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

(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

(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五、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

答:

(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

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

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

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

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

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

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

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

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

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

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

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

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

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对

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

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

用?

答:

(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

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

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

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

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

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

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

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

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

都是来自实践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

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

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

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

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

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

系?

答:

(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

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

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

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

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

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

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

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

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

统一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

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

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

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

一主要表现在: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

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

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

论中的辩证法。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

透的。-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

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

素。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

(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

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

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

特征主要是:

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

然的自觉活动。

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

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

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

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

化世界。

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

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

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

(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

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

的积极改造。

(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

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

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

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

作用。主要是:

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

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

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

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

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

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

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

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

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

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

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

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

十、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

(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

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

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

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

式,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

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

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

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

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十一、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

定作用?

答: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

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

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

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

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

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

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

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十二、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

关系?

答:

(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

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

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

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

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

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

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

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

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

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

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

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

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

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

发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

证关系?

答:

(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

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

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

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

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

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

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

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

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

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

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

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

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

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

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

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

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

(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

值或意义。

(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

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

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

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

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

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

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

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

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

满足的统一。

十五、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科学概念

的涵义?

答:毛主席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包括三

个方面的基本涵义:

第一,毛主席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毛主席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第

三,毛主席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六、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

容?

答:

(1)毛主席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

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

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关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

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政治工作和

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3)毛主席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

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十七、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

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答:毛主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这种革命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

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这是因为: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

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这

时中国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

者参加革命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

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的资

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了。中国无产

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

并登上了历史舞台,随后组建了自己的政

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

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

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毛主席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

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

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在这

样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

帝国主义的革命,就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

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思想。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思想指导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获

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

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

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一般地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应是,建立资产

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几次失掉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机遇,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

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

社会主义。

十八、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

两步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毛主席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

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

社会;

1 / 2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在这二者的关系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十九、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二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第五,共产党正确领导。

二十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答:

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二十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答: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二十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答: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创

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

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

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

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

运动历史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

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

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

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

迪意义。

二十四、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

容?

答: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

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科学地分析

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

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第三,论述了人民

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第四,论述了人民

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

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

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

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

力的反抗,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组织和管

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

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

一切国家的伟大目标。

二十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

第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

要特点就是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

范围,而不是列入专政对象;

第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的政党制度;

第三,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

织形式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十六、简述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的内容及意义?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

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

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

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

大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

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

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

愿望。

第二,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建国后的三

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

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主

席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十七、中国社会注意建设道路的提

出及指导方针?

答:正确认识社会注主义建设时期我

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

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以苏联为

借鉴,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二十八、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

件?

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

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

断前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

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

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

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二十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

三个发展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

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

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

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

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

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

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

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

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

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

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

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三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

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答: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

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

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

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

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

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

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

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

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三十一、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答:(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

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

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

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

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

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

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

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

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十二、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

内容?

答: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

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

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

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

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

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第一,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

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

供物质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第二,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

地位,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

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

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

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等。

第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

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

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

提供的帮助和服务。

第四,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

军人或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

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三十三、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出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

两大理论成果?

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

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

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

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

是毛主席,我们党把它称为毛主席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主席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

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

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

己的章程中,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十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有哪些鲜明特点?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

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

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

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

点。其鲜明特点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

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

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

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

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各民主党派

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参加国

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

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

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3)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

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

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亡的平等地

位。

三十五、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

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

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

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

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十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

导思想什么?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

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

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

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

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十七、"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

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

(1)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

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

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

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

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

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三十八、"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

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

是而提出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主要是: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

学说。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两种不同

性质的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并存;社会主义

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

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

第二,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

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

解决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是:

第一,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

案,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有

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

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

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

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三十九、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

质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

则、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

(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

各族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族人民的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

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上还存在差别。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大民族

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坚决揭

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切分裂祖国

的阴谋活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

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 2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一.哲学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哲学和科学关系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3] 科学(Science)即指其本来的含义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哲学(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王星拱:(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纯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他进而表明:“哲学是偏重理论的,科学是偏重事实的;哲学是偏重思想的,科学是偏重试验的;哲学家多用脑,科学家多用手。”[4 王平陵举:(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吴怡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分歧在于:(1)科学追求事物的真相,哲学探索事物的意义和价值。(2)科学考察的对象是局部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整体的概念。(3)科学重视客观的分析,哲学重视主观的反省。(4)科学把握的是量度,哲学把握的是生命[6]。 二、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在历史上与哲学关系密切:科学脱胎于哲学母体,而且在17世纪科学革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被称为自然哲学。在词源上,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 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 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 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总之,在现时代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科学技术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是合→分→更高层次的融合。科学与哲学正处于这种更高层次的融合中,具体表现在: 第一, 科学越发展, 科学哲学化趋势越明显。科学将越来越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展科学,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 哲学科学化趋势增强, 哲学将变为科学的升华。哲学家将更关注科学的前沿,会出现一旦新的科学成果诞生,那么哲学就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以适应发展。 总之, 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即科学与哲学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P228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共同富裕。(谈理解)这是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实任务和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这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联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二、(公)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配)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四、(政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五、(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六、(人)以人为本,构建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及其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必然趋势?p205页 与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科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不能根本消除,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要研究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二者的定义。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急待解决,哲学家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

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例如: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薛飞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其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劳动特点、评价标准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逻辑的分析、概括、总结。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学与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1]。所以,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2],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是科学与技术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性质,在许多问题上不能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科技”一词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究其涵义,在学术界却未有定论。实质上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学,英文叫“SCIENCE”,据新华字典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一种社会

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般由五部分有机构成: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及定律、演绎体系及理论体系应具备的逻辑和谐性、可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阶级性、民族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它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身没有阶级性。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它揭示的内容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学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永远没有止境。 技术,英文叫“TECHNOLOGY”,解释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技术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经验性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而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是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自然属性:指人们在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要符合科学。社会属性: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需要所推动的,同时也必然会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根据同样科学原理转化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技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又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通用性和适用性,依存性和连锁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不是技术,但又关涉技术。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是科学之母;从近代后期以来看,科学上先有重大发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科学是技术之父,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延伸和应用。科学是“知”,技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复习

总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哲学高于文化 B.哲学低于文化 C.既依存于文化,又指引文化发展 D.哲学与文化无关联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问题” ( ) A.物质第一性 B.意识第一性 C.本体论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 ) A.唯生产力论 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无伟人就无历史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改革开放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6、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科学技术 B.劳动和实践 C.伟大人物的思想观念 D.时间 7、人的个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家庭出身 C.生理状况 D.后天的社会实践 8、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9、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 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 D.对立统一关系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 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哲学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物及必反,乐极生悲” 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E.“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群众无关 C.哲学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 哲学是阶级利益的体现 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1]

绪论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第一章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题参考

1、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答: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但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它对物质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又称之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两者密切联系。 把握这一原理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出发点, 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就必须深入实际, 经过调查研究, 了解实情, 把握实情。因此, 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条件。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和解放思想紧密相联的。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而解放思想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 加强调查研究, 把握实际; 提高主体素质; 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2、如何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 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何所指导意义? 答: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绝对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相对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

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正确关系。研究矛盾问题, 重要的是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这是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这一原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 不可分割。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第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重要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社会主义, 二是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这种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这是坚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能从本本出发, 必须从实际出发, 走自己的路;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 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走自己的路, 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进行全面系统的而不是片面零碎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 作出科学的概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

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主题和课题、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亟待解决,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 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 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 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 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 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 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 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 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总之,在现时代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科学技术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是合→分→更高层次的融合。 科学与哲学正处于这种更高层次的融合中,具体表现在: 第一,科学越发展,科学哲学化趋势越明显。 科学将越来越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 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展科学,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哲学科学化趋势增强,哲学将变为科学的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