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上肢骨和关节损伤教学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医学教学课件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医学教学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医学教学课件上肢骨、关节损伤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及复位方法。

2、熟悉肱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肘关节脱位及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及复位方法。

3、了解锁骨骨折、前臂双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分类;肱骨近端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1.重点:肱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

2.难点:前臂双骨折的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

重点和难点第一节锁骨骨折上面观下面观锁骨骨折的出现原因外伤性:直接暴力及传导暴力疲劳性:无。

病理性:罕见分型Allman分型分型方式众多,以Allman分型系统最为常见 Allman分型Ⅰ型骨折 Allman分型Ⅱ型骨折 Allman分型Ⅲ型1 / 8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骨折后局部畸形易于发现。

表现:托肘头偏,结合X X 线表现见骨折线, , 诊断一般较容易。

骨折后的移位情况锁骨周围的肌肉附着情况。

近端常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导致近端向内上移位患者一般采取托患肘,头偏向患侧的姿势来减轻胸锁乳突肌对锁骨近端的牵拉来缓解疼痛。

锁骨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锁骨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锁骨骨折后务必要注意患肢神经血管的检查!血管神经众多治疗对大多数骨折而言,手法整复及8 8 字绷带固定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1)、无移位、青枝骨折:三角巾悬吊3 3- -6 6 周。

2)、有移位的中段骨折:手法复位后外固定。

8 字绷带石膏固定3)、不能忍受8字绷带、影响外观、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 , 开放、陈旧不愈合;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

2. 掌握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能够分析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例,并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1.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2.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3.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治疗方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病例:选取典型的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病例。

3. 影像学资料:X线片、CT、MRI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病例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1. 上肢骨折的分类及特点:包括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上臂骨折、前臂骨折和手部骨折等。

2. 上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各种骨折的诊断方法,掌握各种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技巧。

3. 上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认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学会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折的分类、特点、诊断与治疗。

2.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实物演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骨折处理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模型:准备上肢骨折的模型或骨骼模型。

3. 影像学资料:收集各种上肢骨折的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

外科学第八版上肢骨关节损伤讲课文档

外科学第八版上肢骨关节损伤讲课文档
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 并发症:①不愈合;②畸形愈合;③血管神经损伤
;④创伤性关节炎;⑤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第六页,共64页。
第43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二节 肩锁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
第七页,共64页。
第43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 X 线发现骨折及移位 • 由于肘后方软组织较少,折端锐利,可刺破皮
肤形成开放骨折 • 由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及跌倒时的体位,骨折可出
现尺侧或桡侧移位
• 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第三十八页,共64页。
第43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治疗
• 治疗的基本原则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相同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如 达不到解剖复位可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 针固定
解剖概要
• 肩锁关节由肩峰的锁骨关节面与锁骨外端的肩峰 关节面构成关节
• 部分关节内存在纤维软骨盘 • 关节面多呈垂直方向 • 关节囊薄弱
• 周围的韧带维持其稳定
肩锁韧带
喙锁韧带
第八页,共64页。
第43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病因与分类
• 多见于青年
• 暴力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以直接 暴力更多见
第十六页,共64页。
第43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 障碍
• 病人有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倾 斜的特殊姿势;呈方肩畸形
• X 线可确定肩关节脱位的类型、移位方向 及有无撕脱骨折
• 目前临床常规行CT 扫描
• 应注意检查患肢感觉及运动功能
第十七页,共64页。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2.肱骨干骨折损伤机制:
直接暴力:多为高能量损伤,直接打击、机械挤伤、火器伤等。
间接暴力:运动损伤,扭曲机制的摔跤、投掷或“掰腕”,摔倒时,手部着地或肘部着地,伴有身体旋转,造成螺旋形后斜行骨折。
3.肱骨干骨折分型:AO长骨分型法。
对于长骨干骨折的分型,多采用AO长骨干骨折分型方法。
前一位数字代表骨的编号;
2.前臂双骨折损伤机制:
直接暴力:多由于重物打击、车轮或机器直接压榨,致同一平面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尺干骨折常称为“警棍骨折”、“强盗骨折”。
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玩关节向上传到,由于桡骨负重多于尺骨,暴力左右受限使桡骨骨折,若残余暴力比较强大,则通过骨间膜向内下传到,引起低位尺骨斜行骨折。
Ⅲ型损伤:目前的处理还存在争议。若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各异。
锁骨骨折
1.概述: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锁骨中段骨折占所有锁骨骨折的80%,内1/3骨折占5%,外1/3占15%。
骨折造成远、近端肌肉力量不平衡,产生骨折端移位,通常情况是骨折近端向上、向内移位。
锁骨内1/3骨折对深层的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肺尖有保护作用,该部位骨折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方肩畸形和Dugas征阳性
Dugas征阳性: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3.治疗:Hippocrates法复位。复位后固定,对于前脱位的患者,采用轻度外旋位固定,具体固定时间有争议,一般悬吊制动2-3周。
手法复位困难,切开手术复位。
肩锁关节损伤
1.损伤机制:直接暴力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机制。通常是患肢内收时跌倒,肩部外侧着地所致。暴力使肩峰向下、向内移位。
第二位数字代表长骨的部位(1:近端,2:骨干;3:远端)

上肢骨关节损伤课稿

上肢骨关节损伤课稿

上肢骨关节损害介绍锁骨骨折好发于青少年,多为间接暴力惹起。

常有的受伤体制是侧方摔打,肩部着地,力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骨折,也可因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肩部传导至锁住,发生行形或横形骨折,直接暴力常由胸上方撞击锁骨,致使粉碎性骨折,但较少见。

锁骨骨折或移位显然,可惹起臂丛神经损害,依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等,骨折可发生锁骨外端,可归并肩锁关节脱位,骨折更多发生在锁骨中份,锁骨骨折常因肩部的重力作用,使骨折远端向下移位,近端则向上移位,移位程度较大者,应思疑椽锁韧带损害,锁骨中段骨折后,因为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近折端可向上、后移位,远折端则因为上肢的重力作用及胸大肌上份肌束的牵拉,使骨折远折端向前、下移位,并有重叠移位,少儿锁骨骨折多为情枝骨折,成人多为斜形,粉碎性骨折,锁骨发生开放性骨折的时机较少。

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疗:锁骨位于皮下、地点表浅,骨折后,出现肿胀,淤斑、肩关节活动使痛苦加重,病人常用健手托住肘部,减少肩部活动惹起的骨折端挪动而致使的痛苦,头部向患侧偏斜,以减少因胸锁乳突肌牵拉骨折近端活动而致使痛苦。

检查时可扪及骨折端有限制性压痛,有骨摩擦感及依据物理检查和症状,可对锁骨骨折作出正确诊疗,在无移位或少儿的青枝骨折时,单靠物理检查有时难以作出正确诊疗,上胸部的正位X 线拍片是不行缺乏的检查方法,锁骨后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经过,若暴力作用强骨折移位显然,局部肿胀严重,还应认真检查上肢的神经功能及血供状况,以便对锁骨骨折归并神经,血管损害作出正确诊疗。

锁骨骨折的治疗:1、少儿的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可不作特别治疗。

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6 周即可开始活动。

2、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纳手法复位,横形8 字绷带固定。

a、复位方法:病人坐位。

骨折部局部麻醉,术者在病人背後,用膝顶住病人背部,两手握住病人的上臂使肩向后、上、外牵拉,病人挺胸即可达到复位。

也可在前面,同时由另一术者用拇、食指捏住骨折的近、远端进行复位。

医学课件上肢骨、关节损伤

医学课件上肢骨、关节损伤
肩袖损伤与肩周炎的鉴别
肱骨内外上髁炎和高尔夫球肘均是肘关节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但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不同。
肱骨内外上髁炎与高尔夫球肘的鉴别
05
治疗与康复
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等。适用于无位移或轻度位移、关节稳定、无韧带断裂或无严重骨关节损伤的情况。
保守治疗
对于复杂的关节骨折、脱位,需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腕关节炎
腕关节炎是指腕关节内部的炎症反应,通常是由于长期磨损、创伤或感染引起的。表现为腕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腕关节损伤及疾病
0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详细了解患者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疼痛部位、伴随症状等信息。
上肢骨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受伤部位的压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
预防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措施
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护理原则
在搬运或转运受伤肢体时,应先进行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二次损伤。
临时固定
冷热敷交替
抬高患肢
合理用药
受伤后24小时内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将受伤肢体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骨盆骨折容易导致尿道、膀胱和直肠损伤,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这些损伤症状;骨盆骨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骨折端移位。
特殊上肢骨关节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肘关节损伤
手部关节损伤
骨盆骨折
腕关节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骨折或脱位,以及开放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等特殊情况下,需采取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等。同时,术后还需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外科学教学课件:上肢骨与关节损伤

外科学教学课件:上肢骨与关节损伤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切 开 复 位 内 固 定 钢 板 螺 钉

切 开 复 位 内 固 定 髓 内 钉

锁骨骨折
Fractures of the clavicle
中段最常见 远端少见
诊断容易
治疗 非手术:手法整复、8字绷带固定
手术:部分骨折要手术治疗
难以耐受外固定;再移位;骨折端分离大; 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陈旧性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多数病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失败
复位后不稳定 功能锻炼
前臂双骨折 Fractures of th radius and ulna
病因、分类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扭转暴力
诊断
外伤史 骨折体征 X线 注意并发症的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
治疗:关键是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诊断
1.外伤史; 2.肿痛; 3.肘后空虚; 4.肘后三角关系改变(骨折区别); 5.X线片:脱位类型及合并骨折。
影像检查
X线 Mri—看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治疗
1.手法复位; 2.石膏托:90度屈曲固定; 3.功能练习(注意骨化性肌炎)
康复
固定: 屈肘90度位固定3周 锻炼: 3周后早期关节活动度
桡骨远端骨折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概念:指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 内的骨折
分型:伸直型(Colles骨折) 屈曲型(Smith骨折) 关节面骨折伴脱位(Barton骨折)
诊断
外伤史 骨折体征 X线(或CT)
治疗: 恢复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和尺偏角
手法复位外固定:
良好的麻醉 骨折位置越高,复位越困难 勿反复试复 固定后因注意观察末梢血运

外科学教学课件-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1)

外科学教学课件-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1)
徐敬湘编辑
第四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 【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可采用手法复位、 外固 定方法治疗。 (一)手法复位
徐敬湘编辑
第四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 【治疗】
(二)固定 1.超肩小夹板 2.U形石膏固定, 目前已应用较少。
徐敬湘编辑
第四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三、内收型骨折① 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 力沿上肢向上传导,撞击肩部,同时身体 向前侧方倾倒,引起内收型骨折,其骨折远 端呈内收位。
徐敬湘编辑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
【解剖概要】
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是全身活动范围 最大的关节。
2、肱骨头大,肩胛盂关节面浅而小,周围关节囊和 韧带松弛而又薄弱,这种解剖特点虽有利于肩关 节的大范围活动,但是缺乏稳定性,受到外来暴 力易发生脱位。
3、肩关节的前下方关节囊最为薄弱,且无韧带加强, 因此肩关节脱位以前脱位最多见。
徐敬湘编辑
第四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病因与分类】
暴力作用是外科颈骨折的主要原因,间接暴力多见。
最常见的是上肢在伸展位摔伤,手掌着地,或上肢
外展及过度旋转位摔伤,肱骨上段与肩峰撞击而发
生骨折。
①无移位骨折;
②外展型骨折;
③内收型骨折;
④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
外展型
内收型 徐敬湘编辑
第四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
徐敬湘编辑
第五节 肱骨干骨折
【诊断】 1.外伤史 2.局部肿胀、压痛、反常活动、
骨擦音,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等。 3.若合并有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
腕,各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 不能伸直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感觉 减退或消失
徐敬湘编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上肢骨和关节损伤教学案
外科学教案
标 题: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教学目的:1.了解上肢骨、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损伤机制及一些特有症状和体征;
2.了解上肢骨、关节损伤的一般治疗方法;
3.了解上肢、骨关节损伤中一些以人名命名的骨折类型。
教学重点:上肢骨、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某些类型损伤特有的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上肢骨、关节损伤的常见分型。
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病例,让学生理解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教 具:Powerpoint课件、X线片、教材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章: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
授课内容:见下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及时间
上肢骨关节损伤
(2).直接创伤,往往是高能量的损伤,直接打击后跌倒直接作用于肩部;
(3).肌肉或韧带的牵拉可造成撕脱骨折;
3.症状和体征:
(1).典型的表现是臂部贴胸壁内收,避免所有的运动,外展时疼痛难忍,局部触平状。
(3).呼吸时疼痛加重,主要是附着的肌肉牵拉所致;
4.锁骨骨折治疗:保守治疗:悬吊、捆绑、联合应用吊带和捆绑。最常用的“8”字绷带。
手术治疗:
(1).锁骨近端骨折行锁骨内侧部分切除、胸锁关节重建术;
(2).锁骨中段骨折行锁骨上方钢板、螺钉固定术;
(3).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1.概述: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的骨折称为肱骨近端骨折。
2.损伤机制:直接暴力(94%)、间接暴力(6%)、其他原因(应力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非常少见,不足1%)。
3.锁骨骨折分型:
分型种类繁多,Allman将其分为中1/3骨折,外1/3骨折,内1/3骨折,此分型没有考虑骨折的移位程度和粉碎程度,对治疗和愈合的判断意义不大。
Craig综合其他分型,提出了更详细、更全面的分型方法。
4.肱骨近端骨折症状与体征:典型表现:健侧手扶托患肢紧贴胸壁,伴肿痛、活动受限。
若合并腋血管、腋神经损伤,需触摸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情况,一旦出现血管损伤,需急行血管造影;若出现腋神经损伤,3-4周后行肌电图检查,观察3个月后,若神经损伤无恢复迹象,需行神经探查修复术。
5.肱骨近端骨折影像学评估:X线片、CT片及三维重建。
直接暴力:车祸高能量损伤,多见于年轻人;摔倒,肩部直接着地,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病理性骨折(少见):癫痫发作,病理性骨折。
3.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
是以骨折块的数量和他们之间的移位为基础。
移位的定义是:45°成角或骨块间移位超过1cm.如果移位没有超过1cm,无论骨折块的数量多少,都将视为无移位骨折。
6.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非手术治疗:
80%-85%的肱骨近端骨折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非手术治疗还包括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的体弱病人。
手术治疗:
1.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3.髓内钉固定;
4.肱骨头置换。
肱骨干骨折
1.概述:肱骨干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5%。发病年龄呈双峰,20-30岁和60-70岁人群多见。
肩胛骨骨折
1.概述: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占肩胛带骨损伤的3%-5%,占全身骨折的0.4%-1%。
肩胛骨骨折常合并肺挫伤、气胸、同侧上肢和躯干损伤,应当注意合并伤的诊断和处理,严防漏诊。
肩胛骨的肌肉夹板作用:肩胛骨周围有很多肌肉包括,骨折有很高的愈合率,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
2.受伤机制:
(1).外展上肢轴向的间接负荷损伤(肩胛颈-关节盂的损伤,关节内);
Ⅲ型损伤:目前的处理还存在争议。若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各异。
锁骨骨折
1.概述: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锁骨中段骨折占所有锁骨骨折的80%,内1/3骨折占5%,外1/3占15%。
骨折造成远、近端肌肉力量不平衡,产生骨折端移位,通常情况是骨折近端向上、向内移位。
锁骨内1/3骨折对深层的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肺尖有保护作用,该部位骨折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症状与体征:疼痛、锁骨远端向上移位、肩部向下移位畸形。
3.肩锁关节损伤分型:
4.肩锁关节损伤影像学评估:
5.肩锁关节损伤治疗:
Ⅰ型损伤:肩锁韧带扭伤但仍保持完整,喙锁韧带完好,急性损伤无需手术治疗,伤肢悬吊制动,休息7-10天。
Ⅱ型损伤:肩锁韧带撕裂,喙锁韧带受到牵拉仍保持完整。急性损伤行上肢悬吊制动10-14天或至症状消退。慢性损伤需行手术治疗。
(4).往往合并气胸,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4.影像学评估:
X线片、CT片
5.治疗:
•非手术治疗:大多数肩胛骨骨折不需手术治疗,大部分都能愈合,骨折不愈合非常罕见。
•手术治疗:移位的关节盂内骨折和移位的关节周围骨折(肩胛颈骨折)需行手术治疗,于肩胛骨外侧缘或(和)肩胛冈下放置重建钢板,固定骨折。
肩关节脱位
方肩畸形和Dugas征阳性
Dugas征阳性: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3.治疗:Hippocrates法复位。复位后固定,对于前脱位的患者,采用轻度外旋位固定,具体固定时间有争议,一般悬吊制动2-3周。
手法复位困难,切开手术复位。
肩锁关节损伤
1.损伤机制:直接暴力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机制。通常是患肢内收时跌倒,肩部外侧着地所致。暴力使肩峰向下、向内移位。
1.损伤机制:可能发生于潜在韧带松弛或肌肉系统功能失常的患者,96%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是由外伤引起的,大多是由间接暴力所致,常见的为肩关节前脱位。而肩关节后脱位是由于受到使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力量引起。
2.症状与体征: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前脱位—内旋、外展受限, 后脱位—外旋受限;
肩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
Codman将肱骨近端分为4个部分: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
肱骨距为肱骨近端内侧增厚骨板,是肱骨内侧重要支撑结构,复位过程中恢复内侧支撑对于防止肱骨头塌陷有重要意义。
肱骨近端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专门设计了2枚肱骨距螺钉,以抵抗肱骨头的内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侧支撑和成角稳定性。
2.损伤机制:
间接暴力:跌倒时,上肢伸直着地,暴力沿上肢传到,引起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