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2021年1月8日,网络上发布了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课堂笔记,总字数为3000字左右。

本文笔记着重介绍了11世纪至12世纪中国北方三个国家——辽、西夏和北宋的历史背景,国家形势,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1. 辽国辽国的成立时间为907年,是由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所建立。

辽国历史上的经济以领土的扩张和农业的发展为特征。

2. 西夏西夏于1038年建立,因为位于西北边疆地带,又叫做“西夏边陲国”。

西夏与中原地区的战争不断,但其文化和商业活动却十分繁荣,这主要是因为西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位置,吸引了大量商人前来交易。

同时西夏也保持着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3. 北宋北宋的建立时间为960年,是由赵匡胤所建。

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实行科举制度,设立全国性的学校,让人们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逐步发展出了繁荣的经济,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进步。

4. 三国并立时期11世纪和12世纪的中国北方,辽、西夏和北宋三国统治着各自的疆土。

三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战争、内斗,也有互相勾结以抗御其他国家的各种情况。

这些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唐朝后期以来,中国北方历史的走向和演变。

5. 经济方面的交流三国之间的商业交流活动十分频繁。

辽、西夏都位于“丝绸之路”上,商业活动和物资方面的交流十分繁荣。

另外,北宋还有一种神秘的国际贸易活动,叫做“钞引”。

这种贸易模式可以把国家的物资变成金钱,送到遥远的海外。

6. 文化方面的交流11世纪时,中国的文化素养程度已经比较高,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诗歌和绘画艺术。

各国都在文化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辽国诗歌风格奇特,西夏则是民族风格浓厚,北宋则崇尚古典文化和书法艺术。

7. 政治上的变化三国之间不断发生政治上的变化,大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势力。

辽国开始向南方扩张,对北宋形成威胁,通过联络西夏,形成“契丹、夏窃室”,但实际上后来两国结盟,反而成为了共同抗御辽国的力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请回答: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教材版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

3. 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 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

教学难点:1. 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 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会发生?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有何影响?二、讲授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10分钟)详细介绍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航海技术的发展、新航线的开辟等内容。

三、介绍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15分钟)分别介绍哥伦布、麦哲伦和麦哲伦等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讲述他们的背景、目的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航海家在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地位。

四、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并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意义,并布置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小结或制作PPT等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并引发学生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历史的作用和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掌握巴黎人民起义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掌握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

3. 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巴黎人民起义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讨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认识其在法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引导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巴黎人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 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3. 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

【教学难点】1. 巴黎人民起义的背景和意义。

2. 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2. 提问: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引发了什么重大事件?二、新课内容展示1. 巴黎人民起义a. 介绍巴黎人民起义的背景:封建等级制度、三级会议的召开。

b. 讲述巴黎人民起义的过程:起义的爆发、攻占巴士底狱。

c. 分析巴黎人民起义的意义: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

2. 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a. 介绍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措施:废除封建制度、推行革命政策。

b. 分析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但过于激进,导致国内动荡。

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a. 介绍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

b. 分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意义:确立了共和制,为法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巴黎人民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2. 强调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ppt(共31张PPT)使用WPS打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ppt(共31张PPT)使用WPS打开

四 时 畋 猎 是 生
千 里 山 川 无 土
一 卓 穹 庐 数 乘
行 营 到 处 即 为
契 丹 人 的 生 活 :
涯著车家
。,。,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以游牧
为主。隋唐时期,与汉族的经济、
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
方汉人为躲避战乱,带去中原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2.简要复述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 系。
3. 辩证分析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 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 系(难点)
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 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 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 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哈拉汗
上京
西州回鹘西夏 辽
兴庆
请列表归纳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和都城。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西夏
契丹

契丹建国 以后,势力不 断向南发展。 辽太宗时,占 领了幽云十六 州。从此,与 中原政权的冲 突加剧。
相关史事
燕云十六州,也叫 “幽云十六州”“幽蓟 十六州”,是五代后唐 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 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 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 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 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 力,当上了皇帝,将幽 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 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 取防御政策。

七年级下册历史7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7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7课知识点1.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自商朝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朝代,如周朝、秦朝、汉朝、唐朝等。

这些朝代在时间、地点、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朝代的历史,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制度。

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统治阶级,实行分封制度,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在封建社会里,土地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只能靠种田为生,而且要向地主交纳租金。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很特殊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科举制度下,人才不论贫富,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机会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精英层次不断更新,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支持。

4.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文明之一。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文明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它终究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基础。

这一文明的特点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依靠农耕,形成了相应的农民阶层。

5.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中国被分成了七大国。

在秦朝之后,行政区划得以统一,作为整个中国历史中一个最重要的结构,一直保持到今天。

在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中,县和省的重要性都非常大。

6.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都是非常发达的。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在宋朝时期,大量的手工业产品被推向市场,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商品。

在商业方面,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繁荣的商业区域,如杭州的南宋时期的丝绸之路就与欧洲相连通。

7.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中国古代在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着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孔子、老子、庄子等伟大的哲学家为中国古代思想贡献了重要的思想家产。

另外,唐诗宋词、楚辞、昆曲等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同时,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发明也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如造纸术、火药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①兴起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②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③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①兴起:唐朝时期,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②建国:11世纪前期,元吴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③发展:元吴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获胜的西夏也遭受损耗,人民困苦(2)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二.金灭辽及北宋四、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①城市: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乡镇: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③城乡市镇:城乡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③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和平
尽管存在战争,但三方也通过缔结和约、互市等方式进行和平交往,如澶渊之盟 等。
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经济交流
辽、西夏和北宋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 三方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进行经济 交流,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文化融合
在文化方面,三方互相学习、借鉴, 形成了文化上的融合现象,如辽朝的 “番汉分治”政策就体现了对汉族文 化的吸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族团结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加强制度建设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 久安。
注重经济发展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撑,只有注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 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录
CONTENTS
• 辽朝的兴起 •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 辽、西夏与北宋的灭亡 • 本课的总结与启示
01 辽朝的兴起
CHAPTER
契丹的起源与崛起
契丹族起源
建国背景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是鲜卑宇文部 的一支,早期以游牧和渔猎为主。
CHAPTER
党项的起源与崛起
党项族起源
党项族源于青藏高原的羌族,在 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党项的崛起
唐朝末期,党项族在今青海、甘 肃一带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西夏的建立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 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 宁夏银川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离原上草, 远芳侵古道,
一岁一枯荣。 晴翠接荒城。 野火烧不尽, 又送王孙去,
春风吹又生。 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李白墓
•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等是流传千年的诗句。
秦中吟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太极殿复原图
唐长安大兴善寺复原鸟瞰图
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含元殿复原图
上: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下:某影视城中的仿唐城门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 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 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 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 至殿阶。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 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 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 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它就是闻名中外的赵 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石拱桥
成七 类百 似多 的年 桥后 。, 欧 洲 人 才 建
李 春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蜇背磨空。
——宋代杜德源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元代刘百熙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 明代祝万祉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他们和赵 州桥有何 不同?
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高度繁荣 不包括( D) • A、科举考试重视考查诗赋 • B、繁荣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 C、唐朝实行的政策对唐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D、隋朝亡国的教训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 4、2009年5月23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陕 西省西安市举行。本届诗歌节的主题是“盛世中国, 诗意长安”。这令我们联想到我国诗歌创作的巅峰 时代 ( ) B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乐府》 《秦中吟》
直白如话 通俗易懂
选择题:
• • • • • • 1、下列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优美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 D、七百年之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下列属于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 期的雕版印刷作品是( B ) • A、《唐本草》 B、《金刚经》 •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轻快。
代表人物
李白
杜甫
唐朝由盛 “ ”“ ” 气魄雄浑,沉郁 人们称他 诗圣 ” 转衰时 . (他的诗被 悲怆,语言精练 为“ 凝重。 后人称为 诗史 ”) “
》 》等
讽喻社会,同 情人民,直白 如话,通俗易 懂
《 白居易 唐朝中期 . 《
唐朝诗歌繁盛的原因
• ①国家统一、经济高度繁荣、生活丰 富多彩,社会风气开放 • ②国内各民族融合、中外交流加强 • ③科举考试重视考诗赋 • ④前代诗歌的成就为其提供了基础。
• 盛唐的李白被称为“____”,代表作( ) • 杜甫生活在唐朝( )时期,被称“ ___”。 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因为( ) .代 表作有:_______。 • 中唐的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直如白话, 代表作:( )
3.著名诗人
诗 歌
唐 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特点:) 今天,能读到唐朝 两千多位诗人的 近五万 首诗歌。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美称 盛唐 . 诗仙 ” “ 《 》、 豪迈奔放,清新 飘逸,想象丰富, 《 》等 意境奇妙,语言
苏州宝带桥
扬州五亭桥
云南丽江黑龙潭桥
造型优美,观赏性强;桥洞高,底下 过船方便;但坡太陡,行人费劲.
多拱桥,跨度大;桥面平缓,利于车马人行 走;但桥孔小,桥下船只通行不便. 多拱桥,坡度较小,桥上行走方便.具有一 定观赏性 采用平拱设计,既方便船只运行又方便 车马,行人;两端小孔,既减轻压力,又可 起泻洪作用;桥梁设计科学,坚固耐用,防 洪省料,造型优美.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目 录
高超的建筑水平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 当堂小结 课堂练习
高超的建筑水平
规模宏大,气魄 • 1、这一时期建筑特点:
• 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 • 2代表: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的 • 赵州桥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 座石拱桥,比欧洲早 七百多年 。 • 3、唐都长安 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大明宫含元殿 城北的 气势宏伟。
你还记得吗?
1、隋唐时期,有大批日本( 遣唐使 ) 到来,他们回国后很受重用,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 政治改革 进行( ) ,日本人参照 ( 汉字 )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 尽还保留着( 唐朝人 ) 的某些风尚 。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高僧 鉴真 ( ) ,他( 六 )次东渡,最后到 达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 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 是高僧( 玄奘 ),他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重要 贡献。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诗特点
•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 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 间 • 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活在 唐朝由盛转衰 的时代
三吏 ”三别 代表作品: “ “

诗史 ”)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作品特点: 气魄雄浑,沉郁 悲怆,语言精练 凝重。
诗圣 ” 美称:人们称他为“
杜甫(“诗圣”)
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
望岳
岱宗夫如何, 荡胸生层云, 齐鲁青未了。 决眦入归鸟。
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 阴阳割昏晓。 一览众山小。
有的沉郁悲怆:
春望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代表成就 赵州桥
特点
设计科学 便于交通 造型美观
评价
现存世界最古老的 石拱桥,早欧七百年。
最大城市, 气势宏伟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 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
印刷
雕版印刷 李白(盛唐)
《金刚经》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文学
诗仙
杜甫(唐由 盛转衰) 白居易(中 唐)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噫吁唏!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望庐山瀑布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wav
路朱 有门 冻酒 死肉 骨臭
语言精练凝 重,表现出高超的 艺术技巧,人们称 他为“诗圣”
生活在 唐朝中期 时期
代表作品:《秦中吟 》
《新乐府 》等 作品特点:讽喻社会,同情 人民,直如白话,
通俗易懂。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 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 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 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 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 传播。
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
《金刚经》说法图(唐)
《金纲经》雕
印于868年。是 一部经卷,长 488厘米。卷首 是图册,接着是 经文,画面精美, 线条流畅,墨色 均匀清晰,印刷 技术已很纯熟。 《金纲经》发现 于敦煌石窟,近 代被外国殖民者 掠走。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 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 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雄伟壮丽的唐都长安城及大明宫含元殿
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得殿 太 龙 大 富是 宗 首 明 丽大 时 原 宫 堂明 开 上 位 皇宫 始 , 于 ,的 修 居 长 正建高安 殿的临城 ,。下东 修含是北 建元唐的
你能说出唐朝建 筑的特点么?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 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 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 的”。
2、印刷术: ① 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 发明之一 ② 唐朝印刷的《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创作的不同点
• 李白杜甫诗歌特点不同主要是由于他 们二人生活的年代不同。李白生活在 盛唐时期,他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 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而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胜转衰的时代,百 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他的诗多表达 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小结:
类别 人物
李春(隋) 建筑 长安, 大明宫含元殿
《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 唐朝医学家 孙思邈 著有 •“ 药王 ”。 《 千金方 》,后世尊称为“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 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 层出不穷。今天, 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