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研究

第2期 收稿日期:2020-10-14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项目(右医院字〔2018〕98号)作者简介:韦覃玲(1999—),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学;通信作者:黄锁义(1964—),右江民族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和高等教育研究。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研究韦覃玲1,赵士博2,马汉俊2,韦 奇2,黄锁义1,3(1.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为适应且满足新时代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改善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现提出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物化学理论课程改革,结果证明,此教学混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成效,在“解放”教师的同时,还能够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是被教师鞭策着前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雨课堂;思维导图;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2-0263-02StudyontheTeachingModeofRainClassCombinedwithMindMapinPharmaceuticalChemistryTeachingWeiQinling1,ZhaoShibo2,MaHanjun2,WeiQi2,HuangSuoyi1,3 (1.CollegeofPharmacy,YoujiangMedic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2.CollegeofClinicalMedicine,YoujiangMedic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3.KeyLaboratoryofGuangxi'sCollegefortheStudyofCharacteristicMedicineinYoujiangRiverBasin,YoujiangMedic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Abstract:Inordertoadapttoandmeettheneedsoftrainingappliedtalentsintheneweraandimprovetheteachingeffectofpharmaceuticalchemistrytheorycourse,ahybridteachingmodeofrainclasscombinedwithmindmapisappliedtothereformofpharmaceuticalchemistrytheorycourse.Theresultsshowthatthemixedteachingmodecannotonlyimprovetheeffectofstudents'previewbeforeclassandreviewafterclass,butalso"liberate"teachers,Itcanalsofullymobilizestudents'learninginitiative,nolongerbeingpushedforwardbyteachers,sothatstudentscantrulybecome"masters"oflearning.Keywords:rainclass;mindmap;medicinalchemistry;teachingreform 药物化学,英文名为MedicinalChemistry,是药物与化学两个英文单词的合称,因此它是一门专门阐明药物与化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并研制新药、合成新型化学药物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方式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探

ʌ教学与管理ɔ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方式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探张博宇(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药学院ꎬ内蒙古包头014040)[摘㊀要]㊀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ꎬ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ꎮ简洁㊁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ꎮ本文以«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为例ꎬ在实验过程中引入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ꎬ与线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ꎬ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分析ꎮ[关键词]㊀雨课堂ꎻ天然药物化学ꎻ调查问卷DOI:10.16833/j.cnki.jbmc.2020.01.035㊀㊀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ꎬ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ꎬ中心任务是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ꎮ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ꎬ是学生学习提取分离天然药物的一种手段ꎬ由于学习内容繁多㊁记忆不易㊁学习有难度等特点ꎬ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ꎬ教学效果不理想ꎮ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ꎬ启发学生课堂思维ꎬ从而形成科研能力对于后续学习十分重要ꎮ㊀㊀教育部2018年制定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制度支持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ꎬ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ꎮ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ꎻ以学生为主体ꎬ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㊁自主创造性ꎬ同时采用线上优秀电子教学资源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相结合ꎬ以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1]ꎮ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制定的能够指导㊁协助学习者按照一定学习方法㊁学习步骤进行学习的模式[2]ꎮ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整合了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ꎬ还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㊁学习需求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3-5]ꎮ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ꎬ旨在成为无缝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ꎬ将课前㊁课中㊁课后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体验ꎬ使教与学的能量最大限度释放ꎬ推动教学改革[6]ꎮ雨课堂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将PowerPoint和手机微信功能有机统一ꎬ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关系ꎬ教师可在学生手机上推送含有Flash㊁习题㊁试卷等课前预习课件ꎬ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ꎬ教与学更加清晰明了ꎮ㊀㊀我校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1)教学方法单一㊁陈旧ꎬ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课前教师留给学生预习时间ꎮ课上ꎬ教师习惯性地将实验目的㊁实验原理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讲解给学生ꎬ学生只能盲目的㊁被动的接受ꎬ机械进行相关实验操作ꎬ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应有互动ꎬ严重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ꎬ导致其参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降低ꎬ实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验操作水平ꎮ(2)学生未引起足够重视ꎮ针对课前实验预习的重要性ꎬ授课教师反复强调ꎬ但收效甚微ꎬ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ꎮ大部分学生只是将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机械地抄一遍敷衍了事ꎬ并没有详细分析实验重点㊁难点㊁注意事项等ꎬ这样简单机械性㊁毫无针对性地做实验ꎬ即使实验结果较好ꎬ也无法保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ꎬ不认真地预习往往会导致实验失败ꎮ基于以上情况ꎬ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短板ꎬ开发㊁建立一种授课方式新颖㊁学生易于接受ꎬ能更全面㊁生动讲授实验知识㊁技能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㊁紧迫的ꎮ㊀㊀本文从理论角度ꎬ探讨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ꎬ应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ꎬ将现有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与便捷易用㊁个性化强等多功能的雨课堂结合起来ꎬ设计构建了一种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ꎬ为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㊁提升学习效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ꎬ为其它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借鉴经验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学生对基于雨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使用效果的评价我们对2016级药学专业83名学生发放了«雨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ꎬ问卷回收83份ꎬ回收率100%ꎮ大部分同学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能力ꎬ对知识的掌握有较大促进作用ꎮ在加强师生沟通ꎬ提高学生自律意识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ꎮ1.2㊀实验教学方法㊀观察组学生课前将相关实验59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年1月第36卷第1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Janꎬ2020ꎬVol.36ꎬNo.1PPT上传到雨课堂平台ꎬ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ꎬ逐一解答ꎻ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ꎬ上传实验演示Flashꎬ强调实验过程中的重点㊁难点及其注意事项ꎮ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线下教学模式ꎬ采用纸质版教科书布置预习内容ꎬ课上组织阅读相关实验部分ꎬ经过实验教师讲解后再进行实验操作ꎮ1.3㊀具体的对照实验㊀选取人数相近的两个班级:我校2016级药学1班(41名同学)和2016级药学2班(42名同学)ꎻ药学1班为观察组ꎬ使用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讲授ꎻ药学2班为对照组ꎬ采取传统线下教学方法ꎮ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ꎬ两组学生由同一老师进行授课ꎬ讲授«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ꎬ83名学生都参与对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调查ꎮ2㊀结果㊀㊀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ꎬ如表1所示ꎮ在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预期效果问卷调查表中ꎮ56.6%的同学(47人)和42.2%的同学(35人)对雨课堂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持有肯定和基本肯定态度ꎬ因为考勤签到形式新颖㊁快捷方便ꎬ并且老师可以加入较多相关视频与链接ꎬ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㊁广度和深度ꎻ97.6%(81人)同学认可雨课堂提高了学习积极性ꎻ98.8%(82人)同学认可雨课堂提高了课前预习效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ꎻ97.6%(81人)同学基本认可或认可通过雨课堂有助于实验过程中对难点㊁关键步骤的掌握ꎮ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上传相关实验课程资料ꎬ翻阅学生阅读课件情况ꎬ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难点和疑点的掌握程度ꎬ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㊁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内容ꎻ96.4%(80人)的同学认为雨课堂平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ꎬ有利于性格内向同学参与提问ꎬ提高交流的时效性ꎬ与师生传统互动互为重要补充ꎮ表1㊀基于雨课堂新型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预期效果问卷调查表(nꎬ%)项目肯定基本肯定否定提高学习主动性35(42.2)46(55.4)2(2.4)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46(55.4)35(42.2)2(2.4)提高实验过程中对难点㊁关键步骤的认识46(55.4)35(42.2)2(2.4)提高学习兴趣46(55.4)36(43.4)1(1.2)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46(55.4)36(43.4)1(1.2)有利于师生互动51(61.4)30(36.1)2(2.4)㊀㊀在基于雨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相比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ꎬ对于 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有利于实验难点的深入理解 这个问题作了调查ꎬ12.0%的同学(10人)选择一般ꎬ60.2%的同学(50人)认为比较有利ꎬ27.7%的同学(23人)选择非常有利ꎬ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教学形式是受到大多数同学欢迎的ꎻ对于 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能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ꎻ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两项内容分别作了调查ꎬ其中分别有63.9%(53人)和66.2%(55人)的同学选择比较有利ꎬ有22.9%(19人)和22.9%(19人)同学选择非常有利ꎮ只有1.2%的同学(1人)和1.2%的同学(1人)选择不利ꎮ对于 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提高实验效率 的问卷中ꎬ有9.6%的同学(8人)选择一般ꎬ61.4%的同学(51人)比较有利ꎬ28.9%的同学(24人)选择非常有利ꎮ表2㊀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相比问卷调查表(nꎬ%)项目不利一般比较有利非常有利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更有利于实验难点的深入理解-10(12.0)50(60.2)23(27.7)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提高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1(1.2)10(12.0)53(63.9)19(22.9)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能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1(1.2)8(9.6)55(66.2)19(22.9)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综合能力的提高-8(9.6)51(61.4)24(28.9)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ꎬ是否提高实验效率-10(12.0)50(60.2)23(27.7)3㊀讨论㊀㊀总体而言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ꎮ总体来讲ꎬ对于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ꎬ学生满意度较高ꎮ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归根结底需要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创新ꎬ本研究给其他课程应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借鉴经验ꎬ由于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样本数量较少ꎬ其教学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ꎮ参考文献[1]㊀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5. [2]㊀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ꎬ2010.[3]㊀NazarenkoAL.Blendedlearningvstraditionallearning:whatworks(Acasestudyresearch)[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ꎬ2015ꎬ200:77-82.[4]㊀GarrisonDRꎬKanukaH.Blendedlearning:uncoveringitstransformativepotentialinhighereducation[J].Internet&HigherEducationꎬ2004ꎬ(2):95-105.[5]㊀MatukhinDꎬZhitkovaE.Implementingblendedlearningtechnologyinhigherprofessionaledu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ꎬ2015ꎬ206:183-188. [6]㊀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ꎬ2017ꎬ27:26-30.(收稿日期:2019 ̄10 ̄17)69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年1月第36卷第1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Janꎬ2020ꎬVol.36ꎬNo.1。
“雨课堂”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雨课堂的诞生,让“一节好课,必须有效备课,必须‘减负增效’”得到验证。
雨课堂是教育领域的颠覆性改革,给了传统教学带来新变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开启了通往智慧课堂的一扇窗。
我们都知道,药学专业的生药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多,记忆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
本科教学是采用板书形式讲解的,学生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要讲很多遍才能理解,常常是费时又费力。
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少布置作业,就算布置也只是为了让同学抄一遍。
所以很多人抱怨生药学难学,感觉这个专业出来找不到工作,因此造成一些人对生药学没兴趣,不愿意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雨课堂”的效率高呢?我想,只有优化教学,抓住重点,才能使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第一步:主讲老师播放视频。
这里的视频一定要符合教材内容,做到与教材无缝对接。
比如说当讲到罂粟的药用部位时,选择的视频就应该是与罂粟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故事片等。
一个好的教学视频是一堂课的开始,同时它也是结束。
视频最好长度控制在1~2分钟之间,这样便于让同学们有思考的时间。
这样能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
最后我希望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认真看看书,因为很多同学写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
也许别人看了你的答案后就会恍然大悟,得出错误答案。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有些学生不愿意看书,偷懒,上课看手机,甚至上课睡觉,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可能有些同学会有抵触情绪,但是要克服心理障碍,因为面对难题不会有任何同学能解决。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于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医药卫生行业。
但是要提醒大家,很多人根本就不愿意去读书,总觉得看书很烦,怎么办?教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每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大家都会安静地排着队伍去借阅,尽管有些书籍比较陈旧,但他们依然毫不犹豫地翻阅着。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智慧教学平台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药理学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也在智慧教学平台上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药理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毒理学等内容。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存在着教学资源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
而智慧教学平台的出现为药理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在于: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为《药理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2.交互性教学设计在智慧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小组合作、实时问答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3.个性化学习支持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支持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和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
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提供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设计实践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机制的完善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提供了完善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作业布置和批改、在线考试等形式的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并且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反馴。
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将探讨雨课堂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中药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以及教学效果评估。
结论部分将总结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的优势,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雨课堂平台提升中药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未来中药学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药学、雨课堂、教学应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优势、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雨课堂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可以为推进中药学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也有助于加深对中药学课程教学特点以及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认识,为未来中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雨课堂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揭示中药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方式,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研究,旨在为优化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药学人才,推动中药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本研究也将为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思路。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的探讨,可以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提升,还可以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研究还可为其他学科领域在雨课堂平台上的教学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传统教育向现代化转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赋予 “ 课前-课上-课下” 三个教学环节全新体验, 将 “ 课上课下” 紧密结合 [6] 。 通过使用雨课堂, 师生在课上教学和课下
学习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教师可以实时发送学习材料并随
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可以及时与教师联系解决疑问 [7] 。
in Medicinal Chemistry ∗
ZHU Li -fei, ZHAO Yu -cong, WANG Du -xue
( 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 and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verage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roup which taught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dopting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 rain classroom” to Medicinal
而形成的一种 “ 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 [1-2] 。 混合式教学吸收
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 混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通过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 逐步引导学习者自主由浅入深地学
习, 最终实现最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 [3-4] 。
雨课 堂 是 由 清 华 大 学 和 学 堂 在 线 共 同 开 发 的 一 种 以
Hena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 online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and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 “ rain classroom” ,
“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

“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一、“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运用“雨课堂”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平台,它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互动进行有机结合。
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前讨论、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布置。
学生则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复习。
“雨课堂”为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1. 提升教学效率传统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内容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上。
而有了“雨课堂”,教师可以将讲课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上传到“雨课堂”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时间可以用来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
这样一来,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
2. 拓展教学资源在传统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教师很难获取到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很难接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和实践。
而“雨课堂”可以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分享,学生可以获取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教学的多样性,也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强化实践环节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实验为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验知识的不足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
有了“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视频的展示和实验报告的上传,学生可以通过“云实验室”进行虚拟实验,这样可以大大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 加强课堂互动在传统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较低,而“雨课堂”则可以通过在线小组讨论、投票互动等功能增加课堂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

“雨课堂”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雨课堂”是一款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教学平台,近年来在教育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学生和教师连接起来,实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中,“雨课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学改革实践一:多媒体教学辅助传统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笔记和听课。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 passivity 和忘却。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学团队在“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如PPT、图片、视频等,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化学基础实验和分析检验案例。
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质量。
教学改革实践二:网络互动学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缺乏互动性,学习兴趣不高。
而在“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功能,向教师提问和讨论问题,也可以通过“实时互动”功能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
在分析检验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案例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验数据的探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学习深度。
教学改革实践三:在线实验课程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存在安全风险、资源浪费等问题,而在“雨课堂”平台上,学校与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在线实验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虚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室环境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实时互动”功能与教师进行实验过程的指导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减少了实验课程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在“雨课堂”平台上,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邀请业内专家和学者进行线上讲座和研讨会。
专家们可以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模式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课堂”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邓春梅,余传明,张国光,温燕梅,康信煌(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湛江524088)Application of“Rain Classroom”in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TeachingDeng Chunmei,Yu Chuanming,Zhang Guoguang,Wen Yanmei,Kang Xinhuang(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Zhanjiang524088,China)Abstract: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th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This paper introduces“rain classroom”in the teaching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and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courses by way of“rain classroom”.Keywords:rain classroom;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生理活性、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专业性强,涉及天然化学成分来源、分类、分离,是制药工程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知识的基础理论内容,掌握该门学科知识,是实现高安全性、高疗效、高质量药品生产及新产品研发的工作任务的基础。
随着高校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班课堂司空见惯,师生比低下,如何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
“雨课堂”是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由清华大学推出的新兴智慧教学工具,结合了MOOC与翻转课堂的优缺点,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可以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
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实现学生提前在线预习,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教师在微信端收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数据分析有全方位的掌握,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便于提升教学质量[1-3]。
而且,学校不需要投入购买、安装任何新的硬件设备,只需要安装“雨课堂”软件,就可以把现有的传统多媒体教室升级为智慧教室[4]。
1我校《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现状学生普遍认为天然药物化学是较难学的一门课程,结构多、难记是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最大困难。
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与波谱和色谱密切相关,由于波谱解析知识贫乏,难理解、听不懂化合物结构解析,同时没有色谱法的实验操作训练,增加了天然药物化学学习难度,导致有的同学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太难而失去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不断地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2《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将“雨课堂”纳入《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创建“雨课堂”教学课件,以问题引导为课前预习内容,再以问题测试和解答为课后复习内容,实时互动,并增加对“雨课堂”过程的考核。
统计学生使用“雨课堂”的情况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延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及时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消化学生的疑惑,树立学习信心和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
3“雨课堂”教学应用实例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以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为例,阐述“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讨论雨课堂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可行性。
课前:教师将本章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关于本章的一些习题等预习资料PPT和视频等通过网络推送给学生,比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及其综合运用。
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进入“雨课堂”,对整个章节进行预习,标记出预习过程中的难点,也可以给老师留言,教师在后台可以对学生回应;借助“雨课堂”中单选、多选、投票等功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在线测试,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中:借助于雨课堂学生预习中反馈的问题,教师总结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A.溶剂提取法基本原理和溶剂极性规律以及被分离物性质的影响规律?B.传统提取法有何优、缺点?C.简述现代分离技术方法及其原理?超声提取技术原理?D.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物质的结构研究程序和方法等。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重点纠正学生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答反馈较多的问题,并布置本章作业题。
课后:学生完成“雨课堂”推送的习题巩固教学内容,在讨论区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教师汇总出现较多的学习问题,通过雨课堂反推给学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利用“雨课堂”授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课程内容,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答题情况,和学生通过在“雨课堂”的扫码自动完成签到情况,这些可用来考核学生平时成绩。
4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相关对策为了让教学改革进行的长远和深入,在进行“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总结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思考了相应对策:(1)教学资源的适用性。
目前,教学资源主要是相关教学课件,这些课件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查和分析。
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
但在“雨课堂”中引入的教学视频,还是或多或少地与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教学过程存在一些不相融合的问题,需要教学团队每位成员的努力改进这些引入的教学视频,来适应自己的教学过程,最终重建一个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新教学视频。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光靠自觉来提高学生参与“雨课堂”的积极性显然是不够的,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线上学习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同时增加课前资源趣味性,提高教师授课的吸引力和课后复习高效性;另外可以设置预习、复习的时间节点,并在课堂上以提问、随堂测验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下转第245页)[收稿日期]2019-06-23[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教改基金(编号:530002001187)[作者简介]邓春梅(1968-),女,江西南昌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
不高、眼界打不开等等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高等职业化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4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光伏类人才培养对于新能源的光伏类人才培养,要激发光伏企业参与办学的活力,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培养工作:(1)校企精准对接,专业对口,促进产教融合。
建设多元化格局,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对接大企业开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深度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聘请光伏企业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教育。
(2)加强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线上移动互联网的微课堂教学[5]、线下工程化实操训练,通过课堂学习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结合光伏行业岗位特点,在光伏实践教学中开发光伏虚拟仿真平台[6]。
这不仅解决实训场地和经费不足的实践教学问题,还能对产业技术及时更新,寓教于乐,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3)开展跨专业的融合教育,提升光伏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与艺术融合、光伏与建筑美学融合、光伏设计与数学融合、光伏与金融融合等等,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与国际接轨,打开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掌握外语,接受创业训练,通过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激发学生创业梦想。
5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光伏专业高职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行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光伏类人才培养要从校企精准对接开始,打通产教融合发展之路,运用多种“互联网+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开展融合教育的基础上多层次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加强语言学习,激发创业梦,从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1]麦毅.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9,46(396):184-185.[2]Becquerel E.Mémoire sur les effetsélectriques produits sous l'influence des rayons solaires.Comptes Rendus,1839,9:561-567.[3]/wiki/index.php/Milestone-Proposal:First_Practical_Photo voltaic_Solar_Cell.[4]Chapin D M,Fuller C S,Pearson G L.A New Silicon pn Junction Photocell for Converting Solar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Pow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54,25:676-677.[5]王振涛.移动互联网O2O微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396):206.[6]胡昌吉.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虚拟实训平台建设[J].能源与节能,2018,159(12):50-53.(本文文献格式:李明华.光伏专业产教融合型新工科应用人才培养探析[J].广东化工,2019,46(15):244-245)(上接第213页)5总结“雨课堂”教学模式成了一种更加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利用手机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知识,使大学课堂将更加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