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四十年网络知识竞赛题

合集下载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地震的成因?A. 地球板块运动B.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C. 月球引力的变化D. 地球自转{答案:C}2. 地震波分为几种?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纵波和横波B. 表面波和体波C. 纵波和表面波D. 横波和体波{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作用?A. 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B. 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C. 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效率D. 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答案:B}二、判断题1.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答案:错误}2.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躲在墙角或者桌子下面,保护头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预测系统的区别。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检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迅速向人们发出警报,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而地震预测系统是在地震发生前,通过对地球物理量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但由于地震的复杂性,目前地震预测系统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2.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在室内,应该躲在墙角或者桌子下面,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如果在室外,应该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避难。

地震结束后,应该尽快了解灾情,协助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pptx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pptx

正确答案:A 8、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 )地方。 A、旧沙滩上 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D、古河道上 正确答案:B 9、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o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水灾害 正确答案:C 10、楼房避震应该( )。
A、跳楼 B、躲在窗下 C、用忱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D、乘电梯下楼 正确答案:C 11、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 )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 场。 A、布 B、纸 C、折成三折八层打湿后的毛巾 D、手 正确答案:C 12、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 )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
C、0.54
正确答案:C
47、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度。
a、vm
B、XI
C、IX
d、xn
正确答案:D
4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8年12月2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六次会议
修订通过,它的实施时间是( )。
35732 35793 36158 39934 正确答案:D 49、下述家庭避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o A、乘电梯快速下楼 B、躲在厨房或卫生间 C、就近躲在床下或桌下 D、躲在墙内墙角 正确答案:A 50、地震等震线图是()确定(勾画)的。 A、按照人的震感和破坏程度 B、按照地形地貌
C、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D、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正确答案:B 65、对我国地形没有挤压作用的板块是()o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菲律宾板块 D、欧亚板块 正确答案:D 66、与地震序列划分为主震-余震型、震群型、孤立型三类无关 的因素是( )。 A、能量分布 B、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 C、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 D、震源深度 正确答案:D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震中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震源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震中和震源是同一个概念- B. 震中是地震的能量释放点,震源是地震的发生地点- C.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D.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答案:B2. 以下哪种地震波是最先到达地表的?- A. P波- B. S波- C. L波- D. R波答案:A3.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B. 地震烈度越低,地震破坏越严重- C. 地震烈度和地震破坏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D. 地震烈度只用于描述地震的震源能量大小答案:A4. 下列哪种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A. 钢结构- B. 砖木结构- C. 混凝土结构- D. 轻钢结构答案:A5. 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地震监测预警- B. 建筑物抗震设防- C. 安全疏散演练- D.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E. 应急救援准备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地震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倒塌的建筑物通常是因为地震震源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立即躲进大型家具或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区别。

答: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破坏情况有直接关系,烈度值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或里氏震级。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震中与震源有何区别?答案一:震中是指地震波在地表上最先到达的点,一般是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即地震的起源位置。

题目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判断地震烈度?答案二: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判断地震烈度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感受到的地面晃动情况来进行评估。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它如何工作?答案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发现地震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

它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规模和位置,然后将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震中距离越远,地震烈度会越大吗?答案四:不一定。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离并不直接相关。

地震烈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岩石性质等。

因此,即使距离震中较远,如果地震规模较大或者震源较浅,地震烈度仍然可能很高。

题目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结构的角落,保护头部和颈部;- 远离窗户、玻璃、吊灯等易碎物品,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楼梯下楼;-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山体、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方。

以上就是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
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
- 答案: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烈度是什么意思?
- 答案:地震的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
- 答案:地震的震级是描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地震破坏性灾害。

- 答案:地震破坏性灾害包括房屋倒塌、地面崩塌、火灾、洪涝等。

5.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寻找避难点,避免靠近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试题二
1.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御为辅、综合治理。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

- 答案: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地震演练等。

3. 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 答案: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
的防震能力标准。

4. 请说明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答案:地震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
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抗震防灾、防火防灾和防洪防灾。

以上是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希望通过这份文档,能够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四川防震减灾40年赛思特杯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题【参考答案】

四川防震减灾40年赛思特杯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题【参考答案】

四川防震减灾40年赛思特杯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题答案
1. A.2003
2. A. 一
3. A.一
4. C. 1.5 2.0
5. C.《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6. B.211
7. A.汶川地震唐家山
8. A.8 25
9. C.丫
10. B.小于
11. C.远古地质时期产生的但十万年以来未有地质活动的断层
12.C.地震灾害
13. A.一
14.A. 抗震设防要求
15.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6. A.对
17. A.60米以下民用建筑
18. C.尽快跑回屋内
19、A. 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
20、C.呼救无回应,也听不到有人的动静,仍持续呼救;
21、A.5、12
22、A、备案
23、B、三、三十
24、A、宣传教育
25. A.对
26. A.对
27. A. 对
28. A. 井水或泉水的升降、变浑|B. 动物行为反常|C. 地声|D. 地光
29. A.通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B.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C.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
30. A.活动断层通过的地段┋B.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
31. A、地震的大小(震级)┋B、地震破坏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C、地震破坏区建筑物与各种设施的抗震性能┋D、构造与地形、地貌环境
32、B.海啸┋C.核泄漏
33、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选好撤离途径
窗体底端。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1.该图形符号是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棚宿区。

(正确)2. 承重墙内的墙角是室内相对安全的避震位置。

(正确)3. 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抗震能力。

(正确)4.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地震预测系统。

(错误。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5. 利用人工地震方法可以勘探地下石油资源。

(正确)6. 地震灾害预测实际上就是地震预测。

(错误。

地震灾害预测是指全国或某一个地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或小区划、工程建筑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某一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构)筑物及设施破坏、经济损失及其分布的估计)7.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产生地震次生灾害的设施和环境。

(正确)8. 燃气管道、化学药品库、加油站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9. 水库、陡坡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10.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正确)11. 地震后供水系统被破坏、消防水源短缺,是控制地震火灾的最大障碍。

(正确)12. 在影剧院、体育馆及商场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该不要慌乱,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动过后有秩序地撤离。

(正确)13. 室外应急避难场地可选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和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

(正确)14.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不得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

(错误。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15. 大地震发生后,要从政府发布等正规渠道了解抗震救灾最新动态与信息。

(正确)16. 震后互救的基本原则是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得当。

(正确)17. 地震发生时,在公众场所要听从指挥,避免拥挤踩踏。

(正确)18. 房屋倒塌或破坏造成电线短路是引起地震火灾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四十年网络知识竞赛题一、发展历程(成就)类1. 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组建了由四川省地震局牵头、以省消防总队为依托的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为全省第一支专业救援队伍。

()A.2003B.2004C.20052.2001年10月,在国家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势下,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批及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审批,纳入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并设立了地震行政审批窗口,开展相关行政审批工作。

四川省地震局亦成为第家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省级防震减灾部门。

( )A.一B.二C.三3.2004年12月,经报请四川省政府同意,省地震局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地震监测保护标志的通知》,全省地震监测(观测)台点均设置分别以省政府名义制发的保护公告牌和以省公安厅与省地震局联合署名的警示牌两个保护标志,使我省成为全国第家将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法制管理工作落实到基层的省份。

( )A.一B.二C.三4.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省大部分地区测震监控能力达2.5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和人口密集城市达到2.0级,部分地区可达1.5级。

通过“十二五”建设,将达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的能力。

()A.2.0 1.5 B.1.0 1.5 C.1.5 2.05.近年来,我省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形成了由《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组成的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

( )A.《地震预报管理条例》B.《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C.《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6.日本国土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建有测震台站约1000 个,强震动监测设施约4000套;四川省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现建有测震台站108个,强震动监测设施套。

所以,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

( )A. 500B.211C.3507. 堰塞湖抢险避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 )A.汶川地震唐家山B.叠溪地震大小海子C.泸定磨西地震8. 40年来,我省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科技成果630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省科学大会奖1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6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项。

()A.8 25 B.25 8 C.8 26二、地震基本知识类9.四川是中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其地震活动性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省的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

其中的鲜水河断裂、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龙门山断裂为四川省境内三大主要断裂,它们呈“”字形分布。

( )A.人 B.川 C.丫10.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宏观前兆。

宏观前兆包括等。

( )A. 井水或泉水的升降、变浑B. 动物行为反常C. 地声D. 地光11. 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

()A.对B.错12.地震监测设施,是指用于地震及其前兆信息检测、传输和处理的设备、仪器和装置以及配套的监测场地。

()A.对B.错13.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A.对B.错14.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横波能量大,是造成地面建筑破坏或倒塌的主要元凶。

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可以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这也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

( )A.大于B.小于C.等于15. 在建设工程的选址中,要尽量避开活断层,以避免在地震来临时的巨大损失,下列哪种断层不是活断层?()A.现今在仍持续活动的断层B.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C.远古地质时期产生的但十万年以来未有地质活动的断层16.(此题为多选题)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下列哪种途径能直接获得抗震设防要求:()A.通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B.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C.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17.(多选)建筑场地的选择是抗震设防的重要环节,以下哪些场地是不利于抗震,不适合建房的?()A.活动断层通过的地段B.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C.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的地段D.稳固的基岩之上18.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A、地震的大小(震级)B、地震破坏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C、地震破坏区建筑物与各种设施的抗震性能D、构造与地形、地貌环境19.20世纪以来,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三、法律法规知识类20.针对我省农村防震减灾能力薄弱,小震致灾,小震大灾的现状,省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7月24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我省成为全国第个将农村村民住宅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省份。

( )A.一B.二C.三21.200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三十五条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 ( )A. 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计标准C.抗震措施22. 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 地震部门C. 地震专家23. 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A.对B.错24. 防震减灾法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在我省,下列哪项建设工程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A.60米以下民用建筑B.核电站和核设施C. 研究、生产和存放剧毒、传染性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的建筑四、应急避险知识类25.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D.避开围墙26、在施救过程中,当发现压埋人员时,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A. 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B. 立即用力把他从废墟中拉出来;27、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压埋,此时最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检查身体,看自己是否受伤;B.检查看看压埋空间里是不是还存在不稳定的建筑构件;C.呼救无回应,也听不到有人的动静,仍持续呼救;D.找找看身边有无饮用水和食物。

28、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A.瘟疫B.海啸C.核泄漏D.泥石流29、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的内容。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选好撤离途径。

30、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月()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5、12 B、7、28 C、1、11 D、12、3131、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A、备案B、审批C、核准32、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二、二十B、三、三十C、二、三十D、三、二十3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A、宣传教育B、经费投入C、重点普及D、科学研究防震减灾四十年网络知识竞赛题参考答案一、发展历程(成就)类1、A 2 A 3 A 4C 5C 6B 7A 8A二、地震基本知识类9C 10ABCD 11A 12A 13A14B 15C 16ABC 17AB 18ABCD 19C三、法律法规知识类20A 21A 22A 23A 24A 25C 26A 27C 28BC 29ABCD 30A 31A 32 B 3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