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毯产业发展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合集下载

西藏藏毯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西藏藏毯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西藏藏毯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藏毯是青藏高原人民几千年生活的智慧结晶,孕育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特有的民族手工艺品。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藏毯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有一些问题,使得藏毯产业不仅远远落后于尼泊尔,并与国内的青海藏毯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在深入分析藏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藏毯;问题;发展;对策一、对藏毯的认识藏毯是一种极具藏民族特色的地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藏毯的发展也代表着藏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与波斯地毯、东方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根据中国藏毯协会统计,现有的藏毯品种已发展到几十个系列、近百个品种和上千个花色图案。

二、西藏藏毯产业的优势1、资源优势绵羊毛是藏毯的主要原料,西藏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是全国主要的牧区之一,这里有有丰富的牦牛、绵羊资源,其毛绒纤维粗长、有韧性,是公认最好的织毯原料。

另外,西藏这里有天然的植物和矿物染料,没有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2、环境优势西藏地处我国边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充分表明了政府对边间民族产业的肯定。

另外,西藏和具有藏毯产业优势的尼泊尔接壤,交流合作比较方便,极大的促进藏毯产业的发展。

3、文化优势藏毯是藏民族经过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底蕴而形成的一种特色名族艺术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独特的艺术欣赏魅力。

开发藏毯的市场必须十分了解藏民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藏毯产业本身就是西藏历史文化遗传下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当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藏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一)行业规模较小在西藏藏毯行业中,生产企业不到20家,企业的数量比较少。

区内的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较为分散,企业的年产值有40万到700万不等,以至于规模小、竞争度低。

(二)产品差异化低西藏藏毯因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的保护,造成藏毯的模仿度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多数企业认为自己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仅存在质量上的差别,款式、图案等企业重视度不高。

(三)人才技术薄弱人才是生产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技术研发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趋势。

青海藏毯

青海藏毯

起源的考证,为青海藏毯赋予厚重的历史传承。

1.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就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溜”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

2.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

它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

3.二十世纪中期,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出土了一批“毛席”残片,据考证,这些原始地毯为藏系羊毛编织而成,产于青铜时期,是今天藏毯的原始雏形。

4.20世纪50年代,青海地毯一、二厂相继建成投产,主导产品是手工地毯。

之后,大通、共和、贵德、平安、乐都、同仁等县均建立了地毯厂,主导产品是90道机拉洗羊毛手工地毯,出口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美元。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全省所有国营地毯企业陆续倒闭。

近年来,此省对藏毯产业予以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抓住龙头,突破难点,把藏毯产业做大做强。

1994年,经过整合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该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发展势头强劲。

2005年,藏羊集团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和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藏毯产业的“领军集团”。

由于藏羊集团的龙头形成及其带动辐射作用,使全省藏毯产业异军突起,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尼泊尔,排名第二。

主要特点就青海藏毯的品质结构和艺术特色而言,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图案丰富多彩、民族风格浓郁。

藏毯源于青藏高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案,青海藏毯则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朴、自然、粗犷的特点外,又吸纳了当今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配以深厚的藏传佛教等含义的图案,并通过多种不同色毛纱交织表现,令人赏心悦目。

第二,材料考究、工艺精湛。

藏毯所选用的原料主要是“西宁大白毛”,是世界地毯行业公认织造地毯的最佳原料,用其织出的地毯具有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光泽清亮的特点,被誉为像锦缎样的软浮雕。

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2008年第1期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1月N o 1,2008Q ingha i Socia l Sciences Janua ry,2008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詹红岩摘要藏毯产业作为青海省着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

作者通过调研,就如何做大做强青海省藏毯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青海;藏毯产业;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8)01!0079!05藏毯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既可以带动青海省民族手工业、原辅材料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将青海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目前,藏毯产业作为青海着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产业,已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

按照青海省十一次党代会对藏毯产业的要求和发展定位,即∀立足于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纺织业及手工业,做大做强藏毯产业,把青海建成国际性的藏毯生产集散基地#,笔者通过调研,就如何做大做强青海省藏毯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一、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藏毯全称为∀西部藏式地毯#,与东方毯、波斯毯同属世界三大名毯,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已成为青海地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青海藏毯发展的历史沿革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清朝政府与藏族高僧喇嘛的亲密往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

它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产生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制工艺。

清代中期,青海地毯业开始萌芽,品种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以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在吸收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风格艺术精品。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李燕【摘要】藏毯是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有着四千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青海藏毯产业是在进一步开放中谋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兼顾我国绿色发展的产业,也是能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产业,关注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梳理产业发展历史阶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分别从政府政策、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青海藏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该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期刊名称】《柴达木开发研究》【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10页(P15-24)【关键词】青海藏毯;产业;产业发展【作者】李燕【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藏毯是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海省湟中县加牙村村民编织的马褥、地毯等产品就销往甘肃、四川、西藏等地,部分产品甚至销往印度、尼泊尔等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下,青海藏毯产业化雏形初现,并作为青海省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成为青海省三大拳头出口产品之一。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急剧上升,青海藏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由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今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青海藏毯产业是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面对我国越来越多失地农牧民,藏毯产业也是“一项可脱贫、能致富的富民产业”。

藏羊地毯:满足未来个性化定制需求

藏羊地毯:满足未来个性化定制需求

108 中国纺织 2017F ocus Home Textile | 家纺焦点文|本刊记者 梁莉萍 摄|刘静敏藏羊地毯集团携高品质地毯高调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展现了在传统手工藏毯传承基础上,机制藏毯的发展趋势。

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供、销、研、教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毯生产经营企业,于1996年成立并获得进出口经营权。

藏羊集团依托当地原料、劳动力、藏文化文|本刊记者 梁莉萍地毯曾是家庭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物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地毯行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海马地毯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受到广泛关注。

成立于1958年的海马集团公司,位于中国的最东端,美丽而舒适的海滨城市威海,在花园式园区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阿克明斯特地毯工厂,集团旗下有不同的子公司负责不同的产业方向。

海马集团最早采用从欧美进口的原材料,藏羊地毯:满足未来个性化定制需求海马地毯:引领阿克明斯特地毯行业地域优势,从藏毯发源地出发,阔步前行,追求完美。

目前藏羊集团的手工地毯以羊绒、牛绒、驼绒、羊毛、蚕丝等为主要原料,其中图案、工艺都是自主研发。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高仿逐渐取代人工劳动,但手工作为传承工艺依然是最大的亮点。

藏羊集团在低道数手工地毯制作的同时增加了高道数技术工业,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

藏羊集团从2006开始做机织藏毯,在传统手工藏毯编织的基础上,先后从比利时和德国引进国际最先进生产设备,增加了产品种类,实现了产品多元化。

2013年进行升级改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美国的地毯织机。

这个代表着国际前沿先进水平的机器设备极大地改善、提高了工人效率,颠覆了传统织机的局限性。

据了解,这个美国地毯织机是藏羊集团与设备公司经过两年半的交涉,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定向研发的机器设备,仅有的三台都在藏羊国际。

未来个性化定制是必然趋势,由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再进行个性化要求定制,美国地毯织机都可以根据个性要求设计独特的风格和时尚的图案,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青海:打造“藏毯之都”“冲杀”国际市场

青海:打造“藏毯之都”“冲杀”国际市场

强化 信息网络体 系建设 , 积极发展 电子 商务 , 步取代传统 逐
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式。
规 划, 2 1 到 0 0年藏毯出 口达到 1 美元时 , 亿 也只占到全球手
工 地毯 2 0 出 口总 值 的 13 ; 外 , 筐生 产 规 模 对 青 海 04年 /2 此 藏 省来说 , 人均 还 不 足 O1平 方 米 , 全 球 来讲 , 不 能 能 满 足 . 就 还
造 天津 、 洲 藏 毯分 拨 中 心 , 大 重 点 市场 的销 售份 额 ; 是 欧 扩 八
掘统计 ,0 4年全球手工地毯出口总额为 3 20 2亿美 元 , 且
需 求量 以每 年 1. 25 速 度 增 氏。 中 国 出 口地 毯 约 66亿 美 %的 .
元 , 青海 省 出 口量 为 2 0 而 50万 美 元 , 青 海 省 “ … ” 展 按 五 发
中 期 , 诺 木 洪 古 墓 群 中 出土 的 “ 席 ” 片 经 考 证 是 藏 毯 雏 在 毛 残
4地 方标准 出台。今年 3月 1 、 5日, 青海手工藏毯地方 《
手工捻 线 、 心编 织而成 , 感 柔软 、 精 手
毯产业为主导 。培养国 际性集 团化藏 毯企 业 。 整合 要素 资源 , 展产 业链 , 扩
风格独特 、隔潮御寒 ,更具 市场竞争
力。
( ) 动 力优 势 二 劳
使相关产业 协同发展 的产业整 合发展
思路 。 逐步迈 向 2 1 全省 生产藏毯 0 0年
助制度。
贫增收 ,解决农村 牧区富余劳动 力就
地转移 ,节约 劳动力异地转 移成本的
有 效 形式 和 有 效 途 径 。 ( ) 源 地 和 文 化 背 景 优势 三 发

学习青海考察藏毯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青海考察藏毯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青海考察藏毯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工作中只有用心做事,才能学到更多,学到的任何技能和知识都可能成为自己未来的生存工具,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手段,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没有工作生活会变得怎样?用心工作,过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总有天会有所收获,对自己没有坏处。

要怎么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编辑为您精选《学习青海考察藏毯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一文,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日前,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

总书记表示,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希望青海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只有读懂“小小藏毯”里的“大幸福”,才能真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更好致富增收。

“小小藏毯”聚焦群众所需,从御寒到“个性化定制”。

一直以来,藏毯都是高寒地区游牧民抵御严寒的必需品。

而圣源地毯公司的优势就是能够就地取材藏系绵羊毛,使得织出的地毯质地柔软、坚韧耐磨。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圣源地毯公司也越来越关注客户所需、群众所求,从起初满足御寒要求,到如今的可以利用大智能“个性化定制”。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企业对群众所需的实时关注,愿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承担起企业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出贡献。

任何时候,到要时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的需求为己任,尽己所能地找方法、寻找思路,让群众满意,带动更多的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小小藏毯”寄托殷勤嘱托,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小小藏毯”里蕴含着总书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殷切嘱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创新的重视与期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产业想发展、事业想进步,离不开创新。

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创新发展,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研究符合本地实际、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特色产业,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实践落脚点放在创新里。

让青海藏毯织出好日子来

让青海藏毯织出好日子来

作者近影●●一一——————————————————————————————————————————————————一——个村里,三间像小学教室大小的房子中能人施展才能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人们对青海藏毯并不陌生,它传说中的“飞毯”,漂洋过海,远销世界上22个国家和地区。

借助这个特色产业,地处高原内陆腹地的青海又一次亮出了阔步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青海的“金名片”;借助这个特色产业,也为世代生活在贫困山区、高寒草原的广大青海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

换句话说,我们举全省之力打造的藏毯产业,一头伸向了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拐一头则连着千千万万户农牧民。

平安县寺台乡庄廓村地处青沙山脚下,以往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纯脑山村。

青海藏羊集团的第18车间就设在这安装了10付机梁,在这里从事藏毯编织的本村妇女有50多名。

在其中的一问里,10多名妇女在机梁前“运指如飞”,编织的是120道的地毯。

据这个加工点的负责人王昌顺介绍,藏毯编织的道数越高,技术要求就越高,工资相应地也高。

这lo多名妇女都是在这里从事五年以上编织的“熟手”,月工资可以拿到800元以上。

庄廓村的藏毯加工点是分布在全省农村牧区的220多个加工车间中的一个。

到目前,青海藏羊集团的生产车间已经覆盖到全省六州一地一市的15个县,从事藏毯编织和纺线的农牧户达到1.7万户。

其中湟中、平安两县基本实现了车间合理布局,生产能力基本覆盖全县。

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玉树、囊谦、玛沁三县的禁牧搬迁村为了发展后续产业,也建设了三个车间,计划安排650名牧民上岗,今年内就能投产。

这些藏毯编织车间都是国家投入扶贫资金,由扶贫龙头企业藏羊集团具体实施,充分利用农村牧区闲置的原村办企业车间、集体仓库、村小学被撤并后留下的教室等,略加改造,安装设备即可建成车间。

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节约了成本。

据统计,在一个上百户的小村,建设一座车间,只需投入房屋维修费2.5万元,再投放10付机梁,就能安置90人上岗,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摘要] 藏毯产业是青海省政府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由于受藏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制约青海省藏毯无法满足国内外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供求矛盾突出。

本文从企业家精神出发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于解决这一矛盾促进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青海藏毯产业企业家企业家精神藏毯产业是青海省充分利用“西宁大白毛”资源优势和藏族文化而着力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__年6月20日青海省政府就发展藏毯产业做出规划蓝图在这个蓝图中青海省提出“以藏毯产品为核心以藏毯产业为主导培养国际性集团化藏毯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扩展产业链使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整合发展思路。

一、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现状 1.青海藏毯产业已初具规模 20世纪80年代末期藏毯工艺在青藏高原逐步发展起来从“马褥子”到“马褥毯”从“炕毯”到“卡垫”逐渐形成了中国四大地毯之一的“藏毯”。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青海藏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86年省政府大力扶持青海地毯业的发展为加强管理将原青海地毯一厂和青海地毯二厂划归省外经贸厅管理并出台了支持地毯业发展的政策从资金、钢材、木材、棉花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地毯生产开始起步和逐步发展。

地毯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省内的织毯加工点最多时达200多个织毯工人
近2万人地毯业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

1994年国家对地毯出口实行招标并收取招标费用增加了地毯出口的销售成本对藏毯出口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制约。

同时由于出口企业经营、管理、销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毯业出现了严重萎缩。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1997年至20__年青海藏毯生产和出口逐年回升年均增长59.5%。

截止20__年底青海省共拥有藏毯全能生产型企业10家外销经营型公司4家省内织毯车间174个年产量52万平方米工业产值超过两亿元人民币。

由于地毯编织的手工方式特点大量从属于企业的加工车间分布在以西宁市为中心的省内各地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集聚优势。

2.青海藏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青海省藏毯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属外向型产品。

国际地毯市场对青海藏毯需求激增出口订单数量大幅度增长。

青海省藏毯产业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20__年青海省生产藏毯20万平方米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20__年青海省手工毯及少量化纤机织地毯出口率高达98%藏毯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1)国际市场需求。

2000年至20__年美国、日本、德国手工与机织地毯进口量实际年均增长率6.91%未来按年均增长率6% 计算至20__年美国、日本、德国手工与机织地毯进口量为494.47万平方米。

据统计20__年全球手工地毯出口总额为32亿美元且需求量以每年1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年出口地毯约6.6亿美元而青海省出口量为2500万美元按青海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__年藏毯出口达到1亿美元时也只占到全球手工地毯20__年出口总值的1/32;此外藏毯生产
规模对青海省来说人均还不足0.1平方米就全球来讲还不能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1%。

这说明青海藏毯产业的国际发展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2)国内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建材业异军突起高等级的宾馆、写字楼、商铺、公共设施、住房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而这些建筑中必然会需要一定等级的铺地材料企业遇到了地毯发展的商机。

因此地毯行业在最近10多年将会有较为迅速的发展。

由此可见国内市场对地毯需求的升温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为青海省藏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企业家精神与青海藏毯产业虽然国内外市场对藏毯的需求量巨大但由于受藏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制约青海省藏毯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供求矛盾突出。

笔者认为要解决藏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除了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龙头企业的带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外尤其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企业家精神是指人们竟相成为企业家的一种行为其意思是“着手工作寻找机会通过创新和开办企业实现个人目标并满足社会需求”。

企业家精神象征着一种与普通人明显区别的个人禀赋这种禀赋使企业家成为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增进使命的主要承担者。

1.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升藏毯产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内容颇为丰富的概念这些内容与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在气质相联系与企业的发展成长相联系。

概括来说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和合作精神四个方面其中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使
企业打破旧的、过时的东西产生企业的核心技术专长;企业家的敬业精神使企业树立远大目标进行艰苦创业和不懈的努力奋斗员工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企业家的学习精神在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甚至决定性资源的今天使企业持续的拥有竞争优势;企业家的合作精神使企业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团队。

企业家的上述精神文化现象直接关系和影响着藏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企业家精神对于提升青海藏毯产业的竞争能力有着积极地作用。

2.企业家精神有助于藏毯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健康发展依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具有自组织功能的企业网络。

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

而这样的具有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的企业家网络不断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才是一个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青海省在促进藏毯产业的发展中应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因为青海省是一个企业家资源与企业家精神相对匮乏的地区。

而一个地方只有拥有了较为丰富的企业家精神又具有较多的创业机会与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及其创业活动的示范带动藏毯产业才会快速发展。

一方面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积极改变和营造有利于集群发展
的社会环境因素而促进集群的萌生;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集群内企业家网络关系的发展从而保障集群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