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广场协议_与日本泡沫经济

合集下载

美日广场协议

美日广场协议

美日广场协议美日广场协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日本于1946年9月27日在日本签署的一项协议,该协议旨在帮助日本经济重建和民主化进程的进行。

这篇文章将介绍美日广场协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几乎完全破产,工业基础严重受损,国内失业率高达40%以上。

为了防止日本进一步陷入经济崩溃,并且确保该国不会成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温床,美国决定对日本提供经济援助和重建支持。

这导致了美日广场协议的签署。

内容美日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 提供经济援助:美国承诺向日本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包括货币、物资和技术援助,以帮助重建日本经济。

2. 货币改革:该协议要求日本实施一项货币改革计划,包括废除旧日元并引入新币种,以稳定日本经济和货币体系。

3. 贸易自由化:协议鼓励日本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

4. 农业改革:该协议要求日本进行农业改革,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

5. 劳动权益:协议鼓励日本保护工人的权益,包括建立工会和确保合理的工资和工时条件。

影响美日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 经济重建:美日广场协议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援助,帮助日本重建经济和基础设施。

这为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奠定了基础,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 自由贸易:该协议鼓励日本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使其与其他国家开展更多的贸易。

这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国际化和增长。

3. 农业改革:协议要求日本进行农业改革,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民收入。

这促进了日本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4. 劳动权益:美日广场协议强调保护工人的权益,推动了日本劳动法的改革和工会的发展。

这为日本工人提供了更多的权益和保护。

5. 民主化进程:协议要求日本进行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这包括重建政府、建立民主选举制度和保障人权。

美日广场协议为日本走向民主国家的历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美日广场协议是一项关键的国际协议,它在日本经济重建和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经济泡沫与国际环境关系

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经济泡沫与国际环境关系

1985年后的日本经济泡沫与国际环境关系Andy Gao,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经历了短暂的恢复期之后,便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和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张使得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同期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急剧积累,并且首次从债权国转变为债务国,而日本则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和最大债权国,导致美国国内担忧情绪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滋长。

在此背景下,西方五国集团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了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会上达成了经济调整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各国央行行长关于各国货币对美元有序升值的承诺,史称“广场协议”。

图1:1980-1990年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十亿美元)图2:1985年美国对主要国家贸易逆差(百万美元)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wind资讯“广场协议”后,由于日德英法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与1985年相比,1988年主要货币年平均汇率的升值幅度分别是:德国马克70.5%,法国法郎50.8%,意大利里拉46.7%,英国英镑37.2%,加拿大加元近11%,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达86.1%。

各主要国家货币兑美元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但是却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发生资产价格泡沫。

在“广场协议”后,日元和德国马克分别对美元升值86.1%和70.5%,但是两国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是大相径庭。

图3:1980-1990年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十亿美元)图4:1985-1990年日本城市土地价格指数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wind资讯图5:1980-1990年日经225指数与德国DAX指数走势资料来源:wind资讯日经225指数在1985年年初只有11543,1987年1月底突破20000点,1988年底突破30000点,1990年初一度逼近40000点。

而日本股市市值也是迅猛增长。

广场协议,日本

广场协议,日本

广场协议102301243 陈攀 10报关2班签订背景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

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

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

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 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

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

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

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 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间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浅析日本泡沫经济

浅析日本泡沫经济

浅析日本泡沫经济摘要:二战后开始发展的日本经济实际上存在重重隐患。

1985年的“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随后日本政府错误的使用过度扩张的经济政策,由于缺乏有效投资机会,过剩资金流入非实体经济,直至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与金融市场造成极大损害,其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对凯恩斯主义的不当使用。

因此,我们应以史为鉴,在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时,要结合具体问题制定政策。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凯恩斯主义一,前期发展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收到了严重冲击,而此时,凯恩斯主义问世,并被逐渐引入日本,并在日本陷入“昭和四十年萧条”后,得到了真正的实施,政府开始实施稳定化政策。

根据消费公式C=C+mpc(Y-T),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自主消费相关,因此,政府通过减税和降息促进公共投资,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意识。

此外,日本还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

首先,银行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这一政策虽有弊端,但由于人为控制利率,逐渐导致利率体系失去弹性,加之企业长期依赖商业银行贷款,经济发展缓慢选择倾向于变得僵化。

然而,它仍然给日本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因为高储蓄率降低了政府的负担,低实际利率降低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从而鼓励了企业投资。

第二,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将其保持在一定水平可以保证CPI的稳定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

在这些稳定政策的帮助下,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并发展。

二,泡沫形成1987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33万亿,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日本的经济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1,1940年发展起来的以国家管控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符合美国的凯恩斯主义)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80年代之后,以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需要市场化,为了适应这种趋势,美国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哈耶克自由主义,然而日本却并未做出改变。

_广场协议_是导致日本_失落十年_的原因吗_一个经济史的谜的解析_李翀

_广场协议_是导致日本_失落十年_的原因吗_一个经济史的谜的解析_李翀

摘%要: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

日本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

后来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日本带来了“失落的十年”。

但是,“广场协议”是否是日本“失落十年”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论。

文章认为日本中央银行的政策失误是导致日本“失落十年”的主要原因。

日本从“广场协议”到“失落十年”的经历给各个国家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4)03-0005-05一、事件的过程和争论的缘由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不断恶化,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第一大债权国转变为第一大债务国。

相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日本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日本在198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债权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改变了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对日本的宽容态度,不断要求日本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从此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美元汇率贬值的方式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减少贸易逆差。

“广场协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协议。

由于这个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因而被称为“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

协议规定,日元与马克应该大幅度升值以纠正对美元汇率低估的状态。

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五个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抛售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外汇投资者跟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

相应地,从1985年开始,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

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

结论
综上所述,广场协议与日本泡沫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广场协议导致了日元升值 和出口压力增大,进而引发了以房地产和股市暴涨为主要特征的泡沫经济。此外,政 策失误、监管缺失、文化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裂产生了 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广场协议与日本泡沫经济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提到的影响,广场协议与日本泡沫经济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失误: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当泡 沫破裂时,这些政策又加剧了经济的下滑
结论
监管 缺失
在泡沫经济期间,日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监管不足,导致市场 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化。这使得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了非理性繁荣,但长 期来看,这种监管缺失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文化 因素
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特点,如对权威的尊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等,也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形成。这些文化因素使得人们在面对 经济繁荣时更容易产生盲目乐观和过度自信的心态
国际 环境
广场协议是全球经济背景下的一个事件,它不仅影响了日本经济,也对 全球经济产生了影响。在广场协议后,全球经济出现了波动,这对日本 的出口和经济产生了压力。这种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日本的泡沫经济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银行风险:由于大量贷款用于房地产和 股市投资,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随着 泡沫破裂,许多贷款无法收回,导致银 行出现大量坏账
3
广场协议与日本 泡沫经济的关系
广场协议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
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重 要原因之一。在广场协议之后,日 元大幅升值,这使得日本的出口受 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 力,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 等,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措 施导致了房地产和股市的暴涨,进

泡沫经济日本

泡沫经济日本

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是一个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过极大关注的经济现象。

日本曾是泡沫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异常繁荣的时期,被称为“泡沫经济时代”。

起因泡沫经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是七国集团与日本就日元汇率问题达成的一项协议,致使日元升值,从而导致了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下降,提升了日本出口竞争力。

这使得日本的出口增加,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增长。

同时,政府实行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地产市场,出现了资产泡沫。

泡沫破灭然而,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

1990年,日本股市和地产市场同时崩溃,泡沫破裂。

从此后的30年中,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影响泡沫经济给日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陷入经济低迷,长达数十年无法摆脱。

其次是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经济萧条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口,对日本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

再者是对日本国家形象的影响。

泡沫经济时代曾让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极,但泡沫破灭后,日本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悲剧”,国家形象受损。

启示泡沫经济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经济发展需要稳健可持续。

过度依赖某一产业或出口方向可能会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一旦泡沫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政府需要审慎制定经济政策,引导经济持续发展,避免泡沫的出现。

总的来说,日本的泡沫经济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不仅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警示。

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实现长期繁荣。

Plaza Accord广场协议始末

Plaza Accord广场协议始末

什么是广场协议所谓“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所达成关于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1985年9月22日,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

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七位跃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

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出现赤字,到1984年对外贸易赤字达到1224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多。

在此之前的1980-1988年之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0倍,拥有2850亿美元的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业资产等等,日本积累起的巨额经济财富让日本成了世界级的银行家,而同时美国也失去了世界房贷者的地位,当时的sony领袖更是甚至对世界发出了“日本可以说不”的豪言壮语,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 广场协议” 的不景气效应
“广场协议” 后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 济 的 负 面 影 响 在 %$#’ 年 立 刻 显 现 出 来 。 日本的名义经济增长率和实 %$#’年*+’月,
-.
价格理论与实践
理论篇
修正预算。在货币和财政双松政策的推动 下, 日本出现了表面上的空前繁荣, 连因日 元升值在 &#’* 年遭受重创的制造业也从 “日元升值不景 &#’+年出现投资持续增长, 气” 的阴霾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 “日元 升值景气” 的欢欣鼓舞。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 到经济泡沫已经形成。 日本的泡沫经济表现在 &#’+)&#’#年, 三个方面: 第一是股市泡沫。 &#’(年至&#’# 年, 日经 (/01120) 平均指数从&-&&-点上升 到-’#&*点, 不到(年的时间增加了两倍; 东 京证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总额从&*#万亿日 元增加到(%+万亿日元, 占当年345的比重 从(&,上升到&-.,; 也就是说, &#’#年仅东 京证交所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额就超过了当 年345, 可见股市泡沫之严重。 第二是房地 产泡沫。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 据, 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 &#’(年, 但到了&#’’年暴涨到 &%."&6&#’.年为&..7, 了--!"%,短短的-年暴涨了近%倍。 &##.年, 仅东京都的地价总额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 地价总额,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 沫。 第三是银行信贷泡沫。 股市泡沫和房地 产泡沫必然会推动银行信贷泡沫。由于房 地产价格不断上涨,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 只要有房地产作抵押,贷再多的款都不会 有风险。有些银行甚至发放不要抵押的高 利率的信用贷款。也有的银行管理层以贷 出额多少作为对银行职员的工作业绩的考 核指标。 这为银行的巨额呆帐埋下了祸患。 泡沫经济不断膨胀,日本政府逐渐感 受到了压力。 &#’#年(月-&日,日本银行改 变货币政策方向,将维持了两年多%"(,的 超低官方贴现率提高至-"%(,, &.月&&日提 高到-"+(,; 紧接着&%月%(日提高到!"%(,; &##.年-月%.日又提高到("%(,, ’月-.日再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官方贴现 提高到*,。 率提高了!"(个百分点, 超过了 “广场协议” 前(,的水平。 同时, 日本央行明确要求金融 机构限制对不动产业的贷款投入,到&##& 年,银行对不动产业实际上已不再增加新 的贷款。日本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年 跌至+"!,, 由于过急过快 &##&年跌至%"-,。 的信贷紧缩, 使过热的日本经济丧失了 “软 着陆” 的机会, 经济泡沫终于崩溃。 起先是 股市在&##.年&月!日崩盘, 此后一路下跌。 房地产价格也在这一年急剧下降。至&##% 年,东京证交所市值和东京都房地产总价 值分别缩水%-.万亿日元和#-万亿日元。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至今日本经济 依然处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 %..& 年&% 月日本失业率创 (. 年来最高记录,达到
月版 [(] 求盛, 日本发展神话的崩溃, 经济 科学出版社, %...年&%月版。 [*] 乐绍延, 日本房地产泡沫V 阴魂V&. 年未散, 经济参考报 %..-).()&. [+] 冯昭奎W 日本经济的 “三缩” W 中国 经济时报 %..%X&&X&! [’] Y@H<E Z0F;FHEW Z@JF LF<<@:< QH@J
!)#,*( 日 元 和 % 美 元 兑 !,$*!" 马 克, 比%$($年分别升值$-和’"-。 这使得自’"年代以后一直困扰美
国经济的贸 易 逆 差 问 题 更 加 严 重。 %$#& 年 美 国 的 贸 易 逆 差 是 而且每年贸易逆 %$#%年的*,’倍, 元汇率一路上扬,加之%$#’年初世界石油 价格意外下降, 这对日本是个好消息, 于是 日元更加看涨。 %$#’年&月,美元对日元汇 率击破%’"日元大关, 比 “广场协议” 前下降 了近*"-。
#"年代初,里根政府奉行
供应学派理论,实施减税计划 以刺激经济,同时美国中央银 行通过高利率政策压低货币供 应以抑制通货膨胀。 这种 “松财政、 紧货币” 的政策组合在缓解 “滞胀” 方面虽然取得了 差的 )"-+*"- 发生于同日本之间的贸易 (见表!) 。这就加剧了美日之间的贸易磨 擦。 美国国内要求日元升值的呼声日甚。 美
国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对外 竞争力, 同时要求日本和德国扩大内需, 增 加美国商品的进口以降低美国的贸易赤 字。 发达国家&国 (即.&国家, %$#&年$月, 包括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和法国) 财长和 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
日本经济在!"世纪#"年代末达到巅 峰, 同时也形成了经济泡沫。 $"年代初经 济泡沫破灭, 陷入经济不景气的泥潭, 至 今不能脱离困境。日本的经济泡沫从何 而起? 国内外的经济学者, 特别是美国和 日本的经济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泡沫起因 于%$#&年五个发达国家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签订的 “广场协议” 。 一定的功效, 但却出现了高额的财政赤字, 陷入了经常收支赤字和财政赤字 的所谓 “双胞胎赤字” 的泥潭 (见 表 %) 。 %$#& 年 美 国 的 财 政 赤 字 !%!(亿美元,是%$#"年的近)倍, 占当年./0的&,%-。 另一方面,美国实施的高利 率政策导致大量外资流入美国, 促使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升 值, %$#&年美元对日元和对德国 马克的汇率分别为%美元兑
议, 一致同意通过国际 “协作干预” , 稳步有 序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 值。 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 史称 “广场协议” 。 协议签订后, 各主要国家 (01232 455678) 的中央银行开始实行大规模的 “协作干 预” , 日本在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 使日
一、 “ 广场协议” 出台的背景
・ 财经市场 ・
p;’%(")*+*!",$&#$%
孙杭生
“广场协议” 与日本泡沫经济
内容提要: 日本迫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压力签署 “广场协议” , 使日元汇率 %$#&年$月, 陷入经济不景气的泥潭, 至今 急剧上升, 推动日本的经济泡沫达到顶峰, 终于在$"年代初破灭, 不能脱离困境。 本文详细分析 “广场协议” 出台的背景及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 当前, 日本、 美 国等发达国家试图迫使我国人民币升值, 我们应该以史为戒, 避免重蹈 “广场协议” 的覆辙。 关键词: 日本 广场协议 泡沫经济
・ 财经市场 ・
!"#$%: &’%(")*+*!",$&#$%
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和%"%$,与&#’( 年!)*月相比, 分别下降了&"+个百分点和%"+ 个百分点。虽然由于进口大幅度减少而仍 然保持贸易顺差, 但出口急速跌落; &#’*年 日本的名义出口额和实际出口额同 !)*月, 受到日元升值打击 比减少了&#"(,和+"’$。 最大的是与出口相关的企业,特别是矿业 和制造业。 矿业和制造业的企业破 &#’*年, 产数为-%&+ 家, 比上一年增加&+!家; 钢铁 业各大公司在这一年纷纷宣布实施“暂时 回家” 和 “自愿退职” 计划, 要在几年内削减 政报告》 (经济白皮书) 承认, 由于国内需求 不足, 除商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之外, 不动产 和股价行情也大幅下挫,银行因资产缩水 导致不良债权增加,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 展, 使通货紧缩加剧。 当前日本经济仍然陷 在通货紧缩、 资产缩水、 345萎缩的泥潭中 难以自拔。
%.,)-.,人员。 &#’*年的经济不景气集中表现在日本
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恶化。 大体而言, 除了 电力、 煤气、 自来水等垄断产业或非出口产 业由于受到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经营状 况没有恶化或者反而有好转,其他产业特 别是矿业 (主要是煤炭业) 、 制造业、 运输业 (特别是海运业) 和通讯业的经营状况具有 不同程度的恶化,表现为营业利润率下降 和人工费用率上升。 &#’*年!)*月矿业(主 要是煤炭业)的营业利润率 为 )%"#, , 比
&#’(年!)*月的&&"(,下降了&!"!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为各产业之最。 制造业中纤维、 化 学、 石油石炭制品、 钢铁、 有色金属等行业 的人工费用率同比上升的幅度较大(见表 。 “日元升值 -) &#’*年被日本经济学界称为 不景气” 。
三、 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灭
为了应付 “日元升值不景气” , 日本中 央银行、政府先后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 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日本银行在&年左右的 时间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 &#’*年&月 -.日将官方贴现率从(,调到!"(,; -月&.日 调到!,; (达到&#+’年-月 !月%&日调到-"(, 至&#+#年!月的战后最低水平) ; &&月&日又 调到-,; &#’+年%月%-日再调到%"(,,连创 两次战后历史最低。 现在看来, 当时日本银 行连续大幅度调低利率是导致经济泡沫化 的一大失误。因为在生产已经严重过剩的 情况下调低利率对刺激投资和消费的作用 不明显, 反而会刺激社会流动性更加过剩。 由于内需不足,企业家对生产的投资兴趣 降低, 而将流动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 造 成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拉动 银行贷款扩张。 另一方面, 为了进一步扩大 内需, &#’+年(月日本政府出台了*兆日元 规模的 “紧急经济对策” 。 其中!"-兆日元用 于公共事业, ."+兆日元追加为住宅金融公 库融资, &兆日元作为减税弥补。后来为提 早实施公共事业规划, 又增加了!兆日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