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 第三章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出版社 第三章_khdaw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122.5dBW 92.5dBm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113dBW 83dBm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k
10 lg10 6 0 129
hd
课
2 PP PT Gb Gm Am ( f , d ) H b (hb , d ) H m (hm , f ) 4d PT L fs Gb Gm Am ( f , d ) H b ( hb , d ) H m ( hm , f )
后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aw
案
答
2 5 10 3 10 103 47.1m 3 3 15 10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P x d1 h1 d2
.c om
T d 1 d2 x h1 P
R h2
(a)
hd
课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移动通信技术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节点哪个不是GPRS核心网节点。
_______CA.SGSNB.GGSNC.MSC2.与IS95相比,CDMA20001X增加的前向信道为_______。
BA.寻呼信道B.快速寻呼信道和前向补充业务信道C.前向补充业务信道D.反向导频信道3.与IS95相比,CDMA20001X增加的反向信道为_______。
DA.导频信道B.快速寻呼信道和前向补充业务信道C.反向补充业务信道D.反向导频信道和反向补充业务信道4.下述哪个系统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_________ CA.GSMB.IS-95C.GPRSD.TACS5.GPRS共用GSM网络的_________。
A.BSSB.MSCC.HLRD.VLR6.GPRS与其它数据网络互通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BA.MSCB.GGSNC.SGSND.BTS二.填空题1.CDMA2000 1X的前反向数据速率可以达到_________。
153.6kbps2.简单IP不支持跨________的切换。
PDSN三.简答题1、请问CDMA1X系统比IS-95CDMA系统增加了哪些新的模块,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1)PCF(分组控制单元),用于转发无线子系统和PDSN分组控制单元之间的消息。
(2)PDSN,实现分组数据的转发、移动性能管理、与外部数据网络接口等功能。
2、GPRS采用哪几种编码方案,对应的数据速率分别是多少?CS-1:9.05kbpsCS-2:13.4kbpsCS-3:15.6kbpsCS-4:21.4kbps3、与简单IP相比,移动IP有哪些优势?答案要点:(1)可任意移动而保持在线,可实现被叫业务,利于开展PUSH业务(2)可实现安全的VPN业务四、实际应用题1、某GSM小区共配置3个载波,其中二个载波用于语音业务,一个载波用于GPRS业务(静态分配方式)。
当采用CS-1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多少?当采用CS-4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多少?答:当采用CS-1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9.05kbps*8=72.4kbps当采用CS-4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21.4kbps*8=171.2kbps2、某GSM小区共配置2个载波,其中F0用于语音业务,F1上6个时隙以动态分配方式分配给GPRS业务使用,2个时隙以静态分配方式分配给GPRS业务使用。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第一点: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移动环境中进行通信的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发展到目前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主要采用模拟技术,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安全性较差,仅支持语音通信。
1G的代表性技术是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相较于1G,2G系统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安全性,数据传输速率有所提升,支持短信服务(SMS)。
2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和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系统在2G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质量的音频、视频通信,移动互联网访问速度明显提升。
3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和CDMA2000。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4G系统相较于3G,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飞跃,最高可达100Mbps,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4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LTE(Long-Term Evolution)和 WiMax。
1.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G是当前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Gbps)、更低的时延(1毫秒以内)、更广泛的连接能力(100亿个设备)、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物联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
5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NSA(Non-Standalone)和 SA(Standalone)。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题参考答案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题参考答案第⼀章思考题与习题1.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少有⼀⽅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预定的位置上)进⾏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线电台和有线⽤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1)⽆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台受到的⼲扰严重(3)⽆线电频谱资源有限(4)对移动设备的要求⾼(5)系统复杂2.单⼯通信与双⼯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发送时另⼀⽅进⾏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不⽅便。
双⼯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作、使⽤⽅便,电源的消耗⼤;优点:使⽤⽅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作的,电源消耗⼤。
3.常⽤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种类型?答: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线LAN 等4.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功能实体组成?答: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交换⼦系统(SS)、操作管理⼦系统(OMS)和基站⼦系统(BSS)(通常包括移动台(MS)),是⼀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实体。
⽆线接⼝的主要功能如下:(1)⽤户与移动⽹之间的接⼝(Sm接⼝),即⼈机接⼝。
(2)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接⼝(Um接⼝)。
(3)基站与移动交换中⼼之间的接⼝(A接⼝)。
(4)基站控制器(BSC)与基站收发信机(BTS)之间的接⼝(Abis接⼝)。
(5)移动交换中⼼(MSC)与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B接⼝)。
(6)移动交换中⼼(MSC)与原籍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C接⼝)。
(7)原籍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D接⼝)。
(8)移动交换中⼼之间的接⼝(E接⼝)。
(9)移动交换中⼼(MSC)与设备标志寄存器(EIR)之间的接⼝(F接⼝)。
(精选)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张辉第三章

第三章3-1解:由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以得出信道的传输函数为:()dt j e K H ωω-=0()()ωωπωd e H t H tj ⋅=⎰∞+∞-21ωπωωd e e K t j t j d ⋅=⎰∞+∞--021()ωπωd e K d t t j -∞+∞-⎰=021()d t t K -=δ0∴信号s(t)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s o (t)的时域表达式为:()()()t H t s t s o *=()()d t t K t s -*=δ0()d t t s K -=0可见,信号s(t)通过该信道后信号幅度变为K 0,时间上延迟了t d 。
3-2 解:设)()(ωH t h ⇔传输函数:sssT j s T js s T j s seT e T T e T TH ωωωωω---++=⎥⎦⎤⎢⎣⎡+=4242cos 12)(22冲激响应:)(21)2(2)(4)(s s s s T t T t T t T t h -+-+=δδδ 输出信号:)(21)2(2)(4)()()(0s s s s T t s T t s T t s T t h t s t s -+-+=*= 3-3解:()R C j RH +=ωω1 RC j RC j ωω+=1()()221RC RC j RC ωωω++=()()()22211RC RCjRC RC ωωωω+++=∴()()()()2222211⎥⎦⎤⎢⎣⎡++⎥⎦⎤⎢⎣⎡+=RC RC RC RC H ωωωωω ()211RC RC RC ωωω++=()()()()RC RC RC RC RC ωωωωωωϕ1arctan11arctan 222=++=由于()常数≠ωH ,说明信号通过该信道时会产生幅度失真。
()常数≠ωϕ,说明信号通过该信道时会产生相位失真。
3-4 图(a)的传输特性为:()212R R R H a +=ω∴有()212R R R H a +=ω()0=ωϕa()0=∆Φωωϕd d a a =可见,该系统的()常数=ωa H 、=常数∆Φ,因此,信号通过该系统时不会产生群延迟。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 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

P1322、解: 10W=10dBW=40dBm>10dBm补: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 (瓦),请将其换算成dBm 和dBW 。
如果发射机的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 ,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为多少dBm?解: 100W=20dBw=50dBm法一:自由空间损耗L=32.45+20lgF+20lgD=71.5dB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50dBm-71.5dB=-21.5dBm法二:2682100*410*90010*3*1*1*1004⎪⎪⎪⎪⎭⎫ ⎝⎛=⎪⎭⎫⎝⎛=ππλd G G P P R T T R 610*0.7-≈W≈-21.5dBm4、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 为d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e R =8500km ,故4.12d =4.1264.1km=≈5、某一移动信道,传播路径如课本97页图3-3(a)所示, 假设d 1=10 km ,d 2=5 km ,工作频率为450 MHz , |x|=82 m , 试求电波传播损耗值。
解 先由式(3 - 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fs 为[Lfs ]= 32.44+20lg(5+10)+20lg 450 = 108.986dB由式(3 - 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 1为m d d d d x 14.47101510101056667.033321211=⨯⨯⨯⨯⨯=+=λ 式中,f c =λ=,c 为光速,f 为频率由图 3 - 4 查得附加损耗(x/x1≈-1.74)为20.5dB, 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 为[L ] = [Lfs ]+20.5 = 129.5dB (129~130数值都正确)6、某一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天线高度为100 m , 天线增益Gb=6 dB ,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 m ,Gm=0 dB ,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 通信距离为10 km , 工作频率为150 MHz , 试求:(1)、 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6分)(2)、 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10 W ,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本》第三章含答案

第三章内存管理习题有一个设计,为了对2KB 大小的块进行加锁,会对每个块分配一个4bit 的密钥,这个密钥存在PSW(程序状态字)中,每次内存引用时,CPU 都会进行密钥比较。
但该设计有诸多弊端,除了描述中所言,请其他提出最少两条弊端。
A:密钥只有四位,故内存只能同时容纳最多十六个进度;需要用特别硬件进行比较,同时保证操作迅速。
2.在图 3-3 中基址和界线寄存器含有相同的值 16384 ,这是巧合,还是它们总是相等?若是这可是巧合,为什么在这个例子里它们是相等的?A:巧合。
基地址寄存器的值是进度在内存上加载的地址;界线寄存器指示储藏区的长度。
3.交换系统经过缩短来除掉悠闲区。
假设有很多悠闲区和数据段随机分布,而且读或写 32 位长的字需要 10ns 的时间,缩短 128MB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悠闲区中含有字0,内存中最高地址处含有有效数据。
A:32bit=4Byte===>每字节10/4=2.5ns 128MB=1282^20=2^27Byte对每个字节既要读又要写, 22.5*2^27=671ms4.在一个交换系统中,按内存地址排列的悠闲区大小是10MB ,4MB ,20MB ,18MB ,7MB ,9MB ,12MB ,和 15MB 。
对于连续的段央求:(a)12MB(b)10MB(c) 9MB使用首次适配算法,将找出哪个悠闲区?使用最正确适配、最差适配、下次适配算法呢?A:首次适配算法: 20MB ,10MB ,18MB ;最正确适配算法: 12MB , 10MB ,9MB ;最差适配算法: 20MB ;18MB ;15MB ;下次适配算法: 20MB ;18MB ;9MB ;5.物理地址和虚假地址有什么差异?A:本质内存使用物理地址。
这些是储藏器芯片在总线上反应的数字。
虚假地址是指一个进度的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
因此,拥有32 位字的机器能够生成高达4GB 的虚假地址,而无论机器的内存可否多于或少于4G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
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
(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
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
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
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
R N R D Q 33===即得证。
6. 设某小区移动通信网,每个区群有4个小区,每个小区有5个信道。
试用分区分组配置法完成群内小区的信道配置。
答:根据分区分组配置法进行信道配置要满足无三阶互调干扰的要求,利用无三阶互调干扰的原理可知道只需在无三阶互调干扰的信道组中初选一组信道组,将初选的信道组进行平移就可以得到。
在这里我们选用1,2,5,11,13,利用上述思想可以得到
第一组 1,2,5,11,13
第二组 8,9,12,18,20
第三组 3,4,7,15,17
第四组 6,10,16,22,23
7. 什么叫中心激励?什么叫顶点激励?采用顶点激励方式有什么好处?两者在信道的
配置上有何不同?
答:所谓的“中心激励”方式是指在每个小区中,基站可以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
所谓的“顶点激励”方式是指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用3副o 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3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3副o 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
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好处:(1)减小系统的同信道干扰;(2)在不同的地点采用多副定向天线可消除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
中心激励采用的是全向天线来形成圆形覆盖区,在信道配置式每个基站只需配置一组信道;顶点激励采用的是3副o 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在信道配置时每个基站要配置三组信道。
8. 试绘出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个数N =4时,3时的结构图形,假定小区半径为r 小区的中心间距如何确定?
邻近的无线区群的同频小区的中心间距为r 32。
9. 设某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小区辐射半径为8km ,根据同频干扰抑制的要求,同频小区之
间的距离应大于40 km 。
问该网的区群应如何组成?试画出区群的构成图、群内各小区的信道配置以及相邻同信道小区的分布图。
答:因为R N D 3=,km D km R 40,8>=,所以有403>R N 即
3
35>N ,又因为ij j i N ++=22且N 应取最小的,所以有N=3。
该网的区群是由三个六边形的小区构成的,如右图
区群需要9的分布图如下图:
10. 移动通信网的某个小区共有100个用户,平均每用户C =5次/天,0t =180秒/次,
15%K =。
问为保证呼损率小于5%,需共用的信道数是几个?若允许呼损率达20%,共用信道数可节省几个? 解: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375.03600
15.018053600Erl CTK A =⨯⨯==α 这个小区的总的话务量为)(75.30375.0100Erl UA A =⨯==α
查Erl 呼损表可得公用的信道数为8个,若允许的呼损率达%20,通过查表可得所需的信道数为5个,由此可以节省三个信道。
11. 某基站共有10个信道,现容纳300个用户,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问此时的呼损率为多少?如用户数及忙时话务量不变,使呼损率降为5%,求所增加的信道数? 解:该基站总的话务量为)(903.0300Erl UA A =⨯==α,由于共有10个信道,由Erl 公式∑==n i i n i A
n
A B 0!
//可得此时的呼损率为%8.16,如用户数及忙时话务量不变,使呼损率降为5%,查表可得所需的信道数为14,增加了4个信道。
12. 什么叫信令?信令的功能是什么?
答:信令是与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信令可以指导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建立临时通信信道,并维护网络本身正常运行。
13. 7号信令的协议体系包括哪些协议?7号信令网络包括哪些主要部分?
答:7号信令系统的协议体系包括MTP 、SCCP 、TCAP 、MAP 、OMAP 和ISDN-UP 等部分
7号信令网络是与现行PSTN 平行的一个独立网络。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信令点(SP )、信令链路和信令转移点(STP )。
14. 通信网中交换的作用是什么?移动通信中的交换与有线通信网中的交换有何不同? 答:交换网络的作用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任一输入线与输出线接通。
移动通信中的交换具有有线通信网中的交换的三个阶段,即呼叫建立、消息传输和释放。
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与有线网络中的交换机的主要不同是除了要完成常规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外,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
15. 什么叫越区切换?越区切换包括哪些问题?软切换和硬切换的差别是什么?
答:越区切换是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该过程也称为自动链路转移。
越区切换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越区切换的准则,也就是何时需要进行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如何控制;
越区切换时信道分配;
硬切换是指在新的链路建立之前,先中断旧的链路。
而软切换是指既维持旧的链路,又同时建立新的链路,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并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16. 假设称为“Radio Knob ”的小区有57个信道,每个基站的有效辐射功率为32W ,小区
半径为10km ,呼损率5%。
假设平均呼叫的时间为2分钟,每个用户每小时平均有2次呼叫。
而且,假设小区已经达到了最大容量,必须分裂为4个新的微小区以提供同区域内的4倍容量。
(a )“Radio Knob ”的当前容量为多少?
(b )新小区的半径和发射功率为多少?
(c )为了保持系统内的同频复用不变,每个新小区需要多少信道?
解:由题中给出的%5=B ,n=57 ,通过查Erl 表可以得到总的话务量为50Erl ; 因为C=2次/小时,T=2分/次,由此可以得到每个用户话务量为)(1516022Erl A =⨯=
α 所以总的用户数为)(7501550/户=⨯==αA A U
(a )“Radio Knob ”的当前容量为(户)
30007504=⨯ (b) 旧的小区的半径为10km
小区的面积为2822.5981 R 2.598110(m ) S ==⨯
新的小区的面积为'82/40.25 2.598110()S S m ==⨯⨯
新的小区的半径为0.5105km ⨯=
发射机功率 P1=Po/16=2W (取n=4)
(c )若保持N Q 3=不变,则每个新小区仍有57个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