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认识我自己心理健康教案

《认识我自己》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2.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体验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自我认识的视频或讲述一个与自我认识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认识自己的优点(15 分钟)(1)活动一:“优点大轰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其他成员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小组中最有特色的优点。
(2)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要学会欣赏和肯定自己。
3. 认识自己的不足(15 分钟)(1)活动二:“我的小缺点”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一个不足之处,然后将纸折叠起来,放入小组的“缺点收集箱”中。
每个小组从“缺点收集箱”中随机抽取一张纸,读出上面的缺点,并讨论如何帮助这位同学克服这个缺点。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并且要积极地寻求方法去克服它们。
4. 接纳自己(10 分钟)(1)案例分析:展示一个因为不能接纳自己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接纳自己。
(2)教师总结:接纳自己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素养,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5. 树立自信心(10 分钟)(1)活动三:“自信宣言”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目标,然后用坚定的语气大声地读出自己的优点和目标,并且加上一句“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全班同学一起重复这句话,互相鼓励,增强自信心。
心理健康《认识自我》 教案

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欣赏自己,提高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增进彼此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2. 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3. 面对自己的不足4. 培养自信心5. 与人沟通分享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分享故事:讲解有关自我认识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经验。
3. 自我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的短文,促进自我认识。
4. 小组互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学会与人沟通。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自我。
2. 讲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认识自己的必要性,了解自我认识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3. 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进彼此的了解。
4. 面对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5. 培养自信心:讲解如何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自信。
6.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的短文,加深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2. 课后思考: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写的短文,评估他们对自我认识的认识程度。
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收集关于自我认识的故事,用于课堂分享。
2.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相关资料和问题。
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教案

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认识自我的方法,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心理健康与认识自我的关系,学会运用方法认识自我。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思考并积极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心理健康和认识自我。
大家觉得心理健康重要吗?生:重要啊!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认识自我对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吗?生:嗯……不太清楚。
师:那老师来告诉你们哈,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那大家想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认识自己呢?生:可以问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师:这是个好办法,还有吗?生:自己反思自己做过的事情。
师:很棒!那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展示案例资料),大家从这个例子中能看出什么呢?(学生讨论)师:好啦,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生:我觉得这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不太准确。
师:对呀,这就是不了解自己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怎么避免这样呢?生: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要多反思自己。
师:非常正确!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
(学生写)师:好啦,谁来分享一下?生:我写的优点是善良、乐观、有责任心,缺点是有点粗心、有时候会拖延、不太会拒绝别人。
师:很不错哦,敢于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那大家想想,知道了自己的这些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心理健康和认识自我,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呀?生:知道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
师:很好,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保持心理健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心理健康与认识自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享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可以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最新《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教学时间】40分钟【设计理念】全面的自我概念对培养青少年的情商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一个人惟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他才有能力去认识别人、肯定别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尊重、互助、欣赏的人我概念。
建立自我概念的第一步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另外,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初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矛盾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被“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同时,他们自我意识增加,急切探索自我。
因此,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更加全面地、多角度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很有必要。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教学重点】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进行自我分析【教学难点】自我认识程度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提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页表格【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5min)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学生的自杀事件,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同时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述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
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为个矮体胖,经常遭到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
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涮,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也乐得打趣,他就成了大伙的开心果。
《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教学时间】40分钟【设计理念】全面的自我概念对培养青少年的情商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一个人惟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他才有能力去认识别人、肯定别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尊重、互助、欣赏的人我概念。
建立自我概念的第一步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另外,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初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矛盾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被“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同时,他们自我意识增加,急切探索自我。
因此,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更加全面地、多角度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很有必要。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教学重点】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进行自我分析【教学难点】自我认识程度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提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页表格【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5min)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学生的自杀事件,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同时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述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
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为个矮体胖,经常遭到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
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涮,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也乐得打趣,他就成了大伙的开心果。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认识自我》[合集5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认识自我》[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5fc3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e.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认识自我》[合集5篇]第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进入小学高年级,许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影响其情绪和人际关系。
他们一方面善于表现自己并渴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使他们中存在着高傲、自以为是或自卑、闭锁,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因此,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白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完善和增进自我认识,悦纳自己。
活动目标:1、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能通过伙伴的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
3、培养敢于自我分析的勇气,学会利用自我鼓励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活动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认识自我,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使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活动形式与方法:情境表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一活动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闪光点”卡片和造句卡片。
学生准备:排练好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活动中,我按“暖身游戏,感受自我——自主合作,肯定自我——故事引领,正视自我——情境表演,完善自我——小诗欣赏,悦纳自我”五环节来预设活动过程。
一、暖身游戏,感受自我1、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玩一个“刮大风”的游戏,刮到谁了,谁就起来说一说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用上句式:“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老师带领学生玩游戏,感受自己的独特)2、师: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正如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独特的——“自我”(板书)。
二、自主合作,肯定自我同学们,这个“自我”就是我们自己,那你们对自己有哪些了解呢?你认识的自己和大家认识的你,是一样的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让我们来点亮自己独特的闪光卡1、小组合作,填写闪光卡:小组内每位学生一张“_______的闪光卡”卡片,每位学生填完自己的名字后,将卡片交给下一位同学,另一位同学填写完主人的闪光点后再交给下一位同学,直到卡片回到主人的手里为止。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认识我自己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认识我自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2. 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3. 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多样化的兴趣。
4. 与人沟通:教授学生基本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自己。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与人沟通的场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以幽默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了解彼此的基本信息。
3. 优点和不足:教师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接纳自己。
4. 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多样化的兴趣。
5. 与人沟通:教授学生基本的沟通技巧,并进行情景模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己认识的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游戏道具等。
2. 设计好课堂活动和情景模拟的场景。
3. 准备好课后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反思。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课堂上要给予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我自己》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我自己》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认识我自己活动理念:儿童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是相互联系的,自我认知对自我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充满自信。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良好的自我。
活动重点:正确认识自我优缺点,接纳自我。
活动难点: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活动准备:小镜子、明星档案、其他媒体资料。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品表演___拿着考试卷子垂头丧气地说:“又不及格了!”___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___将可要多报几项啊!”___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你认为___说的对吗?为什么?你想对___说些什么?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3.启发老师:偶尔一两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
二、活动主体1.小品表演《照镜子》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
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
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
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思考问题: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2.同学眼中的我1)学生自由找朋友,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眼中的我有哪些优点或缺点。
(自由活动)2)请几名学生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3.老师眼中的我1)看看评价手册老师对你的评价2)小组内说说感受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身边的人或事当做一面镜子,从中寻找生活中的趣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看看我自己——自我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40分钟
【设计理念】
全面的自我概念对培养青少年的情商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一个人惟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他才有能力去认识别人、肯定别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尊重、互助、欣赏的人我概念。
建立自我概念的第一步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另外,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初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矛盾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被“我是谁”“我
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
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同时,他们自我意识增加,急切探索自
我。
因此,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更加全面地、多角度地认识
自己,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很有必要。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进行自我分析
【教学难点】
自我认识程度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提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页表格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5min)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学生的自杀事件,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同时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述
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
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为个矮体胖,经常遭到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
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涮,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也乐得打趣,他就成了大伙的开心果。
他在日记里写到:我之所以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就是乞求大家不要再拿我逗乐了。
我自己都把自己贬成了这样,你们就不要说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放过我,把快乐建筑在我的痛苦之上。
看来要最终摆脱这痛苦,我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提问:1、为什么同学和老师不相信他是自杀?
学生:同学老师都觉得他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
2、他为什么要自杀?如果他知道同学、老师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还会选择自杀吗?
学生:因为他觉得别人调侃他是在侮辱他,实际上同学们只是和他开玩笑,闹着玩把他当成开心果。
但是他不知道同学们是这样想他的。
如果他知道的话他不会选择自杀
教师:看来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会自杀,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同学和老师眼中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也就是说他的死是由于对自己客观自我认识不够,所以说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自我认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提问:你们平时是通过哪些方法认识自己的呢?
学生:自己想,问同学……
表格内容设计原理:表格帮助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初步认识自己,同时也让他们从这三个方面描述一下他对同伴们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写起来比较容易就将这三个方面
教师引导:好了,时间到了,下面请大家停止填写这里的内容,我们来进行右边的内容,下面请在右侧的表格中描述一下你对你的同桌的了解,也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写,同样给大家五
下面请将你对同桌的描述撕下来送给他,现在大家手里,既有了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情况,又有了你同桌对你的了解情况,下面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
3、对自我信息进行讨论分析
此环节让学生来总结两份信息的差异,一起来讨论这其中的一些问题。
提问:1、对比你拿到的两份关于自己的描述,它们相同吗?(PPT展示问题)学生:有部分相同内容?有不同的地方?
教师:如果有相同的地方请大家将你和同桌都提到的想通的信息用圆圈圈出来,
提问: 2、还有同学说,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在哪里?
学生:有些我写到的同桌没有写到,还有些同桌写到的我自己不知道。
教师:我们同学发现了不同之处,那么现在请大家将你写到的同桌没有写到的信息用方框框出来;相反你同桌写到了你不知道的信息用三角形画出来。
那么现在我们得到了三中不同的信息。
教师:跟其他两种符号相比圆圈比较多的同学举手,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班这几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发言:都很开朗,比较爱说话,爱与人交流分享……
教师:大家都发现了这类同学平时跟别人交流自己的部分比较多,别人比较了解他,他也比较了解客观的自己,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同学有什么优势?(PPT展示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有很多朋友,很乐观积极,同学们爱和他交流……
教师: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适度的公开自己,多与人沟通交流这样我们才能交很多朋友哦!
看看这个窗口中的内容,这里比我们发现的三块还多了一块,就是这个潜能我,可能有同学问了,我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这个有什么意义,那我问大家,明天的你还会是今天的你吗?明年的你还会是今天的你吗?(学生:不是)
为什么?
学生发言:因为可能明天我会发现我有了新的特点、新的爱好、新的梦想……
教师:看来我们每天对自己的想法都是在变化的,所以说这里的潜能我其实指的就是这些可能被我们发现的新的自我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发展中随着我们知识阅历的增加,交际圈的增加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会不断的有新的发展,但在没有发现之前它们任然只能是一种潜能,所以说我们的自我是不断的发展的,为了更好的发现崭新的自我,我们需要去时刻去反思自己。
还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和其他同学的自我的内容差异很大,这是不是不好呢?那么老师想问你,你是你自己还是他?(学生:我是我自己)这就对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就是你不是任何人,正因为这样的差异你才变的与众不同。
如果你还想问我到底好不好呢,老师给大家分析这样一个例子。
三、欣赏《我失落的一角》(5min)
PPT播放《我失落的一角》
看完这个视频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完美,对于不完美我们需要去接受他,因为这才是最独特的自己。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也知道了自我并不是单一的我对自己的认识,还包括周围人对自己的认识,而我们今天只收集到了同桌对我们的认识,那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请大家以同样的方法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