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的标准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的标准作者:王甜丽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外宣翻译的性质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论述了生态翻译的定义及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宣翻译应遵循的相应标准。
关键词:生态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外宣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27-02一、外宣翻译“外宣”就是“对外宣传”,但对“外”的理解似乎有两种。
第一种不妨称为广义的“外宣”,相对于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
第二种可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1]。
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狭义的外宣翻译。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
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
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
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外宣翻译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呢?二、生态翻译什么是生态翻译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学。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说,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平衡“是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外宣资料翻译原则与方法

·53·
读者眼里可能会显得冗长累赘。因而在处理文本时, 译者要着重提取实用信息,删繁就简。 例 2.格力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风景如画的南海滨 城——珠海,在全球建有重庆、合肥、郑州、武汉、 The company has its head-quarters in Zhuhai,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n south of China. Gree has established 10 production bases around the world,7 are located in China, another 2 in Brazil and Pakistan.. 该译文省略了原文国内各基地的名称,因为外 国客户并不了解中国的城市名称,他们只关注企业规 模。译文经简化处理后既言简意赅,又实现了突出主 题信息的目的。 (三)增补注释法 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为了达到对外宣传的 目的,应该运用增补注释法对其进行处理。 例 3. 其中“混合动力客车用镍氢电磁组及其管 理模块”入选国家“863”计划。
明快、直抒其意,表达时力求准确客观,因而在遣词 造句、 修辞风格上注重简洁朴实、 明快利落、 流畅自然。 例 1.PepsiCo is a world leader in convenient snacks,foods and beverages with revenues of more than $43 billion and over 198 000 employees. Our Values & Philosophy are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company we aspire to be. 从上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文企业宣传资料的特 点即用词简单,多使用简单句与主动语态进行描述。 (三)译文应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 翻译并非是语言的逐字对应及转换,其更深刻 的内容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首先要精通源语言与 目标语,同时也要深入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 注意源语与目标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充当对接文 化内涵的桥梁。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的语 的特点对文本进行适当处理,翻译时或简化,或归化。 涉及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时,译者可通过 解释说明及意译的方法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信息。 下面笔者将举例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运用。 二、企业外宣资料翻译方法 (一)归化法 归化法即指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把源语本土化, 采用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原文内容,有 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在 翻 译“ 龙 头 企 业 ” 时, 有 译 者 翻 译 成 “dragon-head enterprise。如此翻译会让外国人感到 费解,因为在西方人眼里 dragon 是邪恶的象征,将企 业比作 dragon head 会让其感到一头雾水,如翻译成 leading enterprise 则明了易懂。 (二)简化法 中文企业外宣资料重视描述与渲染,偏重文本 的“呼唤”功能,这对于汉语读者,能起到强调作用, 加深印象。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种描述在译语
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

·文艺之窗·193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武汉东湖学院 刘 楠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外宣翻译就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桥梁,是国家传播民族文化的窗口。
在外宣翻译中需要注意介绍中国发展的实际和符合外国受众的需求,所以对从事对外传播翻译工作的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义友先生曾提出了“外宣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黄义友,2004)。
这就告诉我们外宣翻译的独特性,不能完全按照我们汉语的思维习惯,而要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
外宣翻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外性,它的对象是国外读者。
但是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多带有典型国情色彩的事务和观念,很多国内流行的说法和表达不太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如何克服翻译中的这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就要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翻译中虽然始终强调“忠实”的原则,但不意味着对原文形式和内容的亦步亦趋。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对内可行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对外就合适,对内和对外要有区别,必要时要允许某种程度上的“双轨制”,甚至允许原文和译文“各行其是”,这就要熟悉和了解汉英读者的不同心理习惯及其相应的文体规范上的差异,对国外读者不熟悉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适当解释,或变通处理。
因此,在外宣翻译中往往需要灵活变通,对原文也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写。
如下面的这个例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鼓励外商来本市投资提出如下意见”这样一段文字是我们在汉语媒体中是经常能看的,在汉语并无不妥,但是翻译成英语之后,就会发现如果完全直译的话,译文是非常臃肿啰嗦的,使得英文读者很难读下去。
做公司简介翻译时都需要注意什么?知行翻译公司:注意这3点 (1)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国际交流愈加频繁,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目标,企业在致力于产品和服务能够被海外用户接受认可以外,企业的文化和品牌的推广也至关重要,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企业宣传册和公司简介了,公司简介的翻译工作将直接影响公司文化及品牌在海外的认可程度。
今天知行翻译公司就分享一下公司简介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首先,知行翻译公司先简单说一下公司简介翻译应该采用改译法,以译文为重点的简介翻译原则,简介翻译应该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死抠原文,亦步亦趋。
应该在不影响原文思想表达的前体下,对原文做适当的增删和必要调整,力争达到语言具体生动,语法简单明了,表达简洁传神,这样才能更加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其次,在做公司简介翻译时应该做到灵活改写。
直白来说,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中西双方在写作时的推理方法有很大不同,西方人是直线思维,多采用演绎推理,而我国人带都是螺旋式思维,多采用归纳推理,而且汉语和英语在行文风格和修辞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应该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和文化取向。
最后,在做公司简介翻译时应该做到适时调整。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些中文公司简介从语篇角度来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再进行翻译,至于前面提到的改译法,其实就是按照原文作者的意图修改原文,改译法并不是随意改变原文,而是改变原文的文体,使译文更加适应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以上就是知行翻译公司关于公司简介翻译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司简介翻译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翻译公司来完成。
外宣三贴近原则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外宣三贴近原则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意识到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活动宣传自己的必要性。
近些年,中国吉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运动会等活动为宣传吉林搭建了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吉林省会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吉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亚冬会宣传材料的英文版却存在诸多不利于树立吉林人形象的诸多因素,英译文和汉语亦步亦趋,看似忠实原文,实则为字对字的机械翻译,没有考虑国外读者在信息需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违反了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原则,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
本文以“吉林省简介”的英译文为例,指出材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吉林省的对外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特点衡量译文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20世纪70年代我国翻译联合国文件时曾制定统一的标准:准确和通顺,而更多的译者一直推崇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有义(2oo5)指出,根据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是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这是对外宣传翻译中最需要注意的原则。
对外宣传翻译主要是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
外宣翻译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受众也是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翻译文本。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地理环境、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宣传形式和内容对国内受众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外宣传时如不加任何调整改变而逐字照译,往往看似忠实,实际却令人费解。
第二讲 外宣翻译目的与策略原则

第二讲: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与策略原则1.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应用类文本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论原则及其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向学生讲解对外宣传“最佳社会效应”的目的论原则,以及一系列辅助性策略原则的具体内容。
要求学生基本上能够用于指导相应的翻译实践。
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宣传翻译不宜按照中文文本的措辞行文,避免译文累赘繁复、语句冗长,造成中式英语;并且通过解析,帮助学生认识中文宣传文本自身的语言特征以及英语读者的信息需求;要求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注意考虑英语民族语言文化和认知思维特征及其对英语文字运用与行文的接受心理;其次要求学生在中译英的翻译实践中一定要仔细查阅英-英词典,以便掌握英语词语概念的语义结构特征。
2、教学内容:a) 对外宣传目的论原则b) 策略论原则c) 对外宣传“经济简明”策略原则d) 可操作性规则e)实例分析3、教学重点: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上升到具体4.教学方法:解析法、归纳法、推论法;提问与讨论5、教学材料:《今日中国》片断、香港回归宣传材料片断《上海翻译》2007《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Louis V uitton: A Passion for Creation路易威登:创意情感2009,香港Part I:概述1.对外宣传翻译的侧重性目的论原则目的-需求论理论特点: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遵循的行为模式:行为——动机——目的——需求,即翻译活动行为背后必有其特定动机,而动机背后必有特定目的,目的背后又必有特定需求。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是动态的、发展的。
从翻译活动看,需求层次不仅体现在(通过译者实现的)委托人的需求和读者需求两个方面(前者需求实现以后者需求实现为前提),还体现在需求的层次性。
比如,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宣传中,游客的需求变化(如追求特色性、观赏性、知识性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浅谈外宣翻译的特征及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浅谈外宣翻译的特征及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作者:杨晓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9期【摘要】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作为翻译工作者,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并结合外宣翻译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外宣“一词的英译,然后根据黄友义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对比分析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外宣翻译政治性信息等值性文化性三贴近原则一、外宣翻译的特征1.政治敏感性。
在外宣翻译中,有些内容并不能机械地直译,而是应该根据外国受众的政治文化背景,使用适当的策略,变通地达到交际、宣传的目的,塑造我国友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此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如果译做“In China,Communist Party is the party in power. Besides,there are eight democratic parties.”由于一些西方媒体长期不负责任的报道,外国受众很容易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当作一对反义词来看待“,共产党”就被扭曲为缺乏民主精神的专政党。
但事实上,在中国,“民主党派”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如果将“democratic par⁃ties”改为“other political parties”就会避免外国受众对我国政治党派的错误印象。
2.信息等值性。
在外宣翻译中,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规律不同,外宣材料中很多内容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如若逐字逐句进行英译,反而会降低信息传播的效果。
例如,“圆满结束”不必译成“conclude with complete success”,可直接译为“conclude”或“end”;“不幸遇难”不必译为“be unfortunately killed”,可直接译为“be killed”,因为“killed”已经有“不幸”之意,若加上“unfortunately”则显得多余,给受众的感觉是还有“幸运的”遇难;3.文化性。
论新时期我国外宣翻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论新时期我国外宣翻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仇贤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阐明了文化软实力巨大的价值和能量。
新时期外宣翻译人员应当有意识地掌握和践行几大重要的原则,增强外宣效果,让中华文化软实力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外宣;翻译;原则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6-0092-0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的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然,落实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具体工作主要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的外宣、外事部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的外语工作即外宣翻译是必要的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同其他形式的翻译相比较,外宣翻译有其很多独特之处。
笔者认为,外宣翻译人员在工作中应特别遵循四个原则。
1“内外有别”的原则汉、英语言及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在文字体系、词汇形态、语法、表达等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这种“南橘北枳”的现象很普遍。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汉语读者说熟知并欣赏的语言形式和表达,对英语读者而言,往往会使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反之亦然。
这就为“内外有别”的外宣翻译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早提出“内外有别”原则的是沈苏儒。
他指出,关于这一原则的确立,在建国后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曾几经反复,意见分歧较大,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最终得到恢复和确立,作为指导外宣工作(当然也包括外宣翻译)的最重要原则之一(沈苏儒,2004: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作者:朱荣兰吴红英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摘要]吉林省对外宣传材料英译文不尽人意,很难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
遵循外宣翻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是简介类外宣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外宣翻译吉林省简介“三贴近”原则[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29-02引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意识到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活动宣传自己的必要性。
近些年,中国吉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运动会等活动为宣传吉林搭建了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吉林省会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吉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亚冬会宣传材料的英文版却存在诸多不利于树立吉林人形象的诸多因素,英译文和汉语亦步亦趋,看似忠实原文,实则为字对字的机械翻译,没有考虑国外读者在信息需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违反了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原则,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
本文以“吉林省简介”的英译文为例,指出材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吉林省的对外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特点衡量译文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20世纪70年代我国翻译联合国文件时曾制定统一的标准:准确和通顺,而更多的译者一直推崇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有义(2oo5)指出,根据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是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这是对外宣传翻译中最需要注意的原则。
对外宣传翻译主要是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
外宣翻译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受众也是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翻译文本。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地理环境、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宣传形式和内容对国内受众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外宣传时如不加任何调整改变而逐字照译,往往看似忠实,实际却令人费解。
因此,翻译这些材料,要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接受心理,考虑外宣译文的效果、受众的反应、语言的风格特色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了解哪些内容可译,哪些内容亦改,哪些内容应进行适当的增译或删减,译前对材料进行灵活的处理,充分认识外宣翻译“内外有别”的特点。
“内外有别”强调中外受众的思维和心理差别,译者必须熟知这些差别,不能按我们自己的习惯向他们宣传,翻译中国特色的材料时尤其要注意思维方式的转换,否则事倍功半(黄友义,2005)。
第六届亚冬会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三贴近”,违反了“内外有别”的原则。
黄忠廉(1999)在《翻译变体研究》中指出,外宣工作中的翻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
一般情况下,凡是要对外介绍的素材,理所当然是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和贴近国外受众需求的,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翻译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
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
为实现更好的外宣效果,有必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译前处理”(黄忠廉,1999)。
包括:(1)在尊重原文主要信息、充分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英语受众的接受心理、习惯,对原文进行语言本身方面的处理,包括风格、文体、篇章等;(2)从外宣翻译的特殊目的出发,对原文材料的内容进行译前预处理。
作为一种心理、智力活动,这种“译前处理”一般是在译者的脑海里进行的,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吉林省简介英译问题及改进策略吉林省简介对吉林省所处的位置、面积、人口、特产、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特色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原文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体现了汉语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而对应的英译文则没有考虑英语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没有对原文材料的内容进行任何的译前处理,且不顾上下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译文没有达到应有的规范,表面似乎字字对等,实际译文读起来语言生硬单调,缺乏英语句式长短搭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没有考虑到国外读者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也无视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译文读者难以得到实质性的内容。
由于篇幅所限,现仅以“简介”原文和原译的开头部分为例,分析如下:[原文]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处北温带,面积19.18万平方公里,人口2710万。
吉林省资源丰富,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誉满中外。
位于东南部的长白山是旅游胜地,长自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玉米、大豆、水稻。
吉林省也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有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春客车厂等知名企业。
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所、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在全国享有盛名。
[原译]Jilin Province is shortened as“Ji”.It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inthe north temperate zone.Its area is 191.80o square km and its population is 27.l million.Jilin Province is rich in resources.The ThreeTreasures Of northeast China“ginseng,deer piloseantler and mink fur are famous throughout China andthe world.The Changbai Mountain in its southeast isa tourist attraction.The Changbai Mountain HeavenlyPond is the largest mountain fresh water lake inChina.Jifi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commoditygrain in China,yielding corn,soybean and paddy inabundance.Jifin Province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It has such well-knownenterpri ses as FAW,Jjlin Chemical Corporation,Changchun Rai lway Car Company,etc.Its sci-teohand education undertakings are developing fast.The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al and Mechanic Physics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Changchun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 stry,Jil in Universit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etc.are well-known inChina.(第六届亚中冬季运动会指南,2oo7)根据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三贴近”和“内外有别”的原则,这段文字应在译前做适当的处理,把以介绍地理位置开篇改为介绍周边省份和邻国,以此为大背景,凸显吉林与其他省市和国家交往与联系的方便条件,使译文更加贴近吉林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吉林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试将第一句译文改为:[改译]Jilin,locat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Northeast China.borders North Korea and Russia tothe east,Heilongjiang to the north,Liaoning to thesouth.and Inner Mongolia to the west.It has an areaOf 191。
800square kilometers,with a population Of27.l million.原译完全按照汉语的造句习惯,译为三个简单句,句与句之间缺乏连贯性,没有利用英语形合句的特点。
改译做了必要的“译前处理”,将不重要的信息“吉林省简称…吉‟”和“地处北温带”去掉,加上邻国的信息,以体现位置的重要性。
在篇章安排上,原译将两段调整为三段,但通篇均按汉语的组词造句习惯和规律机械对译。
译文共12句,其中11句使用be动词连接主语和宾语,句子结构单一死板,缺少英语行文的字词和句式变化,离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相距甚远,因此译文需做适当的变通处理,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试将二、三段经过译前处理后改译为:[改译]Jinlin boasts excellent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withforestry area accounting for 43%.Ginseng,sable anddeer antlers,the“Three Northeastern Treasures”,renowned both in China and overseas,are specialtiesof Jilin Province.Changbai Mountain in its southeast.with Tianchi as its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 in China.is a favorite tourist attraction worldwide.Because of its fertile soil.Jilin has been calledone of th e“Golden Corn Belts”of the world.As thelargest granar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