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规划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工可(含初设)修

工可(含初设)修

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简介 (2)2 编制依据与规范标准 (5)2.1编制依据 (5)2.1编制规范标准 (5)3 气象和水文 (7)3.1气象 (7)3.2水文 (7)4 工程地貌和地质 (9)4.1地形地貌 (9)4.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9)4.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11)4.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2)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7)5.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5.2可行性 (19)6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1)6.1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21)6.2工程总体布置 (22)6.3河道工程设计 (23)6.4护岸工程 (24)6.5亲水平台 (36)6.6工程计算 (37)7 施工組织设计 (40)7.1施工条件 (40)7.2主体工程施工 (40)7.3土方平衡 (42)7.4施工进度计划 (42)8 工程管理 (43)8.1管理机构 (43)8.2运行管理与维护 (43)9 环境影响评价 (44)9.1工程对环境的效益 (44)9.2工程实施时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44)10 水土保持 (45)10.1设计依据 (45)10.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45)10.3水土流失预测 (46)10.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6)11 工程投资概算 (48)11.1编制依据 (48)11.2其他费用计费标准 (48)11.3工程投资概算 (49)12 效益分析 (51)12.1经济效益 (51)12.2社会效益 (51)12.3环境效益 (51)附件 (52)1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上海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侧,是为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而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亦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商务中心。

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融合低碳理念,将建成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成为上海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区域供能建设方案

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区域供能建设方案
➢ 各能源中心供能系统适当考虑容量冗余 、用能多样、多系统并联等措施
第10页/共125页
三 总体技术路线和供能技术指标
第11页/共125页
区域集中供能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原则
➢ 满足业主对本项目的相关要求,遵守国家和上海市有关的设计规范、规定等 ➢ 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业主要求的总体目标 ➢ 采用电力、燃气、燃油等多种能源,保障供能安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 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能源政策和能源价格,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优惠政策 ➢ 以分布式供能系统为核心,以其他冷、热源形式为补充 ➢ 在满足业主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系统配置,控制投资规模 ➢ 合理选择能源中心站址,减少区域供冷半径 ➢ 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考虑采用水蓄冷技术,可对电网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缓解电力
➢ 酒店人均使用面积指标:高 档 酒 店 30m2/p , 普 通 酒 店 15m2/p
➢ 人均占有的使用面积与建筑 面积之比取0.5
➢ 人均综合用水指标: 480L/(p·d) ; 日 变 化 系 数 1.5 , 时变化系数2.58
➢ 酒店考虑全年365 天、每天 24h供热水
➢ 北区最大时耗量10.85MW; 南站最大时耗量11.23MW
第2页/共125页
核心区(一期)简介
➢ 地铁2号、10号线东西向从地下穿过, 管线穿越轨交空间的难度大
➢ 以轨交线为界,划分为南、北二区
➢ 轨交线以南为南区,总建筑面积约为 91.648万m2,其中办公+商业+会展+公 共设施约占80.6%,酒店+服务型酒店 +文化娱乐约占19.4%
➢ 轨交线以北为北区,总建筑面积约为 95.8801万m2,其中办公+商业+会展+ 公共设施约占78.9%,酒店+服务型酒 店+文化娱乐约占21.1%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
——核心区一期,暨城市设计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汇 报
二、规划创新

设计理念创新 规划控制创新结构 Nhomakorabea●
三、实施效果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
江苏省
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 展轴线的交汇处。 面向全国,服务东部沿海
上海市
及长三角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商业及配套设施分布
设备
功能布局(三维):
办公 办公
商务功能—— 3层以上
商业功能——地下1层至3层 休闲及其它——融合其中
公 共 设 施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娱乐 休闲 公共设施 停车 设备 停车 公共设施 办公
商业
商业 商业 商业
典型酒店商业功能组合
步行网络
(2)公共空间追求多样性与人性化 规划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强调空间的 可选择性与可步行化。
2、规划控制创新 为适应城市建设由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需求,规划对传
统控规的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大胆创新,强调空间形态、功能业态及低碳
指标的结合,最终形成“导则+图则+三维模型”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规划 控制体系。
低碳指标体系表 城市规划布局
(1)强调低碳理念与规 划的结合,提出详尽的低碳建 设指标体系,与导则及图则相 结合,确保低碳理念落于实处。
(2)强化对功能业态的控制
规划除了对地块主要用地性质进行控制外,还对分层功能业态提出
明确要求。
(3)突出对公共空间的控制
控制体系
GIS技术
三 维 规 划 理 念
公共空间立体复合式的控制

虹桥商务区概况及发展分析

虹桥商务区概况及发展分析

虹桥商务区一期地块详情——瑞安天地
核心区一期06号地块 Shui On Land Limited(瑞安)
06地块用地62200平方,拟廸廸筑物 单体约25幢,地上总面积233140平方, 地下室廸面139911平方(其中商业 52995)。廸筑单体的地上为2~11层。 地下3层,地下二层不虹桥枢纽交通中 心西延伸工程地下一层公共空间相连通。
容积 率
3.7 351 3.1 7 2.6 303 3.6 8 2.2 275 3.4 33 3.1 919 2.6 524 3.8 452
受让人
成交日期
中标总 地价 ( 万元)
318800 321700
每亩地 价 (万)
3411.7 2388.2
楼面地 价(元)
13700 11300
地上可 建面积( 米2)
Shui On Land Limited(瑞安) 上海虹桥商务区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EASY GAIN INTERNATIONAL L.L.C, 丽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万通英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 昌雅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聚湘投 资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综合交通枢纽,廸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 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廸设的新平台,面吐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 易机极的汇集地,是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 高端商务中心。 上海虹桥商务区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 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 发展的产业格局。
虹桥商务区市场分析报告
上海中原资源中心研展部
2013.06
本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在获得中原地产书面许可之前,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都不可被擅自引用、复制和传播。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四至范围:北起北翟路,南到沪青平公路,西至铁路外环线, 东至环西一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规模,约 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 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业态将包括总部经济、会议产业、办公 楼、酒店、商业、娱乐及生活等。

谢谢观赏…
更多细节欢迎垂询:8621-63602128


新虹桥商圈简介
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商品集散 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 具体分三个层次完成: • 将逐步形成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影响力; • 聚集国际品牌,并引进目录店、集成店、折扣店等新型商业业态; • 以高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虹桥国际化高端商圈。 商圈将通过对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国际贸易,发展具有虹桥 特色高端商贸服务业。

大虹桥商务区
随着虹桥国际枢纽、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段10号线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推 进,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的“大虹桥商务区”正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重 要区域的形成涉及到上海长宁、闵行、青浦、普陀、嘉定、松江六个区。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根据规划和功能定 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 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

大虹桥带动性
虹桥

新虹桥商圈简介
新虹桥商圈的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 商品集散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它将被打造成以高端购物、 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 凭借现有虹桥CBD及天山路商业区的基础,数年内将被打造成集高端 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极具潜力成为上海 西区真正核心区域,并依托虹桥国际交通枢纽优势,闪耀长三角...

基于SWOT分析的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

周小山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在对上海虹桥商务区整体交通资源进行全面SWOT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上海城市交通资源布局、对外交通联系、与市域交通联系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完善上海对外交通枢纽布局,充分发挥虹桥枢纽功能,注重构建便捷、可达性强的综合性交通体系,强化区域交通微循环系统,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平台,构建相对独立的会展交通系统,倡导“TOD”开发模式和职住平衡等交通发展策略。

【总页数】5页(P116-120)
【作者】周小山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城市治理比较中心;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交通协调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7
【相关文献】
1.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商务发展和规划——以上海西郊(徐泾)临空商务区为例 [J], 姜吉运;钱波
2.综合交通枢纽型商务区多功能主导的生态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虹桥综合交通商务区绿地为例 [J], 俞莉萍
3.水乡特色突出的高强度城市地段街区模式探索——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为例 [J], 钱辰丽; 马俊威; 江泓; 高源
4.城市重点地区规划实施评估的要点与方法探讨——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 [J], 陆圆圆
5.存量视角下商务区的综合性更新策略与方法探索——以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许思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虹桥枢纽市场调研报告

虹桥枢纽市场调研报告

虹桥枢纽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交通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满足人民出行的需求,上海市开展了虹桥枢纽市场调研,旨在了解虹桥枢纽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二、调研目的•了解虹桥枢纽的交通设施是否与市场需求匹配;•分析市场竞争情况,寻找潜在的商机;•提供决策参考,为虹桥枢纽的发展制定合理策略。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文献研究:搜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了虹桥枢纽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规划。

2.实地考察:对虹桥枢纽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交通设施、商业街区、交通运营情况等。

3.问卷调查:针对虹桥枢纽的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满意度。

四、调研结果1.虹桥枢纽交通设施虹桥枢纽作为上海市交通枢纽之一,交通设施较完善,包括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

然而,在高峰期,交通压力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制和规划。

2.商业街区虹桥枢纽商业街区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旅客。

然而,部分商业区域存在租金过高、商家竞争激烈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经营模式。

3.交通运营情况虹桥枢纽交通运营情况良好,地铁和公交运营时间较长,能够满足市民和旅客的需求。

然而,部分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设施老化,需要进行维护和改进。

4.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虹桥枢纽使用者对交通设施和商业区域表示满意,但仍有一些用户反映交通拥堵、商业服务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和服务。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虹桥枢纽市场需求强劲,但交通压力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交通规划和管理;2.商业街区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经营模式;3.交通设施维护与改进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应加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六、建议和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2.推动虹桥枢纽商业街区的发展,鼓励创新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3.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徐泾中 QPPO-0102 单元

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徐泾中 QPPO-0102 单元
8.4 局部调整或修编前控规的法律效力。控规局部调整或修编前的控制性详 细规划法定文件,作为当时项目许可行为的法定依据,其法律效力可追溯。
9、规划执行
根据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情况,按照对公共和相邻地块利益的影响程度和地块 自身发展的合理程度,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和控制线可按《上海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适用程序,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适用。
7.3 一般性修缮和改造是指:地块的用地性质不变、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变、 地块内建筑主体高度基本不变(水箱、电梯井、天线等必要设施的高度改变不计 入建筑限高)、建筑面积不大于已取得的产证核定的建筑面积。
8、规划更新
8.1 附加图则。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单元普适图则中划定的重点地区属于城 市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区,应通过城市设计或专项研究制定附加图则,纳入本控制 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文件。附加图则是重点地区建设项目许可的必要依据。
8.2 局部地块调整图则。若因为必要的原因引起局部地块的规划调整,应按 法定程序修订该地块所在街坊的普适图则。局部地块调整图则应作为调整后建设 项目许可的必要依据。
4
8.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启动本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修编。修编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应作为修编后建设项目许可 的必要依据。
9.1 甲类适用:通过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予以确认。 9.2 乙类适用: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通过专家或专业部门论证程序予以 确认。 9.3 丙类适用: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予以确认。
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在地区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两个,即为全市提供保障性住 房及普通商品房的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区域以及为大型会展设施提供综合公共服 务设施配套功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2)低碳特点 ) • 低碳的核心是实现节能减排,本次规划将在城市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 • 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小街坊,高密度要的公共 活动功能均沿此轴线布置低高度的空间形态创造步行化的 环境 适宜节能的建筑群体通过功能混合布局减少长距离 出行通过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增强可行走性;交通组织方面 主要包括鼓励步行交通及自行车交通 促进公共交通 减少 私车交通;能源利用方面主要包括 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 源并尽可能利用近距离输送 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建 筑设计方面主要包括控制建筑材料建筑物的遮阳及外保温、 屋顶绿化、建筑自然通风等。
25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4)多元混合的功能业态 ) • 多元混合是低碳商务社区在功能业态方面最为重要的特 征,在功能构成上核心区主体功能为商务办公配套功能包 括零售商业 文化娱乐 体育休闲 高端会议 • 精品展示 餐饮 酒店等 在规划布局上 摒弃传统的功能分区 模式 采取了混合渗透 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 商务办公相对 均匀布置 酒店结合商务办公分散布置 以高 端商务酒店及 公寓式酒店为主 精品会展结合景观轴线布 置 商业功能以 零售商业为主 主要包括高档 中档和日 常购物区 其中高 中档购物区沿主轴线布置 日常购物 区结合商务办公 布置 于街坊内部公共空间或十字路口 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功能 主要包括餐饮 咖啡酒吧 健身房影剧院 美术馆 博物馆等 结合办公和酒店混合布置。
3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1、虹桥商务区概述 、 • 根据国家发展上海的总体战略部署,上海建立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四个中心于于一体 的国际化大都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运而生。 • 2009年初,经国家批准,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 正式命名为“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 海中心城西部,规划总用地面积26.3平方公里, 是未来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重心,地理位置处于 上海市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衔接的门户位置。
5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大虹桥” • 指面积为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其以 虹桥交通枢纽区域为中心,从大虹桥概念 辐射范围来说,闵行、长宁、青浦、嘉定 四区位主要覆盖区域,同时,普陀和松江 两去也在“大虹桥”效应范围内。
6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大虹桥” 指面积为86 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 其以虹桥交通枢纽区域 为中心,从大虹桥概念 辐射范围来说,闵行、 长宁、青浦、嘉定四区 位主要覆盖区域,同时, 普陀和松江两去也在 “大虹桥”效应范围内。
7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2、虹桥商务区规划状况 、 • 根据功能业态及交通条件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三 组团”的布局结构。 • “两轴”是东西向的商业休闲景观轴和南北贯通 的申长路商务功能发展轴,其中商业休闲景观轴 是中心轴线。主要的公共活动功能均沿此轴线布 置; • “一带”是指西侧的滨水休闲带; • “三组团”是指与枢纽本体衔接的中心商业商务 组团以及南侧和北侧的商务贸易组团。
20
二、从交通枢纽走向商务区
• 2、规划的高起点:有效匹配城市发展战略进程 、规划的高起点: • 站在城市运营的高度,虹桥商务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 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商务区主流建 筑将是集居住、办公、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个综合性 建筑,不但能满足现代“24小时商务”的要求,并且可以 为大量办公、居住于此的人们节约更多宝贵时间,提高工 作效率与生活效率。如今城市生活已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交通枢纽和建筑物之间需要更好的功能整合,来体现对城 市空间与土地的高效利用。
15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3、从上海商务全局思考项目的市场定位 、 • 1)、从上海商务市场发展的规律看虹桥商务区 )、从上海商务市场发展的规律看虹桥商务区 )、 •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繁荣,虹 桥地区已经成为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虹桥开 发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涉外商贸为主导的开发区,是上海辐 射长三角的重要功能区,同时也是各国驻沪领馆、国际机 构、国际企业在沪的集聚区。上海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 市,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外滩CBD、陆家嘴 CBD等中央商务区、各区域根据自身的独特的经济结构和 产业布局,还形成了人民广场CBD、徐家汇CBD、南京西 路CBD等区域中心商务区。
12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对比与分析以上中央商务区可以发现,中央商务区的形成 与发展与区域固有的经济结构、产业导向与布局和政府的 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 • 例如:南京西路CBD的崛起,便得益于中心城区四通八达 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静安区域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政策 导向,现代中心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南京西路CBD商 务的基础。应该说,地段优势加上商务概念几乎成为所有 CBD崛起和成长的成功要素。 • 对比虹桥商务区,现在拥有得天独厚政策、区位、交通优 势,未来不单是一个商务区,甚至是一个行政区。虹桥商 务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高于商务区。因此,虹桥商务区的 发展模式将紧密依赖“交通枢纽+现代商务”的模式。

21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通过“交通枢纽+新城建设”模式打造都市商务区。未来 的虹桥商务区将是复合式商务中心,在上海的西部打造一 种崭新意义上的“商务区”。 • 1)统筹协调地区内外交通组织 ) • 2)低碳特点 2) • 3)商务社区设计理念 ) • 4)多元混合的功能业态 ) • 5)均质统一的空间形态 ) • 6)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 )
从交通枢纽到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规划分析报告
1
目录
• • • • • •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二、从交通枢纽走向商务区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四、虹桥商务区竞争分析 五、对虹桥商务区的思考 六、虹桥商务区与佘山环球中心比较
2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1、虹桥商务区概述 、 • 2、虹桥商务区规划状况 、 • 3、从上海商务全局思考项目的市场定位 、
13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3、从上海商务全局思考项目的市场定位 、 • 1)、从上海商务市场发展的规律看虹桥商务区 )、从上海商务市场发展的规律看虹桥商务区 )、 •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繁荣,虹 桥地区已经成为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虹桥开 发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涉外商贸为主导的开发区,是上海辐 射长三角的重要功能区,同时也是各国驻沪领馆、国际机 构、国际企业在沪的集聚区。上海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 市,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外滩CBD、陆家嘴 CBD等中央商务区、各区域根据自身的独特的经济结构和 产业布局,还形成了人民广场CBD、徐家汇CBD、南京西 路CBD等区域中心商务区。
14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2)、虹桥商务区供给与需求 )、虹桥商务区供给与需求 )、 • 虹桥商务区供给状况:虹桥商务区规划总开发规模约170 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商务办公会议展览 酒店、公寓式酒 店、文化娱乐、商业等功能。 • 已落户或即将落户的项目:尚嘉中心(LV大厦):是一家 汇聚LVMH旗下众多奢侈品品牌的集成店,将吸引其他 国际一线品牌扎堆入:高岛屋百货:日本高岛屋百货是国 际著名的连锁百货公司之一、虹桥百盛、虹桥友谊商城; 已竣工的有汇金百货虹桥店、长房国际广场、鸿鑫时尚广 场、虹桥、天都、古北大厦、东银中心、嘉顿广场、东方 维京大厦等。
8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9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虹桥商务区一期启动区域,东侧紧邻枢纽 本体,西至嘉闵高架,南至义虹路,北至 扬虹路面。虹桥商务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4 (草案)面积约1.4 平方公里括商业用地、 商办综合用地、商业娱乐用地、绿地道路 等用地。规划总开发规模约170万平方米包 括商务办公、会议、展览、酒店、酒店式 公寓、文化娱乐、商业等。
17
二、从交通枢纽走向商务区
• 1、未来虹桥商务区将成为上海西部发展重 、 心 • 2、规划的高起点:有效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的高起点: 进程
18
二、从交通枢纽走向商务区
19
二、从交通枢纽走向商务区
• 1、未来的虹桥商务区将成为上海西部的发展重心 、 • 虹桥商务区整体规划有飞机、高铁、磁浮、城际列车、长 途高速巴士、城市公交等车站,还有轨道交通2号线、轨 交5号线、轨交10号线、轨交13号线,在枢纽周边已有沪 青平高速公路和环西一大道的基础上,规划增加了“一纵 三横”快速路。依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即是建立上海 四大中心的需要,加上其处于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周边 的生活配套将逐步完善,具有极强的流动人口和常驻人口 吸纳力。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虹桥商务区将和浦东新区共 同发展比翼齐飞。
16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正在建设的有金虹桥国际中心,古北财富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明年上半年起还将陆续开建虹开发商业楼、虹桥上海城三期、 洲际假日酒店商业裙楼等项目 • 虹桥商务区需求状况:2010年,上海机场运输生产指标增长迅 猛,屡创历史新高,年旅客吞吐量首破7000万人次大关。上海 浦东和虹桥机场共保障飞机起降551086架次(其中浦东332122 架次,虹桥218964架次),同比增长15.53%;完成旅客吞吐量 7170万人次(其中浦东4040万人次,虹桥3130万人次),同比增 长25.79%;完成货邮吞吐量370万吨(其中浦东322万吨,虹桥 48万吨),同比增长24.10%。 • 在交通方面,除了虹桥枢纽外,结合轨道线网,还将在虹桥枢 纽外围形成5个主要换乘枢纽。同时《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规划公 众参与草案》初步确定,虹桥商务区常住人口为53万左右,提 供就业岗位64万左右。
26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5)均质统一的空间形态 ) • 规划在空间形态方面突出了整体均质的特点 通过对建筑 高度 建筑密度 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强调核心 区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 树立起虹桥 商 务区特征鲜明的地域形象。 特定的限高控制形成了特殊 的建筑风貌 虹桥机场周边限高43 米,吴淞高程(+48 米),区域内建筑普遍为6~8 层, 标志性建筑最高为10 层,局部以3 至4 层裙房,联系规划街坊建筑密度大多在 50%左右街巷布局收放有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