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May,2008

V01.35No.3译有‘所为,译者何为?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刘雅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外宣翻译的实质应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文化自觉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以及技能意识等,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译有所为;官方语言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8)03-0140-03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意即好的酒其香味自然能飘到很远的地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购买欲。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宣以及外宣翻译而言,这句古语似乎已经失去了效力。外宣的准确含义应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解疑释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刘建明在《新闻发布概论》j书中谈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的事件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报道重要的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徐小鸽1994年对美国报纸报道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1](P446)。从这种意义而言,外宣及外宣翻译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

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2](P47)。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的实质是什么?译者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作用呢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绝不是将外宣内容的文本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是“译有所为”。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至少体现在:翻译目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中国文化的精华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让全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了解中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博大精深。胡庚申教授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其翻译方法,可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

收稿日期:20084)2-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YY015);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雅峰(1966一),女,辽宁咯左人,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博士生。?-?——140?-——

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P133)。最佳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3](P144)。该理论体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的实际,对其有很强的解释功能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参照。这是因为文化的一体化是翻译的基础、出发点与归结处,只有适应或顺应了文化环境或语境,翻译才能使自身存在下去。外宣翻译“译有所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取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囿于篇幅,本文仅以官方语言中四字格为例探讨译者如何把握微观层面的“三维”转换。请看下例:

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

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摘引自温家宝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此段文字是典型的汉语四字格连用句。其中,前半部分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别属于“述宾结构”与“主谓结构”,它们之间用的是顿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分别属于“偏正结构”与“联合结构”,它们之间用的也是顿号;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间用的是逗号。后半部分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都属于“偏正结构”,而且它们之间用的是顿号;“改革开放”是“联合结构”;“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坚持”排比句的内容。逗号、顿号,看起来都表示句子的停顿,但从句子内部关系分析,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如果无条件地全部保留四字格原有的内部结构或刻意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来翻译此文的四字句,就会出现句意主次不分、句子结构混乱的局面,有悖于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和外国人的思维习惯,令译人语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不仅达不到外宣的目的,还破坏了汉语四字句本身的美并给译人语读者留下中国官方语言罗嗦、无主次甚至是含混不清的印象,势必影响中国政府和国家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请看下面的译‘文:

Lookingbackonourpracticalexperience,wehavecometothefollowingconclusion:Wemustfreeourminds,foHowarealisticandprag-maticapproach,keeppacewiththetimes,workhardwitllapioneeringandinnovativespirit.an—

swervinglytaketheroadofChinesesocialism,ad-heretothereformandopeninguppolicy,pursuedevelopmentaccordingtoscientificprinciples,maintainsocialharmonyduringdevelopmentandensurepeacefuldevelopment.OnlybydoingSOcanweattaintheultimateobjectiveswehavesetformodernization.[4]‘

译文并未受四字格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束缚,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译出了四字格的指称蕴涵和文化蕴涵,特别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英译,实现了由“意合”到“形合”的转变。同时,用几个动词短语并列做谓语翻译四字句的主体,其正式程度与原文更加吻合。无论在语言维、文化维还是在交际维上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适应。

二、文化全球化迫切

要求译者新的意识观

从翻译实践角度来看,可以说,“适应”和“选择”或多或少其实一直都是译者的潜意识行为,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一种本能。[5](P37)但是,文化全球化迫切要求外宣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意识观,以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尽可能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品。

1.译者的“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全球着眼,从本地着手”(thinkingglobally,actinglocal—ly)是全球化时代西方十分流行的警句,它说明了无论全球化进程有多快,普及程度有多高,我们都必须从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那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从这种意义上说,译者办好自己的事情首先就要增强“全球意识”和译者的“主体意识”。有的西方学者把全球意识解释为把世界作为一个单一整体来思考的共同意识,主要表现在从全球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生存方式。全球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全球文化的内核形成的过程,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有全球文化。译者增强全球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就会理性地使本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促使全球文化健康发展,最终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

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在生机蓬勃的文化语境中,随着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个人和时代语言,均由具有清醒的主体意识的译者操纵,在经过了选择、清理、修饰、过滤、

一141—

强调与重新组合后,译文便具有了生命”[6](P9)。但增强译者主体意识绝对不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我为中心“任意的翻译”,任何膨化和贬斥译者主体功能的偏颇态度都是不科学的。

2.译者的“文化自觉”意识。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如果我们概括为一句话,其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在确认自己的文化价值中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问题并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面对全球化浪潮,面对2l世纪,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当保持文化自觉,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实践中译者增强文化平等对话的自觉意识,避免不经推敲,采用西方中心的不恰当的“归化”和文化自恋的“异化”极端;避免有悖于翻译活动根本目的的不恰当或过于强调了翻译实践中的政治色彩和因素。

3.译者的翻译“功能目的”意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弗米尔(H.J.Vermeer)在20年前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的奠基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的是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rule),译者可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调整翻译策略,灵活选择诸如删减、调整等翻译方法对源文进行处理。翻译活动的目的对“翻译什么”与“为谁翻译”以及“为什么翻译”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翻译立场、翻译方法也有制约。一般说来,每一个翻译行为都有基本层次的翻译目的,也许还会有最高目标(最后的目的),这两极之间还会有一些中间层次,而这些层次上又会有种种不同的向度。鉴于此,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译者,若缺乏翻译功能目的意识,就很难正确把握外宣翻译的基本目的和最高目标。

4.译者的“读者意识”。郭天一将读者意识分为三层:“读者是谁,读者有何需求以及读者需求如何满足”【7](P28)。从外宣翻译角度而言,读者意识可理解为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以对译人语读者的关注、认识和了解为指导而进行自己的实践活动的

一142一意识。换言之,外宣翻译的读者意识,就是指外宣翻译工作者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思想及其表现。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心中装着译入语读者一一外国人。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只有了解谁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才能向读者输入异质文化的同时适应读者的固有习惯,保证译品的可读性,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最终创造读者。

5.译者的翻译“技能意识”。翻译技能意识,就是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自觉性。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译者技能意识增强,就会更多地从广阔的文化层面而不是从狭隘的单纯的语言层面上去审视翻译,就会把目光投射到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关注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就会更加懂得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译入语文化的贡献,也就会清楚译作的价值和意义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J

总之,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要真正实现“译有所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做到最佳“适应”和最优化“选择”,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品,为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建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1).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http://www.bjreview.com/lianghui/txt/20(O一03/20/content_59667_4.htm.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再思[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沈德灿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郭天一.读者意识刍议[J].军事记者,2005,(3).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

者研究

作者:刘雅峰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35(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 2006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7(01)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 2004

4.查看详情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再思 2007

6.舒尔茨.沈德灿现代心理学史 1988

7.郭天一读者意识刍议[期刊论文]-军事记者 2005(03)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丰芸功能翻译理论观照下旅游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200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也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凸显。旅游外宣资料具有感召功能和信息功能。恰当得体的译文不仅有助于开拓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更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增加民族国家之间的了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然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译文错误百出,预期功能难以实现,甚至会损害中国的对外形象。而传统译论所强调的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或与原文的“等值”又无法适应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的客观要求。鉴于此,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寻求提高旅游外宣资料译文质量的途径。

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因其对翻译实践具有十分强大的解释力而倍受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的关注。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目的,或者说译文功能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功能翻译理论降低了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等值”也不再是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概念是“充分”,即译文充分满足翻译要求,在目的语交际环境中充分胜任。

本文以功能派的代表理论为框架,分析了旅游外宣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其翻译的目的,并以实例详细说明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本文还尝试将功能翻译理论用于旅游外宣资料英译文的质量评估,特别是按照功能派对翻译失误的定义和分类,分析阐述了英译文中的常见失误,并提出了改进旅游外宣资料译文质量的建议。

本研究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对旅游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确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可以解释旅游外宣翻译实践中一些不能为传统译论解释却又非常有效的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时不应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而更应优先考虑译文的预期功能,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由于英汉旅游资料在修辞方法、行文习惯上存在差异,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的文化预设又有所不同,加之汉语旅游外宣资料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专有项,译者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以利于有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115392.html,/Periodical_sxsdxb-shkx200803034.aspx

授权使用: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zjgydxtsg),授权号:77f20cbb-6f28-4798-8bdd-9ea3013d69d4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

r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_异化_归化_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

第23卷第2期2011年4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 Vol.23No.2Apr.2011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782) 作者简介:徐兴胜(1974-),男,湖南花坦人,吉首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11.02.015 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异化?归化? —— —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徐兴胜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内 “纸老虎”似的异化翻译,“梁祝”似的归化翻译,还是国外媒体的经典翻译,都有其优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外宣的目的,我们应采取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动译出中国特色词汇。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异化;归化;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82(2011)02-00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舞台上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论坛、对话机制中都能看到中国活跃的身影,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与归化-异化翻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尤其是词汇来表现。在语言的互相翻译中,一般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1.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特色词汇承载并表现中国特色文化。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从政治经济到伦理道德,从科学艺术到医疗体育,从饮食起居到服饰民俗等,无一不烙着中国特色文化的印记。中国特色词汇或集中体现中 国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或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现实,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词语构词灵活,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比较典型的有,政治方面的“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方面的“菜蓝子工程”、“铁饭碗”;传统文化方面的“阴阳”、“《四书五经》”;体育方面的“武术”、“太极”、“福娃”;生活方面的“饺子”、“茅台”等。 2.归化与异化翻译 异化与归化是基于文化差异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u - rence Venuti )192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提出。 本质上,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源语语言文化为归宿,接受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选用与源语表达方式对应的译文,以力求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色,从而使目标读者领略异域的风土 60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ative speakers and non-native speakers,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 differ in any aspect of language or culture backgroun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urroundings, societies and religion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each language community results in its own code of language, social culture,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so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situations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interact. Aside from language, IC focuses on social attributes, thought patterns and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C also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and customs of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re are three formats of IC: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when source and receiver are different races),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arties are of the same race but of different ethnic origins) and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ame culture including racial, ethnic and other co-cultures). The term translation itself has several meanings: it can refer to the general subject field, the product (the text that has been translated) or the process (the act of producing the translation, otherwise known as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written language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 changing an original written text (the source text) in the original verbal language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a written text (the target text) in a different verbal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type corresponds to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and is one of the three Roman Jakobson in his seminal paper. Jakobson’s categories are: 1.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r “reword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of the same language; 2.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proper”–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3.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ig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s.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when we rephrase an expression or text in the same language to explain or clarify something we might have said or written.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if a written text were translated, for example, into music, film or painting. It is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although by no means exclusiv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easily seen that the three form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are partly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especially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both attach atten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and where different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To conduct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e h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nations and then to look for them and pay attention to in eve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By doing this, the high-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use and respond words, emotions, postures differently,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catti20198最新翻译材料——韩刚和外宣材料01

CATTI三级全国翻译资格考试 英语翻译必背语料 《韩刚译点通9天通关语料》 2019.8 中国蒸蒸日上的电影市场着实令外界垂涎,但要进入这个令众人觊觎的市场又谈何容易。 China’s booming film market is tantalizing but hard to crack.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急速发展期,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按捺不住,纷纷寻求获批在华发行影片。 American film studios are desperate to win approval for releases in china because its film market is rocketing.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九月宣布与中国本土的一家投资公司合资制作符合中国口味的电影。 In September Warner Brothers announced a joint venture with a local investment firm to produce movies palatable to china tastes. 中国电影的口味也在迅速变化,年轻消费群体和二线城市现在成为支撑票房的的主力军。 Tastes in china are also rapidly evolving, with younger consumers and those living in secondary cities now dominating ticket sales.

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感知、理解和行动并自主或被动学习来增强人类活动的各种技术的统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we see it, is a collec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machines to sense, comprehend and act—and learn, either on their own or otherwise to augment human activiti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We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中国西部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Historically, West China is where the civilization of east and west met. 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在中国西部交汇融合。 China and Britain are both great nations of profound culture and history.We ar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中英两国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国家,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 There is never a superior civilization. There is never a better civilization. There are only different civiliza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and unique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从没有更高级的文明,也从没有更好的文明,只有各具文化和地理特色的不同文明。(纵观世界,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_基于目的论视角

第29卷第2期2010年4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Zhengzhou Institute o fA e 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 m en t(Soc ial Science Ed iti on)V o.l 29N o .2 2010.4 收稿日期:2010-03-01 作者简介:王继慧,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基于目的论视角 王继慧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外宣翻译即对外宣传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先进成果和现代特色。文 章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从外宣翻译的五个方面 外宣翻译的性质、翻译材料 的文化语言处理、译者主体性、读者接受和译者培养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外宣翻译认知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处理;译者主体性;读者接受;译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0)02-0112-03 一、引 言 外宣是指 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的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黄友义指出,外宣翻译工作要遵循 三贴近!原则,即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以增强我国的对外宣传效果。 二、翻译功能目的论与外宣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又称功能翻译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莱斯和诺德。1971年德国的莱斯首先提出 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译文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进行调整或改写,该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功能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译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灵活掌握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文拟从外宣性质和要求与翻译属性的诸方面,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分别探讨外宣翻译的性 质问题、翻译材料的文化语言处理问题、译者主体 性问题、读者接受问题和译者培养问题,以解决外宣翻译实践中的难点。 三、我国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1.外宣翻译的性质认知问题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那么,外宣翻译的选材问题就成为首要问题。外宣翻译材料的选择即外宣原文本的选择,包括对外介绍中国情况的各种书籍和期刊,等等。曾利莎认为: 对外宣传翻译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等。!英国翻译学者纽马克曾提出,科技翻译文本包含着公共宣传文本,所以在纽马克看来,外宣翻译属于科技翻译的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外宣翻译实践遍及各行各业,如典籍翻译、公示语翻译、产品广告翻译,等等。外宣文本体裁有政府文件、告示、宣传、产品介绍等,而且这类文本常常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模式。 随着外宣翻译日益成为翻译实践的重要方面,对外宣翻译的认知也应有所拓展和深化。不管哪个行业哪种文本,在外宣翻译中都需要遵循为目的 ? 112?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朱荣兰吴红英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吉林省对外宣传材料英译文不尽人意,很难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遵循外宣翻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是简介类外宣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外宣翻译吉林省简介“三贴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29-02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意识到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活动宣传自己的必要性。近些年,中国吉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运动会等活动为宣传吉林搭建了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吉林省会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吉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亚冬会宣传材料的英文版却存在诸多不利于树立吉林人形象的诸多因素,英译文和汉语亦步亦趋,看似忠实原文,实则为字对字的机械翻译,没有考虑国外读者在信息需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违反了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原则,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本文以“吉林省简介”的英译文为例,指出材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吉林省的对外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特点 衡量译文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翻译联合国文件时曾制定统一的标准:准确和通顺,而更多的译者一直推崇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有义(2oo5)指出,根据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是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这是对外宣传翻译中最需要注意的原则。对外宣传翻译主要是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外宣翻译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受众也是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翻译文本。

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导读] 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 朱云翠 摘要: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而这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对外宣传活动无法离开翻译这一媒介。因此,“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黄友义,2004)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 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 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所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黄友义,2004)外宣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翻译成外文,并通过各种媒介,对外发表和传播,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凡是同外国人有来往、有接触, 影响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吃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翻译都可称为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Culture specific)交际现象,译者在翻译外宣材料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工作。 (二)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target reader)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外宣翻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所以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牢记其目标读者

跨文化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习语翻译中的 文化差异 在英汉语言中有非常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严肃、典雅,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在表达语言的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典型性,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习语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 由于习语的文化内涵是由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所决定的,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成为翻译的难点。著名学者王佐良曾说过: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译者必须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事实上,习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能培养跨文化意识,准确地把握两种文化异 同,充分照应译文大众的文化心理,使译文符合接受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本文以/ 跨文化交际理论0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探索习语在跨文化背景下互动翻译的技巧。 一、习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即不同人的文化和 社会背景、生活方式、 受教育情况、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 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不同 的历史和文化又孕育了各自的语言并形成了各

自的语言特色。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同时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由于这样,它们才 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地理环境、天文历法、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可见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十分注意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对英汉习语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别要注意某些习语,尽管它们在字面上或比喻形象上有某些类同之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深层涵义即隐含意义却迥然不同。 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一)文化背景 一定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各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May,2008 V01.35No.3译有‘所为,译者何为?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刘雅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外宣翻译的实质应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文化自觉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以及技能意识等,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译有所为;官方语言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8)03-0140-03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意即好的酒其香味自然能飘到很远的地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购买欲。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宣以及外宣翻译而言,这句古语似乎已经失去了效力。外宣的准确含义应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解疑释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刘建明在《新闻发布概论》j书中谈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的事件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报道重要的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徐小鸽1994年对美国报纸报道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1](P446)。从这种意义而言,外宣及外宣翻译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 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2](P47)。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的实质是什么?译者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作用呢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绝不是将外宣内容的文本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是“译有所为”。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至少体现在:翻译目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中国文化的精华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让全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了解中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博大精深。胡庚申教授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其翻译方法,可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 收稿日期:20084)2-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YY015);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雅峰(1966一),女,辽宁咯左人,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博士生。?-?——140?-——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第46卷 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6 N o .1 2010年2月 Jo ur nal o f Guang xi N or mal U niver sity :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Febr uary ,2010 [收稿日期]2009-1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思维与翻译关系研究”(08C603)。 [作者简介]彭劲松(1979-),女,湖南新化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彭 劲 松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 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外宣翻译;变译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0)01-0049-04 变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 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1]在中外翻译史上,变译 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以中国为例,无论是盛唐时的佛经翻译,还是明末清初时的科技翻译,无论是“五四”前后的西学翻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科学文化翻译,几乎每一次翻译高潮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变译现象。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变译更是频繁见于各种翻译活动当中。中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向外翻译了大量宣传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历史事实、自然风光、政策法规、企业合作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译文承载着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在各种各样的外宣翻译中,各种变译手段被广泛采用。例如,在一份宣传峨眉山的旅游资料翻译中,译者通过删减、合并、改写等手段将两段文采斐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中文变译成一段客观叙述和描写的英文。再如,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文化部和中国驻各国使馆制作了精致的记事本《中国文化》,用来赠送外国友人,其中的翻译大量采用了变译手段。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译者将五段介绍中国各民族服饰的原文简单缩译为:“T here ar e 56ethnic groups in China and each boasts its ow n comm unity costume w 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大量的变译事实表明变译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下文尝试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阐明外宣翻译中变译的存在理据。 语言顺应论(T 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耶夫?维索尔纶(Jef V erschueren )于1999年在其所著《语用学阐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 书中提出来的。[2]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linguistic choice)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某些属性。其中较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 )、商讨性(neg 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人们为了交际的需要,会为同一种意思创造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使用。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化的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语言使用者面对丰富的可选项,自己与自己商讨,琢磨挑选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顺应交际意图与环境。 49

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全球化的到来促进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翻译作为推动各国人民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多数译者对翻译的准确性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力求尽量忠实原语文本,但是目的语读者仍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本,即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仍然不高。由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有效的跨文化翻译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进行相关讨论。 一、影响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要素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活动,但是文化本身的异质性导致不同文化间时常发生碰撞和冲突,从而影响原语信息的有效传递。针对跨文化翻译的信息传递问题,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归化派翻译界理论家Eugene Nida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1]也就是说,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应该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 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认为,翻译对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化要双重效忠,这就提醒人们,对于任何文化群体而言,任何诠释都不可能具有终极权威性,诠释总是本土的、依赖外部条件的,哪怕是在极具学术严谨性的社会机构中也是如此[3]。诠释的特性使翻译难以维持对原文本的忠实,为了使目的语读者看不到不可接受的文化内容,译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补足。 当然,不同文化间可能发生价值冲突,或者目的语本土文化可能一时难以包容原语所代表的本土文化,所以译者若缺乏目的语本土知识,即在特定语境下有关特定文本情境的知识,那么作为文化产品的译本就有可能遭到目的语读者的排斥。这种本土知识的决定性作用要求翻译必须在一定程度的本土层面上进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就是为目的语读者量身定制的本土化文本[4]。在Venuti看来,翻译拥有形成文化身份的力量,它创造了一种域外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构建了一种本土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因关照了本土符号和意识形态而使文本得以被理解并发挥文化功能[5]。 由此可知,译者必要的本土知识储备是提高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决定因素。了解本土实践使译者产生一种参与感,同时帮助其确认翻译问题。译者需要具备必要的本土知识才能进入目的语系统,保证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畅通无阻。再者,由于非本土知识未必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识别翻译中何为可用本土语汇的普遍知识显得至关重要。译者的目的语本土视角能使其尽量避免将外部价值观直接强加于目的语读者身上[6]。译者需要理解目的语系统的社会文化传统,方能在文化产品的再造中重现原文本,补足翻译中遗失的文化信息,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失衡,将原文本恰如其分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 二、提高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技巧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使目的语本土知识成为成功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对于译者来说,词汇层面的翻译原本较为容易,但是由于文化语境发生了变化,这种翻译却使意义显得难以捉摸[7]。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关注目的语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在尽量忠实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翻译技巧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笔者在此略谈两种常用的技巧,即词语替换性补足和原语文化意象阐释性补足。 总的说来,成功的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巧妙处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意象失衡,保证目的语读者正确解读译本。如果目的语习语或谚语足以再现原语刻画的文化意象,译者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词语替换完成翻译。但是,原语与译语之间如果缺乏对等的文化意象,译者就需要通过阐释性补足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语所要呈现的文化意象,使其成功传达。 (一)词语替换性补足 所谓替换,指的是目的语系统中已经存在可以轻松“匹配”原语文本项目的选项[8]。为了使原语文本的文化内涵得到更有效的传达,译者可以使用目的语习语或谚语替换原语意象。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笔者将引用David Hawkes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句中对“天鹅”的翻译以及“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句中对“情人”和“西施”的翻译作为例证。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浅谈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沈悦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由于目的语读者在解读译本时受到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译者应具备必要的目的语本土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翻译过程,译本才能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通过运用词语替换性补足和原语文化意象阐释性补足等技巧,译者可以有效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读,使译本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可达性;本土知识;补足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96-02 196 --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59),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

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刘洪潮,2005:66)。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锰珍、曾利沙,2006:23)。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二外宣翻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 1 术语和译名的不统一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文中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相对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现状而言,外宣翻译研究还十分落后。国内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屈指可数。对对外宣传的提法也有很多,如:汉英翻译、中译英、汉译外、实用翻译、外事汉英翻译、对外宣传、对外报道等,却未能统一提法。没有固定统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