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卡子接触问题

合集下载

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阻和 散 流 电阻 , 于环 境 的灰 尘等 原 因 , 碳刷 由 使 接触 电阻增 大 , 方 面碳 刷 本 身 发热 , 一 另一 方 面使 励磁 电 流流 向阻值 小 的碳 刷上 , 剧其他 碳 刷 的发 加
热。
关 。氧化膜 的正常 厚度 在 -0 m的 范 围 内 , 10 一 般为 2 m. 电子显微镜 观察 发现 , 5 用 碳刷 与滑 环接 触面 是 由无 数个 点相 接 触 , 般 接触 面 只有 碳刷 总 一 面积 的千分 之几 左右 。接 触 面积 的大小 , 由电机 的 转速 、 滑环 材质 的硬度 、 工精 度 、 摆 度 、 刷 的 加 偏 碳 材质、 碳刷 上 的压力 大小 等 因素来决 定 。 氧 化膜 具有 非常 好 的润滑 性 能 , 润 滑层 主要 其 是 石墨 膜 , 这层 石墨 膜 , 将碳 刷 与滑 环分 开 , 使摩 擦 在 石 墨润 滑层 间进 行 , 降低 了摩 擦 系数 , 少 了摩 减
(nryS ucsad Pw rPat a rn & SelC .Ld,Sa dn rn & SelGop L iu hn og 2 1 0,C i E eg o r n o e l ,L i Io e n wu te o, t. h ogIo n te ru , a ,S ad n 7 14 h, w
H e tng a i Ca e f G e e a o i i g Ri g a e a to a y M e s r s us s o n r t r Sld n n nd Pr c u i n r a u e
L h a -i U N Y n h a A h— u , I o — in IC u n j ,G A a- u ,G O Z iq n LN Y u xa g

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李传纪;关彦华;高智群;林佑祥【摘要】从电磁因素、碳刷电阻值、弹簧压力、通讯、机械及摩擦等方面分析了由于碳刷发热造成发电机滑环受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注意事项.【期刊名称】《冶金动力》【年(卷),期】2011(001)004【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碳刷;滑环;原因;措施【作者】李传纪;关彦华;高智群;林佑祥【作者单位】山东钢铁集团莱钢能源动力厂,山东莱芜271104;山东钢铁集团莱钢能源动力厂,山东莱芜271104;山东钢铁集团莱钢能源动力厂,山东莱芜271104;山东钢铁集团莱钢能源动力厂,山东莱芜271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1 前言莱钢能源动力厂老区1#、2#汽轮发电机原励磁系统采用直流励磁系统,在进行励磁机内的碳刷更换时,由于空间狭小,检修人员容易触碰励磁机外壳而触电,且碳刷打火严重,靠近励磁机侧的大轴碳刷曾经出现打火严重造成滑环表面及刷架烧毁,发电机被迫停机。

2 滑环表面氧化膜简介碳刷在滑环上运行时,在其接触面上形成一层均匀、适度、稳定的氧化膜,氧化膜是一种复合薄膜,其组成成分与碳刷型号及滑环的材料成分有关。

氧化膜的正常厚度在8~100 μm的范围内,一般为25 μm.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碳刷与滑环接触面是由无数个点相接触,一般接触面只有碳刷总面积的千分之几左右。

接触面积的大小,由电机的转速、滑环材质的硬度、加工精度、偏摆度、碳刷的材质、碳刷上的压力大小等因素来决定。

氧化膜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能,其润滑层主要是石墨膜,这层石墨膜,将碳刷与滑环分开,使摩擦在石墨润滑层间进行,降低了摩擦系数,减少了摩擦热的产生,减少了碳刷的磨损。

碳刷的过热故障,很多情况是由于氧化膜被破坏且无法重新建立导致的。

3 滑环发热原因分析3.1 电磁因素在进行无功或励磁电流调整时,碳刷的火花有明显变化。

在励磁机换向时,碳刷与换向片接触不良,接触电阻过大;整流子或滑环的氧化膜薄厚不均匀,引起碳刷电流分布不平衡;或者负载突然变化,以及突发的短路导致换向片间的电压分布异常。

4112地阻仪的改进和使用方法

4112地阻仪的改进和使用方法
前 要 做 到 地 线接 触 牢 固 , 接 卡 除锈 , 种 测 试 断 各
技术水平 , 增加设备的投入力度 , 才能打造出一 支技术过硬 , 装备先进的防雷检测验收队伍 。 确 保人 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为国家的现代 化建设 。 气象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就会 压到 仪表 的按钮 , 使仪表工作 , 造成仪表长 时间放 电 , 过度放电 , 损坏仪表 。 以致 其二 , 仪表

用 仪器是 日 本进 口的4 1 l2型地 阻仪 , 是省局定 期检定 的唯一设备 。这种地阻仪 给我省的防雷 检测 工作 中, 这种地阻 仪也逐渐暴露 出很多缺陷 ,给检测工作带来诸
多不便 。地 阻仪存在的和在工作 中经常出现的 问题 有 ; 其一 , 阻仪盒子 比较小 , 地 里面装 的附 件比较多 。 出厂的时候可以摆 放整齐 , 一旦使用 几 次过后就很难复原 , 造成互相挤压 , 稍有不慎

装避雷器。 引下线过度 电阻是否过大等 。 网阻 地 值必须小于 0 欧姆。 - 2 地阻是一个变化 的量 , 它 是随着土壤湿度 的变化而变化 的。在雨 中或雨 后不能测试地阻。晴好的天气测试地阻必须有 个适合本地情况 的地阻系数表来配合地阻仪 的使用。平时地阻仪测出的读数加上季节系数 才是实际的地 阻, 记录造册。 防雷减灾任重而道远 ,广大基础台站在防 雷方面的专业人员很少 , 器材装备都很薄弱 , 远 远不能适应社会 的高速发展 。急需提高 自身的
内电池盒 与仪表是用扣状 接头,里面的正负电 源线很细很硬 ,换过几次电池过后 电源线就会 从根部折 断 , 折断后还很不容易修复 , 必须连线 和卡扣一起换掉 。 其三 , 测试用的红, , 黄 兰线一 头的弹簧 卡子不结实 , 弹簧压力较小 , 容易产生 接触不 良的问题 。以上缺陷在地 阻仪使用后不 长 时 间就 会 陆续 发 生 。 此 我 做 了如 下 改 进 , 为 比 较好的解决 了以上 的问题 :第一 ,主机原样不 动 ,把盒 内的三根测试线连同两根地级丁全部 拿到盒外 , 另行存放 。 这样做可以保证 主机不会 受到挤压和碰撞 , 保护主机的安全。第二 , 两根 地级钉较小 , 也不耐用 , 有时还会产生与土壤接 触不 良的现象, 必须重新做二根地级钉 , 到较大 的五金建材商店里去买一根不锈 钢棍 ,要求是 实心的 , 直径 三公分 , 长度 10公分 。按照原来 5 地 级 钉 的样 子做 大 一 些 , 长 2 横 5公 分 , 头 长 下 5 公分 , O 下头打磨 成尖 , 中间用电焊焊 接牢 固 即 可 。 三 , 两个 特 殊 的地 级 备 用 。 不 锈 钢 第 做 用 板 做 材 料 , 度 要 求 05公 分 , 成 直 径 3 厚 . 做 O公 分 的 圆盘 状 ,圆 盘 中心 焊 上 一个 小铁 角 用 来 当 地 级 。 准 备 一 瓶低 浓 度 的 盐 水 随 时 带着 。 再 当遇 到测试场地是硬覆 盖,或水泥地面无法 打地级 的时候把此圆盘地级放在水泥地面上 ,浇上盐 水就是需要的地级了, 经过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 第 四,检测时会 经常遇到一些旧楼 ,周 围有门 市, 车库 , 仓库等违章建筑 ; 还有就是经过改造 过 的楼 , 楼顶上面增 建了一层或两层 , 或左右又 增加 了占地面积 ;再有整栋楼房都进行 了大规

CT14型弹簧机构的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CT14型弹簧机构的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CT14型弹簧机构的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首先,CT14型弹簧机构常见的故障之一是弹簧断裂。

弹簧断裂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a)弹簧质量不合格,材质或工艺存在问题;b)弹簧过度疲劳,使用寿命超过了设计要求;c)弹簧负荷过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a)使用质量可靠的弹簧,确保材质和工艺符合要求;b)定期更换弹簧,避免超过其使用寿命;c)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弹簧,并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超负荷使用。

第二个常见故障是弹簧机构卡死。

造成卡死的原因可能有:a)弹簧机构的润滑不良,导致摩擦增加;b)弹簧机构的零部件磨损严重,使得运动不流畅;c)弹簧机构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a)定期清洁和润滑弹簧机构,确保润滑油或脂能够进入关键部位;b)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保持机械表面的光滑度;c)改进结构设计,减少摩擦点,优化机械的运动性能。

第三个常见故障是弹簧机构的调节不准确。

造成调节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有:a)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不熟悉,无法正确调节;b)机械设备本身存在精度问题,导致调节不准确。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a)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对机械设备的熟悉程度;b)检查机械设备的精度,如果有问题,应及时调整或更换零部件。

第四个常见故障是弹簧机构的不稳定性。

造成不稳定性的原因可能有:a)弹簧机构的结构刚度不足,导致变形或振动;b)机械设备的支撑不稳定,使得整个系统发生晃动。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a)增加结构的刚度,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梁的宽度等方式实现;b)加强机械设备的支撑,确保其稳定性。

总结起来,CT14型弹簧机构常见的故障原因可以归结为弹簧断裂、卡死、调节不准确和不稳定性等。

对于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弹簧、定期清洗和润滑、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改进结构设计、培训操作人员、调整机械设备的精度和加强支撑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维护和延长CT14型弹簧机构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弹簧连接体问题解题思路

弹簧连接体问题解题思路

弹簧连接体问题解题思路
弹簧连接体问题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决。

Step 1: 理清问题条件
首先,要明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包括弹簧的初始长度、劲度系数、外力等。

理解问题条件有助于正确理解问题,并为后续计算提供必要的信息。

Step 2: 确定平衡条件
弹簧连接体问题通常要求找出弹簧达到平衡的位置或最大伸缩位移。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找出使得合力为零的位置。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弹簧的弹性力与外力之和必须为零。

Step 3: 应用弹簧公式
根据弹簧的劲度系数和伸缩位移量,可以使用胡克定律来计算弹簧的伸缩力。

弹簧公式为:
F = -kx
其中F是伸缩力,k是劲度系数,x是伸缩位移量。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可以找出使得合力为零的伸缩位移量。

Step 4: 检查解的合理性
对于弹簧连接体问题,解可以是正数或负数。

正数表示弹簧被拉伸,负数表示弹簧被压缩。

需要检查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比如弹簧是否可伸缩到给定的位移范围内。

Step 5: 解释解的物理意义
最后,需要解释解的物理意义。

这可能涉及到伸缩位移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比如连接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解决弹簧连接体问题并得出准确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复杂程度可能不同,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或考虑更多的物理因素。

高压开关柜检修及注意事项

高压开关柜检修及注意事项

高压开关柜检修及注意事项目录1 高压开关柜检修前的准备-----------------------------12 检修保养步骤及质量标准-----------------------------1 2.1 高压开关柜体检修保养-----------------------------1 2.2 真空断路器检修保养-------------------------------3 2.3 电压互感器的检修保养-----------------------------5 2.4 电流互感器的检修保养-----------------------------6 2.5 避雷器和熔断器的检修保养-------------------------7 2.6 接地开关和电磁锁的检修保养-----------------------8 2.7 其他设备检修保养---------------------------------9 3注意事项及验收-------------------------------------11 3.1安全措施-----------------------------------------11 3.2技术措施-----------------------------------------12 3.3检修时的注意事项---------------------------------12 3.4设备检修后的验收---------------------------------13高压开关柜检修及注意事项1高压开关柜检修前的准备⑴工具开口和套筒扳手、转矩扳手、转矩扳手用套筒、活扳手、绳带,吊具,专用工具、安全防护用具,毛刷,游标卡尺、盒尺、钢板尺、电缆轴、组合工具、25W电烙铁,梯子等工器具。

接地开关操作手柄、开关储能手柄、开关柜进车摇把、运转手车、手电筒、验电器,接地线等。

⑵仪器、仪表数字万用表、500V兆欧表、2500V兆欧表、开关特性测试仪、直流低电压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双臂电桥)、耐受电压试验装置等。

开关弹簧操作机构检修及常规缺陷处理

开关弹簧操作机构检修及常规缺陷处理

开关弹簧操作机构检修及常规缺陷处理摘要:本文对电力检修实际中常见的开关弹簧机构检修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此类型开关几类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弹簧机构开关故障处理1 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复杂程度与可靠要求均在不断提升,断路器电路大电流通断控制的主要设备,其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弹簧操作机构具有内部构成简单、维护工作量小、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范围内的高压断路器等电网设备。

在实际生产中出现弹簧机构频繁发生原件毁坏不能正常工作、拒动故障、接触不良等现象,对断路器的正常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对弹簧操作机构常出现的几种故障进行了列举,并对如何进行检修和如何解决该故障缺陷的提出合理的建议。

2 弹簧操作机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2.1 设备状态检修概述设备状态检修的内容就是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并及时的提供设备状态信息,并根据该诊断信息来判断设备是否异常从而达到预知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进而能够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监测数据越来越准确,从而提高了设备故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预测故障发生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的产生。

这种设备状态检修在电网中受到强烈的欢迎和推广应用。

2.2 弹簧操作机构的检修方法对弹簧操作机构进行检修时:①要观察外部结构,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无专业人员在现场,不得让人碰触机构内部的接触器的触点并且不能对弹簧操作机构进行储能操作。

通过观察来尝试确定设备出现故障的位置,若弹簧机构外部无明显异常,有可能是其机构内部发生故障,有可能是弹簧操作机构内部生锈腐蚀卡涩或分闸缓冲器漏油等故障,这是可通过近距离的仔细观察机构外部异常运行现象然后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定该机构内部的故障发生的位置;②通过对机构外部的气味进行判断,若周围有烧糊的气味,可能是保护插件或者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等内部烧坏,在明确原因后,可进一步的对元器件进行检查时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若通过以上方法仍没有确定故障位置,可以对断路器的分合闸做试验,观察该弹簧机构分别在分合闸的状态下的运行情况,可以快速的判断是否是断路器出现合后即分的故障缺陷;③除通过对外部机构直接判断外,也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来快速的找出故障的发生原因。

电子式电能表单板老化的实现

电子式电能表单板老化的实现

电子式电能表单板老化的实现何小辉;崔艳华;刘静然;项立卫;方明义;朱光磊【摘要】Electronic type electric energy meter requires higher quality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which are affect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life of electronic device. In order to find the quality defects of electronic devices as early as possible, prolong their lives, reduce the cost, and ensure high efficiency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ss production cycle, in this paper, a high temperature single-board aging proces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 can make the product operation stable and reliable.%电子式电能表要求有较高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却受制造工艺和电子器件的质量寿命影响.为了达到提前暴露电子器件的质量缺陷和延长其寿命并且不影响大批量生产周期的目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保证高效率,在此提出采用高温单板老化工艺来提高电能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式能够使产品现场运行稳定可靠.【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2(035)013【总页数】2页(P176-177)【关键词】电能表;制造工艺;质量稳定性;单板老化【作者】何小辉;崔艳华;刘静然;项立卫;方明义;朱光磊【作者单位】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340 引言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核心[1],电子元器件质量的高低和寿命的长短直接决定了包括电子式电能表在内的所有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元分析上机指导书
冯勇
2010.09.01
实验项目(二):弹簧卡子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一、实验目的
1、巩固ansys软件的使用。

2、了解ansys软件中针对接触问题的分析流程,掌握实际接触问题分析的解决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Ansys分析软件。

2、计算机若干
三、弹簧卡子接触问题简介
将对一个弹簧卡子进行接触分析,计算将卡头压进卡座和拉出卡座所需要的力。

此问题属于需要输入厚度的平面应力问题,卡头和卡座的底板被认为是刚性的,因此在建模时不以考虑。

由于模型和载荷都是对称的,因此可用模型的右半部来进行计算。

求解通过二个载荷步实现。

情况如下图所示。

四、分析步骤
步骤一:建立计算所需要的模型。

在这一步中,建立计算分析所需要的模型,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划分网格,给定边界条件。

并将数据库文件保存为“exercise2.db”。

在此,对这一步的过程不作详细叙述。

步骤二:恢复数据库文件“exercise2.db”
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 Menu>File>Resume from
步骤三:定义接触单元的材料特性。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sal Props>-Constant-Isotropic.
Isotropic Matersal Properties (各向同性材料性质)对话框出现。

2、指定材料号为3,单击OK。

另一个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对话框出现。

3、对摩擦系数(MU)键入0.2 。

4、单击OK。

步骤四:定义接触单元的实常数。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

实常数对话框出现。

.
2、单击“Add”,下一级对话框出现。

3、移动滚动条,使之指向“CONTAC48”,然后单击“OK”。

出现下一级对话框。

4、在实常数号的输入框中键入3,在法向刚度的输入框中键入6e3,然后单击“Apply”。

5、在实常数号的输入框中键入4,在法向刚度的输入框中键入6e3。

6、单击OK。

步骤五:为了建立接触单元创建四个结点组元。

1、将线号为9和17的线上的结点定义成组元“snapins”
2、将线号为3的线上的结点定义成组元“snapprg”
3、将线号为8的线上的结点定义成组元“pullins”
4、将线号为2的线上的结点定义成组元“pullprg”
步骤五:建立接触单元。

1、设置适当的单元类型,材料号和实常数号。

2、在插入时接触的两个面之间生成对称接触单元。

3、为了在拉出时接触的两个面之间生成接触单元,将实常数号变为4。

4、在拉出时接触的两个面之间生成对称接触单元。

步骤六:进入求解器
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

步骤七:打开预测器,设置输出控制。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Load Set Opts-Nonlinear>Predictor。

2、将predictor的状态设置为“ON”。

3、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ions- Output Ctrls>
DB/Results File. Coutrols for Database and Results File Writing (对数据库和
结果文件写入的控制)对话框出现。

4、单击“Every substep”且选中它。

步骤八:设置载荷步选项。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ions-
Time/Frequenc>time&Substep。

Time&Substep Option(时间和
时间步选项)对话框出现。

2、对Number of substeps (子步数)键入10。

3、单击automatic time stepping option(自动时间步长选项)使之为
ON,然后单击OK。

4、将最大的子步数设置为100,将最小的子步数设置为5。

步骤九:加载。

给Y=60的所有结点施加一UY=-30的位移。

步骤十:求解。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2、检阅状态窗口中的信息然后单击close。

3、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求解当前载荷步)对话框中的OK开始求解。

步骤十一:对第二个载荷步加载。

1、给Y=60的所有结点施加一UY=-27的位移。

即以第一个载荷步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将卡头上拉3个单位。

2、激活线性搜索。

步骤十二:求解第二个载荷步。

1、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2、检阅状态窗口中的信息然后单击close。

3、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求解当前载荷步)对话框中的OK开始求解。

4、在“LSNUM”的输入框中键入4
步骤十四:进行后处理。

在这一步中,可以进行所想要的后处理,在此不进行详述。

附:
/prep7
/title,plastic snap-fit connector
et,1,42,,,3
et,2,42,,,3
mp,ex,1,2.8e3
r,1,5
et,3,48,,,1
k,1,10
k,2,20
k,3,15,18.5
k,4,10,20
k,5,12.5,30
k,6,20,30
l,1,3
l,3,4
l,4,5
l,5,6
l,6,2
l,2,1
al,all
lgen,2,1,3,1
k,11,5
k,12,5,30
l,11,7
l,11,12
l,12,10
lsla,s
lsel,invert
al,all
lsel,all
rectng,0,15,0,10
asba,2,3
agen,2,4,,,0,30,0,,0,1 asel,s,,,4
aatt,1,1,2
asel,all
esize,4
amesh,all
fini
/solution
nsel,s,loc,y,0
d,all,all
nsel,s,loc,y,60
d,all,uy
nsel,r,loc,x,5
d,all,ux
nsel,all
fini
/prep7
mp,mu,3,0.2
r,3,6e3
r,4,6e3
lsel,s,,,9
lsel,a,,,19
nsll,s,1
cm,snapins,node lsel,s,,,3
nsll,s,1
cm,snapprg,node lsel,s,,,8
nsll,s,1
cm,pullins,node lsel,s,,,2
nsll,s,1
cm,pullprg,node lsel,all
nsel,all
type,3
mat,3,real,3 gcgen,snapins,snapprg gcgen,snapprg,snapins
real,4
gcgen,pullins,pullprg gcgen,pullprg,pullins
fini
/solu
pred,on
autot,on
nsubst,10,100,5 outres,all,all
nsel,s,loc,y,60
d,all,uy,-30
nsel,all
solve
nsel,s,loc,y,60
d,all,uy,-27
nsel,all
lnsr,on
solv
fini
/post1
set,list set,,,,,0.8
esel,s,type,,3 etable,st,nmisc,1 etable,gap,nmisc,3 etable,length,nmisc,4 esel,s,stab,st,1,2 esort,etab,gap,1 pretab
esel,all
/dscal,,1
/plops,minm,0
/edge,,1
esel,u,type,,3
set,first
pldi
/user set,,,,,0.8
plns,s,eqv
/cont,,,user
fini
/posr26
nsol,2,44,u,y,disp rfor,3,44,f,y rfor,4,59,f,y rfor,5,56,f,y add,6,3,4,5,force add,2,2,,,,,,,-1 xvar,2
plva,6
fin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