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合集下载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自由,在尊严及权利方面处于平等地位”。

《宣言》是第一份详尽阐释一系列普遍权利和基本自
由的国际文件,要求各国政府保证本国公民享有这些权利
和自由。《宣言》指出,正义、平等和尊严是男女老幼人
人享有的基本人权。《宣言》强调:“人人生而自由,在
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宣言》还说,捍卫“人类家
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
结合所学内容,说
说你的感悟。
a
26
第二节 维护宪法权威
一、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二、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a
27
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 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 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 础和前提条件,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 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所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如果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得不到法治实践的尊重,如果 宪法不能发挥其作为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应 有的调整作用,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

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 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表现为人们对

“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 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
a
8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
参与意识 监督意识 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
a
9
涵养爱国情感的意义
1946年,美国某大学优厚的条件聘
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政治概念,它 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 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 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明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明

当好国家公民 人民主权、保障人权及宪法的 其他原则
权力属民,国家主人


P79,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问题: 从材料一两部宪法的规定中,有什么共同 之处? 阅读材料二,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崇高法 律地位与我国宪法第二条之间有什么联系?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 权力.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 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 国家是自由的人民缔结契约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 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主权学说的出现是国家 学说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 级的锐利武器,胜利后的资产阶级纷纷在宪法中确 认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 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 运用和发展.
我国宪法中的其他原则

法治原则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 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 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重要的民主原则.其核心思想 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 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法,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代 表机关,使宪法和法律有了广泛深厚的民主基础,为 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人民主权原则的基础


人民能够自我治理 内涵:人民具备基础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 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 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 如何获得:一是强化学习意识,二是强化 参政意识,三是强化群众意识,四是强化 道德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引发学生兴趣,关注宪法,初步了解宪政。
15分钟
学习
新课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播放PPT
展示材料一、二、三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发问,使学生认知到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与宪法的权威。
15分钟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播放PPT
展示对比图表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0分钟
三、宪法的效力
PPT图片展示
教师发问引导
学生思考发言
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
15分钟
小结
教师总结介绍
学生深入思考
总结、巩固
5分钟
四、宪法的作用
探究活动:理解宪法和普通公民的关系。
教师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知识&技能
重点
难点
目 标 达 成 度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三、宪法的法律效力




四、宪法与普通公民关系


教学资源
PPT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法
达成目标
时间
教学
导入
图片播放:《世界各国的王子和公主》
播放PPT
教师引导、总结
15分二宪法的修改程序播放ppt展示对比图表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10分三宪法的效力ppt图片展示教师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15分小结教师总结介绍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巩固5分钟四宪法的作用探究活动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是什么?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一个乐队演奏出美妙动听 的音乐必须要有乐谱
一个公司要想开展好经营活动必须 有章程。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
宪法是一张写着 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第七课
王登辉违反“禁止员工擅自在外住宿”的规定
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王登辉申请劳动仲裁后, 劳动部门认定其为工伤,反被公司推上被告席。 2008 年,法院大胆援用宪法中公民享有人身自 由、居住自由的规定,裁定公司禁止员工外宿 违背宪法精神。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
第四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
二年》,也称八二宪法。 是我国当前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 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1988年、1993年、 1999年和2004年进行了修正。 八二宪法由序言及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 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四章。
规 定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子法”
“母法”
B、普通法律和宪法相抵触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 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 统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 使制宪权和修宪权。
(二)实施宪法,人人有责
1、实施宪法,要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结合
实际需要,制定各种法律。P77链接1 2、实施宪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的作用。P77链接2 3、实施宪法,就要以宪法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本准则。P77_78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制定了《教育法》、《高等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的教 育方面的法律。
结合上述规定和事实,说明“宪 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创境激趣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 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15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刘某与何明是同一个车间的工友。一天,刘某的钱包不见了,便怀 疑被何明偷走了,但其实并非何明所偷。下班后, 刘某硬将何明拉到自 己家中查问此事,何明当然不承认。刘某认为何明不老实,便与其表弟一 起将何明的双手反剪着捆了起来。何明呼喊“救人”,刘明又用一条毛巾 将何明的嘴堵上。就这样,刘某将何明关押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将 何明放走。何明诉讼到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 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的,根据该国宪 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8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权利与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 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 做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 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 做出一定的行为。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 公民
第二节、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 一
一、增强公民意识
1.公民意识的定义: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
中的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 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2.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权利、政治 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 济的权利等。 3.宪法规定的公民履行的义务:政治性义务、依 法纳税的义务、其他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 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计划生育的义务;父 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 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
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得,主要包括 三个基本方面: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身 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政治权 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 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 人应该全面地享有这些权利。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定义:

人权是一个权利体系,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 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 还包括集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 权;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 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 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 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一下
几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 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 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卫校教案 NO:※—重点Δ—难点讲稿一、导入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观看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图表和列举《刑法》等三部法律的条文。

问: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法律体系补充:民法商法:主要法律(民法通则、物权法),其他相关法律(合同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继承法、收养法、海商法等)。

行政法:主要法律(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档案法等)。

经济法:主要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他相关法律(公司法、反垄断法、统计法、票据法、担保法等)。

社会法:主要法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

刑法。

程序法:主要法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其他相关法律(仲裁法等)。

教师点拨: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宪法的条文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是如何规定我国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从而理解宪法的法律效力。

3、思考“孙志刚事件”案例。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教师点拨:对宪法制定和修改要规定如此严格的程序,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宪法变动肯定会引起一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所以,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宪法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

5、小结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课堂作业
1、人权的保障与国家的富强的关系 个体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富强的秘诀。 我们要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
和义务,同时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
2、实施宪法的要求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作用。 (3)建设中国特色合宪性审查机制。 (4)实施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公民特别是 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宪法成为每个公民的根本性 为准则。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社会法
民商法
行政法
宪法
刑法
经济法 程序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 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护宪法 的尊严
挥汗如雨种庄稼 默默无闻扫街道
做为不同岗位上 的劳动者,爱岗敬业、 遵纪守法就是在以实 际行动热爱祖国,就 是在维护神圣的宪法。
在不受不合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 保障人权,要求国家积极作为,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以保障
这些权利能够借助国家的力量得以实现。
2、保障人权,国家职责
人权的保障与国家的富强具有密切的关系。 个体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富强的秘诀。 我们要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 务,同时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权威
1、根本法,效力高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纲)》
1、根本法,效力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首后来给秦中飞带来牢狱 之灾,并传遍全国的词,说 不上什么艺术性 • “看今日彭水,满眼瘴气, 官民冲突,不可开交。” • “官场月黑风高,抓人权财 权有绝招。” • 它只是一个喜好文墨的年轻 公务员在十多分钟内的即兴 发挥。 • 在以后的几天里,秦中飞把 这条短信用手机和QQ向多位 朋友发送了。
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 止的事,也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行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的好宪法,在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 • 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案例4】老人手持《宪法》抗强拆
• 北京 63 岁老人黄振沄的房子挺立在一片拆迁后的废墟 中。 4 月 1 日上午,当强制搬迁的人员来到他家,黄振 沄拿着一本《宪法》进行抵制,使得这座建于清朝的 院落暂时保留了下来。 • 据称,这是修宪后北京市第一例抵制强制搬迁的事件。 这本新《宪法》中有一页被老黄用蓝色圆珠笔划出这 样一些字句:“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 侵 犯 。 ”
【案例7】:国外事例:波茨坦郊外的老磨坊
• 1866 年,德国普鲁士大公国(德国的前身)的国王威 廉一世想修建自己的行宫,但被一座又残又旧的大风 车磨坊挡住了,因此他下令拆掉它。可是,旧磨坊的 犟老头软硬不吃,连国王给的钱也不要。于是威廉一 世命令御林军强行拆除,老磨坊顿时被夷为平地。 • 老头子一纸诉状把国王送上被告席。法官最后裁定被 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 威廉一世最终在法律面前低下了头,完完全全按照判 决书给老头子盖了一座同样的磨坊。如今,这座磨坊 仍然矗立于德国波茨坦,成为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 的尊严
挥汗如雨种庄稼 做为不同岗位上 的劳动者,爱岗敬 业、遵纪守法就是 在以实际行动热爱 祖国,就是在维护 神圣的宪法。
兢兢业业疏交通
默默无闻扫街道
跋山涉水进课堂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维护宪法
维护宪法尊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立法部门 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在立法过程中倾 听民声、凝聚民意,确保各项立法既落实宪法 内容又不与宪法相抵触。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 赔偿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 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 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 诬告陷害。
【案例2】彭水诗案
• 2006 年 8 月 15 日,公务员秦中 飞写了一条名为《沁园春· 彭水》 的短信,因内容针砭时弊获罪 被押, 40余人牵连其中,即为 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 • 有专家认为,这样一起案件, 是一起重大违宪和侵犯人权的 事件,地方政府领导滥用公权, 必须得到应有惩罚和相关责任 追究,从而使之成为保障中国 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个标志性事 件。
宪法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⑶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 法律更为严格。
制定程序
宪 法 普通法律
修改程序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 员会起草,提交全国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 委会制定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 数通过。
领悟宪法
我国《宪法》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 颁布过四部《宪法》 : 1954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 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领悟宪法
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 “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根本大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案例3】勒索华为500万美金案
• 在看守所被关押 10 个月的北京某大学女生黄静,将获 得海淀区检察院的国家赔偿。 • 大学生黄静于 2006 年 2 月 9 日购买了一台华硕笔记本电 脑,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异常现象,经检修后发现 电脑为工程测试样品。 • 黄静发现之后,委托代理人与华硕公司进行多次和解 谈判。谈判中,其代理人周成宇提出了要求华硕公司 按照其年营业额 0.05% 进行惩罚性赔偿,数额为 500 万 美元。此后,华硕公司向警方报案称其受到敲诈勒索。 • 这导致 2006 年 3 月 7 日当事人黄静及周成宇被刑事拘留 并被批准逮捕。黄静在看守所被关押 10 个月后, 2007 年11月9日,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对黄 静做出不起诉决定。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3)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 由。”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指:⑴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 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⑵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⑶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 个教派的自由 ⑷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 在不信教的自由; ⑸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 仪式的自由 。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 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是公 民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物质保障。 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和自由越充分,获 得享有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条件和可 能性就越大。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财产权:公民对其合法财产享有的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保 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宗教信仰自由
获得救济权利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权利与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 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 做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 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 做出一定的行为。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共同反映和决定着公 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并构成普通法律 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与原则。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1)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 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案例1】 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4)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 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 个性的必要条件。公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其他 权利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人身自由是公 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 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 成都日报报道,2001年12月23日 ,四川大学98级法律 系学生蒋韬看到中国人民银行招录行员的启事,但其中 一个条件让只有1.65米身高的他犯难 •“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 蒋称,这 是对身高在1.68米以下的男性公民和身高在1.55米以 下女性公民平等权的侵害。 •2002年1月7日,蒋向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状, 要求维护自己的平等权。4月25日,此案开庭审理。 •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应松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原告一方的蒋韬肯定胜诉。应教授称,作为中国宪 法平等权利第一案,此案将起到司法改革前期的“触探” 作用。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学习目标
• 1.理解宪法为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2.掌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 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特权。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相抵触。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 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 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 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根本法律保障。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就业歧视怪门槛多:酒量身高相貌属相 地域都可能遭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