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规划公示+总面积86

合集下载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

上海虹桥万科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摘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主要探讨了在现今多维度设计审查、复杂的规划及法规制约条件下,作为设计师如何以技术思辨的方式,从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并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的原始理念,最大限度还原设计构想,同时满足业主对项目产品定位及运营的要求,从而最终实现政府对项目宏观定位,业主对项目运营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筑地标形象的诉求,以及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的完善性、绿色环保等诸多方面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1战略定位2000年,上海成立虹桥商务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西共同形成上海经济圈三足鼎立、多极发展之势。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km2。

虹桥商务区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2011年底,万科拍得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3#地块;2012年2月,签订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合同,开始借此全力打造由住宅产业向商业转型的开山试水之作。

2项目概述项目地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虹路以西申长路以东,锡虹路以南苏虹路以北地段,基地面积为32 170m2。

地块东侧隔申虹路即是包含了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和虹桥二号航站楼的虹桥交通枢纽。

该项目由地上七栋单体建筑构成了集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与办公综合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又一标志性建筑。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地下面积共计8.5万m2,总面积约19.5万m2,各单体地上7~8层,建筑高度38m,地下满铺3层地下室。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20•【字号】沪府[2013]98号•【施行日期】2013.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沪府〔2013〕98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沪规土资详〔2013〕656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以下简称“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机场东片区位于虹桥商务区主体功能区内,规划范围由机场工作区边界线、北翟路、环西一大道、沪青平公路围合而成。

二、机场东片区作为虹桥商务区重要的组成部分,紧密依托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紧密依托T1航站楼,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现代航空服务示范区”。

其主要功能为对外交通、航空服务、主题商务办公等。

三、机场东片区规划形成“一核、一轴、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即以T1精品航站区为核心,沿友乐路、绥宁路打造南北功能主轴,依托外环生态绿带,形成由北至南主题商务区、航空服务区、航空航运商务区的功能布局。

四、机场东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21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商业及商务办公用地总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机场红线范围内总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

五、围绕迎宾一路、外环辅道及绥宁路-友乐路-空港一路,构建“一主两辅”的快速集散通道,辟通绥宁路-友乐路-空港一路的南北交通轴线,地区道路网密度为7.22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干路网密度为3.17公里/平方公里;结合轨道交通10号线T1航站楼站,设置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效、便捷的多方式混合交通网络。

六、沿迎宾一路、友乐路、绥宁路等空间节点,合理布置标志性建筑和重要建筑。

T1航站楼为区域地标建筑,建筑的形态、颜色、材料应新颖、独特,使其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视觉焦点和中心。

虹桥区域华新镇相关情况介绍

虹桥区域华新镇相关情况介绍

虹桥区域华新镇相关情况介绍目录:一、“虹桥商务区”情况介绍 (1)(一)概况 (1)(二)商务区的划分 (2)1、商务功能核心区:1.4平方公里 (2)2、虹桥商务区:26.3平方公里 (3)3、商务功能拓展区:60平方公里 (4)(三)“虹桥商务区”空间格局 (4)(四)“虹桥商务区”板块解析 (5)1、板块档次分析 (5)2、交通条件分析 (5)3、商务环境分析 (5)二、青浦区情况介绍 (5)(一)基本概况 (5)(二)经济概况 (6)1、工业项目 (6)2、现代商贸业 (7)(三)交通概况 (8)三、华新镇情况介绍 (9)(一)基本概况 (9)(二)经济规模 (10)(三)交通 (11)四、青浦区“一城两翼”规划建设 (11)一、“虹桥商务区”情况介绍(一)概况“虹桥商务区”的概念肇始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

上海市领导于2005年5月提出在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铁道部、上海市领导会议于同月确定原规划七宝铁路客站北移,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2009年初,经国家批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正式命名为“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

从地理概念看,虹桥商务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环西一大道,即外环线A20;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即华翔路;南至A9沪青平高速公路;北至规划北翟高架路。

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

如图一图二。

图1:虹桥商务区在上海市的位置图2:虹桥商务区规划区域图虹桥商务区范围内,将出现一个占地 1.4平方公里的商务功能核心区,虹桥枢纽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即北面到A11,西面到A5。

这两个区域面积相加,约86平方公里,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区。

图3:虹桥商务区涉及区域(二)商务区的划分1、商务功能核心区:1.4平方公里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区的开发总规模约158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约110万平方米,商业约14万平方米,文化娱乐约6万平方米,酒店约14万平方米,会展约14万平方米。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
——核心区一期,暨城市设计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汇 报
二、规划创新

设计理念创新 规划控制创新结构 Nhomakorabea●
三、实施效果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
江苏省
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 展轴线的交汇处。 面向全国,服务东部沿海
上海市
及长三角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商业及配套设施分布
设备
功能布局(三维):
办公 办公
商务功能—— 3层以上
商业功能——地下1层至3层 休闲及其它——融合其中
公 共 设 施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娱乐 休闲 公共设施 停车 设备 停车 公共设施 办公
商业
商业 商业 商业
典型酒店商业功能组合
步行网络
(2)公共空间追求多样性与人性化 规划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强调空间的 可选择性与可步行化。
2、规划控制创新 为适应城市建设由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需求,规划对传
统控规的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大胆创新,强调空间形态、功能业态及低碳
指标的结合,最终形成“导则+图则+三维模型”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规划 控制体系。
低碳指标体系表 城市规划布局
(1)强调低碳理念与规 划的结合,提出详尽的低碳建 设指标体系,与导则及图则相 结合,确保低碳理念落于实处。
(2)强化对功能业态的控制
规划除了对地块主要用地性质进行控制外,还对分层功能业态提出
明确要求。
(3)突出对公共空间的控制
控制体系
GIS技术
三 维 规 划 理 念
公共空间立体复合式的控制

虹桥商务区概况及发展分析

虹桥商务区概况及发展分析

虹桥商务区一期地块详情——瑞安天地
核心区一期06号地块 Shui On Land Limited(瑞安)
06地块用地62200平方,拟廸廸筑物 单体约25幢,地上总面积233140平方, 地下室廸面139911平方(其中商业 52995)。廸筑单体的地上为2~11层。 地下3层,地下二层不虹桥枢纽交通中 心西延伸工程地下一层公共空间相连通。
容积 率
3.7 351 3.1 7 2.6 303 3.6 8 2.2 275 3.4 33 3.1 919 2.6 524 3.8 452
受让人
成交日期
中标总 地价 ( 万元)
318800 321700
每亩地 价 (万)
3411.7 2388.2
楼面地 价(元)
13700 11300
地上可 建面积( 米2)
Shui On Land Limited(瑞安) 上海虹桥商务区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EASY GAIN INTERNATIONAL L.L.C, 丽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万通英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 昌雅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聚湘投 资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综合交通枢纽,廸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 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廸设的新平台,面吐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 易机极的汇集地,是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 高端商务中心。 上海虹桥商务区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 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 发展的产业格局。
虹桥商务区市场分析报告
上海中原资源中心研展部
2013.06
本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在获得中原地产书面许可之前,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都不可被擅自引用、复制和传播。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四至范围:北起北翟路,南到沪青平公路,西至铁路外环线, 东至环西一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规模,约 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 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业态将包括总部经济、会议产业、办公 楼、酒店、商业、娱乐及生活等。

谢谢观赏…
更多细节欢迎垂询:8621-63602128


新虹桥商圈简介
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商品集散 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 具体分三个层次完成: • 将逐步形成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影响力; • 聚集国际品牌,并引进目录店、集成店、折扣店等新型商业业态; • 以高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虹桥国际化高端商圈。 商圈将通过对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国际贸易,发展具有虹桥 特色高端商贸服务业。

大虹桥商务区
随着虹桥国际枢纽、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段10号线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推 进,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的“大虹桥商务区”正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重 要区域的形成涉及到上海长宁、闵行、青浦、普陀、嘉定、松江六个区。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根据规划和功能定 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 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

大虹桥带动性
虹桥

新虹桥商圈简介
新虹桥商圈的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 商品集散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它将被打造成以高端购物、 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 凭借现有虹桥CBD及天山路商业区的基础,数年内将被打造成集高端 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极具潜力成为上海 西区真正核心区域,并依托虹桥国际交通枢纽优势,闪耀长三角...

高铁站周边规划案例

高铁站周边规划案例

高铁站周边规划案例引言:高铁站片区的发展,类似于TOD模式,称之为ROD模式,是以高铁及其关联交通枢纽带动的城市高密度开发模式。

高铁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所带动的TOD模式,其规划范围和开发尺度经常是一个城市新区的能级。

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升级,在新的交通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高铁站及其周边地区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是整合交通服务、商业、商务、文娱、会展、现代服务等的城市新型功能区。

2018年发布的《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要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发展定位等,甄选出发展基础条件优越、城市特色鲜明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长三角城市经济正在从“以规模与体量论英雄”到“以特色与质量定角色”转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和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正在改变着长三角的经济版图和城市体系。

特别在高铁网络和高铁新城的建设推动下,长三角城市群“大都市中心区+功能节点城市”的空间形态正在形成。

大都市区的高铁新城定位为城市副中心,承载着国际性或区域性的金融、商务、文化、科创、贸易等功能,城市郊区新城、县级功能节点城市则主要承载着不断下沉的特色产业功能。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长三角6个高铁新城规划案例,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苏州相城高铁新城、无锡锡东高铁新城、蚌埠高铁新城、嘉兴嘉善高铁新城和杭州建德高铁新城,结合这6个高铁新城的规划建设情况,来探讨一下高铁新城对城市乃至城市群发展的影响,以及高铁新城的定位问题。

一、上海虹桥商务区——引领长三角发展的国际开放枢纽上海虹桥商务区规划总面积8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7平方公里,主功能区面积26.3平方公里,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建设引领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开放枢纽。

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重点塑造面向国际、服务长三角的商务区和交通枢纽,机场片区主要以机场功能为主,西虹桥在会展功能基础上拓展贸易和消费功能,南虹桥体现公共服务创新示范功能,北虹桥营造创新产业特色功能,东虹桥发展航空创新服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3•【字号】沪府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6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三日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开发建设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决策,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要求的重要举措。

为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在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助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虹桥商务区涉及范围和发展现状虹桥商务区地处上海西部,涉及长宁、闵行、嘉定、青浦四个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分为27平方公里的主功能区和59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其中主功能区包含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核心区是虹桥商务区近阶段重点开发区域。

主功能区涉及两个行政区、三个街镇,分别是闵行区新虹街道、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和新泾镇部分区域。

到2010年底,虹桥商务区涉及的主要街镇共有常住人口约79万人,区域内常住人口约为45万人。

(一)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7月全面投入运营。

由京沪高速(G2)、沈海高速(G15)、沪渝高速(G50)、外环高速(S20)组成的外围快速路网,以及虹桥商务区“四横三纵”(“四横”指京沪高速、北翟高架、崧泽高架、沪渝高速,“三纵”指外环高速、嘉闵高架、沈海高速)快速路网系统已初具雏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桥商务区规划公示总面积8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
2011-04-01 18:23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若楠新民网编辑:杨扬
虹桥商务区规划区位图。

来源: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新民网讯】4月1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公布了《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规划公众参与草案》,公示截止到2011年4月23日。

公众参与草案全文详见
/hdpt/gzcy/sj/201104/t20110401_437063.htm。

总面积8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
从功能定位上,虹桥商务区将建成为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
聚区,成为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

虹桥商务区位于本市中心城区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

虹桥商务区规划范围,东至环西一大道,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西至嘉金高速公路,北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用地面积86.6平方公里,包括主功能区和主功能区拓展区。

初步确定虹桥商务区常住人口为53万左右,提供就业岗位64万左右。

主功能区和拓展区相结合辐射长宁闵行青浦嘉定
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东至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环线—诸光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吗,北至北翟高架路,规划总面积约27.3平方公里。

其核心功能是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商务贸易功能,形成面向长三角的商务中心。

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总部办公、商业贸易、现代商务等。

主功能区拓展区则由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向西至嘉金高速公路,向北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总面积约59.3平方公里。

主要承担虹桥商务区的生活配套、交通保障、产业延伸和环境支撑功能,发展医疗、教育、居住研发、商务办公等,成为商务区功能的重要支撑。

同时,强化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带动和品牌效应,加强周边区域功能、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协调衔接,促进长宁、闵行、青浦、嘉定等区域功能提升。

五片三轴两廊布局融公共服务居住环境功能
结合商务区的功能布局和配套要求,重点强化公共服务、居住和环境建设,形成“五片、三轴、两廊”的空间布局结构。

“五片”包括徐泾南、徐泾北、华漕、闵北、江桥五个片区。

徐泾南、华漕片区以保留完善为主。

结合徐泾南和华漕片区的特色居住区,提供高端的居住功能。

徐泾北、闵北、江桥片区以优化提升为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功能,发展延伸辐射产业。

“三轴”指三条公交和功能发展轴,包括东西向的交通和功能发展轴,主功能区南北向轨道交通走廊(金园路-核心区-七莘路)和拓展区南北向公共交通走廊(联友路-金丰路-诸光路)。

“两廊”指两条生态景观走廊。

分别为沿苏州河形成的景观休闲走廊和沿嘉闵高架形成生态绿化走廊。

2、10、17、20号线连接枢纽建5个换乘枢纽
在交通保障方面,规划构建“四横三纵”高(快)速路与“五横四纵”主干路网路,构建“两纵三横”城市轨道网络。

规划考虑南北向除17号线连接枢纽外,拓展区沿联友路-诸光路新增大运量公共交通,东西向2、10、20号线连接到枢纽,2号线建议向西延伸1-2站。

除了虹桥枢纽外,结合轨道线网在虹桥枢纽外围形成5个主要换乘枢纽。

消除铁路外环线分割,加强主功能区与拓展区的联系,并增设高(快)速路出入匝道。

结合外围轨道站点,设置P+R停车换乘设施。

引入现代公交捷运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一环两廊两园九带构绿化空间
生态环境方面,根据上一层级既有规划中提到的市域生态系统构建要求,以及虹桥商务区区域自身的环境要求,形成“一环、两廊、两园、九带”的绿化空间结构。

“一环”指由沿沪宁高速、沪青平高速、嘉金高速和环西一大道四条高速公路及快速路设置的防护绿地围合形成的绿环。

“两廊”指苏州河两岸生态走廊与辅快路沿路两侧生态走廊构成的T字形廊道。

“两园”指闵北纪高路两侧中央绿地和蟠龙古镇周边集中绿地。

“九带”指沿主要河流形成由外围生态绿地向集中城市建设区渗透的九条绿化带,包括:北青公路-北翟路(嘉金高速与外环西段之间段)、天山西路-蟠龙塘(嘉金高速与辅快路之间段)、沪青平公路(嘉金高速与辅快路之间段)、崧泽高架路(嘉金高速与辅快路之间段)、沿西界河-虬江港-蟠龙塘、姚登港-双鹤浦-小涞港、东沙江-许浦港、双洋港、纪翟浦等绿化廊道,并结合廊道设置慢行系统,并与大运量公共交通站点相联系。

(新民网李若楠)
土地使用规划图。

来源: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
道路系统规划图。

来源: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