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知识
西藏编织(一)藏族织毯

探索的开始从塔克拉玛干到青藏高原这近乎异想天开的想法立刻使我产生要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的冲动,由此开始探索中国包括藏区地毯的历史。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地毯在中国始于唐朝,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产地在新疆和田地区,唐朝之前出现在中国的地毯均为中亚各国的贡品或者是输入的商品。
国际地毯界也普遍认为,中国地毯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为起点,那个时期中国才出现了地毯编织业,唐朝之前中国各朝代的史官们似乎对地毯并没有予以记载,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掘出土的汉代地毯残片均被西方学者认定为古代突厥人的织物。
而西藏学者撰写的《西藏仲丝》一书认为,西藏地区地毯的编织业大约有一千年的历史。
中外学者对中国地毯历史的论述是事实吗?1988年,我刚刚辞去公职,北京市地毯进出口公司正巧开发了经营旧地毯出口的业务,我便去做义工帮忙,从此开始有机会大量接触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旧地毯,其中不乏17世纪至20世纪的精品。
1990年7月,我前往新疆和田市查看一批旧地毯,然后参观了和田博物馆。
在和田博物馆的干尸厅里我看到一具汉代干尸脸部有模糊不清的彩色纹饰。
从那一刻开始,我忽然意识到藏族织毯国际地毯界普遍认为,中国地毯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为起点,那个时期中国才出现了地毯编织业,唐朝之前中国各朝代的史官们似乎对地毯并没有予以记载,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掘出土的汉代地毯残片均被西方学者认定为古代突厥人的织物。
而西藏学者撰写的《西藏仲丝》一书认为,西藏地区的地毯编织业大约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
中外学者对中国地毯历史的论述是事实吗撰文、供图/陆晋生26 TIBET GEOGRAPHIC西藏人文地理27干尸脸部的螺纹状符号或许与新疆地毯的符号有关。
这近乎异想天开的想法立刻使我产生要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的冲动,在两位维吾尔族朋友的协助下我次日便从和田出发,历时45天完成了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费旅行。
这次旅行成了我开始实地考察与研究中国地毯史的起点。
西藏藏毯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西藏藏毯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藏毯是青藏高原人民几千年生活的智慧结晶,孕育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特有的民族手工艺品。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藏毯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有一些问题,使得藏毯产业不仅远远落后于尼泊尔,并与国内的青海藏毯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在深入分析藏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藏毯;问题;发展;对策一、对藏毯的认识藏毯是一种极具藏民族特色的地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藏毯的发展也代表着藏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与波斯地毯、东方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根据中国藏毯协会统计,现有的藏毯品种已发展到几十个系列、近百个品种和上千个花色图案。
二、西藏藏毯产业的优势1、资源优势绵羊毛是藏毯的主要原料,西藏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是全国主要的牧区之一,这里有有丰富的牦牛、绵羊资源,其毛绒纤维粗长、有韧性,是公认最好的织毯原料。
另外,西藏这里有天然的植物和矿物染料,没有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2、环境优势西藏地处我国边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充分表明了政府对边间民族产业的肯定。
另外,西藏和具有藏毯产业优势的尼泊尔接壤,交流合作比较方便,极大的促进藏毯产业的发展。
3、文化优势藏毯是藏民族经过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底蕴而形成的一种特色名族艺术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独特的艺术欣赏魅力。
开发藏毯的市场必须十分了解藏民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藏毯产业本身就是西藏历史文化遗传下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当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藏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一)行业规模较小在西藏藏毯行业中,生产企业不到20家,企业的数量比较少。
区内的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较为分散,企业的年产值有40万到700万不等,以至于规模小、竞争度低。
(二)产品差异化低西藏藏毯因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的保护,造成藏毯的模仿度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多数企业认为自己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仅存在质量上的差别,款式、图案等企业重视度不高。
(三)人才技术薄弱人才是生产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技术研发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趋势。
加牙藏毯的汇报总结

、
艺藏 流毯 程的 :生
产 工
山天 羊然 绒放
第 一
、养 牦的
步
牛藏 人 绒系 工
:
、绵 选
驼 绒
羊 毛
毛 :
等、
-·绵羊毛·-·山羊绒·-
-·牦牛绒·-·驼绒·-
·-
-·
洗 好 的 羊 毛
羊 毛 清 洗 设 备
·-
-·
再第
经 过
二
洗 毛 机
步 :
去洗
除毛
:
羊
毛 上 的 粪 便 , 杂 质 等 。 洗 好 之 后 的 羊 毛 已 经 烘 干 , 就 可 以 用 液 压 机 打 包 了 。
经过粗剪、精剪多次加工使图案突出、线条清晰,增强了毛绒的厚实感,体现了粗犷、古朴、 自然之美。
三、 加牙藏毯
——制作工具篇
-·织机 ·-
-· ·-
织机:
毯
织 机
杨 永
良
家
祖
辈
传
下
来
的
木
制
藏
-·铁梳子 ·-
-·杨永良的铁耙 ·-
助 编 织
往 下 卡 纬 线
又 名 铁 耙 梳
铁 梳 子
, 协
经 线
2003年加牙藏毯以它独特的工艺,重新被认可,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加牙藏毯传承人杨氏家族带
头,传统织毯人家重新架机生产,同时一部分家庭作坊组建了一个小厂集体生产。
-·2008·-
-·2005·-·2007·-
-·2010·-
2004
青
海
开 始
年
举 办 每
起 ,
年
一
届
青海藏毯

起源的考证,为青海藏毯赋予厚重的历史传承。
1.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就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溜”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
2.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
它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
3.二十世纪中期,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出土了一批“毛席”残片,据考证,这些原始地毯为藏系羊毛编织而成,产于青铜时期,是今天藏毯的原始雏形。
4.20世纪50年代,青海地毯一、二厂相继建成投产,主导产品是手工地毯。
之后,大通、共和、贵德、平安、乐都、同仁等县均建立了地毯厂,主导产品是90道机拉洗羊毛手工地毯,出口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美元。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全省所有国营地毯企业陆续倒闭。
近年来,此省对藏毯产业予以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抓住龙头,突破难点,把藏毯产业做大做强。
1994年,经过整合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该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发展势头强劲。
2005年,藏羊集团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和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藏毯产业的“领军集团”。
由于藏羊集团的龙头形成及其带动辐射作用,使全省藏毯产业异军突起,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尼泊尔,排名第二。
主要特点就青海藏毯的品质结构和艺术特色而言,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图案丰富多彩、民族风格浓郁。
藏毯源于青藏高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案,青海藏毯则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朴、自然、粗犷的特点外,又吸纳了当今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配以深厚的藏传佛教等含义的图案,并通过多种不同色毛纱交织表现,令人赏心悦目。
第二,材料考究、工艺精湛。
藏毯所选用的原料主要是“西宁大白毛”,是世界地毯行业公认织造地毯的最佳原料,用其织出的地毯具有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光泽清亮的特点,被誉为像锦缎样的软浮雕。
存一份让后世骄傲的秘密——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

故乡不在远方,它就满满地盛在我们喜欢的饭碗里;美不在身边,它就隐藏在衣食住行,生活日用中。
高原上自由放养的绵羊毛用橡子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等天然植物染色,经匠人一双巧手撮合就变成了一张张蓬松软糯的织毯,变成家用的地毯、挂毯、座垫和马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温暖、柔软和绚烂,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藏族织毯传习所里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0岁的杨永良。
他正在纵横交错的经纬前忙活着。
藏在日常器物里的技艺、美学和情感青海曾是华夏文明、西亚文明、中亚文明的交汇点,各种文化精华通过绵延了1500多年的丝绸之路,在这里交融汇合,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研究加牙藏毯编织所用的原料、技艺、染色等环节和沿用至今的手工技艺,也是了解我国藏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渠道。
考古资料显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3000年前就已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
清朝时,因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扩建,急需装饰织毯和经堂坐垫,藏毯在离塔尔寺几公里外的加牙村逐渐兴起。
“加牙藏毯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牦牛绒、驼绒等。
地毯纺线采用植物染料低温染色,这样地毯的毛质不易损伤,纺出的成品色泽艳丽,一块毯子可以够三代人用。
”杨永良说。
加之青海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草原草质好,无污染,生长在这里的藏系绵羊毛色纯净,毛质好,绒毛厚,纤维长,弹性强,光泽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
“西宁大白毛”是世界地毯界公认的手工地毯最好的原料。
藏毯编织曾经是加牙村村民赖以生活的手艺。
上世纪80年代,加牙村藏毯享誉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出口尼泊尔等地。
在杨永良的记忆里,那几年织机常常日夜不停。
藏毯编织也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
加牙藏族织毯的图案不拘一格,既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回字纹,又有隋唐时期的宝相花图样,有藏族喜欢的八宝纹样、回族喜欢的花草纹样,也有潮流的莫兰迪色系……一块小小的藏毯成为青海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最好见证,也让我们惊艳地感受到时尚与现代气息。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一、藏族服饰的特点1. 颜色丰富多彩在藏族服饰中,颜色是其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
藏族服饰的颜色丰富多彩,富有鲜艳的民族特色。
通常使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蓝色等,这些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刺绣工艺精湛刺绣是藏族服饰中的重要装饰手法,它在藏族服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藏族服饰中的刺绣工艺精湛,通常使用的有唐卡刺绣、鱼尾刺绣等,不仅在服装上体现出独特的美感,而且还表现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3. 材质讲究藏族服饰的材质讲究,大都使用天然的棉、麻、羊毛等材料制成。
这些材质天然环保,穿着舒适,适合高原气候的特点,符合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 发型和头饰藏族服饰中的发型和头饰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女性头戴饰物多为银质或白铜制成的发簪、发夹、发箍等,上面还常挂有宝石、珠宝等装饰物。
男性头戴的多为红色、蓝色、绿色带有毛线、丝线编织的小方巾,有的还绣上藏族特有的花纹和图案,这些头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5. 袍服造型独特藏族服饰的袍服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男性通常穿着藏式袍子,女性通常穿着藏袍。
藏族袍服有着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还表现出藏族服饰的神秘和浪漫。
二、藏族服饰的种类1. 男女装藏族服饰中的男女装有明显的区别。
男性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裤,头戴藏帽或头巾;女性则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裙,头戴装饰饰物丰富的发饰。
男女装的款式和图案都有着独特的特色,展现出藏族服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2. 婚服藏族婚礼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藏族婚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藏族婚服多为红色系列,色彩鲜艳,富有喜庆和祝福的意义。
婚服款式繁复,刺绣工艺精湛,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的心情。
3. 节日服藏族的节日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在藏族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着节日服装,进行舞蹈、庆祝等活动。
节日服装通常色彩艳丽,图案繁复,体现出藏族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4. 朝圣服藏族的朝圣服是其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f)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10个类别。
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相应的,对其进行保护的难度也比较大,笔者认为,对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理论上的分类研究非常必要,搞清楚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对号入座,然后再进行深入调查、展开研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防止走弯路,走错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逐步确立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下去。
限于篇幅,本文在进行分类研究时仅仅介绍西藏最重要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一)口头传说和表述1、神话藏族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藏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为著名的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天和地是怎样来的、大地和庄稼的由来、始祖神话、化世之龟、灵猴繁衍之人种、十二丹玛女神、长寿五姊妹、念青唐古拉山神、雅拉香波山神、阿尼玛卿大山神、年保叶什则山神、阿米年青山神、纳木错、北斗七兄弟星、载世巨象、龙神青蛙、火焰虎神、龙神雷公、化世大鹏鸟王、洪水滔天、狗皮王子、种子的来源等。
2、传说西藏有很多记载吐蕃历代赞普的传说,其中,松赞干布之前的赞普传说神话色彩极浓,如聂墀赞普从天降落人间、没庐年德茹赞普娶龙女为妃、妃食蛙而恢复青春、王食蛙而得麻风病等。
藏毯知识

藏毯的类别和特点(一)手工藏毯1、绒藏毯系列产品(羊绒、牦牛绒、骆驼绒地毯)山羊、牦牛、骆驼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抗高寒动物,其颈、肩、背部为绒毛。
牦牛绒、骆驼绒是一特种纤维,其光泽自然、柔和,手感柔滑,为高档纺织原料。
山羊绒、牦牛绒、骆驼绒、丝绒藏毯系列产品主要有:100道、120道、150道、200道、260道、300道。
该产品具有轻、薄、暖、可折叠等特点,为藏毯之精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2、纯丝藏毯纯丝藏毯根据传统的藏毯生产工艺,采用“柞绢丝”为原料,编织后经化学水洗,光泽亮、能折叠,具有现代风格。
品种有120道、150道。
3、丝毛藏毯丝毛藏毯采用天然的“柞绢丝”和优质的“西宁大白毛”为原料,以传统藏毯生产工艺,结合现代洗毯技术精制而成,属时尚、高档的现代产品。
品种有90道、100道、120道、150道。
4、羊毛地毯羊毛地毯是采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精心编织而成。
羊毛地毯做工精细,弹性好,耐磨擦,色泽好而光亮,具有浮雕般的效果。
品种主要有:45道、60道、70道藏毯;90道、120道、150道及天然色地毯。
5、包芯卡垫藏毯卡垫俗称马褥子,是一种古老的藏毯,流行于清代前期,主要使用于寺院。
“包芯”是采用原始传统染纱工艺加植物染料染出的特种纱。
该产品具有原始、古朴、自然的特点,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深受消费者青睐。
6、包芯纱地毯包芯纱地毯采用古老的染纱工艺,色泽柔和、接近自然,是西方文化与藏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品种有45道、70道、100道、120道、150道。
7、克哩姆地毯克哩姆地毯,采用优质西宁大白毛以及牦牛绒、骆驼绒为原料,并以羊毛加天然丝,牦牛绒加天然丝、骆驼绒加天然丝,精制而成。
品种有:6支毛纱克哩姆、3.5支纱克哩姆,牦牛绒克哩姆,骆驼绒克哩姆,马被子地毯。
8、胶背藏毯胶背藏毯以优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品种有70步、80步、90步、120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藏羊地毯关于山东悦美家家具广场营业员培训资料第一章:藏毯一青海--藏毯的重要发祥地雪域高原封闭的自然环境,藏族人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高原人特有的气质,性格,使藏毯保持了粗旷、自然、古朴的地域民族风格,成为世界地毯大家族中的一枝奇葩。
在中国的藏毯出口中,青海藏毯已占据了90%的份额。
青海藏毯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为青海经济的发展铺就了一条五彩的大道。
藏毯是一种世界性产品,它起源于中国,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古代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根据史料分析,藏毯生产从古到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1959年在诺木洪塔里他里哈出土了公元10世纪的大量毛织物的纺轮,其中就有一块彩色毛席残片,是至今最早的毛席残片,据考证是两千年前的手工藏毯雏形,是现代藏毯的始祖。
青海与西藏同属藏文化圈,是藏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生产使用藏毯的历史久远。
据史记载,清乾年间,青藏高原上的喇嘛进京观光,把藏毯作为贵重物品敬献给皇帝,博得皇帝的喜爱。
清朝中晚期,青海藏毯获得进一步发展。
清末到民国出的百年间,青海湟中县马场藏族的加牙村成为高原著名的藏毯专业村。
明国二年,该村建立了织毯职业学校,与村民共做藏毯。
全村妇女皆能捻线编制,其产品花样新奇、精致。
此时湟中及甘肃武威等地年销售约达6000余条。
随着茶马互市物资交易及贸易的发展,藏毯工艺逐渐传入甘肃等地。
1955年到1993年,青海地毯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主导产品是90道机拉洗毯,1993年出口95万平方米,为出口数量最高年份,此后机拉洗毯逐渐退出市场,让位于藏毯。
二藏毯的种类手工地毯可以分为新疆毯、宁夏毯、蒙古毯、藏毯四大类。
就藏毯而言,根据编织原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5种,即绒藏毯(以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抗高寒动物山羊、牦牛、骆驼颈、肩、背部的绒毛为原料而成)纯丝藏毯(特指“柞娟丝”)、丝毛藏毯(“柞娟丝”和西宁“大白毛”混合而成)、仿古藏毯(采用中国古老藏毯的植物染色法,配以优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天然色藏毯(以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细绵羊毛为原料,经人工分选初七种颜色,纺成天然色纱,无须染色就可编织)。
三藏毯的特点藏毯打结法是在一个栽绒结里具备一个重叠的打结圈的栽绒结,即手工连环结,俗称“重叠连环扣”,其打结程序可归纳为“挽头儿割绒”,即将绒纱同时缠绕在经线和编织杆上,连续操作,挽到一定长度才割绒一次,割绒同时抽出编织杆,比传统的“8”字扣的每头儿必砍,明显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地毯的厚度由铁杆的直径决定,因此毯子厚薄控制自如。
因藏毯打结法的特点,毯面可割绒,也可圈绒,可以满足不同风格要求。
用藏毯打结法织出的地毯,毯面形成自然横向条纹,看上去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体现了粗犷、古朴、自然之美,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古朴、典雅的要求。
四纯手工藏毯的五重价值纯手工藏毯的五重价值:使用价值、欣赏价值、保值价值、增值价值、收藏价值。
第二章地毯一地毯的分类一、按制作方法分:地毯因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机织地毯、手工地毯。
机织地毯又包括簇绒地毯和机织威尔顿地毯、机织阿克明斯特地毯。
a.簇绒地毯该地毯属于机械制造地毯的一大分类,它不是经纬交织而是将绒头纱线经过钢针插植在地毯基布上,然后经过后道工序上胶握持城头而成。
由于该地毯生产效率较高,因此是酒店装修首选地毯,可谓物美价廉b.机织威尔顿地毯,该地毯是通过经纱、纬纱、绒头纱三纱交织,后经上胶、剪绒等后道工序整理而成。
由于该地毯工艺源于英国的威尔顿地区,因此称为威尔顿地毯。
此织机是双层织物故生产效率比较快c.机织阿克明斯特地毯,该地毯也是通过经纱、纬纱、绒头纱三纱天织,后经上胶、剪绒等后道工序整理而成。
该地毯使用的工艺源于英国的阿克明斯特,此织机属单层织物且机速很低,地毯织造效率非常低,其效率仅为威尔顿织机的30%d.手织地毯I 手工编制地毯该地毯属于小块工艺地毯,一般用于家庭茶几下或做为艺术品挂在墙上。
II 手工枪刺地毯该地毯在手织毯里最为普遍,也最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
非常适合面积不大但质量要求较高的别墅、豪华公寓住宅、邮轮、总统套房、总裁办公室等高雅华贵场所,是地毯品种之精华。
二、按使用功能分类a.商用地毯。
广义上讲是指除家庭用及工业用地毯以外的所有地毯。
商用地毯在国内还仅限于宾馆、酒店、写子楼、办公室、酒楼等场所,而在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商用地毯除上述使用场所外,已在机场候机楼、码头浪船大厅、车站候车厅、超市、医院、学校、养老院、托儿所、影剧院等场所被普遍使用,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用地毯的使用范围会逐步加大,覆盖面会更广。
b.家用地毯。
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用地毯,家用地毯在我国仍停在条块地毯上,因为中国家庭的装修仍大量以木地板为主而西方发达国家,家庭用地毯是以满铺和块毯相结合,铺装地毯几乎是家庭装修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观念喜好的更新,中国有条件的家庭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地毯。
c.工业用地毯。
工业用地毯从国内到国外,仍仅限于汽车、飞机、客船、火车等装饰而用。
三、按原材料不同分类按使用原材料的不同,地毯可分类为:尼龙地毯、羊毛地毯。
羊毛化纤混纺地毯、丙纶地毯、真丝地毯、晴纶地毯等。
真丝地毯由于价格过于昂贵而不普遍实用,尼龙、丙纶晴纶等化纤类地毯比较实用与公共场合,羊毛地毯因其采用的天然环保材质和适中的价格而普遍受到家庭用户的喜爱。
二羊毛知识新西兰羊毛的优点:强度好,品质均匀,不含黑色纤维;有极好的染色性能;清洁、干净、含羊毛脂低(低于0.5%),因此有固有的低沾污性;有极好的天然色泽,能染明亮清晰的浅色调;生产的纱线具有良好的捻度保持特性。
新西兰羊毛优点祥解:1、强度好,品质均匀,不含黑色纤维2、有极好的染色性能3、清洁、干净、含羊毛脂低(低于0.5%),因此有固有的低沾污性。
4、有极好的天然色泽,能染明亮清晰的浅色调5、生产的纱线具有良好的捻度保持特性6、能生产大批量质量稳定的高品质产品7、是天然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是在环境无污染、有效利用能量和安全生产方式下生产的:新西兰牧场不使用国际上限制和禁用的杀虫剂(如:有机氯化物或砷基化合物等)8、养羊牧场不用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不与食物生产一起进行,羊只的饲养供食肉和纺织纤维能再循环利用,羊毛废料能被生物降解(产生氮化物)而用于农业生产。
羊毛地毯与火:羊毛地毯具有1、天然阻燃性2、由于较高的着火点,很难点燃3、低的展焰性4、低热量释放性及低热燃烧5、不溶融6、燃烧后形成一层隔热冷焦灰和自熄灭7、产生较低的烟雾或者有毒气体8、可被指定安装在那些有较严格阻燃要求场所(如航空地毯等)9、通过Zirpro系列阻燃处理能进一步增加其阻燃性能三什么是质地质地是粉刷墙壁上的细小阴影;是光滑的铬合金材料上闪烁的光;是高比例羊毛地毯上的凹凸起伏。
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意识,它所呈现的令人兴奋的表面吸引着我们用手、用眼去亲自体验。
粗糙的,细致的,平滑的,有光泽的或丝般柔顺的,无需任何语言,质地在您的家中可以明白无误的展现出您的品味。
材料的外观是如何影响我们对它的感觉方式呢?镀铬的家具、粉刷得十分光滑的墙壁和大理石的地面使得房间给人以坚实冷峻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基于所选用的原料给人的触觉印象。
象新西兰羊毛标志地毯这样柔软的质地给人温暖、惬意的感觉,令人想起家庭的温暖。
在运用质地特点进行装饰设计的时候,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灵感----比如粗糙的颗粒状的质地就象海滩的沙地或是森林中铺满树枝和落叶的地面。
诸如椰壳纤维、西沙而麻和海草纤维等纯天然原料的介入,使有质感的地面装饰更成为一种时尚。
而新型的新西兰羊毛标志地毯使这种时尚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具有流行的质地的同时,还具有羊毛令人满意的柔软性、保温性和舒适性。
设计师秘诀:1.为不能充分享受阳光的房间选择质地特别温暖的地毯。
2.割绒雕花或厚实的西沙而外观风格的地毯和粗麻墙布与淳朴的室内装饰相得益彰。
3.如果房间的设计是围绕图案的,那么日本的屏风和相关的质地例如米纸、隔板、陶器和高光的漆器表面都可以借鉴。
4.假如希望房间看起来宽敞而又不丧失地毯质地的特点,织纹清晰的西沙而地毯应选用柔和的灰绿色或蓝色,令人联想起地平线的颜色。
5.粗糙的质地相比光滑的表面能够吸收更多的光。
同样的颜色在高低圈的地毯上要比整齐划一的割绒地毯上显的暗。
四地毯的质量鉴别地毯的质量鉴别,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学问,简单的“望闻问切”虽然可以现表面问题,但实际的质量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检测。
以手工羊毛、真丝地毯来说,原材料、规格、道数、工艺质量与消费者利益直接挂钩。
纯毛、纯丝地毯是否真材实料,在于羊毛、真丝的含量是否百分之百,还在于地毯的长、宽、厚度以及地毯织做的道数是否与标识相符,地毯道数也直接关系着地毯的耐用度。
工艺质量是决定手工地毯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包括色彩的运用是否协调、剪活是否过关、光亮程度是否足够等。
剪活不好会影响地毯图案的连贯,没有很好的光亮度意味着地毯织做后期的化学处理未掌握好,这些直接都影响手工纯毛、纯丝地毯的艺术品位与保值性。
机织地毯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1、簇绒拔出力簇绒拔出力不合格的地毯,容易出现掉毛现象,影响地毯的使用寿命。
2、动负荷地毯的动负荷不合格,说明地毯在压力下恢复原状的能力差,这种地毯的弹性一般较小。
3、剥离强力这项指标主要指地毯的背布而言,剥离强力较小的地毯背布牢度不高,易出现开胶现象。
4、色彩牢度色彩牢度不理想的地毯易出现掉色现象。
理想的地毯保养系统现代化建筑设计日新月异,室内装饰更趋华丽讲究,铺设色彩缤纷,设计新颖的地毯,营造一个整洁美观,宁静舒适的环境,是现今室内设计的重要一环。
然而要保持地毯恒久美观,清洁耐用,就必须采用一套完善全面的专业地毯保养系统。
五挑选地毯的三大原则随着天气转凉,既保暖又具有装饰作用的地毯受到人们的青睐。
市场上,地毯的质料各有不同,在选购时,耐用、美观、清洗方便成为消费者的三大原则。
据介绍,地毯的品质,除了纤维的特性和加工处理外,与毛绒纤维的密度、重量、搓捻方法都很有关系。
毛绒越密越厚,单位面积毛绒的重量越重,地毯的质地和外观就越能保持得好,而基本上,短毛而密织的地毯是较为耐用的。
消费者在检查时,可利用拇指按地毯上,按完后迅速恢复原状的,表示织绒密度和弹性都较好;或是把地毯折曲。
越难看见底垫的,表示毛绒织得较密,比较耐用。
消费者在购买地毯时强调与室内空间的搭配,一般地毯都附有标签,说明所宜用的环境和承受走动频度的能力。
选择时,要注意铺设的位置和该处的行走量大小。
走动频繁的区域,如玄关、厅堂,就要选用密度较高、耐磨的地毯(如短毛圈绒);活动量低的地方如睡房,就可以选毛绒较高、较软的地毯(如割绒);而楼梯则要选耐用、不滑的种类。
清洗地毯历来都让主妇们头疼,因此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素色和没有图纹的地毯较易显露污渍和脚印;割绒地毯的尘积通常浮现于毯面上,显露污渍,但尘污容易清理;而圈绒则容易在毯底内积尘,较难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