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塑料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B.腹部C.胸部0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B.房屋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B.开阔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0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立即躲到桌子下B.立即关闭煤气C.立即到阳台上躲避19.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减灾的主要目的是()。
A.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正确答案)B.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C.加强减灾科学研究。
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在哪个部门()A. 水利部B. 民政部(正确答案)C. 中国气象局3.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机,保护()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 国家财产B. 人民生命财产(正确答案)C. 人民生命4.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为()?A. 每年的5月10日B. 每年的5月11日C. 每年的5月12日(正确答案)D. 每年的5月13日5.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地震灾害(正确答案)C.火灾D.瘟疫6.下列选项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A、家中阳台、窗户安装的防盗护栏留有安全逃生门B、定期清除漏到、楼梯间堆积的杂物C、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D、将私家车停在消防车道上(正确答案)7.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答案)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8.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正确答案)B、黑色、红色、黄色C、红色、白色、黄色D、黑色、橙色、白色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正确答案)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正确答案)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1.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正确答案)12.当你遇到人员停止呼吸、心脏停跳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后及时送往医院。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震中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震源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震中和震源是同一个概念- B. 震中是地震的能量释放点,震源是地震的发生地点- C.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D.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答案:B2. 以下哪种地震波是最先到达地表的?- A. P波- B. S波- C. L波- D. R波答案:A3.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B. 地震烈度越低,地震破坏越严重- C. 地震烈度和地震破坏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D. 地震烈度只用于描述地震的震源能量大小答案:A4. 下列哪种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A. 钢结构- B. 砖木结构- C. 混凝土结构- D. 轻钢结构答案:A5. 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地震监测预警- B. 建筑物抗震设防- C. 安全疏散演练- D.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E. 应急救援准备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地震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倒塌的建筑物通常是因为地震震源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立即躲进大型家具或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区别。
答: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破坏情况有直接关系,烈度值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或里氏震级。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桌子或床下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站在窗户旁观望答案:B2. 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外,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建筑物B. 靠近电线杆C. 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D. 立即跑向开阔地带答案:C3. 地震发生时,若在高层建筑内,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躲在卫生间等小空间B. 沿着楼梯快速下楼C. 用枕头保护头部D. 避免靠近玻璃窗答案:B4. 地震后,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B. 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C. 立即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D. 等待救援,不采取任何行动答案:B5. 地震逃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冷静,有序撤离B. 使用楼梯,避免使用电梯C. 跟随人群盲目奔跑D. 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答案:C二、判断题1.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
(正确)2.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逃生。
(错误)3. 地震时,应远离煤气管道、电线等危险设施。
(正确)4. 地震后,应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
(错误)5. 地震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
答: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包括:不惊慌、不盲目逃生、不返回危险区域。
2. 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答:地震发生后,首先保持冷静,评估自身安全状况;其次,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然后,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自我保护,如用枕头保护头部;最后,如果可能,帮助周围的人进行自救互救。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发生地震,居民小王在地震发生时,立即打开窗户试图跳楼逃生。
请分析小王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的逃生方法。
答:小王的行为是错误的。
地震发生时,跳楼逃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正确的逃生方法应该是: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如桌子或床下;如果可能,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2024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2024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一、选择题1、地震来了,使人感到上下颠动的是A、横波B、纵波C、面波D、体波答案:B2、我国有 23 条地震带,其中不在地震带上的是 A、西藏B、四川C、湖南D、福建答案:C3、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了怎么办?()A、马上往楼下跑B、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C、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答案:C4、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o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答案:C5、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答案:A6、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是o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台湾地震带答案:AB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A、土坯墙B、砖石结构C、砖混结构D、框架结构答案:D8、地震灾害五要素较地震三要素多了()A、震级和人员伤亡B、震级和财产损失C、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D、地点和震级答案:C9、()年四川茂县叠溪 7.5 级地震,大规模的ft崩使叠溪古城全部被毁,还在岷江上形成了数个地震湖。
A、1920B、1933C、1976答案:B10、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不动答案:B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B、错答案:B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答案:C13、天然地震中,占 7%的是 A、构造地震B、火ft地震C、陷落地震答案:B1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答案:A15、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
A、对B、错答案:B16、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场地条件答案:ABCD17、地震的三要素是A、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C)物质运动的结果。
A、地壳B、地幔C、内部2、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3、一般情况下,(B)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1-3 级B、3-4、5 级C、4、5-6 级4、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由(A)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5、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C)倍。
A、 10B、20C、306、地震三要素是(C ) oA、震中、烈度、震级B、震源、震中、震级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7、地震的(C)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级8、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预防为主,综合整治9、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0。
A、防震减灾日B、地震纪念日C、国际减灾日10、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时间是(0A、2007年5月1日B、2008年5月1日C、2009年5月1日11、新修订《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施行时间是(C )A、2008 年1 月1 日B、2010 年1 月1 日C、2013 年 1 月1日12、《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当(C)重点设防。
A、等于B、小于C、不低于13、(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14、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B)为“防灾减灾日”。
A、4月22日B、5月12日C、10月10日15、汶川地震发生在(B)断裂带A、祁连山B、龙门山C、鲜水河16、我国处于(A)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 34、2008年5月120,(八)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芦山 C.青海玉树 D.四川雅安
D.跳楼 .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上行走。(B)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无大型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D) A.视情况而定人数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不得超过2名 .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C) A.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B.在车上等候救援
A、一致 B、不一致 24、预防森林火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不在林、牧区吸烟和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 B.不在林、牧区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 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 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 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 (八) A鸡蛋 B.鸡肉 C.蘑菇 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50
D.西安 38、我省是哪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D) 1982 1992 2000 2003 39、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八) A.松褐天牛 B.光肩星天牛 C.青杨天牛 D.小蠹虫 40、由于吸烟不慎引起森林火灾,这个过程中吸烟属于(C) A.天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放火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 C.火灾D.瘟疫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D.跳入水中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2024年防震减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20题)1.地球岩石圈层七大板块应该是(C)A.南极板块、欧洲板块、亚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B.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极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C.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大西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2.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是:(B)Λ.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C喜马拉雅山和欧亚地震带;D.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3.我国处于()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八)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4.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属于(B)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D.构造地震5.听到有人预报,本地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某级大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确,应该相信他吗?(B)A.时间、地点和震级如此精确,应该相信。
B.正因为时间、地点和震级太精确,因而不可信。
C.此人是大专家,应该相信。
D.该预报意见是内部传出来的,应该相信。
6.楼房内避震不安全的位置是哪儿?(D)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B.低矮、坚固的家具边;C.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D阳台上7.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D)A.站立8.趴卧C.侧卧D.蹲伏8.在家遇到地震时,因尽量关闭燃气火源,原因是:(B)A.为了节约能源8.防止发生火灾C.避免锅中的假菜糊了D.为了灶具的安全9.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呆在下述那个地点不容易受到伤害(D)A.陡坡旁B.山崖下C.湖边或河边D.宽阔的空旷处10.地震后万一被埋压,下述哪种行为不利于延长生存时间?(八)A.持续地大声喊叫,引起外界注意;B.寻找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C.设法包扎伤口;D.以吹哨、敲击金属物等省体力的方式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河北内丘中学法制安全处2012年11月12日一、判断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城乡规划应当确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
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4、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7、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政府应当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8、为建立健全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向社会公布,为社会提供服务。
9、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10、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水平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1、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
12、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13、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方针减灾法律。
14、历史上邢台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15、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之一。
16、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
1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1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19、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20、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21、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22、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形成震灾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将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抗震设计施工、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等。
二、单项选择题23、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灾法》是我国人民防震减灾基本经验的结晶,也是党中央关于防震减灾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它的实施,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它的施行时间是。
A、2009年5月1日B、2008年12月27日24、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A、地震部门 B、宣传、教育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25、烈度分界线两侧公里内的工程须进行地震烈度复核。
A、2 B、4 C、826、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B、3.0级C、4.0级D、5.0级27、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的;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的;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千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2、20、2B、5、30、5C、1、10、228、全国范围内的地震中、长期预报的发布权在。
A、中国地震局B、国务院C、地震预报专家29、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30、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A、不必B、根据建设单位需要C、必须31、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32、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中国地震局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工作。
A 、乡镇以上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地震工作管理机构 C、市级以上计划部门33、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时间为:。
A、2001年B、1997年C、1995年34、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在。
特别是大城市和城市群,更是防御地震灾害的重中之重地区。
对这些地区,要强化防御措施,相应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和标准,提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
A、城市B、广大农村35、抗震设防要求,应由确定。
A、建设部门 B、地震部门 C、计划部门3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37、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从震后开始的。
A、1966年邢台地震B、1975年海城地震C、1976年唐山地震38、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A、地震监测系统B、地震预报系统39、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40、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内部C、地幔41、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材B、切断水源C、立即外逃42、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
A、床下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窗子边43、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人少的地方B、先救亲近人员C、先救容易救的人D、先救远后救近44、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的震前主要准备工作是()。
(1)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8)准备防震包;(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A、(1)(3)(5)(7)(9)B、地震无法避免,不做任何准备工作C、(2)(4)(5)(6)(8)D、上述所有工作都做45、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防范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
A、地震应急预案 B、地震部门指示 C、应急办指示46、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47、地震发生时,在家中()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
(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B、(2)(3)(4)(5)(6)C、(1)(2)(3)(4)D、(1)(2)(3)(4)(5)(6)48、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49、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
A、1975年的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B、1970年的云南通海7.7级地震C、1976年唐山大地震50、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51、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指的是异常。
A、水文B、地下流体C、地象52、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级。
A、2~3B、3~4.5C、5~753、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倍。
A、12 B、22 C、3254、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类型主要属于。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55、建筑物地基应选在。
A、旧沙滩或古河道上B、平坦密实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56、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5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20公里B、70公里C、100公里5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59、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60、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它的厚度约。
A、30―40公里B、100―1000公里C、10公里61、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进食C、尽快输氧62、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跑离。
A、沿逆风方向B、沿顺风方向C、不选择方向尽快63、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64、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是地震。
A、1920年中国海原8级B、1923年日本关东 8.3级C、1990年菲律宾7.1级65、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
A、尽快告诉亲戚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66、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A、三个月B、1-2年C、10年67、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0日B、三个月C、1-2年68、地震时,最先感觉到的地震波叫。
A、横波B、纵波69、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B、2011年日本9.0级地震C、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70、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多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次左右。
A、10000B、5000C、100071、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B、地震时保持冷静,到开间小的,有管道支撑的地方避震,地震后跑到户外72、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73、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