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优秀课件课件

合集下载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共21张PPT)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共21张PPT)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 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 无法应试进举。一生抑郁,27 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 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 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 —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诗 鬼”。
析题: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写什么?
音乐的变化:
清脆(激昂)——和缓(凄厉哀郁) —— 惨淡——清丽(欢快)——清冷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写什么?
弹奏箜篌的艺术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 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 奇瑰丽的境界。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表现音乐终 结后,听众却沉浸在音乐所 带来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脱出 。
行者见罗敷, 陌 下担捋髭须。 上
少年见罗敷, 桑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1. 侧面描写。通过音乐效果衬托弹奏箜篌的技艺 高超;

17185_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17185_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双手的协调配合是演奏好箜篌 的关键,同时要注重音乐表现
力的培养。
10
03
李凭箜篌引的赏析与解读
2024/1/25
11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李贺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2024/1/25
12
诗词内容与意境分析
描绘箜篌演奏的生动场景
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感伤
2024/1/25
9
箜篌的演奏技巧与方法
演奏姿势与基本手型
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手型是 掌握箜篌演奏技巧的基础。
2024/1/25
右手弹弦方法
右手弹弦是箜篌演奏的主要技 巧之一,需要掌握正确的角度 、力度和速度。
左手按弦与滑音技巧
左手按弦和滑音是表现箜篌音 乐韵味的重要手段,需要勤加 练习。
双手配合与音乐表现
演奏风格
介绍不同流派的箜篌演奏风格, 如古典、民谣、现代等,并示范
各自的演奏特点。
个性展现
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 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 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提供 展示平台,让学员有机会展示自
己的才华和成果。
2024/1/25
18
05
公开课现场互动环节
2024/1/25
19
学生现场提问与解答
构造独特、富有想象力的意境
2024/1/25
13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魅力
2024/1/25
14
04
箜篌演奏实践指导
2024/1/25
15
基本指法练习与技巧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05
学生自主练习与展示
分组自主练习曲目片段
学生按照曲目片段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片段的演奏 。
各小组在课后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练习,熟悉曲目片段的 演奏技巧。
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共同解决演奏中遇到的问 题。
小组内互相评价、讨论和改进
01
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评价 彼此的演奏,提出改进意见

02
跑调或节奏不稳的情况。
02
情感表达
李凭箜篌引注重情感表达,演 奏者需要充分理解曲目的情感 内涵,通过音乐传递出深沉、
真挚的情感。
03
技巧运用
在演奏中,要合理运用各种演 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以 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技巧运用的自然 和流畅,避免过于生硬或刻意

04
与伴奏的协调
如果有伴奏的情况下,演奏者 需要与伴奏保持良好的协调,
确保音乐的和谐与统一。
04
演奏技巧指导与示范
指法运用与音色控制
指法基本技巧
介绍箜篌演奏的基本指法,包括 弹拨、滑音、颤音等,通过图解 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型
和指法。
音色控制方法
讲解如何通过调整手指的力度、角 度和弹拨位置来控制音色,使箜篌 发出清脆、悠扬或深沉的声音。
指法与音色结合
演示如何将指法与音色控制相结合 ,表现出箜篌独特的音乐魅力。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等奖课件特色及亮点
内容丰富
课件涵盖了李凭箜篌引的历史、文化、 演奏技巧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大且全 面。
设计精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互动性强
课件中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问答、 讨论等,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析与欣赏 • 音乐表现技巧探讨 • 唐代音乐文化影响及传承 • 跨学科视角下的《李凭箜篌引》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背景与作者 简介
唐代音乐文化背景
01
02
03
唐代音乐繁荣
唐朝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 盛世,音乐文化达到了巅 峰,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 组成部分。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与前景
分析跨学科研究面临的挑战,如学科差异、方法论问题等,并探讨 未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关键知识点回顾
李凭箜篌引的文学背景与 历史价值
李凭箜篌引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与影响
诗歌的意象分析与艺术特 色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自我 评估
唐代音乐文化概述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音乐创作和演奏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唐代音乐的特点
唐代音乐以宫廷音乐为主,同时也吸收了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的 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唐代音乐的代表作品
唐代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秦王破阵乐》、《霓裳 羽衣曲》等。
李凭在唐代音乐史中的地位
箜篌的演奏方法
箜篌的演奏方法包括弹拨 、轮指、扫弦等,需要演 奏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深 厚的音乐素养。
02 诗歌内容解析与 欣赏
《李凭箜篌引》原文呈现
全文朗读,展现诗歌 的音韵之美。
原文分段呈现,引导 学生逐步深入解读。
重点字词解释,帮助 学生理解诗歌含义。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分析
箜篌意象
通过描述箜篌的构造、音色等, 展现独特的美感。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在演奏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练习,提高熟练度和准确性。
下一步学习计划和推荐资源
下一阶段将学习更多箜篌曲目,包括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 平。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音乐会或演出视频,感受现场氛围和演奏家的风采。
提供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乐谱库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知识视野。
回顾课程内容,强调 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审 美意义,鼓励学生多 读多写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读
原文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字音 、节奏和韵律。
注释解读
详细解释诗中难懂的字词、典故 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
意象描绘
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如“吴丝蜀桐”、“女娲炼 石”、“梦入神山”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中 的画面和氛围。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箜篌演奏技巧探讨 • 相关文化知识拓展 • 学生参与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Chapter
《李凭箜篌引》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生平及代表作品 《李凭箜篌引》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
对战争的反思。
《梦天》
这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的诗歌, 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象和人物, 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唐代其他著名诗人介绍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誉 为“诗仙”,其诗歌风格 豪放、奔放,充满了对自 由、个性和自然的追求。
杜甫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誉 为“诗圣”,其诗歌风格 沉郁、深刻,关注社会现 实和人民疾苦。

2024年李凭箜篌引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李凭箜篌引ppt课件完整版

箜篌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由共鸣箱、颈项、琴弦等部分组成, 演奏时需用双手弹奏,技巧丰富。
李凭及其箜篌作品
李凭简介
01
唐代著名箜篌演奏家,被誉为“箜篌圣手”,其演奏技艺达到
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李凭的箜篌作品
02
创作了《李凭箜篌引》等多首脍炙人口的箜篌独奏曲,流传至
今。
李凭箜篌作品的艺术特色
03
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展现了箜篌的独特魅力
按音技巧
箜篌的按音技巧包括滑音 、颤音等,通过不同的按 弦方式产生丰富的音色变 化。
泛音技巧
箜篌的泛音技巧是利用琴 体共鸣产生的特殊音色, 演奏者需掌握泛音的准确 位置和弹奏方法。
演奏表现分析
情感表达
箜篌演奏中,情感表达至 关重要。演奏者需深入理 解乐曲内涵,通过音色、 力度等变化传递情感。
气息控制
通过介绍李凭箜篌等民族乐器及其音乐特点 ,引导青少年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推广民族音乐知识
向青少年普及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演奏技巧等 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民族音乐。
提供民族音乐实践机会
组织青少年参加民族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 ,让他们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氛围,培养对 民族音乐的热爱。
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青少年欣赏民族音乐之美
通过欣赏李凭箜篌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让青少年感受音乐中的旋律 、节奏、和声等美学元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鼓励青少年创作民族音乐
为青少年提供创作平台和资源,鼓励他们尝试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 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拓展青少年的艺术视野
引导青少年关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和内涵,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李凭箜篌引》ppt(完美版)

《李凭箜篌引》ppt(完美版)
《李凭箜篌引》是李凭的一首代表作, 以箜篌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激 情与感伤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友情等主 题的深刻思考
该诗通过对箜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 唐代音乐的魅力和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李凭箜篌引》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 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审美价值
诗歌展现了箜篌音乐的独特魅力,具有 极高的审美价值,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 到美的熏陶。
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
情感表达
诗歌通过描绘李凭箜篌的演奏,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演奏者高超技艺 的赞美。
思想内涵
诗歌蕴含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人文 关怀。
03
艺术手法探讨
02
诗歌内容解析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诗歌采用自由体形式,通过跳跃性 的思维和意象展现李凭箜篌的魅力。
写作特点
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将箜篌的音色和演奏者的情感完美 融合。
意象描绘与审美价值
意象描绘
通过丰富的意象,如“昆山玉碎凤凰 叫”、“女娲炼石补天处”等,营造 出奇幻、瑰丽的艺术境界。
《李凭箜篌引》是李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李凭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唐代音乐、诗歌和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李凭箜篌引》对当代艺术创作启示意义
《李凭箜篌引》以其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当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成为当时最受欢迎 的乐器之一。它不仅用于独奏,还经常与其他乐器合奏,为唐代音乐增 添了独特的色彩。
箜篌对唐代音乐的影响
箜篌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对唐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 了音乐的表现力,还推动了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的发展。

2024年度-《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2024年度-《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24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法
欣赏诗歌语言美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品味诗歌意境美
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所营造的 艺术境界。
比较阅读
将《李凭箜篌引》与其他同类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 体会不同诗人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
跨文化理解
诗歌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通过对不同 文化背景下诗歌的解读和比较,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艺术交流
诗歌和音乐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艺术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21
05 诗歌教学方法分 享 22
激发学生兴趣策略
通感手法
讲解通感手法的概念及其在诗中的运用,如用视觉形象来描绘 听觉感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0
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意境营造
分析诗歌如何通过语言、意象、情感 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产 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审美体验
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诗歌的美, 体会诗歌所带来的愉悦和感动,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音乐史价值 箜篌作为古代乐器,其音乐史价值不言而喻,通 过对箜篌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 变。
社会历史价值 诗歌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
20
跨文化交流意义
文化传承
通过对《李凭箜篌引》的解读和传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李凭箜篌引》不仅被选入多种文学 选本和教材,还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 式,如音乐、舞蹈等,进一步扩大了 其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全诗谈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
答:侧面描写的手法。以 曲终时的景色描写表现了 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 态,很好的烘托了琴声的 魅力。
作 业: 背诵并默写
《李凭箜篌引》
SUCCESS
NK YOU
2019/7/5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0. 兔。
f4 v
品品
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注 意诗歌层次。
一 2、 思考诗人是如何描写“箜
篌”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的。
SUCCESS
THANK YOU
2019/7/5
1、开头四句的叙述顺序有何特点? 这样写有何好处?
诗人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 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 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 力量。
1、李贺,字长吉,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 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2、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 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 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千古佳句。
客心洗流水③,余响④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①[绿绮]古琴名。据说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 泛指名贵的琴。
②[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③[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④[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2、思考: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 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 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 术效果?
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以声类声” ,“以形类声”,但 也可以唤起形象感。
“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 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 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3、第三层: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艺术手法总结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描 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 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 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 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2004年高考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②,如听万壑松。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音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乐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 妙
之嫠妇。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
旅客泪难收。
李 凭 箜 篌李 引贺
1、巩固课本:通过对诗歌的鉴赏, 总结用语言表达音乐的技巧。 (重点)
2、能力迁移:通过同类诗歌的鉴 赏,提高赏析能力。(难点)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题解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 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 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 言、七言、杂言。
吟咏诗韵,感受音韵之美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3、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 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 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 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 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4、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 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 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怎样表现“箜篌”演奏 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侧面描写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教:--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 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
老、瘦: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 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 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 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 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 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