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处理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处理
主呼吸的时间越长 , 对脑 细胞损害越重 , 即使救 治成功也会影 响智力发育 。 以尽早用纳洛酮治疗 , 所 可缩短新生儿 窒息时间 , 改善呼吸循环及脑细胞代谢 , 避免或减 轻后遗症 , 减轻脑损 伤 程度, 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l 越早用药疗效越好 。 ,
参 考 文 献
[ 黄德珉. 1 ] 如何降低新 生儿窒息 的发生率 、 病死率和致残率[ _ J中华儿 1
本 组 15例 12只眼 ,发 生浅前 房 为 2 3
松脱致愈合不 良等造成浅前房 。③ 脉络膜脱离 , 通常认为系手 术时眼压突然降低 , 脉络膜血管扩张使大量血浆漏 出液聚集到 脉 络膜 上腔 , 此外 术中器械对睫状体 多次触动 , 使睫状体 从巩 膜 突处分离 , 房水流 向后方也可引起脉络膜脱离1 由于其使房 2 1 。 水生成减少或巩膜葡萄膜途径排出增加 , 更可加重低眼压性浅 前房 。 眼底可见棕灰色球形隆起 , 多发生于术后 3 - . 7 ④瞳孔 d d 阻滞和睫状环阻滞 , 瞳孔阻滞发生是 由于虹膜切 口过小 、 积血 、 纤 维素 、 炎症 等导致短暂瞳孔 阻滞 ; 睫状 环阻滞一般 发生于术
①滤 口过大 , 多发生于小梁切 口 > m x 3m 2m 巩膜瓣 的厚度不 足 1 m, / , 3时 临床表现为滤过 泡大 而隆起 , 眼压低 。 ②结膜瓣渗漏 , 多见于结膜瓣在术中撕裂 , 结膜瓣过早
11 一般 资料 .
前 具 有 难 治 性 青 光 眼长 期 高 眼 压 且 术 前 不 宜 控 制 者 。 上 述 因
4 2只眼( 3 0 , 3. %)在浅前房 的病例 中闭角型青光 眼 3 6 5例 , 开 角型青光眼 5 , 例 继发性青光眼 2 。 例 1 浅前房 的分级 . 2 参考张舒心等[ 3 1 的分级方法 , I 浅 级全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

方法:对2000年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40例(40眼)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生原因:滤过过强32眼,滤过泡渗漏4眼,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1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眼,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眼。

其中6眼需手术治疗,34眼保守治疗,经对症治疗后,前房均恢复正常。

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较常见,大部分经非手术治疗可恢复正常,及时适当的手术治疗亦是治疗的关键。

标签: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5-0129-01现今多应用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疾病进行治疗,但此手术常会出现浅前房的并发症[1-3]。

此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治疗,会致使患者出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白内障、虹膜周边前后粘连、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危重疾病,故早期找出发生此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40眼)术后浅前房患者中,男16例(16眼),女24例(24眼),年龄45~80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35眼),开角型青光眼3例(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2眼)。

术前所有患者均局部或全身用药降眼压,局部滴用消炎眼药水3 d,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应控制在<20 mm Hg。

40例患者都实施了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1.2浅前房分级标准浅前房按Spaeth[4]分类法分为Ⅰ度: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相触,中央前房存在;Ⅱ度:除瞳孔区外,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相触;Ⅲ度:所有前房均消失,晶状体虹膜全部与角膜内皮紧贴。

1.3方法1.3.1保守治疗常规1%阿托品眼液与美多丽眼液交替滴眼至瞳孔散大,典必殊眼液,瞳孔散不开者,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高眼压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静滴或醋氮酰胺口服。

滤过过强,结膜渗漏给予上睑放置棉球加压包扎。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常见手术。

然而,手术后会面临一些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浅前房(shallow anterior chamber)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

一、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小梁切除术是通过切除小梁来减少房水的产生和排出,从而降低眼压,治疗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然而,手术后会面临一些并发症,如浅前房。

浅前房是指房水排出不畅,导致前房深度降低,甚至有时出现前房闭锁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引起的:1.手术操作不当:手术切口太小、切口位置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2.眼压过低:手术后眼压过低,导致前房内的房水不能正常排出,从而使前房变得很浅。

3.眼内炎症:手术后眼内可以发生炎症,使前房内的渗液增多,从而使前房变浅。

4.角膜损伤:手术时角膜受损导致前房积液,使前房变浅。

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症状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症状有:1.前房变浅:浅前房的标志就是前房深度减少,黄斑区域变成了白色。

2.视力减退:由于前房深度降低,会发生眼压升高或黄斑区域受损,从而导致视力减退。

3.眼球疼痛:由于眼压过高或前房积液,会引起眼球疼痛。

4.视觉障碍:因为前房深度减少,水晶体等结构有可能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严重影响视力。

三、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处理方法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治疗方法常见的包括:1.局部止痛和消炎药:为了减少眼球疼痛和眼内炎症,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一些局部止痛和消炎药来缓解症状。

2.活血化瘀药物:为了改善眼球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组织、促进细胞再生,医生会使用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

3.注射液体:如果前房内液体过多影响病人的视力和造成眼压升高的情况,眼科医生可以在眼球的前房内注射液体来降低压力,并且恢复正常的前房深度。

4.手术重做: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浅前房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恢复正常的前房深度。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与处理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与处理
3 讨 论
气术 来重建前房 。当出现 较大范 围 的脉 络膜渗 出或脱 离且 药物治疗无好 转时 , 需尽早行前房重建术等 。睫状体脉络膜
脱离经扩瞳、 局部纱枕加压包扎 、 甘露醇 20 35 l 5 ~ 7m 静脉滴
注后 , 分别于术后第 5 l 、3 l 恢复 前房 。巩 膜切 开放 、2 1 、5天 液, 前房穿刺 口注入生理 盐水 后形成 前房 , 此种 方法 尚可多
次至瞳孔散大 , 必要时 使用复方 托 品卡胺滴 眼液 , 前房 恢复
并稳定后逐渐减用 。同时使用抗生素 、 皮质激素及非 甾体 糖
激素滴 眼液 。 Ⅱ度及 Ⅲ度应 用阿 托品 的同时给予 甘露 醇静 脉滴 注, 对高眼压 给予醋甲唑胺 口服。对 滤过过强或结 膜漏
水者加压包扎滤过泡 。对脉络膜脱离者包扎遮盖双眼。
21 0 0 1 月 1
中国民康医学
Me iM o m  ̄ o hn s e pesHe h dc Ju fC ieeP o l Mt
NOV 201 . 0
第2 2卷
下半月
第2 2期
Vo . 2 S 1 2 HM No 2 .2
【 临床研究 】
青 光 眼 术 后 浅 前 房 原 因分 析 与 处 理
级。凡满 足上述 一项且伴 低 眼压者 均为再 手术适 应证 。滤
过过强致浅前房术 后 4 h浅前房无 好转 , l 8 滴 %荧光 素排除 无渗漏 , 如有渗漏需重新 缝合 , 渗漏则 滤过泡 处加压 双眼 无
包扎。1 %阿托品及妥 布霉素 地塞米 松滴 眼液滴 眼扩瞳 、 抗
炎 , O/ , 3 :d 减轻组织 创伤 反应 , 防止虹 膜粘 连 , 促进 滤泡 形 成。本组 3— 6天前 房恢 复正常 。若保 守治疗 不能 见效 , 则 可通过前房 注入 消毒 空气或 透 明质 酸钠重 新恢复 前房 。滤 过作 用过 强除药物治疗外 , 特别强调橄榄形纱枕 压于滤泡 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分析与处理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分析与处理

50 0.
全 兰 皇墼亘 垦
! 旦笙 堂笙 塑
! ! 垦 !
!! 里 ! !


! !: : ! : 6
经验交流 ・
青光 眼术后浅前房 的分析 与处理
赵丽珍
9眼 青 光 眼是 主要 的致 盲 性 眼病 ,手术 是治疗 青光 生 在 常规 小 梁 切 除 术 后 , 术 中应 用 了 丝 裂霉 素 眼 的主要措施 之 一 ,而浅 前房 是青 光 眼术后 最常 见 c 。房水 引 流过 畅 5 2眼(53 %)脉络 膜脱 离 1 7.6 、 3眼 的并发 症, 文献报 道其 发生 率为 4 % ~7 % [ 8 0 1 1 。若不 (88%)结 膜 瓣 漏 3H (.5 1. 4 、 I43 %)、 性 青 光 眼 1眼  ̄ 恶 及时处 理或处 理 不 当 , 导致 角膜 水肿 、 可 周边 虹膜前 (.5 。 1 %) 4
粘连 、 黄斑囊样水肿 、 并发性白内障及青光 眼手术失 2 浅前房发生 时间 浅前房发生在术后第 l . 3 天 败甚至丧失视功能等严重后果 。为了正确掌握和处 者 5 (2 %) 眼 7 5 、第 2 3 . ~ 天者 5 眼 ( . %) 第 1 79 31 、
理浅 前 房 , 次 研究 结 合 近 5年来 的临 床 资料 , 结 4~1 本 总 5天者 1 1 . %1 31 8 4 。  ̄( 8 浅前 房 的发 生情 况 、 因及处 理 。现报道 如下 。 原 1 资 料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收集 20 0 3年 6月 至 20 08年 6月 24 浅 前 房 的 处 理 . 6 9眼 浅 前 房 通 过 阿 托 品 、 Myon P滴 眼液 散 瞳 ; 小棉 枕压 于滤 过泡 或结 膜 dl — i 用 瓣 渗漏 处外 面对 应 的眼睑 , 眼绷带 加压 包扎 ; 部 单 局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 结 果
所 以泪道探通联合再通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较简便 、 易行 , 无 需住院 , 门诊即可治疗 , 费用低 , 且有稳定 的治疗效果和较好 的患
者 满 意度 , 不 失 为治 疗慢 性 泪 囊 炎 的一种 良好 手段 。
4 小 结
本组 3 O 例( 3 3 D  ̄ ) 中: ( 1 ) 2 7 眼 治愈 , 其 中有 1 眼 泪道 再通 管 于 术
慢 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 , 虽 然 不 是 非 常 严重 的 眼 疾 , 但 患 者不断擦拭眼泪可导致眼睑外 翻, 从 而加重溢泪症状 , 由此 而 造
术成功率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患者 , 排除鼻腔疾病 , 术 者充 分熟
悉 泪道 解 剖结 构 等 ) 。 参 考 文 献 1 吴 欣 怡, 张 军和 , 申 家泉 , 等. 新 型 泪道 引流 装 置 治 疗 泪道 狭 窄及 泪 小 管 断裂 临床 分析 f J ] . 中国 实用 眼科 杂 志, 2 0 0 5 , 2 3 : 6 2 0 — 6 2 3 .
后3 2 d 脱 出, 经检查已治愈 ; ( 2 ) 3 眼好转( 仍有轻度溢 泪 , 行 泪道 冲洗通畅并无返流) ( 3 ) 1 眼植入失败无效, 第3 个月 出现溢泪 , 泪道 冲洗不通拔 除再通 管。 治愈率达 8 4 . 9 %, 有效率9 . 1 %, 无效率3 %。
无 明显 副作 用 。
3 讨 论
本 临床观察 发现 , 泪道探通联合再通管植入术作为治疗慢性 泪囊炎新方法 , 具有 以下优点 : ( I ) 操作方法简单易学 , 安全 ; ( 2 ) 不
需 要特 殊设 备 和 材 料 , 经济 ; ( 3 ) 不 需要 反 复来 院复诊 , 方便 ; ( 4 ) 不 造成泪道的严重破坏 , 患者 痛苦 少 ; ( 5 ) 手术成功率较高 ( 提 高 手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浅前房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浅前房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睡 眠后不 自主揉搓术 眼 ,造成结膜裂开或缝线脱 落而发生浅 前房 。嘱患 者减 少眼球运动 ,定时观察包扎有无移位 及疼痛 性质 , 并报告 医生及 时处理 。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患者行小 梁切 除术后 出现 浅前房 3 例 2
2 用药护理 合 理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 . 4 当多次 滴用阿托品
吴 莲 英
( 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 医院 , 西 南 宁 广 广
关键词 :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 浅前房 ; 护理
中 图 分 ) 3 0 1

文 章 编 号 :0 8 7 8 ( 0 10 — 0 0 0 10 — 4 6 2 1 )3 0 9 — 2
青 光眼是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病 ,较 为成 功的手术方法是
小梁切 除术 。 浅前房是小 梁切 除术后早期常见 的并发症 , 长时
障碍生活行 动极 其不便 ,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创造 安全舒适的 病 区环境 , 耐心介绍病 房设 施 , 把生活用 品放在伸 手可及 的地 方 , 告知呼 叫器 的使 用方 法 , 并 及时 给予帮助 。为避免患者坠
本组术后 出现浅 前房3 1 , 81 发生率 为2 . % 及患者 的年 龄身体状况控制滴速 和剂量 。 1  ̄ 65 7
( 813 。按S at分类法分 为 : 3 /4 ) pe h I 度浅前 房 ( 角膜与周 边虹膜 25 出院指导 .
接触 , 中央前房形成 )3 (9 ) I度浅前房 ( 2 例 2 眼 ;I 除瞳孔 区前房 是患者 出院后继 续接受治疗 的前提 和保证 。指导 患者按时复 存 在外 , 角膜 内皮与虹膜 均接触 )例 (眼 ) Ⅲ度浅前房 ( 7 7 ; 整个 诊 , 期测量眼压 , 定 如眼部有不适感及时就诊 , 随时了解病情 , 虹膜 面和 晶状体前囊均与角膜 内皮接触 )例( 眼 ) 眼于术 从而达到巩 固手 术疗效的 目的。教会患者学会 自我控 制 ,个 2 2 。1 3 后 第6 天出现恶性青光眼 , 经处理 , 前房形成 良好 , 于术后第2 月 内避免重体力 劳动和强度大 的活动 , 2 教会滴 眼药水方法 。 一 天再次 出现 Ⅲ度 浅前 房 ; 其余 均发生在 1 7d ~ 。浅前 房 出现 的 络 膜脱离31, 1 恶性青光 眼1 。 1  ̄ 眼 这些病例 除1 眼恶性青 光眼是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研究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研究

察 2周 。 Ⅱ级 浅前 房 , 切 观察 角膜 情 况 , 密 角膜 清
亮 可保 守治疗 2周 ; 现角膜水 肿 、 发 混浊 , 即手术 立
生 理盐水恢 复前 房 。穹 窿部 球 结 膜下 注 射 妥 布霉 素 2万 u和地塞米 松 25 g单 眼包扎 。术后 每天 .m ,
裂 隙灯 下 检查滤过 泡 、 角膜 、 房 深度 、 前 晶状 体 等 ,
(38 % ) 以滤 过 过 强 者 最 多 , 络 膜 脱 离 其 1.0 。 脉
次 , 性青 光眼最 少 。 恶
线 行可 调整缝 线 2针 , 形成 密 闭 缝合 , 可调 整 缝线
在 术后 1 3 d拆 除 , ~0 结膜 缝合 , 术毕从 穿刺 口注入
2 3 浅前房 的治 疗 I 浅前 房 , 保 守治 疗 观 . 级 可
故应及 时识 别 。
1 临床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行 青 光 跟小 梁 切 除 术 共 8 . 6例
(3眼 )男 2 9 , 1例 , 6 女 5例 , 龄 3 年 7—7 9岁 , 均 平
4. 6 8岁 。其 中急性 闭角型 青 光 眼 5 0眼 , 性 闭角 慢 型青 光 眼 2 1眼 , 角型青 光眼 1 开 7眼 。继发性 青光 眼 5眼 , 患者一 般情 况好 , 前血 压正常 , 术 空腹 血糖 <m oL 8 m l 。发生术 后 浅前房 2 / 8例 ( 9眼) 2 。 12 方 法 . 所 有 患 者 术 前 均 予抗 生 素 及 激 素 抗

54・ 0
浙江临床医学 2 1 0 0年 5月第 l 2卷第 期
青光 眼 小梁 切除 术 后 浅 前房 的 临床 研 究
解 玉英 绳 月 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30例患者(3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30例患者根据浅前房的形态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为:①浅前房共17例,占57%;②裂隙状浅前房共9例,占30%;③无前房共4例,占13%。

根据疾病类型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为:①17例滤过强患者,占57%;②3例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占10%;③5例结膜瓣渗漏患者,占17%;④3例脉络膜脱离,占10%;⑤其他2例,占7%。

17例滤过强患者应用药物治疗10例,手术治疗7例;其中治愈1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4.1%;3例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应用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其中治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6.7%,5例结膜瓣渗漏患者应用药物治疗3例,手术治疗2例;其中治愈5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100.0%,3例脉络膜脱离应用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其中治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6.7%,其他2例均为药物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0%,30例患者中共治愈27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0.0%。

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包括滤过强、脉络膜脱离、结膜瓣渗漏以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予以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治疗效果
浅前房多发生于青光眼手术后,其中以小梁切除术后最为常见[1]。

王军宏[2]研究显示,浅前房多伴有低眼压或高眼压,长期的浅前房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视力功能。

为探究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30例(30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30例患者(30眼)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60.2±16.8)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青少年青光眼5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实验,并签署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予以降低眼压治疗,眼压稳定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常规行抗生素治疗,同时予以滴眼液滴眼,3~5次/d,用裂隙灯检查患者的角膜、晶状体等,测量患者的眼压,对怀疑有结膜瓣渗漏的患者可以予以眼底镜检查以及B超检查。

1. 2. 2 浅前房治疗浅前房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

药物治疗:予以患者常规的局部麻醉,在结膜下注射散瞳剂,同时予以250 ml的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5 d。

手术治疗:针对浅前房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如抽吸玻璃体水囊(或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气;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等。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浅前房评定:患者术后1 d内未形成前房或患者出现前房后又变浅甚至消失为治愈。

2 结果
2. 1 浅前房的原因根据浅前房的形态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为:①浅前房共17例,占57%;②裂隙状浅前房共9例,占30%;③无前房共4例,占13%。

根据疾病类型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为:①17例滤过强患者,占57%;②3例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占10%;③5例结膜瓣渗漏患者,占17%;④3例脉络膜脱离,占10%;⑤其他2例,占7%。

2. 2 浅前房治疗效果17例滤过强患者应用药物治疗10例,手术治疗7例,治愈共1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4.1%;3例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应用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6.7%,5例结膜瓣渗漏患者应用药物治疗3例,手术治疗2例,治愈5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100.0%,3例脉络膜脱离应用药物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6.7%,其他2例均为药物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0%,30例患者中治愈27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0.0%。

3 讨论
滤过过强是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因为造瘘口大、房水外流速度快,导致大滤过泡引起滤过过强[4]。

结膜瓣作为保护滤过泡外层组织,一旦出现破裂会失去保护的作用,导致房水渗漏出现浅前房[5]。

术中眼压降低,脉络膜血扩张,如果对睫状体切口部位不当易引起脉络膜脱离[6,7]。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发生多与解剖因素相关,可以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代谢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合理应用抗代谢药物以及可调节缝线,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共治愈27例,无效的3例,治愈率为90.0%,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包括滤过强、脉络膜脱离、结膜瓣渗漏以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予以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超,王玫.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临床眼科杂志,
2012,20(2):172-174.
[2] 王军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的分析及治疗.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88-190.
[3] 王健康.关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2):280.
[4] 冯英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中国医药指南,2013(26):406.
[5] 林宏宇艾兰尼沙·艾沙.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2(25):129.
[6] 刘亚丹,孙彩霞,商颖超,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815.
[7] 陈晓凯.窦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研究.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