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地方政府发展创新的问题和对策

地方政府发展创新的问题和对策地方政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如何促进地方政府的创新发展,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分析1、政治约束过于重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政治约束过于重,一些地方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计划和导向。
地方领导干部往往会将自身的政治任务和个人前途看作首要目标,而忽视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成果不丰硕。
2、资源配置不均衡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出现了“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明显差距。
在国家“强、富、美”战略的指引下,差距越来越明显。
这样不仅影响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和谐发展。
3、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的是解决当下问题,而不是长期的发展战略。
尤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协调不到位、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果不佳,浪费了国家和地方的宝贵资源。
某些领域,如环保、教育、卫生等,更是需要政策执行效果得到优化。
二、解决对策1、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地方政府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
地方领导干部必须放弃自身的私利,把子女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前。
建立起精神文明、道德规范,营造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
2、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开放步伐,促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面对危机和挑战的地方政府而言,比起缩小公共领域、精简公共服务部门、切割社会保障制度,更需要的是开放、创新、坚持政策稳定性,打破既得利益局面,推动各项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地方创新战略的正确实施奠定基础。
3、均衡资源配置加强地区间合作,确保资源的均衡分配。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使每个地方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民生方面都能得到及时支持,减小地域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4、优化政策执行效果加强政策执行工作,做好全面、及时、严格的督查检视制度。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_肖文涛

学术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肖文涛[摘要]政府管理创新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一个世界性课题。
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来说,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发挥作用,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行政绩效,增强地区发展竞争力,就应当因应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正视全球化对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认真剖析当前地方政府管理面临的种种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管理的适应性创新,以期建立起一个与国际接轨、既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新型地方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有效、规范管理。
[关键词]全球化;地方政府管理;政府职能;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4)01-0079-07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XIAO Wen-taoAbstract:Governments.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a worldwide problem in the times of globalization.F or the localg overnments at differ ent level in china,to play the active ro le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to raise constantly theadministrative abilit y and efficiency,to str engthen t he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reg ional development,should suit t he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ecology env ironment,face up to g lobalization.s stern challenge in local gov ernment.s manag ement,analyze the problems of g over nmental management conscientiously,advance the adaptability innova-tion in local g overnments.management,so that build a new moder n gov ernments,T he new governments must suit t he international o rder and the WT O.S regulat ion and accor d with the demand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o achiev e a rational,effective,standard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affairs of society.Key Words:Globalization,L ocal go ver nments.management,Governments.function,M anagerial innovation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并通过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开始自觉地参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
政府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政府创新作者张彦庆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年级 2003级学号0315084指导教师赵晗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提要目前,政府在一国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一国政治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了规模庞大的政府改革,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因此,政府创新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政治经济改革,政府行政改革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试图从政府创新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政府创新的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改革的途径,将政府创新的理念、内涵融入到我国当前的政府改革中,并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未来走向。
本文分为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和早期思想理论实践,并在结合西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美国)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创新的内涵。
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政府改革的历程,并简要论述了我国政府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着重谈了我国政府改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政府创新与我国的政府改革,并通过对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简要介绍,提出了政府创新对于我国的政府改革的意义,并通过对政府创新的理念分析,将政府创新的动力与机制具体到我国的政府改革中来。
第四部分在前文论述政府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将政府创新的四个层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明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同样,也指出了我国在电子化政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创新行政改革电子政府AbstractCurrently, government is in the first place in a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p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unction in a country. Post-war, facing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as to start the huge government reforms in scale, after 70's fierc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kind of trend is more obvious now. Therefor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laces government innovation great emphasis. China start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from the end of 70's,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reforms has been placed in the core position, This text tries to talk about administration reforms in a new way which was named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writer also named target mode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reforms.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tally:The first part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and the origination of theories. The writer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western theories (the United States primarily).The second part talked about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form of China, combining the achievement that government obtain when reforming, emphasized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the issue which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form of China.The third part discussed primarily 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reforms of China, putting forward the meaning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with government innovation. After the analyzes of the principle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the writer proposed the motive and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The last part mainly discoursed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ut four theoretica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to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utting forward the future of China’s government, which are more and more distinct.Key words: government innovation administration reforms e-government目录一、政府创新的内涵 (1)(一)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 (1)(二)政府创新的早期实践 (1)(三)政府创新的内涵 (1)二、目前我国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一)中国政府改革溯源 (2)(二)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三)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三、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 (3)(一)政府创新对中国政府改革的意义 (3)(二)中国政府创新的理念 (3)(三)中国政府创新的动力与机制 (4)四、引入政府创新,推进中国政府改革 (5)(一)中国政府改革中的体制创新 (5)(二)中国政府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6)(三)中国政府改革中的技术创新 (7)参考文献 (8)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政府创新一、政府创新的内涵(一)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政府创新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的抨击和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提出的。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分析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分析摘要: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也应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建立起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助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基于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深入剖析当前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提高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一、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改革的压力。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新常态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引导力度,通过改革创新的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孵化新动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还表现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政策不公等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民营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加大就业的力度也是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要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劳动者就业创业,实现可持续就业。
最后,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加强产业合作和区域协调。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思考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思考作者:万科军来源:《中国民商》2021年第12期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迅速发展,在新形势下各地方政府有多种方式发展经济,但是招商引资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保护了本地人才不外流,但是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已经不具吸引力,各地政府需要探索新的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本文建立在新形势下探索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创新;途径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概念和特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土地、公共基础设施等非流动性要素,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措施筹集资金。
国外流动性要素如技术、管理、人才等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其管辖范围外吸引人才和其他流动要素,并在其管辖范围内形成不同要素集聚的技术,这将促进当地经济优先发展,增加该地区的繁荣和人均收入。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分类(1)政府集体投资是19世纪80年代的传统投资方式,管理集团会层层出游,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和投资项目极力吸引投资方,给集团造成巨大的的人力成本,随着20世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它逐渐过时而消失。
(2)小团体招商避免了由政府集体招商来带来的人力成本,由3-5人组成小分队,简易出行去目的地洽谈项目。
(3)互联网投资紧跟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其优点是:首先,投资者可以上网搜索需要知道的信息,招商方也可以在互联网发布招商信息,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知道;其次是网络站点投资成本低,效益大;最后是投资方和招商方可以快速、高效通过电子邮件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咨询和沟通,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4)展会投资也是一种招商引资极为流行的方式,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通过项目和产品的集中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投资方的目光,从而达到投资目的。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今天晚上我的讲座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其中,政府创新理论问题,主要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员创新以及操作创新这五个层面来分析,政府创新的实践主要介绍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直接选举、行政服务、政治与行政透明及其他内容。
一、中国地方政府概况1、地方政府发展历程当代中国的地方政府成立于1949年建国之前,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还在领导革命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有的地方政府的规模已经很大,具有代表性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它既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也是得到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承认的一个地方政府。
革命时期的政府是根据革命的形势,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而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是打下一块地方就巩固一块地方,并且发动群众,全面建设根据地,作为基地支援全国战争,这与过去“狗熊掰棒子”式的农民起义(譬如说李自成)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东北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
1949年建国之后,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地方政府,最初名称叫做地方政府委员会——省政府委员会、县政府委员会,在中央叫做中央政府委员会。
地方在建国初期分为六个层级:大区人民政府、省市人民政府、地区和市人民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镇政府,这种状况保持了三年。
1952年把大区人民政府改变为中央的派出机关,全国分为六个大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最高形式为省政府。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范了国家机构的建制。
中央政府由两级变为一级:两级是指中央政府委员会及其下设的政务院,一级是指现今的国务院。
地方政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多为三级(省县乡)到四级(省市县乡),其中又以三级居多,但辽宁、江苏的部分地区则为“省市县乡”四级模式。
财政权、人事权,是鉴定能否成为一级政府的关键因素。
当时的派出机构之所以与现今不同,不能称其为地方政府,也正是因为它没有财政权和人事权。
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录一、关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的基本理论 (1)(一)主要概念 (1)1.地方政府的含义 (1)2.公共政策 (1)3.公共政策制定 (2)4.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 (2)(二)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 (2)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所存在的问题 (3)(一)地方政策制定的政策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存在一定的偏差 (4)(二)政策目标模糊,可行性低 (4)(三)公共政策制定主体价值偏颇,导致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 (4)(四)政策制定主体单一,公民参与的机会少 (5)(五)政策制定程序不透明,导致政策的非理性 (5)(六)政策制定方法不科学,缺乏前瞻性 (6)(七)政策制定过程中表达方式失当 (6)(八)政策制定的监督不力 (6)(九)政策制定后对政策的解释不到位,影响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及主动 (7)三、科学制定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7)(一)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既要体现本地区的特点,也要与中央的基本政策保持一致 (7)(二)制定政策前,仔细做好调研分 (7)(三)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大局利益为重,确保公共政策的价值 (8)(四)增加公众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 (8)(五)坚持社会公共原则,确保政策制定程序的公开,接受政策对象的监督 (9)(六)采取科学的政策制定方法 (10)(七)完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渠道 (10)(八)健全政策制定的监督机制 (10)(九)重视政策制定后的解释工作 (11)结束语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
我国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处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导向。
但在现实中,地方公共政策制定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与中央或上级政策精神不一致、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单一、价值观偏颇、地方政策制定具有盲从性、透明程度不高、民主化程度偏低及监督不力等。
关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探究

关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探究作者:耿洁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4期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能更好的推动区域全面发展,社会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要求日渐提高。
当前我国所采取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偏向于传统意义上的管控型管理方式,其在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虽然随着目前诸多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有了提升,但仍寻在一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对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寻找新的改革路径,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形成一个更有效能的地方政府。
本文主要通过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概念探究,加深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了解,进而对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探寻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方式;我国现状研究;如何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01一、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的区域性政府,是中央政府为治理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的部分事务而依法设置的。
作为地方范围内的行政管理主体,地方政府要有效地管理所辖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就要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因此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为了能促进地方政府更好的发展,推动全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探求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尤为关键。
二、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研究1.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当前我国所采取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偏向于传统意义上的管控型管理方式。
管控型管理方式具有积极性的一面 ,它具有稳定、有纪律、可靠等特点,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其效率更高。
2.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1)单一性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复杂的利益格局管控性的管理方式的执行往往依赖行政手段,但由于行政手段通常带有强制、命令、僵化的特点,不利于应对复杂的新形势,往往适得其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有 政策 , 下有对策” l 2 J , 阻 碍 了市 场 要 素 的 由于受 官本位 思想 的影 响 , 管理 过程 中重 “ 人治 ” 行 中的“ 轻“ 法治 ” , 一 些部 门和行 政 人员 养 成 了强 烈 的 “ 朝 南 自由流动 和 资 源 的有 效 配 置 , 不 利 于 形 成 统 一 的 市
改 革 开放 以来 , 为 推 动地 方 经 济 实力 的增 长 , 我 系 。政 府 的许 多 机 构 经 常处 于主 导 、 支配地位 , 而 企 国对 地方政 府管 理体制 进行 了多 次 改革 和调 整 , 但目 业等 社会 实 体 和公 众 则 处 于辅 助 、 被 支 配地 位 , 这 种 前在 地方 政府 管 理 中仍存 在 许 多 与 市 场经 济 的发 展 管理 理念 与市场经 济 的要 求 明显不一 致 。 要求 不 相符 之处 , 能否 实 现经 济 长 足发 展 , 在 世 界 经 济发 展 中 占有一 席之 地 , 关 键在 于要 建 立一 个什 么样
光长远 、 高效精干、 灵 活务实 、 善于应对 、 有责任 的地 观管 理职 能诸如 经济调 节 、 市场 监管 、 社 会管 理 、 公 共 方 政府 。 服务 等都 有 一定 程 度 的加 强 , 但 与 市 场经 济 、 社 会 发 当前地 方政 府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展要 求还有 一定 的差距 , 地 方政府 职 能 的转 变还 未 完
操 纵者 , “ 重 管理轻 服务 ” “ 以政 府 为 中心 ” , 在 这 种 理 很 不理解 、 很 不适应 , 严重 “ 水土不 服 ” , 结果 直接 导致
念指导下 , 政府管得过多过死 ,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了地 区封锁 、 行业 垄 断 、 地 方保 护 主 义 以及 在 政 策执
府 先后 出台 的一些针 对特殊 企 业 的政 策 , 诸 如 土地 使
( 一) 管理理 念相对 滞后 计 划 经 济 的思 维 , 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 这 一 理念 越 来 越
用、 税 收优惠 等 , 容 易造成 企业 主体 间 的不 平 等 , 不利 由于体 制缺 陷和利益 驱动 的原 因 , 地 方政 府 与市
体事物 的管理, 而不是制定规则 和制度 ; 习惯于 自上 部 分政 府 原有 的职 能 , 但 这 些组 织 、 机 构 的 发展 水 平 而 下 的管 理 和 控 制 , 而 不 是 多面 的协 调 、 沟 通 。政 府 仍 相对滞 后 于 社 会 发展 水 平 。各 地 方 政 府还 承 担 着 对 企业 干预 较 多 , 工 作 的透 明度较 低 , 导致 政 府 的一 定 量 的本 该 由社 会 组织 、 中介机 构 行 使 的职 能 , 这
我 国政 府 的机 构 设 置 和职 能 定 位 尚未 完全 脱 离 于企业 在平 等的基 础上展 开竞争 。
显示出其滞后性 ,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习惯于“ 管” , 政 场 的关 系需 要 进 一 步 理顺 。地 方 政 府 始 终 没有 找 到 府不 仅是社 会 的管理 者和领 导 者 , 而 且 是具 体事 物 的 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对市场经济 和国际规则还
( 二) 职 能定位 不 够清晰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政府 越来 越 重视 自身职 能 的
的地 方政 府 。这 就需要 我们 通 过深 化政 府 体制 改 革 , 转变 , 并取 得 了一 定成效 。地 方政 府 已将 相 当一 部 分 结 合地 方 实 际 , 推 进地 方 政 府 管理 创 新 , 建设 一 个 眼 职权 陆 续 让 渡 给 了企业 、 市场 等 社 会 主体 , 政 府 的宏
管理职能等方面都 已有所提高 , 但 同时 , 我们也看 到 置 和调控 功能得 不 到充分发 挥 , 企业 在 相 当程度 上 仍 当前地方 政 府 的管 理 与 社 会 经济 发 展 的要 求还 有 一 依 赖政府 , 不能 主动 地适应 市 场发 展需 求 。各地 方 政
定 的差距 。
理创新 , 建 立一 个高效、 廉 洁、 有能力的地方政府 。 [ 关键词 ]地方政府 ; 创新 ; 途径 [ 中图分类号 ]D 0 3 5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8 — 5 8 2 3 ( 2 0 1 3 ) 0 7 - 0 0 1 6 - 0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3— 2 2
张 俊峰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6 )
[ 摘
要 ]我 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对地 方政府 的管理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当前 , 在 地方政府 管理 中还存在一些 问题 ,
诸如管理 理念相 对落后 、 职能定位 不够 清晰 、 法治意识 淡薄、 政府行 为不规 范等等 , 要 解决这些 问题 , 就 必须进行政 府管
第2 9卷 第 7期
Vo I . 2 9
No . 7
兰 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 NAL OF L A NZ H0U I N S T I T U T E OF ED UC AT I ON
2 0 1 3年 7月
J u 1 .2 0 1 3
试论 新 形 势 下我 国地 方政 府 管 理创 新
一
、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发展 , 我 国政府 管 理 的环 境 已经 全 到位 , 管 理 中越 位 、 错位 、 缺 位 现 象 仍 然存 在 , 致 使
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化 , 地方政 府在 管 理思 想 、 管 理体 系、 企 业在经 营等方 面缺 乏充分 的 自主权 , 市 场 的 资源 配
坐” 心理 , 觉 得政 府 是 管 人 的 , 就 是做 发 号 施 令 、 审 批 场 , 更好地参 与 国际市场 的竞 争 。 许 可的事情 , 因而常 以权力 压人 , 而 不是 以道理 、 法 律 随着改 革 的不 断 深 入 , 我 国的 中 介 组织 、 机构 已
来 推行管 理 … 。在 这些 理念 的支 配下 , 政 府 习惯于 具 经有 了一 定程度 的发 展 , 这些 社 会组 织行 使 了 相 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