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安排表
二年级语文第9周集体备课

:
在导游乐乐猴的带领下,前往祖国各地游览。本课韵文优美,重要指导好学生的朗读,所以每个景点,孙老师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大家欣赏美丽图画,倾听动听的音乐,通过图画体会感情,通过音乐激发感情
:
学习塞北时,老师让学生看一幅塞北的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然后让学生听着音乐《赛马》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塞北草原骑马的感觉,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这样非常好。并能及时出示填空“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瞧,它们正迎着凉爽的向我们奔驰而来。”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悟。
(1)学生说到塞北,就用黄色粉笔在版图西北部板书出“塞北”二字,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用黄色表示“塞北”,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点出塞北黄沙漫天的特点。
师小结:在祖国的塞北,阵阵秋风吹来,黄沙漫天,风沙中一群膘壮强悍的骏马迎着秋风自由驰骋,多么的壮观呀!这排词串该怎么读呀?(试读、指名来吧!
(六)看你们读得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对吗?其实我们家乡江城武汉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有特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也用词串的方式向外地的游客介绍介绍我们武汉,是吗?好好想想,咱们武汉有什么特色啊?——同位互想说说,看谁说出了武汉的特色!——谁给外地的旅客介绍?
3、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4.、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5、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

百兴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共性教案备课人:李芳潘家本尚勇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授课人:李芳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个性教案课题:北京亮起来了备课人:李芳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课题16 充气雨衣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
2、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3、学会思考,实践,并愿意尝试改进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
4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利法》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掌握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大雨中行走会有过什么样的感受?2、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理解雨衣的下摆)你们想过怎样解决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想了一个好办法。
3、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认读(先注拼音,后去除)膝下联欢会塑料气囊旋转塑料环自行车内胎塑料膜剪刀压成暑假差不多粘在缝雨衣(2)指名分节读通课文,注意引导长句子的朗读及有问号的句子。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想到看到做成一般的雨衣——————出现以下句子学生读并感悟。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小结:小林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碰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真棒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结:他在生活中很善于观察,随时随地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厉害。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

大青山学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
个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
又是谁。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
字,全班正音。
2、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二、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
价。
三、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
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
字,希望课后复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22、我为你骄傲
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
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2、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难点:
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担责任,
学会宽容。
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表

2、朗读课文
小组教师发言
要点
到岗教师签名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 间
第 周
年 级
二年级
学 科
语文
主备主讲老师
张峰婷
课题及课时安排
教 学 目 标
教材重难点
教 学 策 略
(如何安排教与学活动及运用有效的多媒体手段)
作业设计类型
9 、欢庆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熟背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丰富学生的积累。
1、背诵古诗.
2、默写《山行》
小组教师发言要点
到岗教师签名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第 周
年级
二年级
学 科
语文
主备主讲老师
张峰婷
课题及课时安排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难点: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情景、激发情感。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1、写生字。
2、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黄山奇石三课时
1、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2、知道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了解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精选全文完整版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本课课文内容虽然比较简单,读起来容易上口,但是本课的识字量大,虽然是一首诗歌,但里面有好多的生字学生极容易读错,所以识字、写字、朗读仍然是本课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育才小学
2019年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研讨摘要:
: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篇课文,着重于表现大自然的一些奇妙现象,让学生想去仔细观看大自然,去探求其中的奥秘。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甩、迎、追、披、露、鼓、蹬、跳、蹦”,《我是什么》中、炸”。
学情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积累的生活常识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看电视,喜欢声像同步、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动态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生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9、派小组成员上台填写,大家共同指正,教师要注意答案的多样化,应结合日常生活来评定。
四、师生合作,回顾新课
五、作业:1、课文插图,说词语,巩固课堂教学。
2、自己找一些图画来说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新词:(重点音、形、义)
二、认读生字
(2)如果你是花儿,你想怎么感谢老师?
(3)出示练习帮助表达语言。
老师,我们感谢您。
7、模拟教学第五节诗。
(1)了解星星困了,老师困不困,她在干什么?
(2)你想让老师做什么梦?
(3)为了让老师做这个梦,你们该怎么做?(强调要爱老师)
三、学生质疑
教学
反思
最大亮点
有待改进
XX
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
课题
6 我选我
五、学习第一节诗
1、完成练习:(口头练习)
(1)我们。
(2)安静的小院里,老师在。
(3)踮起脚儿怎么走?表演一下。
(4)轻轻地走,是为了。
2、朗读课文。
3、背诵第一节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
1、读上一节课学的新词。
2、背诵第一节诗。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读第2-5段,了解同学们为什么要栽下紫丁香?
2、自由读诗,说作者先写紫丁香的什么,后写什么?(先写叶后写花)
3、再自由读诗,找出最喜欢的一节来读。
4、模拟教学第二节诗。
5、模拟教学第三节诗。
方法同上,注意点:
(1)发挥想象,绿叶沙沙会唱什么歌?
(2)可说可唱表达对老师的爱。
(3)朗读时要用欢快的语调。
6、教学第四节诗。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2019年秋版】 (3)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16雷雨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读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从感悟作者笔下雷雨的特点中,逐步养成观察天气的习惯,学习写观察日记。
1.初读生字。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4.写字指导。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二)朗读感悟
教学本课时,要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体备课表格式

XX学校__二__年级_语文_学科备课1.会写9个字,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参加植树节活动的实践。
参加植树活动,记录自己植树的过程和感受第二组课文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播放歌曲,引入课文。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因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
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板书课题)朗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2.抽生分节朗读。
师生相机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3.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1)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足迹、曾、脚窝、”。
(2)教师讲解“泥泞”。
4.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5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三、学习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雷锋精神。
1.过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1.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寻找身边的活雷锋,学做小雷锋。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
2.出示小物品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发现。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