质这个概念,较难理解。
所以我就把Al(OH)3的制备及两性物质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我的教法学法是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来展开的。
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酸碱性氧化物、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以及单质铝的相关性质,初步了解铝有那些化合物。
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Al2O3、 Al(OH)3的相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也易于接受新知识。
铝的化合物说课稿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汉沽一中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Ⅰ中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一课时内容,包括铝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落实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主要知识载体,也是整个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难点之一。
学好本部分的知识,将有助于学生辨证的认识问题,开阔知识视野;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分析、了解物质世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氧化铝、氢氧化铝有简单的感性认识,需要在这节中进一步探究学习二者的两性知识,而学生刚开始往往很难立刻建立两性的概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从实验探究技能方面:此次授课针对的是高一实验班的学生,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比较强,因此我采用了实验探究与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Al2O3、Al(OH)3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和Al(OH)3的制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Al2O3、Al(OH)3的性质,感受科学探究对于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并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难点:Al2O3、Al(OH)3与碱的反应五、教学流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大致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线索我通过播放铝合金用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铝及其合金的用途之广泛,激发学习兴趣。
我通过提问①自然界存在铝单质吗?②工业上如何从铝土矿中冶炼铝的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线索即冶炼铝的流程。
环节二:诱思探究、获取新知分本环节分为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氧化铝性质的探究。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docx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呼兰区第三中学一、设计思路:在前面,我们己经学习了物质的归类,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学生对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理解更完整。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一方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丿力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A1G、Al (0H)3的主要物理性质;(2)理解A1(OH)3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3)认识A12O.$> Al (OH)3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2)通il Al (OH)3的制备探究其两性,根据A1(OH)3与AI2O3的关系类推至AI2O3 的两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Aid、Al (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2)通过对AI2O3、Al(0II)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Al203. Al (Oil)3的两性四、教学难点:AI(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讲述法,讨论法六、教具准备:试剂:AM 粉末0.5 mol/L A1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t]展示一些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图片,提问是否知道其组成【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而月.铝及其化合物在牛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
铝的化合物说课

同时我对那些用氨水与氯化铝反应制取 了氢氧化铝的组要求他们,实验氢氧化铝分 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与氧化铝分别
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进行对比。 对那些用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组,我
和他们一起分析、交流,是什么生成的沉淀 会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呢?说明什么问题 呢?这个时候,我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没有制取出氢氧化铝的原因是氢氧化钠 过量,怎么使氢氧化钠不过量呢?
亮点
1 运用实验探究类比策略
条件
一、能制备到Al(OH)3 二、过量不会使Al(OH)3溶解
突破难点
YOUR SITE HERE
设计意图: 清华大学宋心琦教授曾经说过:化学的魅力 在于能制取前所未有的物质。对于同学们来 讲,氢氧化铝的制取,那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没有教会学生具体的实验步骤的前提下, 让学生在一种较开放的环境下实验,能得到 氢氧化铝能溶解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而这
正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学生
动手与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得出:制
铝的重要化合物
09化二 刘平平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五、板书设计
YOUR SITE HERE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YOUR SITE HERE
2、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情感态
介绍度氧与化采价铝用和演铝示盐实验 在日常值和生观学活生中实的验应相结
养学生思维的严
密性。
YOUR SITE HERE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第三章第二节铝的重要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铝的重要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材分析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必修2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估计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时会感到吃力,先让学生回忆酸性化合物和碱性化合物的概念,然后再引出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3.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2.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3.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五、教学用品试剂:0.5mol/L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溶液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化学[板书]3.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①氢氧化铝的两性[设问]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现在大家来看老师给你们做一个实验,看了这个实验后大家都知道答案了。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 文档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的了解金属。
金属单质在参加化学反应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核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变价的金属元素(如下一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典型的两性物质,加上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和应用的物质,其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化学实验在此大放异彩,也成为学生最有兴趣学习的部分。
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为必修二中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2.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理解、掌握Al(OH)3的两性及制备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Al2O3、Al(OH)3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树立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及Al(OH)3的制备方法难点: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4.学情分析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时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学习物质的性质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应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学习,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方面学习。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探究”已成为实现新课程理念的“突破口”,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良好素材,同时也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我选取这部分内容进行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本次说课以科学探究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基于问题式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次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学时,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之一。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离子反应的提升和巩固,也为以后金属材料、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学习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中直接描述氧化铝的性质,再以两个演示实验为载体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突出“两性”的特点。
从总体来看,重点在于试验中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既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很好的总结了元素化合物知识。
其学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以及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知识起点: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了铝单质的两性,接触了氧化铝的性质,和偏铝酸钠;知道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能做出判断,为氧化铝两性学习打下基础;知道制备碱的一般方法,能在氢氧化铝探究实验中形成猜想;能较熟练的进行实验操作。
能力起点:积累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探究的技能;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氧化二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形成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3、知道哦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探究实验,熟练实验操作,增强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培养获取知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3、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学科特点;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下面是我为您收集的《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一课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明矾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对金属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
它侧重于使学生理解怎样去学习金属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
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要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学学科的典型手段——实验。
教材中对铝的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尤其是对氢氧化铝两性的探究,是这一块内容的重点,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要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来判断两性化合物并验证其性质,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设计实验,体会通过实验发现物质性质的过程;分析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辩证的认识事物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
定如下: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过渡】根据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展示内容与先前学习的知识形成冲突认知冲突进行导入,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随堂实验、多媒体展示、启发法、比较、归纳分析、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学习中要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利用已学习的铝的化学性质,来动手实验获得氧化铝两性的知识。
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动手实验来完成氢氧化铝的制备,并获取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
充分利用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导入。
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的图片。
这与学生已学过铝的性质很活泼形成了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活泼的铝,怎么可以应有的这么广泛,激发对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探讨,开启了课堂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
此环节我将并应用已学的铝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借助实物、学生动手实验的方法进行教教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氧化铝粉末实物,来认识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再通过结合导入时应用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可以腐蚀这些产品。
学生已有的铝性质的知识,进行动手实验,获得氧化铝两性的新知识。
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
教师出示生活实物胃舒平,引发学生制备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铝,开启氢氧化铝知识的学习。
接着让学生围绕着氢氧化铝的制备进行讨论,学生得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
(2)用
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
学生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得出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在制备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氢氧化铝可以溶解强氧化钠得新知,学生通过用氧化铝性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实验验证,获取氢氧化铝两性的知识。
最后教师总结,并补充氢氧化物的又一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通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学生已经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铝盐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知识通过新闻实例引入明矾,学生自主学习的到铝盐的化学性质。
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主要是使用了层层逼进进行探,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到淋漓尽致。
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学完后为学生呈现两个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