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体育与旅游研究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考察为例

还建 有关帝庙 、 公王庙 、 观音庙 、 碧岭庙 、 土地 神等 。连城姑 田这
些优越的条件都 为姑 田游大龙 的产生 、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 的保 证。
2 . 2 连 城 姑 田游 大 龙 的 历 史 渊 源
姑田 镇“ 游大龙” 活动 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
作者简介 : 温艳蓉( 1 9 8 7~ ) , 女, 在读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 : 民族传统体 育学。
搏击・ 武术科学
2 0 1 3 年1 月
第l 0卷 第 1 期
【 民族传统体育 】
闽西客 家民俗体育 非物质文 化遗产 的传承模式
— —
以连城 姑 田游大 龙的考 察为例
温 艳 蓉 (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 章以连城姑田游大龙为研究对象, 通过田野调查探析 了闽西客 家民俗体 育的传承 内容以及传 承模式。 研 究表明, 在传承方式、 制作工艺上主要靠言传身教 , 传承谱 系较为单一; 从其制作工艺来看 , 多为手
关键 词 : 客 家 民俗 体 育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 连城 游大龙 传 承模 式
中图分类号 : G 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5 6 4 3 ( 2 0 1 3 ) 0 l —0 o 9 3 —0 3
俗体育 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 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
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 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 ,依赖 当地 的民俗节 日发展 , 并在 一定 时空范 围内长期流传的 , 具有 闽西客 家地 区特色 的, 与健 身 、 娱乐 、 竞技 、 表演有关 的体育活动形式” 。
幼儿客家传统习俗教研记录

幼儿客家传统习俗教研记录
一、围绕园本主题活动,开展系列区域活动
在开展园本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拓展和生成相应的系列区域活动。
例如,在大班“客家民俗罗坊走古事”主题活动中,笔者开发了“美丽乡村罗坊”“罗坊云龙桥”“云龙桥下走古事”三个小主题,先组织幼儿到xx参观游玩,丰富了其相关知识经验,然后让幼儿在语言区进行小组内经验分享,说一说xx的风土人情、古建筑和民俗文化,并在科学区进步探索xx云龙桥的外形特征和强特之处,为绘画和建构xx做了丰富的知识铺垫。
同时,幼儿在美工区从不同的视角画出“云龙桥下走古事”中村民们抬着古事棚陆地竞走、下河逆水狂奔的热闹场景;在建构区拼插出古老屋桥—xx云龙桥的精美造型;在游戏区和角色区尝试、体验了“多人合作走古事”的角色扮演游戏。
总之,幼儿在系列区域活动中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了云龙桥的美,感知了山村狂欢节——xx走古事的传统文化。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特色区域内容
幼儿教师可建立家长资源库,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
家长可参与区域指导与小组的助教活动,与幼儿进行互动,和幼儿共同成长,让特色区域有亮点。
例如,幼儿家长xx 是xx提线木偶的传承人之一,于是便邀请他为幼儿表演提线木偶书法和拉京胡,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客家传统民间艺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许多幼儿忍不住上前摸一摸、提一提提线木偶,想要
尝试一番。
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需求,在班级表演区增设了木偶表演小舞台和提线木偶,幼儿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体验,乐此不疲,形成了特色区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体育旅游课件第七章民族民俗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课件第七章民族民俗体育旅游在旅游领域中,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选择。
不仅仅是为了观光游览,人们也希望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来体验当地文化和民俗。
本文将介绍体育旅游课件中的第七章内容,探讨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指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参与当地民族文化和体育活动,了解、体验和传承民族民俗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比传统的观光旅游,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二、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特点1.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因此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特点就是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节庆活动、学习当地舞蹈、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等方式,感受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和魅力。
2.参与性与互动性:民族民俗体育旅游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互动。
游客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可以做到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活动,与当地民众共享快乐。
这种互动性促进了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旅游的亲密性和记忆点。
3.文化传承与保护:通过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传统文化得到了延续和保护。
由于游客们的兴趣和参与,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活动得到了展示和传承,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意义1.促进民族团结与认同: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能够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与认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互动交流和参与体验,游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各种节庆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旅游需求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3.提高文化软实力: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展示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提高了国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村落体育的民俗与文化研究

村落体育的民俗与文化研究村落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民俗活动也是体育竞技,它与中国村落的发展和演变有着密切联系。
村落体育在发展与变迁中,紧密围绕着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变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因此,对于“村落体育的民俗与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深刻挖掘,而且对于现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村落体育的起源村落体育是中国农村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封建社会中,村落体育主要是为维护社会治安、丰收祈福和娱乐活动。
传统村落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生活,还是一种动态的文化遗产。
村落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武术、太极拳、健身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既包括单人运动,也包括团队运动。
二、村落体育的民俗传统村落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传统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底层现状和人民生活的轨迹。
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层的民俗体育活动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村落体育的民俗传统是通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和体育领域的娱乐活动而传承的。
各式各样的民俗体育活动,既丰富了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也引领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三、村落体育与文化交流村落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本土化的文化现象,也是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民俗活动。
村落体育与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
特别是在人民文化交流中,这种交流愈加重要。
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可以促进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
在当代,各国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方式来分享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加强跨越文化和地理界限的交换。
四、村落体育对当代的启示村落体育的发展和演变,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
村落体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传统之一,更是当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体育的传承不仅有利于推动全球文化传承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也可探讨客观世界和社会变革的法则,发掘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从各个方面启迪当代的价值和智慧。
客家村落民俗研究报告

客家村落民俗研究报告
01、引言
客家村落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俗资源。
本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探索其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和内涵,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贡献力量。
02、客家村落民俗概述
2.1 客家村落的定义和特点
2.2 客家村落民俗的分类和特征
03、客家村落民族文化
3.1 客家人的历史和迁徙
3.2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3 客家村落的民族意识
04、客家村落传统习俗
4.1 婚嫁习俗
4.2 丧葬习俗
4.3 生活习俗
05、客家村落的宗教信仰
5.1 儒教文化的影响
5.2 佛教在客家村落中的地位
5.3 宗教信仰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06、客家村落的节庆活动
6.1 农历传统节日
6.2 地方特色节庆
6.3 舞狮、炮竹等表演活动的民俗意义
07、客家村落民俗与可持续发展
7.1 保护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意义
7.2 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
7.3 民俗文化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08、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客家村落民俗的全面调研与分析,发现客家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保护和传承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需要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客家村落打造成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对闽西客家体育文化与假日体育旅游整合的探讨

1 闽西客 家体育 文化 的内涵 与特点
11客家体育文化的内涵 .
搏 ,敢于胜 利的客家精 神 .客家 民俗 活动原 汁原 味 ,保 持 了客家人健康 向上 ,娱乐 游情的风貌 ,被誉 为 “ 中原
古文化的活化石 ”.近年来 ,每年元 宵时节 都有 不少 中 外游客特地往 连城观赏 . 12客家体 育文化的特点 . 12 1 .. .地域性 .任何一种地 域文化都是 该地 区人 民在长
苔滑 ,不时有人跌 没水 中浑 身湿透 ,但 众人仍 然群情 激 昂,水花飞溅 ,观者欢 呼雀 跃 ,直至赛 出名 次 .跑在 前 者 ,则大吉大利 ,家族兴 旺 ,显 现 了不 畏艰 难 ,敢于 拼
生机与活力 ,对发展地方 经济和促 进客 家体育 文化 的传
播与发展具有重 大的意义 .
客家体育文化是客家文化 与 当地 土著 文化交 融 的结
果 ,是客家人在 长期 的生 产劳 动 和生 活 中积 淀 下 来 的 , 充分体现 了客家人特 有的勤 劳勇敢 、勇 于开拓 、积极 进 取等一系列可贵 的精 神品质 ,反 映 了客 家人在 政治 、经 济 、文化 、宗教 、风俗 习惯 等方 面 的发展 变化 历程 ,并
体育运动都表 现了鲜明的地 域文化特征 .
12 2 . ..包容性 .闽西客家 体 育运动具 有 宽广 的包 容性 , 集 中体现了中原 汉族 体育 和 当地 民族 运动 融合 的特色 ,
从而既有北方人 民普 遍熟悉 的运动形 式 ,亦有 当地少 数
收 稿 日期 :20 0 09— 9—1 1
展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 图分 类 号 :G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0 09—04 (09)0 0 0 — 2 2X 20 6— 1 1 0
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作者:朱文娟陈金花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4期民俗风情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体,通过旅游把神秘的民俗风情带到大众眼前,通过民俗把旅游带到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双赢、完美的结合。
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发展前景广阔。
赣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再加上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如果得到充分利用,对赣南的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资源散乱等问题的限制使客家文化不能良好的发展下去。
因此,开发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游,必须先解决好一些基本问题,打破一些瓶颈的限制,才能使规划开发有序进行。
一、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目前,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客家围屋旅游发展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现已探索出“村围合一”、“借船出海”、“提炼原味”、“ 串点成线”四大特色模式。
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发展,一些以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也被逐渐开发出来,如五龙客家风情园和客家文化城等。
五龙客家风情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以客家为主线、生态为内容、龙文化为内涵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客家文化城伫立在赣江源头上,于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客家文化城包含客家牌坊、太极广场、客家宗祠、客家风情街、客家风情园等景点,被誉为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这两个开发的项目自对外开放以来,虽然为赣南旅游经济赢得了不少收益,但是这两个项目不是在原有的客家文化资源上进行开发,而是重建客家文化,缺乏真实性。
并且开发的这两个项目远远没有达到客家摇篮这个主题,所以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亟需开发。
二、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赣南的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旅游产品单一、资金短缺、保护意识不强、可进入性差、宣传力度不到位等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赣南客家岁时体育文化特征论文

试论赣南客家岁时体育的文化特征[摘要] 赣南客家岁时体育作为客家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是赣南客家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运用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赣南客家岁时体育具有鲜明的民俗性、继承性、节日娱乐性、时代性、宗族性、实用性等特征。
此外,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还对推动现时代的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岁时体育;文化特征;赣南;客家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表述,它起源于中国民众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岁时体育是人们依据气象、农事活动和原始崇拜等因素而形成的在各种节日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现象。
岁时体育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一把钥匙。
客家是指中原汉民在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并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
客家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具有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地区和国家,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口五千万以上,在中国境内,客家人主要集中于赣南、粤东及闽西。
其中赣南又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
赣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原因,使得赣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尤其是在节日中开展的赣南特有的岁时体育。
这些体育活动具有自身的体育文化特征,它反映了客家人的原始体育思想。
1.赣南客家岁时体育的特征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位置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是接受北来汉族移民第一站。
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体育尤其是岁时体育也就随之扎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演变,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赣南客家岁时体育。
赣南客家岁时体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1 民俗性旧时赣南封闭的自然环境,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多种因素使得赣南地区至今还继承了大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岁时体育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便凸现出宗教民俗性这一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各 类 民俗体 育项 目中, 游 客青 睐是 : 最受 观看 节庆及 庙会 墟 市特 色 民俗 体 育 表演 ,其次 是 体验参
与涉水 、 陆上各种趣 味民俗体育活动。特色表演与 趣 味体 验 类 民俗 体 育 项 目对 游 客 有 着 较 强 的 吸 引 力, 市场潜 力 较大 。 因此 在项 目开发 过程 中应 加大对 各类 客家 民俗 体 育 项 目的挖 掘及 资 源 的整 合 , 结合 项 目特点 设计 趣 味参 与性 , 持 其原 生 态 与客 家 丰 保 富 的历 史 文 化 遗存 融 合 构 成 独具 文 化 魅 力 和旅 游 条件 、 游客 的文 化程 度称 为 “ 客 因子 ” 游 。 吸引力 的生 态景 观 。
牌 , 疑对 我 国旅 游 产业 的可持 续发 展 与创新 有 着 性 分 析 无 针 对 游 客在 客 家 地 域旅 游 中喜 欢 的旅 游 项 目
第 3 卷 第 2期 2
谭 东辉 : 家民俗体 育与 旅 游研 究 客
7 9
进 行 调查 , 客有 偏 向游 山玩水 、 游 游览 文 物 古迹 、 野 外探 险 、 与体 育 运 动 等 项 目, 有 喜 欢 观看 富有 参 也 客家 特色 的 民俗体 育 竞 赛 、 演 或参 与各 种 民俗 活 表 动等 , 从游 客对 客 家 民俗 体 育 了解 、 趣 、 意 度等 兴 满 方 面来 探讨 客 家 民俗 体 育 项 目融 人 客 家 地 域 旅 游 中能否成 为 有利元 素 。
2游 客 对 客 家 民俗 体 育 的 兴 趣 .
由表 3可 以得 出,MO 08 9根 据 K i r17 ) K =. , 3 as (9 4 e 对 这 个 度 量 的 刻 画, 计 量 取 值 在 0—1 间 , 值 统 之 其 越 大 ,因 子 分 析 越 好 , MO 08 9是 属 于 中等 的 , K = .3 B re ’球 度检 验具 有 高度 的显 著性 ,表 明存 在共 at t S lt 同的因素 , 合进 行 因子 分析 。 适 根据 各个 因素特征 值
第3 卷 第2 2 期
21 年 01 4 月
江西理工 大学学报
J un l f in x U ies yo ce c n eh ooy o r a o a g i nv ri f S in ea dT c n lg J t
Vo . . o. 1 N 2 32
Ap . 20 1 r 1
视 角探讨在 旅 游 文化 的现代 化进 程 中, 如何 有 效引入 和利 用好 客 家民俗体 育 资源, 立客 家民俗 创 体 育旅 游独特 的品牌 , 我 国客 家地 域旅 游业 的可持 续发展 与创新 有 着重要 的意 义。 对
关键 词 : 家 ; 客 民俗 体 育 ; 游 ; 究 旅 研 中 图分 类 号 :5 2 F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收稿 日期 :0 - 10 21 0—7 1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 ( 号:8 B 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编 0Y 33 、 编号: Y10 ) T 0 6 作者简介 : 谭东辉 (9 7 ) , 17 一 . 讲师. 男
( )客家 民俗体 育项 目在旅 游 产 业 中的可 行 一
对 客 家 民俗 体 育 项 目的综 合 评 价 感 到很 好 的 游 客 占 2 .% ; 觉 好 的游 客 占 2 .% ; 觉 一 般 00 感 97 感 的游客 分别 分别 占到 了 3 .% 、24 5 9 1.%和 20 。满 .% 意 人群 仅 占 4 .%,可 见 目前 客家 民俗 体 育项 目还 97 未 能满 足各人 群需 求 。调查显 示 在不 同性 别 、 年龄 、 爱好 的游 客需 求存 在较 大 的差 异,应 综 合考 虑 多种 因素 , 合理设计 、 开发更多类型 民俗体育项 目并优 化组 合, 足不 同人群需 求 。 以满
客 家 , 一个 具 有 显 著 特 征 的汉 族 民系 , 是 也是
汉族 在世 界上 分布 范 围最 广 阔 、 响最 深远 的 民系 影
一
、
研 究 对 象 与 研 究 方 法
之一 l 1 世居 黄河 流域 , I 。先 西晋 末年 、 代后 期 因战 唐
乱大 批南 下 。从两宋 开 始, 中原汉 民大举 南迁 , 经赣
表 3 调查量表的“ KM o 值 ” “ a t t s 度 检 验 ” 和 B rl t 球 e '
检 验 结 果
从调 查可 知:了解知 道 和有 一点 概念 的游 客分 别 占 4 .%和 2 . 79 84 %,根 据游 客 对 客家 民俗 体育 认 知 的调查 发现 , 大多数 游 客不 了解 客 家 民俗体 育 , 而 且对 客家 民俗体 育 在旅 游 中的作 用 也很 模 糊 , 对 但 游 客进 行 “ 客 家 民俗 体 育 是 否 感 兴 趣 ” 对 的问 题 调 查 中发 现 绝 大 多 数 游 客 想 参 加 或 观 赏 民 俗 体 育 活 动 , 说 明游 客 虽然 对 客家 民俗 体育 的概 念 和在旅 这 游 中 的作 用 认 识 不 清 , 是 在 充 满 竞 争 、 力 和各 但 压 种疾 病 威 胁 的 现 实社 会 中 , 了健 身 、 为 寻求 刺激 等 目的 , 客在 旅游 中对 各种 富 有 客家 特 色 民俗 体育 游 活动感 兴趣 , 期望 体验 。
( )对 影 响游 客参 与 客分 析 ) 因
为 了进 一 步 了解 影 响 游 客 参 与 客 家 民俗 体 育 活 动 因素, 管理 者 调查 问卷设 计 中, 不 同方 面设 在 从 计 了对 游客 参 与 客 家 民俗 体 育 活 动 各 要 素 是 否 认 同的表述 。 运用 统计 学相 关 知识 对这 些要 素做 分析 , 对 影 响 游 客参 与 客 家 民俗 体 育 活 动 因素 分 析 采 用
的大型 民俗竞技 活 动, 誉 为“ 区 的狂 欢节 ” 客 家 被 山 ;
表 1 《 客 问 卷》 放 的情 况 表 游 发
竞 龙 舟 也 已发 展 成 客家 族 群 里 一项 大 型 的全 民健 身 体育活 动 。在这类 活动 中 , 客家人 的 冒险 、 开拓 的 精 神 气质 一 览无 遗 , 能够 使 广 大旅 游 者 猎 奇 、 寻求 刺激 的心理 得到极 大 的满足 。客 家灯舞 之丰 富多彩
诸 多 古 中原 民俗 体 育 活动 保 存 完好 的唯 一 区域 『 3 1 。
( ) 卷 调 查 法 二 问
种类 繁多 的 民俗 体育 活动原 汁原 味,保持 了客家人
根 据本 课题 具 体 的研究 目的 和 内容 , 相关 文 在
设 健康 向上的风貌, 被誉为 “ 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 献 分析 和专 家访 谈 的基 础上 , 计 调查 问卷 。问卷 。 如 : 东 梅 州 客家 “ 广 打钹 花 ” 式 , 仪 表演 者 运 用 一根 的效度 检验采用 内容 效度 检验 。在问卷 的发放 形式 上 采 用 了选 择 具 有 代 表性 的旅 游 景 点 向游客 和 管 竹 竿 和一 个 钹 , 身 体 的各 个 部 位顶 住 竹 竿 , 钹 用 将 理人 员发 放问卷 的形式 进行 的 。 1 表 2是两轮 问 表 、 飞速 旋转 , 然后 置 于杆 顶 , 出各 种惊 险 动作 ; 作 客家 卷 的具体 发放情 况 : 地 区墟 市庙 会活动 中的“ 上刀 山” “ 、过火炼 ” 仪式 , 等 其惊 险性 决 不 亚 于现 在都 市 流行 的“ 极 ” ; 城 蹦 连 县罗 坊 乡 的“ 古 事 ”是客 家人 每年正 月 十 五举 办 走 ,
( ) 究 对 象 一 研
客 家 地 域 融 人 民俗 体 育 项 目具 有代 表 性 景 区 ( 河源 苏 家 围 、 州雁 南 飞 、 梅 宁化 石 壁 村 、 汀 罗 坑 长 南、 闽西 到达 梅 州 , 终 形成 相 对成 熟 的 、 有很 强 最 具 隘 、 埔 民 俗 文 化 村 、 定 民俗 文 化 村 、 县 白 鹭 大 永 赣 稳 定性 的客家 民系【 2 】 。 定南 等 在 时代 的变迁 中几经 沉浮 ,客家地 区成 为 目前 村 、 九 曲度假 村 ) 。
文章编 号 :07 12 (0 )2 07 — 3 10 — 92 1 0— 0 80 2 1
客家 民俗体育与旅游研究
谭 东辉
(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 江西 赣州 3 10 4 00)
摘
要: 采用文献 资料 、 问卷调 查 、 家访谈 、 专 实地考 察 、 数理 统计 等研 究方 法, 从旅 游 经济发展 的
1游客 对 客 家民俗 体 育 了解 程度 .
主成 分 中 因子 分析 的方 法, 用 S S 1. 运 P S 30统计 软 件 对所 采集 的 9 5份 数据 进 行 统计 参 数处 理 。 同时 对 所得 数据 进行 了 K MO样本 适 度 和 B re ’球度 检 a lt tt 验 ( 验结 果见 表 3 检 )
4游 客 对 客 家 民俗 体 育 项 目的 满 意 度 .
表 4 极 大 正 交 旋 转 后 的 因子 矩 阵
大于 1 的要 求 , 照计 算 机 自动生 成抽 取 了 4个 因 按 子, 累计 贡献率 为 5 . 7 再 多 取 因子 而特 征值 较 42 %, 4 小没 有太 大 的意义 , 只选 取 4个 主 因子 进行 分析 。 故 我们再 对 因子 做方 差极 大 正交旋 转 ,旋转 后 的 因子 矩阵 如表 4所示 : 经过极 大 正交 旋转 之 后, 各个 因子 的载 荷 出现 了两 极 分化 , 子分 析 结果 可 以显 示 , 因 负 荷 量在 05 . 7以上 的条 目有 3 因子 , 据 因子 负荷 个 根 较 高变 量具 有共 性 的特征 , 对 因子进 行命 名 。 分别 从 表 4可 以看 出, 主 成分 高载 荷 的 因子 主要有 : 第一 政 府 重 视 程 度 、 府 的管 理 力 度 、 家 民 俗体 育 氛 围 政 客 的创 造 、 济投 入 情 况 可 以称 为 “ 府 部 门 因子 ” 经 政 ; 第 二 主 成 分 高 载荷 的 因 子 是 :管 理 决 策及 重 视 程 度 、 传力 度 、 理者 的管理 理 念称 为 “ 宣 管 管理 部 门 因 子 ”第 三 主成 分 高载 荷 因子 为 : 家 民俗 体 育项 目 ; 客 种 类 、 家 民俗 体 育 赛 事 的 开 展 、 家 民俗 体 育 对 客 客 游 客 的 吸 引力 、 当地 的 交 通情 况 、 家 民俗 体 育 开 客 展 的场 地设 施情 况 、 客家 民俗体 育 在 当地 的普及 情 况 因素 称 为“ 家 民俗 体 育 开 展情 况 因子 ”第 四主 客 ; 成 分 高 载荷 因子 为 : 客 的 目的爱 好 、 客 的经 济 游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