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分级原理

合集下载

烤烟的分级原理

烤烟的分级原理

烤烟的分级原理
烤烟的分级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烟叶的形状和大小:烟叶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燃烧速度和烟雾的质量。

一般来说,烟叶越整齐,大小越均匀,燃烧速度越稳定,烟雾的质量越好,等级也就越高。

2. 烟叶的质量和外观:烟叶的质量和外观与烟叶的种植、收获和加工等环节有关,直接决定了烟叶的品质和等级。

烟叶的质量包括烟叶的厚度、纹理、含水量、色泽等,外观则包括烟叶的完整性、整齐性、干燥度、无杂质等。

3. 烟叶的味道和香气:烟叶的味道和香气是根据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点来评定的。

优质的烟叶味道浓郁,香气芬芳,有独特的烟叶特征。

常见的烟叶味道和香气包括香甜、芬芳、清爽、刺激等。

4. 烟叶的烟碱含量:烟叶的烟碱含量对烟草的燃烧性能和烟雾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烟碱是一种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化合物,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越高,烟雾中的烟碱含量越高,烟雾较浓,口感较强。

综上所述,烤烟的分级原理主要是基于烟叶的形状和大小、质量和外观、味道和香气、烟碱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

不同等级的烤烟在燃烧性能、烟雾
质量以及口感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

确定划分烟叶等级的依据

确定划分烟叶等级的依据

确定划分烟叶等级的依据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

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一、烟叶外观质量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

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

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

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

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

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

烤烟以桔黄、桔红色烟叶质量最佳;白肋烟烟叶以近红黄、红黄质量为好;香料烟则以桔黄、金黄、深黄为好。

色度系,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程度和光泽强度。

烤烟色度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

烟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调制后成熟的程度。

是烟叶分级的核心因素。

成熟度好的烤烟烟叶外观:颜色桔黄、桔红,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强,这种烟叶质量好、吸食香气足、吃味醇和。

抽吸时香味芬芳、浓度高,无青、杂怪味。

成熟度差的烟叶,颜色浅淡,且易褪色,有的带青甚至青黄色,组织结构密至紧密,还有的叶面光滑,此种烟叶质量差,吸味不好,有杂气。

成熟度分完熟、成熟、尚熟、假熟五个档次。

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是指烟叶发育程度和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与部位、成熟度都有密切关系。

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疏松,成熟度差的紧密。

烤烟分疏松、上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以疏松质量为好。

白肋烟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五个档次,以稍疏松、疏松质量为好。

香料烟分细致、稍细致、较疏松、疏松四个档次,以细致为好。

烟叶分级——精选推荐

烟叶分级——精选推荐

烟叶分级烟叶分级第⼀节、分级原则和依据分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不同类的烟叶,根据某⼀类型的区分,划清某⼀类型的区分,划清不同性质烟叶的组别,并以各⾃好坏不同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级别。

其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国家资源的经济效益,便于⼯业选⽤,增加花⾊品种,适应市场需要,便于商业按质论价收购,以便兼顾国家、集体、个⼈三者的利益。

⼀、分级原则(⼀)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国家资源根据国家的⾃然资源规划,将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差异显著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型”,同⼀类型内烟叶,按先分组的原则,以达到分清品质,合理利⽤国家资源的⽬的,既适合⼯业需要,⼜便于农民掌握。

(⼆)适应卷烟⽣产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应以正常年景为依据。

等级下限应基本上符合最低级卷烟质量要求为依据,应以⽆恶劣影响,具有起码商品价值为限度,符合⼯农两利精神。

按我国情况,除特制产品和出⼝烟叶按要求,经过收购部门价格整理外,均实⾏以此分级,能有基层分级⼈员基本掌握的⽅法,还是合理的。

(三)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有利烟叶⽣产发展分级因素的选择和利⽤,档次(质量的序列)的划分,等内、等外下限的确定等,必须考虑烟农操作便利、技术和⽣产条件的可能。

应把那些符合卷烟⼯业加⼯唱⽚的最低质量要求的烟列⼊等内,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收益,促进烟叶⽣产的发展。

(四)繁简适度,宽严适宜,便于检验组数、级数的多少应根据烟叶客观可分程度,⼯业⽣产的需要,以及便于烟农操作等诸多罂粟。

尽量选⽤与内在烟质⽶奇相关的分级因素。

促进⽣产的发展。

(五)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系统性强,以利发展随着⽣产的提⾼,技术的改进以及适应卷烟⼯业的新的要求,可以有余地地增加组别与级别,⽽不致影响整个分级系统的变动。

⼆、分级依据世界上⽣产的烟草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它们的特性各异,⼈们各取其特点,⽣产。

不同的烟制品,如卷烟(⼜分烤烟型、晒烟型、⾹料型、混合型)、雪茄烟、⽃烟、嚼烟、⿐烟等。

烟制品不同,质量特点、要求也不同,因此,它们分级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当也有其共同的技术依据,那就是如何郑国渠地将质量不同的烟叶区分开。

[新版]烟叶分级技巧

[新版]烟叶分级技巧

烤烟分级技术培训一、组别代号为:下部叶—X中部叶—C上部叶—B中下部叶—CX柠檬黄—L橘黄—F红棕—R杂色叶—K完熟叶组—H光滑叶组—S青黄烟组—GY微带青叶组—V级别代号为:1—一级2—二级3—三级4—四级等级代号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组成。

英文字母代表部位、颜色,阿拉伯数字表示品质。

等级代号书写一般方法:部位+品质+颜色。

如下部橘黄一级,用符号表示为X1F;特殊等级的符号书写方法:光滑一级,用符号表示为S1;光滑二级,用符号表示为S2;青黄色一级,用符号表示为GY1;青黄色二级,用符号表示为GY2。

二、烤烟分组(一)分组的意义及确定分组因素的原则不同部位烟叶的质量规律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明显不同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

就烤烟来说,经初烤后的烟叶,下、中、上三个部位烟叶的质量呈如下规律:下部烟叶(包括脚叶、下二棚) 叶片较薄,颜色浅,光泽弱,油分少,叶组织疏松,含糖量低,总氮及烟碱低于中部烟叶,不溶性氮(蛋白质)偏高,灰分及酸碱值(PH)高于中部烟叶,品质值低,燃烧快,吸湿性差,填充力高,单位面积重量轻,含梗率高,劲头小,刺激性小,吃味平淡。

中部烟叶(腰叶) 叶片厚薄适中,颜色多橘黄,光泽强,油分多,叶组织疏松,糖分及碳水化合物有利成分含量高,总氮、不溶性氮、其他挥发性碱、灰分等不利成分含量低,烟碱、酸碱值适中,品质值高,燃烧缓慢适中,吸湿性高于下部与上部烟叶,填充力小,弹性好,单位面积重量居中,含梗率居中,劲头适中,吃味醇和。

上部烟叶(包括上二棚和顶叶) 叶片较厚,颜色偏深,光泽较强,油分比中部烟叶少,叶组织较密。

糖分及碳水化合物比下部叶高,总氮显著增高,不溶性氮和其他挥发碱也高,灰分略高于中部叶,酸碱值低,品质值低于中部叶,燃烧慢,吸湿性比中部叶低,填充性居中,含梗率低,味浓劲大,刺激性也大。

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一般情况下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见表。

述。

但具体则是由一片烟叶来反映的。

如脉相“遮盖至微露”即指同一部位里有的叶片主脉被叶肉遮盖,有的则未完全被遮盖,呈微露状态:“叶尖处稍弯曲”说明了这个部位的烟叶特征大体一致的规律,无幅度范围。

烟叶分级原理是什么?

烟叶分级原理是什么?

烟叶分级原理是什么?
要准确对烟叶进行分级,就必须首先弄清烟叶的分级原理。

就目前世界范围的烟叶分级来看,基本上都把分类??分型??分组??分级的体系作为分级原理。

1.美国把国内的烟叶分为5类,零星烟分1类,进口烟分2类,共九类。

我国根据烟叶特点、栽培技术和调制方法不同,把烟叶分为烤烟、晾烟、晒烟、白肋烟、香料烟及黄花烟6类。

2.美国把烟叶分32型,我国按照自然条件及某区烟叶发展的方向分为27个二级区,大体可作为分型的依据。

我国习惯地把国内的烤烟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型。

3.美国的烤烟分17个组,我国40级标准分13个组。

4.美国烤烟分153级,我国烤烟分40级。

5.在考察烟叶质量时,只有按照分类??分型??分组??分级的原理逐步对烟叶进行区分,才能弄清烤烟、白肋烟等不同类烟叶之间本质的区别。

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烟叶的调制方法、性质及用途进行,称之为分类过程。

(1)分类后,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对烟叶质量进行的划分过程称为分型,亦即区分生态质量的过程。

(2)分型后,依据对烟叶质量影响重大的外观因素(如部位、颜色等)把几个能连续分成几个等级的烟叶划在一起的过程称为分组。

在同一组内,依据一定的分级因素对烟叶进行的质量的划分称为分级。

烟叶分级的最终目的是要分清内在质量,要分清烟叶质量,分类、分型是基础,只有分清了不同类型的烟叶,才能认真研究不同类型的烟叶,进而分组、分级,为卷烟工业合理使用烟叶奠定基础。

烟叶分级方法

烟叶分级方法

烟叶分级方法
烟叶分级是指按照烟叶的质量优劣进行等级划分。

烤烟烟叶分级流程是先分部位,再分组,最后分级别。

分部位是依据烟叶的着生部位、生长位置来分,把烟叶分为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三个部位。

分组是根据烟叶的颜色、叶片结构、厚度等因素来划分不同组别。

分级别是在分组的基础上,依据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色度等因素来划分不同级别。

具体的分级标准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而有所不同。

中国按照国家标准GB规定,烤烟烟叶分为42个等级,即从一级到四十二级。

每个级别的烟
叶都有相应的外观特征和质量要求。

除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外,有些地方和企业也采用自己的分级标准和方法。

例如,有些地方采用“颜色-油分-色度-叶片结构”的分级方法,根据
烟叶的颜色、油分、色度和叶片结构等因素来评定烟叶的质量等级。

总之,烟叶分级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把不同质量的烟叶分开,使每个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对一致性,便于按质按级论价收购和销售,也便于卷烟企业不同档次的原料选用。

烟叶分级标准

烟叶分级标准
1.了解烟叶分级的意义。 2.掌握烟叶的分级标准和因素。 3.理解烟叶的分级原理。
一、烟叶分级原理 二、烟叶分级因素 三、烟叶分级标准
分级概念:是指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分级 因素划分等级。 分级目的:是为了把不同质量的烟叶加 以区分,使每个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对一致
的质量,供卷烟工业选用。
一、烟叶分级原理
符号说明: 着生位置: 上部—B,中部—C,下部—X 颜色:柠檬黄—L,橘黄—F,红棕—R,杂色—K,青黄色—GY,微带青—V。 程度档次:1、2、3、4 光滑烟: S,
一、填空题
1.烟叶分级原理为 分类 、 分型

分组 、 分级 。
2.烟叶分级因素包括 品质因素 和
控制因素
2种。
3.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
外观因素

二、名词解释
1. 分级: 是指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分级因素划分等级 。 2.分级因素: 是指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因素,也称品级要素。
3.品质因素: 是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4.控制因素: 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四、问答题
1.简述烟叶分级原理。
答: 烟叶分级原理为分类→分型→分组→分级。 (1)分类 按烟叶调制法和主要用途分,如烤烟、晒烟、晾烟等。 (2)分型 按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分,如浓香 型(河南烟叶)、中间型(云南烟叶)、清香型(吉林、安徽的烟 叶)。 (3)分组 按对烟叶质量影响重大的外观因素分,如上部烟、中 部烟、橘黄色烟、红棕色烟等。 (4)分级 在同一组内按质量优劣分出不同级别,如中部橘黄1、 中部橘黄2等。
三、烟叶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以国内卷烟工业的要求为依据,参考国外
分级标准中相应条出。 规定了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分、油分、色

烟叶的分级

烟叶的分级
1.了解烟叶分级的意义。 2.掌握烟叶的分级标准和因素。 3.理解烟叶的分级原理。
一、烟叶分级原理 二、烟叶分级因素 三、烟叶分级标准
分级概念:是指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分级 因素划分等级。 分级目的:是为了把不同质量的烟叶加 以区分,使每个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对一致
的质量,供卷烟工业选用。
一、烟叶分级原理
三、烟叶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以国内卷烟工业的要求为依据,参考国外
分级标准中相应条出。 规定了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分、油分、色
度、长度、残伤等外观分级因素用来划分级别,一般分
为15个等级,有的分42个等级。
烤烟分级国家标准共42个等级
上等烟 中等烟 下等烟 C1F、C2F、C3F、C1L、C2L、B1F、B2F、B1L、B1R、H1F、X1F C3L、C4L、C4F、X2F、X3F、X1L、X2L、B3F、B4F、B2L、B3L、 B2R、B3R、H2F、X2V、C3V、B2V、B3V、S1 B4L、X3L、X4L、X4F、S2、CX1K、CX2K、B1K、B2K、B3K、GY1 、GY2
二、烟叶分级因素
分级因素:是指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因素,也 称品级要素。包括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2种。 (一)品质因素:是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这些因素是烟叶本身固有的特征。 (二)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控制因素不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因受某些 外因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分级标准中对不同等级的烟 叶给予不同比例的限制。Fra bibliotek外观因素

二、名词解释
1. 分级: 是指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分级因素划分等级 。 2.分级因素: 是指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因素,也称品级要素。
3.品质因素: 是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烟叶分级的重要性一、烟叶分级的目的对烟叶内在质量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达到烟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

二、以外观质量因素(外观质量)评价内在质量三、烟叶分级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

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烟农的经济收入。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

6、合理分级,有利于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国标的作用及组成一、国标的作用1、质量导向作用。

2、对烟草农业生产(栽培)起引导作用。

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烟叶就生产什么。

3、对卷烟制品质量起规范作用。

即卷烟原料对卷烟制品起规范作用。

4、协调国家、烟草企业、烟农三者利益。

国家得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烟农等到收益,要通过落实国标来实现。

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

与国际接轨,利于创汇。

二、国标的组成1、文字标准:即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

每一个等级包涵了级别代号和相应的分级因素。

文字标准是国标的核心,实物样品制订以文字标准为依据。

2、实物样品:即按国标的文字标准制作的实物样品。

3、名词术语:即国标中所作用的概念、术语等。

4、分组:分组分级的前奏,是烟叶分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分级因素及档次:界定烟叶等级的重要依据。

6、验收规格:国标中对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杂色、微带青、青黄、扎把等指标的规定。

7、检验方法:样品抽取,水分、砂土率等的检验方法。

8、烟叶包装、运输、保管:国标中对烟叶包装、运输、保管的具体规定。

第三节烤烟分级标准的发展历史三、现行烤烟国标的研究制订过程•(一)我国15级标准与国外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为实现与国际接轨,对比了当时的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主要的差距有:•1、部位分得过粗;•2、对上等烟颜色、光泽要求偏严;•3、没按颜色、性质、用途分组;•4、不利于扩大出口;•5、分级少,等级数目少,级差大,价差也大,收购时等级矛盾突出,难保收购秩序。

(三)烤烟新标准的优点1、能够促进烤烟“三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2、有利于卷烟工业生产,适应卷烟配方结构改革的需要。

3、用于扩大烟叶出口创汇。

4、有利于烟农分级和收购验收。

5、新标准级差小,价格较合理。

四、烤烟分级校准的特点(P9)1、不分组,直接分级-原始、落后。

2、部位或颜色分组后再分级。

3、部位、颜色分组后分级。

4、部位、颜色、性质、用途分组后再分级。

五、国家烟叶分级标准制订的原则1、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即按分类-分型-分组-分级的烟叶分级原理对烟叶进行分级。

2、适应工业生产,保证工业产品质量。

3、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繁简适度,便于检验。

4、借鉴国外先进烟叶分级标准。

第二章烟叶质量一、质量及烟叶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某一产品或设计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和一定群体内受欢迎的程度,是产品中那些能够满足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特定消费者爱好的必要性状的一种平衡。

(二)烟叶质量的内涵•烟叶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烟叶本身的色、香、味,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使用价值及安全性。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质量等。

二、可用性的涵义可用性就是工业上常讲的使用价值。

工业上要求的可用性是:1、制成优质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卷烟,并能保持香味稳定;2、适应卷烟加工处理,消耗少,出丝率高,成本低;3、安全性好,符合有关卫生各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三、烟叶可用性的评价•烟叶的可用性可以用很多指标进行判断,这些指标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外观质量;②内在质量;③物理特性;④化学特性;⑤安全性。

(一)外观因素(就是一般分级的依据)1.部位——影响烟叶化学成分、香味、劲头。

不同部位的烟叶烟气特征不同,在卷烟配方中的作用不同。

以烟叶的厚薄来说,可影响加工时打叶与风分的参数和造碎与填充性等指标。

2.颜色——柠檬黄色或桔黄色的烟叶可适合不同的要求,但灰褐色、青色不合要求。

国外不喜欢柠檬黄,而喜欢桔黄和桔红。

色泽的浓度亦很有讲究,国内有些烟叶即使达到桔黄,多数只是烟叶表面桔黄,但其内部色泽较淡,国外烟叶则多数表里一致。

•3.成熟度——即烟叶达到成熟的程度,它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与烟叶内在香味品质关系极大。

其特征是叶面成熟斑多,组织结构疏松,有颗粒,柔软。

•4.均匀度——保证等级质量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卷烟产品质量稳定。

•5.无杂物——烟叶中混有杂物,会给加工带来许多困难,使成本增大,同时混入的杂物如土块、沙石和金属杂物等还会损坏机器或加速机器的磨损;有些杂物如塑料薄膜等可能危害健康。

(二)物理特性•1、叶片形状、大小,梗片比例。

2、填充性——弹性大,韧性强,造碎少。

3、燃烧性——不熄火,静燃速度稍快些。

(四)化学成分•菲·莫公司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判别标准重点是:①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平衡;②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组成。

(五)烟叶的安全性•烟叶的安全问题包括农药残毒和霉菌污染以及与安全性有关的焦油和烟碱含量等问题。

其中烟叶所含的焦油和烟碱量是最为首要的问题。

烟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烟碱、稠环芳烃、亚硝胺、氧化氮、一氧化碳、丙烯醛、酚类、氰化氢等,它们有的存在于烟叶中,有的存在于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并且为害程度不尽相同。

第二节烟叶的外观质量•烟叶收购时,常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来评价烟叶的外观质量。

•烟叶的外观质量即一般分级的依据,是指人们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各国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经验性方法,对烟叶部位、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和破损等外在质量因素进行感官判定,这些因素与烟叶质量都有密切关系。

一、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着明显的差异,就烤烟而言,一株烟按五个部位来划分,腰叶及上二棚烟叶的质量最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

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分开。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烟叶分级标准,都把部位作为第一组因素,先以部位分组后再分级,这样有利于分清等级,便于复烤加工和进行烟制品配方。

二、颜色三、成熟度成熟度即田间烟叶的成熟程度,是烟叶在田间发育过程中形成质量水平的反映。

成熟度可分为叶片未熟(Immature)、欠熟(Unripe)、尚熟(Mature)、成熟(Ripe)、完熟(Mellow)、过熟(Over-ripe)等六个档次。

成熟是指工艺成熟,即烟叶采收和烘烤都符合成熟度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的叶片有假熟(Premature)和生烟(Crude)两种情况。

未成熟的烟叶,调制后含青度高,缺乏光泽,组织粗糙,有青杂气,吃味不佳。

(二)成熟烟叶的外观特征田间采收的烟叶成熟时,其外观特征一般为:叶片颜色转为黄绿色,叶表面有部分的茸毛脱落,烟叶主脉变成白色,叶尖边缘和叶身下垂,茎叶的角度增大。

(三)不同部位的成熟标准•1.下部叶•烟叶生长条件较差,成熟期较短,提早落黄,叶片较薄,水分含量高,叶片黄绿,主脉三分之一变白而弯曲,茸毛部分脱落。

下部烟叶适当提早采收,不仅能够保证烟叶的质量,还能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中上部叶的质量。

2.中部叶•叶片厚薄适中,呈浅黄色,主脉二分之一变白而弯曲,叶尖叶缘下垂。

3.上部叶•成熟时间较长,叶片厚,主脉全部变白发亮,叶片落黄,上二棚叶呈现出黄斑;顶叶的叶面呈凹凸不平的黄斑皱折。

四、烟叶的组织结构叶片组织结构是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

一般划分为:疏松、稍疏松、稍密、紧密等档次。

疏松、稍疏松的烟叶质量好,稍密、紧密者次之。

烟叶组织结构与部位、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

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松、疏松,成熟度差的密、紧密。

五、烟叶身份•身份指烟叶的厚薄、组织构造密度状态,即叶肉细胞的大小及其排列的疏程度。

通常厚度适中的烟叶质量,油分多、弹性强,香味好;过薄、过厚的烟叶质量差,过薄的烟叶虽然填充性强,但往往色淡,吸食少香而无味;过厚的烟叶往往油分差、弹性小,吸食时劲头大、杂气重、刺激性强。

六、烟叶长宽度烟叶长宽度也是判断质量的一个因素。

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长期间营养丰富,发育完全,可达到充分成熟,组织结构疏松,质量高;叶片小的烟叶不是因施肥不足,就是因田间管理不善,而使烟叶生长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不可能充分成熟,质量不高。

•烟叶的大小因烟草的类型而不同。

目前云南烤烟叶片的大小要求为:下部叶长50~60厘米,宽28+10%厘米;中部叶长65~75厘米,宽25+10%厘米;上部叶长45~55厘米,宽18+10%厘米。

七、烟叶的残伤与破损残伤:指烟叶残缺不全或受机械挤压,未能保持烟叶固有的完整性。

破损:指烟叶损缺一部分,失去了完整性。

第三节烟叶的内在质量•烟叶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分级标准基本上可以代表烟叶外观与内在综合质量水平。

一般认为,外观质量好的烟叶其内在质量也好;反之则差。

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有些烟叶的外观质量基本相同或相似,由于产区或品种不同,其内在质量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烟叶的内在质量(烟质)是指烟叶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的特征特性。

衡量内在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香气与吸味。

香气包括香气质、香气量、香气型;吸味包括劲头、刺激性、杂气、浓度、余味等。

一、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指标•烟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非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无机盐三大类。

1.非含氮化合物非含氮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淀粉、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纤维素和果胶等。

优质烤烟中总糖量一般为18~22%,还原糖16~20%,淀粉2~4%。

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等是形成香气的重要因素。

纤维素和果胶属多糖类物质,分子量大,不易分解,被认为是烟草中稳定的化合物。

2.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包括烟碱、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等。

烟碱又称尼古丁,是产生生理强度的物质,含量1.5~3.5为宜;氨基酸与吃味品质有一定的关系,含量0.5%为宜;烤烟蛋白质含量以8~10%为好;叶绿素是杂气的主要来源,在烘烤过程中可能烤出青烟。

3. 矿物质•烟叶在燃烧时各种有机物挥发分解,随水分蒸发,残留的灰分中有数十种矿物质,其中对烟叶品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钾、钙、磷、镁、硫、氯等。

它们虽然在烟叶中的含量不高,但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钾和氯是影响烟叶燃烧性的主要成分,生产上要注意增施钾肥,忌施含氯肥料,如人粪尿、氯化铵等。

4. 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①施木克值:烟叶中总糖与蛋白质的比值,一般2~2.5为好。

②糖碱比:烟叶中总糖与烟碱的比值,一般8~12为好。

③氮碱比:烟叶中总氮与烟碱的比值,一般以1或略小于1为好。

④钾氯比:烟叶中钾与氯的比值,一般要求大于4。

⑤焦油烟碱比:即焦油与烟碱的比值,以10左右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