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信息技术真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感受信息技术的进步。

3.体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查看P2内容及图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探究活动:查看P3内容及图片图片,了解信息无处不在。

三、活动主题:聊聊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1、说一说: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所看所闻,说说对于信息是怎么存在生活中的)2、比一比:信息技术的进步,

(让学生看P5,说说有哪些是他们知道的,并给这些图片分一分年代)

3、问一问: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

(请学生发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教师再总结学生观点)

创新活动

传给老师一句话,录段声音,拍张照片。

(分组让学生完成任务,看看谁完成最好最棒)

活动评价

第二课人工智能在身边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

2、认识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P8智能家居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

探究活动:欣赏P9图片“人与机器人”。机器真的会思考吗?未来智能机器人会不会比我们人类还厉害?

二、活动主题:认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领域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

1、语音识别。

(让学生看图,学习操作内容,请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讲解演示过程,并纠正对错)

2、人脸识别。

(游戏,学生来找茬,找找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看看谁找的最快)

3、智能机器人。

(学生自主操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创新活动

1、说一说:知道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并与同学们分享。

2、畅想一下:在未来的人工智能世界,我们的学校将有什么变化?根据下面表

格在小组中讨论。

四:活动评价

第三课计算机部件我爱护

教学目标:

1、认识电脑部件。

2、了解电脑输入、输出设备。

3、学会正确的开关机。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P14图片,了解电脑的发展历程,知道电脑的基本结构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二.探究活动:欣赏P15图片,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电脑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

三.活动主题:认识计算机各部件

1、中央处理器

(学生看图说话,说一说自己理解的观点和看法,教师总结补充)

2、输入设备

(根据教师讲解引导,让学生找找电脑室里哪些设备是书上P16出现的,

并试着说说各有什么作用,教师再总结输入设备的特点)

3、输出设备

(根据教师讲解引导,让学生找找电脑室里哪些设备是书上P15出现的,

并试着说说各有什么作用,教师再总结输入设备的特点)

注意事项:现在流行的触摸屏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4、存储器

(根据教师讲解引导,让学生找找电脑室里哪些设备是书上P17出现的,

并试着说说各有什么作用,教师再总结输入设备的特点)

四.创新活动

1、说一说你见过的电脑输入、输出设备。

2、教师打开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内存条、硬盘和中央处理器。

3、试一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计算机,并用正确的方式关机。

五.活动评价

第四课鼠标操作有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标。

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3、练习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等操作。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书本P20图片,了解鼠标的发展历史。

二、探究活动:鼠标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入设备之一,学习鼠标的正确操作方法。

三、活动主题:学会鼠标的操作。

鼠标的组成:鼠标分为左键、右键还有滑轮。

鼠标握法:右手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键上,其余手指放在鼠标的两侧,轻轻握住鼠标。

(学生总结鼠标的使用心得,教师补充学生学习的不足)

鼠标的基本操作包括移动、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

1、鼠标的移动

移动:握住鼠标,不按鼠标键,在桌面上滑动鼠标。

2、鼠标的单击

单击:用食指按一下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该操作主要用来选定目标对象和选取菜单等。

3、鼠标的双击

双击:用食指快速地连续两次按下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

4、鼠标的右击

右击:用中指按一下鼠标右键,然后松开。

5、鼠标的拖动

拖动:用食指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在桌面上滑动鼠标。

四、创新活动

1、我们经常使用鼠标的左键和右键功能,其实鼠标滚轮的作用也很大。当我们打开一个窗口时,左手按住CTRL键不放。右手上下滚动鼠标的滚轮,你会发现窗口

会放大或者缩小。讨论一下: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到这个操作?

2、在打开的窗口中,直接按一下鼠标滚轮鼠标的光标就会变成黑色的上下箭头图标,可以实现页面这有滚动。试一试:什么时候页面向上翻果?什么时候页面向下翻滚?

五、活动评价

综合活动一用计算机学习和娱乐

教学目标:

1、查看桌面图标,了解图标功能。

2、交流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用计算机计算算式、听音乐、画图等,试着用计算机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学会了鼠标操作,接下来让我们初步体验计算机的功能吧。

二、活动主题:体验计算机的功能

1、找一找计算机桌面上都有什么图标

图标:是计算机中用图形符号表示的对象,他可以代表一个程序、一个文件或一个文件夹,也可以代表一种设备、一种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操作图标,让计

算机帮我们做事。

欣赏书本P27图片

(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在计算机桌面上找一找,书上所示相同的图标。)

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图标?通过那些图标可以分别让计算机做什么事。

2、计算机的应用场景

现在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了。你在什么场合见过人们用计算机?他把人们做了什么事?在小组里讨论后,填写下列表格,并在小组里分享。

3、计算机的功能

(1)计算机是学习、工作的好帮手。

欣赏书本P29图片

(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说一说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什么?)

(2)计算机是人们生活的好朋友

欣赏书本P30图片

(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做什么?)

(3)计算机是学习的好工具

(看一看计算机里都安装了什么程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

①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打开计算器程序。输入以下算式并填写计算结果。

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打开“画图”程序,画

一个圆。如P33的图片,并进行保存。

4、计算机是娱乐的好工具

学习之余,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播放音乐、电影、动画的放松一下。

三、创新活动

1、你是怎么使用计算机学习的?你使用计算机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请你推荐一个学习网站。

2、你在使用计算机你学习的时候,你有什么困惑或不方便的地方吗?

四、活动评价

第五课键位布局应牢记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了解键盘的功能。

3、熟悉键位的分布。

4、培养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书本P38图片,了解键盘的发展历史。

二、探究活动:键盘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入设备之一,学习键盘的主要作用。

三、活动主题:认识键盘及其功能

1、标准键盘

欣赏书本P39图片,了解标准键盘的几个功能分区

(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说说键盘的几个分区,都有哪些特点)

2、笔记本计算机键盘

欣赏书本P39图片,了解笔记本计算机键盘的几个功能分区

(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说说笔记本计算机键盘的几个分区,都有哪些特点)3、熟悉键位分布

(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位置上的键盘,并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以补充说明,翻开书本P40对照,是否讲解完整)主键盘区:有英文字母键,数字键,标点符号键,空格键,回车键,退格键等,是键盘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师重点说明空格键,回车键,退格键,大写字母锁定键等功能)

空格键:按一下该键,输入一个空格。

回车键:用于结束一个段落的输入或确定某条命令的发送。

退格键:按下该键,可删除光标左边的一个字符。

数字键:位于主键盘区的第一排,用于输入数值。

标点符号键:分散在主键盘区第一和右侧,用于输入标点符号或分隔符。

4、正确地击键坐姿。

(1)、身子坐直,两脚平放在地上。

(2)、肩部放松,上臂自然下垂,两肘贴近身体。

(3)、手腕放松,前臂与腕向上倾斜,与键盘保持相同的斜度。

(4)、手指微曲,轻轻的悬放在与各手指相对应的键位上。

(5)、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

(教师讲解,学生根据要求做好,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正确姿势操作)

四、创新活动

1、找一找键盘上的F,J键,摸一摸F,J键,说一说这两个键与其他键有什么不

同。

2、分组讨论:如何熟记键位分布?请分享你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以后,请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找出几个比较出色的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经验)

五、活动评价

第六课指法练习要规范

教学目标:

1、掌握基准键的指法。

2、掌握上行键的指法。

3、掌握下行键的指法。

4、根据案例进行指法练习。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P44图片,了解不同键盘的使用。

二、探究活动:键盘是人与电脑沟通的主要桥梁之一。电脑初学者应该熟练掌握正确地键盘指法,以期提高击键速度。

三、活动主题:掌握基准键和上下行键的指法

1、手指分工

键盘指法是指将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10个数字键和常用的符号键,据键位分配给除拇指以外的8个手指“管”。

学生记住以下要领:

键盘操作很简单,左手食指F,G,右手食指J,H,其余手指逐个放,大拇指二管空格,记住口诀多联系,熟练掌握最重要。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操作,探究练习)

2、基准键指法

基准键位于主键盘区的第三排。它们分别是A、S、D、F、J、K、L、;键,共8个。其中F键和J键上各有一个突出标志。它们是用来给食指定位的。即先将左右手的食指,定位到F、J这两个基准键上,其他手指依次排开。如P46页所示。(根据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根据书本P46的手指分工上机操作练习)

3、击键方法

(1)手指自然弯曲,指尖放在基准键位上,左、右手大拇指轻轻放在空格键上。(2)击键时,抬起要击键的手指并伸到相应键位上,轻击键冒。

(3)不击键的手指不要离开基准键位。

(4)击键完毕,手指应立即返回基准键位上,如下图所示。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操作,探究练习)

4、上行键指法。

上行键位于主键盘区的第二排,它们分别是Q,W,E,R,T,Y,U,I,O,P键,共10个。上行键手指分工如P47页所示。

(根据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根据书本P47的手指分工上机操作练习)

5、上行键指法。

下行键位于主键盘区的第四排,它们分别是Z,X,C,V,B,N,M,<,>,?键,共10个。下行键手指分工如P47图所示。

(根据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根据书本P47的手指分工上机操作练习)

6、指法练习。

先打开记事本程序。接着将手指轻放在八个基层建设。用正确指法输入P47字母及符号。

四、创新活动

1、同学协作:一位念键盘键位,另一位击建。

2、试一试屏幕键盘。

单击“开始”→“控制面板”→“轻松访问”→“轻松访问中心”→“启动屏幕键盘”,打开“屏幕键盘”窗口,再用鼠标单击“屏幕键盘”上的键,与击打键盘上的键作用一样。

(学生自主练习探究,总结学习经验)

五、活动评价

第七课功能键本领大

教学目标:

1、掌握Caps Lock键及Shift功能键的作用及指法。

2、了解小键盘的功能及指法。

3、能按指法输入数字及大小写英文字符。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了解键盘上的各个功能键。。

二、探究活动:

英文字母有大小写之分。我们在输入英文字母的时候,有时需要输入大写的英文字符。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操作呢?

三、活动主题:认识Caps Lock、Shift键和小键盘

1、认识Caps Lock键

(1)英文字母有大小写之分,Caps Lock键的作用就是切换字母的大小写,使输入字母可以大写也可以小写。

(2)按下键盘上的Caps Lock大小写字母锁定键。如果键盘左上方的Caps Lock 键指示灯亮,既开启大写模式,此时可以输入大写的英文字母。灭灯是小写模式,从而实现英文字母大小写之间的转换。

2、认识Shift键

(根据书上P51的图片,让学生找出自己键盘上的shift键。查看老师使用shift 键输入上档字符和大小写字母,学习shift键正确操作方法)

3、认识小键盘区

师:数字键位于主键区的右侧和上面,操作前检查其上方的NumLock灯是否亮着,灯亮时数字键才有效,若灯不亮,请按Num Lock指示灯即亮。

课件演示,认识数字键。

请同学打开记事本,练习输入数字。

(让学生自学,教师在旁引导学生自学)

4、按指法输入数字和大小写英文字符。

(1)掌握正确的指法。

(2)打开记事本程序输入英文短文。

(3)按P53下列要求输入,并观察输入结果。

四、创新活动

1、试着同时按下键盘上的和两个键,你发现了什么?

2、试着同时按下键盘上的Ctrl+Alt+Delete三个键,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五、活动评价

掌握功能键的作用☆☆☆

了解小键盘的功能☆☆☆

完成英文字符和数字练习☆☆☆

遇到困难时的表现:

□自己解决□请教同学 请教老师□参考教材□小组讨论

综合活动二争当打字小能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知识,再次认识计算机键盘的分区和基准键的作用。

2、会正确的指法,进一步熟悉大小写字母及上档字符的输入方法。

3、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提高打字速度。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键盘输入字符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成为打字小能手吧。

二、活动主题:正确击键,成为打字小能手

1、明确基准的键位分布,正确输入字符

(1)回忆知识。

熟悉键位的分布是我们准确打字的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回忆手指在键盘上是如何分工的。

(2)思考问题。

◆什么是基准键?基准键是哪几个?

◆左右手如何分工?你是怎么做到的?

◆如何击打双字符键?你有诀窍吗?

◆遇到要输入英文大小写字母的时候,如何转换?

◆如何快速输入数字及算式?

◆你能做到盲打吗?你是如何做到的?

(3)讨论后填写任务单。

打字小能手任务单

记录时间:年月日记录人:

班级:小组:座号:

2、找一找功能键

在键盘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3、闯关比赛

(1)第一关。

讨论后在下面的键位图中填上相应的英文字母。

(2)第二关。

打字小能手闯关计划记录时间:年月日记录人:

班级:小组:座号:

(3)第三关

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测试出我们的打字速度和正确率。

(4)闯关后,请填写测试表,看看能否顺利通过比赛。

三、创新活动

要想真正成为打字小能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可以实现的。只有经常进行打字训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电视与打字的过程中,可以在计算机上新建一个文件,然后用正确的指法反复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练过一段时间后,你的打字速度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

四、活动评价

第八课输入法要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输入法。

2、了解常用的拼音输入法。

3、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P68图片,了解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发展史。

二、探究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在电脑中输入汉字,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在电脑上实验证明。

三、活动主题:学会汉字输入

1、选择汉字输入。

输入汉字时要转换输入法。看书本上P69图片,操作转换成全拼输入法。2、“中文(简体)——全拼”输入法

(教师说出一些名词,让学生在在黑板中书写该名词的汉语全拼,然后让学生用全拼的方法让学生把黑板中书写的名词在电脑中打出来,让学生比比看)3、输入单个汉字

教师说出一些单个汉字,让学生在在黑板中书写该词的汉语全拼,然后让学生用全拼的方法让学生把黑板中书写的名词在电脑中打出来,让学生比比看)4、输入词组。

(教师说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演示用全拼的方法在写出这个词组,然后教师讲解演示用词组首字母的方法尝试是否也能成功输入,写出一些词组让学生分组比赛,个别组用全拼的方法,个别组用词组首字母的方式输入,看看结果那组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常用的字母输入法)

四、创新活动:打开记事本,输入以下汉字、词组、短语。

(竞赛,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学习)

五、活动评价

第九课电子文本需保存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记事本程序中输入日记。

2、学会修改文字。

3、学会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欣赏P73图片,了解日记怎样产生。

二、探究活动:Windows的记事本是我钟爱的一个小程序,它可以帮助我记录文字内容。

三、活动主题:输入汉字并保存。

1、在记事本文档中输入日记。

打开记事本程序,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输入法,按照日记的格式要求输入日记内容。

2、编辑文字。

(教师故意输错文字,让学生讲出学习方法如何可以进行修改,逐一进行验证,教师总结方法,)

方法一:替换法

方法二:用删除键“Delete”

方法三:用退格键删除

3、保存文件。

(学生自主探究练习操作,学生自己保存文件,小组内进行检查)

4、打开文件。

四、创新活动

1、在记事本中输入你对自己家乡印象的一段文字,比一比,谁输的又快又好。

2、你知道下图(P78图)是什么峰会的吉祥物吗?在记事本文档中输入你所知

道的有关这个峰会的趣事并保存。

(学生自主练习操作,教师检查学习成果。)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1.与新朋友见面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 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 4、熟悉电脑桌面; 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 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 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 3、教师演示电脑的用途: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 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 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方式:1、学生站起枪答。 2、开小火车回答。 3、考一考;

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 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 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 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 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 3、确定开关: 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 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要求相互监督、提醒。 5、接触桌面: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 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 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 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 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 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IT 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1]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图文混排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新版)第一册(上)教案(全)

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单元:感受信息世界 1、游览信息大世界 2、用信息表达自我 3、信息工具知多少 1、游览信息大世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2、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3、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感受信息交流、人机交互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2、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3、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采取任务驱动法、讲授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交通安全教育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 二、新知园 1、新发现 校园里的安全:校园里有很多文字、图片,还有活动、讲座,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你发现了吗? 2、一点通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 3、去探索 (1)校园里还有哪些信息?分组到楼道、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去观察吧。 你找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请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活动方面: 学习方面: 卫生方面: 其他方面: (2)小体验 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慢慢呼吸,不要说话,仔细体会周围的变化……一分钟后,恢复正常,谈谈自己的感受。 4、加油站 多方求证辨别信息真假:有时我们得到的信息不一定真实可信,你知道怎么辨别吗?(小组讨论) 5、知识卡 斑马线:在路口或门前的路面上,画着一道道白线,这就是人行横道线,又称斑

马线。 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时刻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 游览信息大世界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时刻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 第2课《用信息表达自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 2、掌握表达信息的方法 3、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表达信息 【教学难点】完整地表达信息 【教具准备】计算机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说写结合、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四年级又重新分了班,我们又认识了许多新同学和新老师,因为刚刚认识相互间还不太了解。我们应该来个自我介绍好不好。你认为自我介绍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大家永远记住你呢? (学生思考交流)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刚才同学们说可以从姓名、性格、爱好、理想等方面来介绍自己。而信息小组新来三名成员,他们做的自我介绍却与众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了解一下她们吗?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下面就请她们三个做自我介绍。(课件) 通过他们的自我介绍,你对他们的印象如何,你感觉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学生评价对大强、小丽、能能的印象) 你想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么?你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介绍自己时,可以从姓名、性格、爱好、特长、理想等方面介绍。看谁说的又清楚又仔细。 找几名同学来介绍自己。说一说他们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个字的特征。 无论是介绍自己,还是向别人表达信息时,都尽量详细准确。如介绍一件事,要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人物,有条理地描述发生的事,如果描述清楚就会出现误会和笑话。 探索1:出示第9页实例,寻找信息表达的错误。小组合作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你应该怎么说。 学生模仿练习:假如我们学校操场上有位同学受伤了,你怎么拔打120急救呢?想一想:表达信息的方法,除了语言,还有什么方法? 探索2:体验用多种方式表达信息,闭上嘴巴,不要张口,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第1课信息与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得与要求 1、了解什么就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得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就是两种重要得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得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得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就是信息?您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就是指对人么有用得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得信号灯……教室里得板书,挂图……图书馆里得书报……春节联欢晚会得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得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得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得信息主要指:一就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得资料与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就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得信息产品得集合。 信息就是事物运动得状态与存在方式而不就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就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得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就是两种重要得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得信息技术] “1、信息得获取” 人脑得大部分信息就是通过视觉与感觉器观获得得; 电脑中得信息主要就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得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得处理” 信息处理就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得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就是信息处理机。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1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能够创建快捷方式。 3、能够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安装一些漂亮的图标。教学建议: 这是一堂操作系统内容的课时,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 文件查找:文件的查找界面比较简单,只是由两部分组成。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很多的技巧。在输入需查找的文件名时,可以通过两个例子(一个把文件输全,一个输入文件名的其中几个)让学生明白,有时查找一个文件,如果文件名记的不全照样可以把文件找到。搜索的路径选择学生比较容易遗忘,教师可以设置一两陷井,如:在D盘的文件让学生在C盘找。 创建快捷方式:引入创建快捷方式可以通过比赛来实现。如:让几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执行一个命令(例如执行Word,1、可以用从开始按钮进入执行2、查找到Word,双击执行3、一步一步找到Word并执行4、双击桌面的Word 快捷图标……)由学生来评说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一说原因。这样即可以引入快捷方式的创建又可以让学生明白快捷方式的作用。 快捷方式的创建有很多方法:教材讲述的先用查找软件找到需要创建的文件再用

快捷菜单来创建快捷方式。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学生水平选择其它的创建方法。 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个内容比较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更改的图标也可让学生试着找到那些漂亮的图标。 第2课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课前准备: 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学生欣赏(文章可在光盘中找到) 2.如果学生机没有光驱,将“万里长城”拷到网络中或学生电脑中。教材分析:1.介绍Office:Office2000(Word2000 Excel2000 Powerpoint2000 outlook2000 Access2000)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 2.Word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3.Word 的启动。 4.Word 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写字板很相似,因此在这里,完全可以简单带过。Word中的文字录入、编辑,凡和写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写得非常简单。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大梁子小学 信息技术教案
年级:五年级 教师:王 维

了解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道软件和硬件的区别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去电脑大世界玩 1、分角色扮演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小朋友苗苗 学生讨论你在电脑大世界中都认识了谁? 2、电脑大世界好吗?想和苗苗小朋友一起玩吗? (二)认识电脑 苗苗在电脑大世界中认识了什么?它由两部分构成的?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 (三)初步了解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音箱。 讨论一下什么是软件? (为了让概念不再抽象,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四)掌握软盘、硬盘、光盘的概念 1、硬盘 2、软盘和光盘的使用 3、学生实验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电脑大世界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鼠标的正确使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2、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掌握开机、关机的正确步骤及鼠标的使用。 2、培养学生爱护信息设备的意识。 教学内容:

开机、关机、鼠标的用法、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让电脑上班,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对,开机。 (二)开机与关机 1、那如何正确开机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 3、认识 Windows98 的桌面,学生交流已认识的部分 4、师补充 5、关机 6、综合: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 7、学生实验。 (三)鼠标的用法 鼠标有两键或三键鼠标 1、讨论一下怎样握鼠标。 2、师小结:拇指、小手指放在鼠标的两侧,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 无名指起辅助作用。 3、鼠标的操作 (1)生互相交流自己会用的操作方法。 (2)把自己会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大家看。 (3)师补充:除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外,还可以单击鼠标右键,注意单击 右键弹出的菜单叫快捷菜单,而且指向内容不同,弹出的快捷菜单的内容是不一 样的。b5E2RGbCAP (4)学生实验 (四)谈谈你的收获 教学后记: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案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案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案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简况。b5E2RGbCAP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p1EanqFDPw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DXDiTa9E3d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RTCrpUDGiT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5PCzVD7HxA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简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

高中信息技术 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小学信息技术第01册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制作海报》

制作海报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黄伟祥 教学内容 该内容选自于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课本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了解海报的基本要素和制作海报的步骤;掌握插入“来自文件”图片的方法;灵活运用文字环绕方式,并让学生实践应用──制作海报,对个别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和修正,但这三个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知。 第二课时的课题是《海报欣赏会》,任务是学生进一步,欣赏作品、师生共同全面深度点评、修正,让作品更具艺术性、欣赏性。 ★从教材编排 本小节是安排在《做一个有个性的小画家》、《学做小编辑》等章节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输入文章、美化文章等技能,学会设计贺卡和书籍封面等综合应用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是本课时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节内容后,教材还安排了综合实践《电子板报制作》这一内容,学生在本课时所获得的“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文字的环绕方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拓展,充分展示了这套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学生分析 ★年龄特征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表现欲望强、富有创造力,制作海报的活动为这群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习兴趣 学生第一次接触海报的制作,让他们自主进行精美海报设计,领略海报的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抢答”、“拼海报方块图”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学习知识与活动热情融为一体,并把学生作品进行网上展览、投票,根据作品得票数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学习中收获自信,加深学习兴趣。 ★认知水平 学生已经掌握了输入文章、美化文章等技能,通过设计贺卡和书籍封面,学生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审美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障碍 学生筛选图片素材犹豫不决,影响制作海报的进程。 二、设计思想与理念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采取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

新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新)

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册) 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心小学 2019.2—2019.7

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借助“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方法,会使用“以图搜图”功能搜索不明事物的信息,懂得甄别信息。 2、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情境中,初步探索上网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体验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便捷,体会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 3、通过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培养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找网络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认识校园植物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思考如何了解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植物,提出上网搜索植物信息的活动需求及任务内容。这样引入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增强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探究: 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上网搜索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百合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便捷,并认识到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活动,也引领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2、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的“以图搜图”功能,掌握如何借助图片或照片搜索信息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学会更多的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体验上网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 教材围绕搜索校园中不认识的植物的信息设计活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设计适合当地情境的其他活动,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不要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限制。如有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搜索知名景点、喜爱的小动物等相关信息的方法。 四、说说你的小技巧: 两个技巧,第一个是借助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输人文字越少,搜索到的信息越多。第二个是用智能手机搜索信息时,语音搜索的技巧。这也是平时经常用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尝试使用这些技巧,并引导其探索更多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练习: 借助练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图文信息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人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键盘各个区域包含的按键,能熟练使用键盘敲字。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键盘按键区域的认识,学会打字区分大小写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键盘各区域按键组成和名称。 【难点】CapsLock键的灵活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款式的键盘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不同款式键盘,观察不同键盘的异同点。然后提问,“这些键盘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键盘,我们上节课也了解了基本的打字指法,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键盘使用的知识?”本课以基本的经典键盘开展教学。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特殊键 教师在大屏幕上把键盘投影到大屏幕上,并且把键盘上一些特殊键全部标记出来,包括大写字母锁定键、上档键、退格键、回车键、空格键。教师利用图片演示讲解键盘各区域名称,主键盘区包括字母键、双字符键、和部分的常用功能键,其中字母键26个,双字符键21个,标有数字的双字符键也叫数字键,第5行长条为空格键,第1行最右边是退格键以及主键盘和小键盘各有一个Enter 回车键。 2.实践观察一

教师提示学生敲击不同的按键有不同效果,根据刚刚认识的键盘布局以左右两个人为一小组完成课本任务步骤——找使用的键盘中的双字符键、空格键和回车键;打开写字板窗口,输入26个英文字母,然后敲回车键,接着输入10个数字;敲退格键,删除数字9、8、7,体验退格键的用法。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选取完成速度最快的学生上台展示成果,展示完成后进行提问:回车键和退格键各有怎样的用处?【回车键完成换行,退格键用来删除错误输入内容】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并再次给学生强调各个特殊键的名称,加深学生印象。 3.实践观察二 教师结合大屏幕所展示的键盘图片,抛出疑问:我们键盘左边第3行有一个CapsLock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大写字母锁定键,用来锁定字母的大小写】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评价同学们真聪明,生活经验非常丰富。然后教师提示学生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CapsLock指示灯所在位置不相同。教师开始进行演示操作:首先连续敲击字母键,让写字板窗口中显示出小写字母;接下来敲一下CapsLock键,让学生观察大写字母锁定灯的状态,再敲击几下字母键,让学生根据敲出来的字母和步骤1的字母进行对比不同;最后再一次敲击CapsLock键,让学生观察大写字母锁定灯的状态,再敲几下字母键。提问学生:根据我敲出来的字母和第二步的字母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敲击一下CapsLock键,指示灯亮,敲击字母键是大写】教师根据回答评价学生观察非常仔细,思维很发散。老师最后再次强调出CapsLock键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刚刚的演示,独自进行5分钟的操作,教师进行巡视。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键盘操作之后,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其中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的字母和符号,同时开始使用键盘敲击。看哪位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根据大屏幕键盘图片提问各区域名称,学生快速说出。教师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非常强。 作业:用今天所学,尝试用键盘打字一篇日记。 四、板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最新-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主动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难点:图片在幻灯片中位置,大小的调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旅游者如果按照我们提供的线路游览,会看到哪些景致呢,这些景点是什么样的,能让旅游者先睹为快吗? 今天,我们继续演示文稿的制作:至少插入了3张幻灯片,介绍“颐和园半日游”路线中的任意3个景点,并分别插入景点图片,最后为这些幻灯片添加背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师:学习小助手已经在那里等你了,快去找他帮忙吧! 学生参照学习小助手,完成制作内容,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老师讲解,巩固知识点。 学生到教师机演示讲解,其他学生听讲,并判断其操作是否正确,对讲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小结。 师:图片是演示文稿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增加演示效果,使观看的人一目了然,使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插入保存在文件平中的图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P8~9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快捷方式。 技能目标:1.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进入程序,以及关闭程序; 2.熟练使用鼠标的单击、拖动、双击、右键单击等操作; 情感目标:感受电脑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电脑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 教学难点:正确的游戏观的渗透。 四、教学准备:将小游戏事先装入学生机,并建好快捷方式。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生练,教师提示注意点。 拖动:先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把它移动到新的地方后,再放开鼠标左键。(练习:把我的电脑图表移到右下角) 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提示:用食指按左键一次) 双击:连续快速的单击鼠标左键两次。(提示:连续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二)传授新知 老师刚刚发现有些小朋友把鼠标已经玩的很好的,收放自如,接下来我们用

【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 (2)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0.5~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声音的简单编辑。 难点:声音的简单编辑。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声音的简单编辑是在声音的简单录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新能力特别有益,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点。 2、教学方法指导 对学生制作的录音文件进行编辑,学生的兴趣较高。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范例演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音的编辑主要介绍了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内容比较简单,建议采用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展开教学。 [资料] 1、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打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注意:只能将某个声音文件插入到未压缩的声音文件中。如果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现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须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行修改。如果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声音文件的中间,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音机使用波形(.wav)文件。 2、覆盖(混合)声音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