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煤巷掘进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软”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执行细则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三软”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执行细则第一章区域防突措施设计第一条突出危险区煤巷掘进工作面按规定编制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无突出危险区以及与采空区间隔煤柱不大于2m的沿空煤巷掘进工作面按规定编制区域探测措施。
突出危险区边缘外20m范围内的煤巷掘进工作面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第二条突出危险区煤巷掘进区域防突措施原则上采取保护层开采或底板岩石巷穿层钻孔增透卸压抽采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增透卸压抽采瓦斯的设计:1、岩巷距煤层的距离不小于10m;2、巷道断面不小于10m2;3、采用增透卸压抽采瓦斯,孔底间距不大于10m。
4、设计水煤沉淀分离和煤水排放系统。
如果采用底板岩石巷道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分段施工的区域防突措施或采取其它区域防突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向集团公司专题汇报,经批准后方可采用。
第三条区域探测措施设计要求,煤厚小于4m,探测钻孔不少于3个;煤厚大于等于4m,探测钻孔不少于6个,超前距不小于20m。
控制范围: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至少20m、下帮至少10m 范围内的煤层;缓倾斜、近水平煤层控制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15m范围内的煤层(均为沿煤层层面的距离)。
沿空掘进煤巷工作面探测钻孔控制范围为间隔煤柱和实煤帮。
第二章区域防突措施执行第四条掘进工作面施工、监督、检查等所有相关人员应学习已批准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和区域探测措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条区域防突措施由防突副总(科长)负责按批准的区域防突措施组织施工,区域探测措施由地质测量副总(科长)负责按批准的区域探测措施组织施工,地质和防突部门动态跟踪区域防突措施和区域探测措施的施工情况,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区域防突措施钻孔布置参数应经总工程师同意,但不得改变区域防突措施类型及方式。
防突副总(科长)、地测副总(科长)对措施执行负管理责任。
第六条底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满足下列条件下,方可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实用文档11908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措施一、概况11908采面位于矿井西翼1350m~1367m标高之间。
11908采面上巷走向长度为280m,下巷走向长度420m,切眼长度100m,根据鉴定C19煤层为突出煤层,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防突设计及措施。
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概述1、本矿划定为突出危险区域,开采前应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应包括: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区域论证;(2)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2)、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3)、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
2、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现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3、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4、本矿视为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产建设计划时,必须一同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防突措施计划,保证抽采平衡。
防突措施计划及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安排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审批,分管负责人、分管副矿长组织实施。
5、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的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6、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人员培训必须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三)11901工作面布置情况11901采煤工作面走向长760米,倾斜长度138米,煤层倾角2°,煤层平均厚度为 1.82m ,回风顺槽最低标高+1460.011m,运输顺槽最低标高+1455.642m。
风巷距地表埋深110m;机巷距地表埋深130m。
该采面位于矿主井南翼,为南翼一采区第首采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防突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防突管理制度
1. 岗前准备:每日开始工作前,工作面负责人应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作面无安全隐患。
2. 通风管理:保证工作面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持足够的氧气供应,并及时清除有毒有害气体。
3. 瓦斯检测:在开采过程中,定期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测,确保瓦斯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一旦发现瓦斯超标,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紧急措施排除瓦斯。
4. 灭火管理:保持火源与易燃物的安全距离,设置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灭火。
5. 安全通道:设置工作面的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方便应急情况下的撤离。
6. 防护设施:工作面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鞋、防尘面具等。
7. 交通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闯入工作面,确保工作面的交通秩序。
8. 作业规范:工作面人员应按照相关作业规范进行工作,不得违章操作或使用不合格设备。
9.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突发情况应对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工作面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10.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工作面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以上是采煤工作面防突管理的一些基本制度,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
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我国多数突出矿井执行的是“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1.1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1)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在工作面布置3个预测钻孔,钻孔要求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它钻孔开孔于距巷帮0.5m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孔深8~10m,孔径Φ42mm(见图1-1)。
图1-1 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孔平面布置示意图2)预测方法及突出危险性预报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可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或钻屑指标法(△h2、S)进行预测。
各方法的预测步骤和判断突出危险性的准则分述如下。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进行突出预测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在掘进工作面的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42mm,深为3.5m的预测钻孔(如图1-2所示);②用JN-2型胶囊封孔器封孔(如图1-3所示),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0.5m;③用ZLD-2型钻孔多级流量计(如图1-4a所示)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定过程必须在2min内完成,并作好预测记录。
图1-2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钻孔布置图1—煤层巷道2—钻孔3—瓦斯排出管4—封孔器5—测量室预测过程中,一旦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工作面应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①q m超过临界指标值即q m≥5.0 l/min时;②工作面前方有断层、褶曲等构造破坏带;③工作面前方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④在进行突出预测过程中,预测钻孔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动力现象;⑤工作面出现响煤炮、煤壁掉碴、片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
每执行一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包括措施、措施效果检验、采掘作业)后,必须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还必须再执行防治突出的措施,只有连续两次预测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作业,每循环留有2m预测超前距。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对我矿19号煤层进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为:“xxx煤矿19号煤层在+150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但根据地方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高瓦斯矿井按照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为此特制订我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2、远距离爆破。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防突措施

因我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田内共3层煤,即:M1、M2及M3,其中M3煤层2005年掘进过程中发生过突出,M1及M2于2010年我矿委托中国矿大通风实验组作突出鉴定,结果M2在1710标高往上,M1在1650标高往上不突出,根据09版《新防突规定》第十八条“突出矿井的非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突出预兆,并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故M1煤层的掘进按局部综合防突进行管理,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总体方案一.防突预测划分:有突出危险区域→无突出危险区域。
二.根据掘进部署安排,2015机巷,所有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三、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时,采取远距离爆破作业,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执行10m一循环预测。
第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流程图附后)一、预测预报1. 共施工预测预报孔3个(直径为Φ42mm,孔深8~10m)。
该钻孔使用煤电钻施工,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无软分层布置在煤中间),一个钻孔位于巷道中部平行于掘进方向,另两个钻孔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 (见预测预报孔布置示意图)。
2. 预测预报孔每打进1m测定一次钻屑量,每进2m测定一次钻屑解析指标值。
测出最大钻屑量S max﹤6Kg/m及钻屑解析指标K1﹤0.5ml/g.min1/2临界值时,且未出现工作面响煤炮、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压力增大、煤层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瓦斯气温变化、顶钻、卡钻、喷孔等现象则该掘进工作面无突出危险,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正常掘进。
反之,则有突出危险预兆。
3. 对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规定如下:二、防突措施1.当出现突出预兆后,采取在迎头施工钻孔进行排放(参数附后)。
2.在进行钻孔施工前,矿机电运输队必须将水电接至打钻地点,并做好排水系统的相关准备工作。
3.从运钻到打钻的整个过程中,矿防突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安全负责人在打钻时佩带便携式瓦检器,将其吊挂在施工地点上方,随时对打钻地点及附近的瓦斯情况进行监控。
煤矿综掘工作面防突技术措施

区 域 , 煤 层厚 度 、 向 、 角 出 现 急 剧 变 如 走 倾 () 4 当检验 不超标 时 , 留设 8 在 m的措施孔 化 等 ; 3 采 掘 应 力 叠 加 的 区域 ;4 在 打钻 超前 距和 2 () () m的检验 孔超 前距 的条件 下 掘进 , 过程 中出 现 喷孔 、 钻 等动 力现 象 ; ) 顶 ( 工作 超前 距 以最 短措 施孔 ( 5 不包 括两 边的 补 孔) 和 面 出 现 明显 突 出 预 兆 。 检验 孔 在 巷 道掘 进 方 向 投影 长 度 为 准 。 ( ) 上循 环 采 取 了 防突 措 施 进 尺 到位 5当 3 防突措施 后 , 测 无 突 出 危 险时 也 应 采 取 防 突 措施 , 预 3 1 防突措 施选 择 . 只 有 连 续 2 预 测 无 突 出 危 险 时 该 工 作 面 次 根 据该 矿 的 实际 和 装 备 条件 , 1 2 巷 方可 视 为 无 突 出 危 险 工 作 面 。 3 双 3 掘进 大 巷采 用 两 帮扇 形 抽放 、 两联 络 巷 平行 抽放 钻 孔加 工 作 面排 放 的防 突 措 施 。 由于巷 5 安 全防护措施 道瓦 斯 涌 出量 较 大 , 掘边 抽 钻孔 不 管预 测 边 ( ) 一 人 井 人 员 , 须随 身 携 带 隔 离 1每 必 是否 有 突 出危 险都 必 须施 工 , 利用 该钻 孔 不 式 自救 器 和 报 警 矿 灯 。 仅可 以 起 到 探 查 地 质 构 造 和 减 少 瓦 斯 涌 出 ( ) 工 作 面 所 有 作 业 中 , 应 随 时 观 2在 都 量 的 作 用 , 可 以 起 到 防 突 的作 用 。 也 察突 出预 兆 , 发现 煤 结 构 发 生 变化 、 壁 若 煤 3. 2抽 放钻 子 布 置 L 发冷 、 鼓 、 煤 ( ) 、 外 响 岩 炮 顶板 来 压 、 架 变 支 ( ) l 2 、 巷 两 边 钻 场 间 距 为5 m。 形 、 斯 忽 大 忽 小 , 钻 时 喷 孔 、 钻 严 重 13 正 副 3 O 瓦 打 顶 钻 场 尺 寸 为 : .m , .m , 3 , 高2 5 宽3 3 深 m 钻场 等 等 突 出 征 兆 时 , 作面 所 有 人 员立 即 按 工 必 须 支 护 良好 。 个 钻 场 中 布 置 至 少六 个 作 业 规 程 中规 定 的避 灾 方法 和 路 线 撤 到 新 每 钻 孔 , 煤 层 底 板 高 为 1 2 , 巷 道 之 间 鲜 风 流 中 , 调 度 室 汇报 , 候 处 理 , 况 距 .m 与 向 听 情 的 偏角 分别 为 : 。 3 、 。 0 、 。 3 。 孔长 危 急 时 , 立 即 撤 到 地 面 。 0 、 。5 、 。0 、 。钻 应 度 为 6 m ~ 8 m。 0 0 ( ) 区 、 作 面 电 气设 备 必须 有 专 人 3采 工 ( ) 孔倾 角 与沿 掘 进 方 向的 煤 层 角 度 2钻 负 责 检 查 维 护 , 应 每 旬 检查 一 次 防 爆 性 并 相同 。 能, 严禁 使用 防 爆 性 能 不 合格 的 电气 设 备 。 () 络巷 作为临时抽放 钻场 , 3联 间距 为 ( ) 井 下 设 置避 难 硐 室 和压 风 自救 系 4在 2 m ~5 m, 络 巷 中 的 钻孔 长 度 为 3 m ~ 5 0 联 0 统 , 难 硐室 的 设 置 按 照《 治 煤 与 瓦 斯 突 避 防 5 m, 0 钻孔 间距 1 5 呈平 行双 排布 置 。 . m, 若情 出 细 则 》 要 求 进 行 。 的 况 发 生 变化 , 则在 施 工 中做 出相 应 的 调 整 。 ( ) 孔 的 封 孔 方 法 采 用 聚 氯 酯 材 料 , 6 安全管理措施 4钻 封孔长度为5 m~8 , 孔 时 要 认 真 操 作 , m 封 ( ) 地 质 构造 附 近 或煤 层赋 存 条 件 发 1在 提高封孔质量 , 止钻孔漏 气。 防 生 急 剧 变 化地 带 , 预 测 孔或 排 放 孔 达 不 若 ( ) 放 钻 孔 施 工 过 程 中 , 工 单 位 必 到预 定深 度 留不 够 超 前 距 时 , 停 止 作 业 , 5抽 施 应 须 做 好 原 始 施 工 记 录 , 细 记 录 钻 孔 实 际 向 调 度室 汇 报 , 查 明原 因后 , 详 待 由总 工程 师 施工参数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孔 、 决定下一步措施 。 喷 卡 钻 、 钻 、 岩 等 ) 以备 分 析 前方 的 地 质 顶 见 , ( ) 突 工 作 面 附 近 应 设 置 防 突 措 施 2防 构造、 孔突出危险性判断 。 钻 牌 , 突 控 制 牌及 避 灾 路 线 图 。 防 3. 超前 排放 钻 子布 置 3 L ( ) 作面 必 须 配 备 专 职 瓦 斯 检 查 员 , 3工 综 掘 时 , 论 预 测 有 无 突 出 危 险 , 作 随 时 检 查 瓦 斯 情 况 和 掌 握 突 出预 兆 。 不 工 () 作面 必须实行独立通风 , 禁串 4工 严 面 必须 实行 超 前排 放 钻 孔 的布 置 工作 , 个 每 作业 面 ( 络 巷 除 外 ) 少 保 证长 度 1 O ~ 联 至 O m 联风 , 风 科 必 须 经常 检 查 通 风 设 施 , 通 保证 10 m的钻孔 1 个 ( 5 0 不成 功 的钻 孔 除 外)超 前 , 通风系统的畅通 。 距 必须 保证 8 。 m () 孔严格按 照��
各工作面防突措施

某某公司防突措施我公司采用的防突措施有:采、掘工作面区域防治突出措施:保护层开采(首先开采8号煤的上保护层3号煤层,解放8号煤层。
首先开采3号煤的下保护层8号煤,解放3号煤),本煤层瓦斯预抽(使用千米钻机、德国钻机等先进钻具提高预抽钻孔的有效深度等)。
回采工作面采用:进、回风巷及工作面每隔2米打一个预抽钻孔,封孔长度不小于8米,执行本煤层瓦斯预抽的区域措施,预抽时间不小于半年。
掘进工作面及岩巷半煤岩巷采用:耳状预抽钻孔、扇型预抽钻孔,钻孔控制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各15米、控制条带长度不小于60米,预留20米超前距,执行倒面预抽、交替预抽、停掘预抽等本煤层钻孔预抽瓦斯措施,预抽时间不少于三天。
效果检验:预抽煤层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³/t时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反之即为突出危险区,区域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采、掘工作面局部防治突出措施:回采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卸压孔)措施;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卸压孔)措施。
效果检验:钻屑瓦斯解析指标 K1值为0.50(mL/g.min1/2)。
当实测K1≥0.50时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当实测K1<0.50时工作面不具有突出危险性;钻孔钻屑量S值,其临界值为6Kg,当实测S<6Kg时工作面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当实测S≥6Kg时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煤的坚固性系数(f)采用落锤法测定,当f<0.5时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f≥0.5时工作面不具有突出危险性;防突小组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其它有关规定的要求,对 3#煤和8#煤及煤层厚度超过0.3米的每个采、掘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和效果检验。
突出危险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预测超前距离为2米。
掘进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离为5米,回采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离为3米,严禁超采、超掘。
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米,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米,只有效果检验无突出危险后,方可开始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425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工作面煤巷掘进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工作面煤巷掘进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了有效预防16209-2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开切眼、集中运输巷、联络巷煤巷掘进期间发生突出事故,确保工作面安全掘进施工,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规范》并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编制16209-2工作面煤巷掘进期间专项防突设计,请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一、工作面概况1、煤层情况本工作面开采煤层为煤二层,煤二层沿工作面走向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煤二层底板呈波浪起伏,局部有底板隆起的可能。
煤层倾角3°~10°,平均倾角5°,煤层平均厚度14.9米,容重为1.33T/m3、坚固性系数0.49~0.52,夹矸层数3~5层,夹矸厚度0-0.45m;煤层自然发火期最短为55天,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4.26%。
2、瓦斯情况根据瓦斯地质图、地勘803、804#孔资料和打钻采样化验,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CH44~6m3/t,平均5m3/t,CO2 22~38m3/t,平均30 m3/t,C02-C04 0.34 m3/t。
根据实测,工作面原始最大吨煤瓦斯含量CH4:2.81m3/t,CO2:14.83m3/t合计:17.14m3/t;瓦斯放散初速度ΔP:CH4:10.268,CO2:27.639。
在工作面煤层顶板以上28~90m的范围内有油砂层6层,呈微量~少量含油,累计厚度22m,含油级别为微量含油级,油气组份为0.293~0.304%(主要为C2H6、C3H8),无工业开采价值,由于本工作面布置在16209-1工作面下部,16209-1工作面在实际回采中没有出现油气下泄,故油砂层对本工作面掘进不会构成安全威胁。
3、地质构造情况本工作面内煤二层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轴部位于工作面中部。
煤二层底板呈波状起伏,底板局部隆起。
本工作面停采线外有F6-7断层,接近开切眼处有F6-5断层。
在16107工作面掘进中,发现靠近开切眼有小断层发育。
本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油页岩顶部只有弱含水层及极弱含水层,且地表水补给条件差,施工时应预防16105、16107、16205、16209-1工作面采空区灌浆水通过裂隙带渗入到本工作面内。
4、邻近区域巷道布置情况16209-2工作面位于六采区南部,布置在16209-1工作面下部,工作面北侧与16207-2工作面(正在回采)相邻;西侧隔F6-1断层与16211工作面(已回采结束)相望;南侧为六采区开采边界(其外围尚未开采);东侧以16209-2工作面设计开切眼为界(其外围尚未开采)。
5、保护层开采情况16209-2工作面布置在16209-1工作面(已回采结束)下部的煤二层中,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16209-2集中运输巷153.063m、16209-2工作面设计停采线以外回风顺槽开口33.5m范围、进风顺槽开口17.5m范围掘进过程中均未受到16209-1工作面充分保护。
(详见16209-2工作面未充分保护区示意图,附图1)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1、煤巷掘进工作面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与工作面回风系统相通的各联络巷道设置两道反向风门。
16209-2集中运输巷、进风顺槽、回风顺槽回风流经16209-1回风巷进入1505回风延伸巷,再经1475南总回风巷从哈拉沟风井回出地面。
(详见16209-2工作面掘进通风系统示意图,附图2)2、通风设施必须按标准制作,做到质量合格,构筑合理。
3、风筒过风门处要安装防逆风装置。
4、与该系统相连的风门、密闭等通风设施必须坚固可靠,防止突出后的瓦斯涌入其他区域。
5、通灭队必须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通灭部等相关部门安排处理。
6、工作面区段内所有风门必须设置闭锁,人员或车辆通过风门时,必须过一道关闭一道,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7、严禁任何人随意损坏通风设施。
三、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钻孔布置及方法1、前探孔引导为保证施工安全,在工作面未充分保护区布置至少12个直径≥75毫米的前探钻孔,掘进施工以最短钻孔终孔点投影位置为准,留≥5米的钻孔超前距;在工作面充分保护区布置至少1个直径≥75毫米的前探钻孔和探放水钻孔,掘进施工以最短钻孔终孔点投影位置为准,留≥5米的钻孔超前距,同时根据探放水及钻孔施工情况下发前探钻孔控制距离通知单。
2、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判断指标为钻屑量和瓦斯解析指标K1值及各种异常动力现象,喷孔、夹钻、煤爆声等综合指标。
测定仪器为WTC瓦斯突出参数仪和弹簧秤。
(详见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判断指标临界值表,表2)。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判断指标临界值表表2最大钻屑量 K1 异常动力现象危险性kg/m ml/g.min1/2≥6 ≥0.5 有突出危险工作面<6 <0.5 无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在下列情况下,无论预测值的大小与否,均必须采取小直径密集钻孔排放措施。
(1)地质构造破坏带,如出现断层、褶皱等施工区域。
(2)煤层倾角、厚度、走向等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及软分层增厚的地带。
(3)打钻过程中出现喷孔、夹钻、顶钻、吸钻等现象。
(4)采掘应力叠加区。
(5)工作面出现明显的预兆:顶板来压、煤壁掉渣及外鼓,煤体干燥、煤尘飞扬、煤壁光泽暗淡,煤层层理紊乱,工作面瓦斯忽大忽小,温度降低,工作面前方出现煤爆声。
预测方法:钻孔每打1m,测定钻屑量1次,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K1值,根据每个钻孔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已测定的钻屑解吸指标K1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当实测的任一指标Smax≥6kg/m或K1≥0.5mL/(g.min1/2)时,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经连续突出危险性预测,若实测指标小于临界值时,则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允许掘进。
在掘进时,必须留有不小于3m的预测钻孔超前距。
3、预测、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在工作面未充分保护区掘进采用连续不间断预测预报,每循环布置9个预测效果检验钻孔,钻孔直径42mm,孔深8~10m;工作面充分保护区以每掘进50m巷道为一个地质单元,每个地质单元进行预测效果检验2次,每次布置5个预测效果检验钻孔,钻孔直径42mm,孔深8~10m(详见16209-2工作面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附图3)。
四、防突措施的选取及施工设计当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选用排放钻孔、瓦斯抽放等局部防突措施,之后再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排放钻孔:根据工作面效果检验情况,在工作面施工排放钻孔排放,排放钻孔孔深12~15m,钻孔终孔控制巷道顶板5m,巷道两帮4m,钻孔直径42mm,终孔间距0.8-1.0m,数量根据巷道断面确定。
排放钻孔施工完后再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为止。
(详见16209-2工作面排放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附图4)。
五、安全防护措施1、在距工作面25~4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后巷每50m安装一组,在放炮警戒设置点和放炮地点分别安装一组,每组安装自救袋8个。
压风自救装置与压风管路之间不设置闸门,保证正常供风。
2、工作面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放炮签字、汇报调度许可制度和在反向风门外的进风侧放炮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与该巷道回风系统相连通的各个联络巷的进风侧风门外设置警戒。
3、放炮器由安检员负责保管(锁在反向风门外专用箱内),在接到放炮命令后,由安检员负责交给放炮员。
放炮完后放炮器由安检员收回保管,严禁将放炮器带到反向风门以里的掘进工作面及其后巷。
4、加强放炮工作管理,工作面掘进放炮必须全断面一次起爆,杜绝补小炮成型,确需采用放小炮时,必须断电撤人,执行反向风门外远距离放炮和回风系统断电撤人和汇报调度等措施。
在全断面一次起爆时,应尽量增加炮眼数量,减少单孔炮眼长度和总装药量,避免放炮震动诱发突出。
5、掘进作业前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搞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及时搞好永久支护,严防冒顶,诱发突出。
6、每次放炮前由专职瓦检员和安检员负责监督撤出人员,监督施工队关好反向风门、风筒盖板及调节风窗(反向防突盖板),并用防突挡板和沙袋堵严溜子洞。
7、工作面电气设备供电做到“三专两闭锁”,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检查,杜绝失爆,严禁带电检修,搬迁设备。
凡施工队安装拆卸电气设备,要提前打报告给机电运输部,严格按供电设计执行。
8、工作面、后巷要按规定分别悬挂瓦斯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面悬挂在距窝头不大于5m 处,后巷悬挂在巷道开口15m处。
传感器悬挂在距巷顶小于300mm,距巷壁大于200mm处,放炮时将传感器移至距窝头大于50m处。
传感器必须完好,按规定标校,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9、所有进入工作面的人员,不论工作或休息,自救器都必须随身携带,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10、跟班干部、班组长、安检员、放炮工、防突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流动电钳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11、跟班干部、瓦检员、安检员每次接班后要认真检查风门、风筒、压风自救设施、供水施救设施、电话、监测系统是否完好正常,有一项不完好必须停止工作面作业,汇报有关单位及时处理。
12、跟班干部、安检员要认真检查工作面窝头及后巷支护情况,凡发现后巷变形,窝头空顶、顶板破碎等情况时,先维修后巷,再处理窝头,然后掘进。
后巷维修时,只准一组进行,维修点以里严禁有人。
13、通灭队必须加强通风设施的检查及有关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和维护。
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瓦检员随时对窝头及后巷气体情况进行检查,安检员负责工作面现场各项防突措施的监督落实。
凡发现气体超限,出现煤体内声响、煤的层理紊乱情况、打钻时顶夹钻和喷孔情况、煤硬度变化、掉渣及煤面外移情况、煤光泽变化、工作面瓦斯涌出变化情况等突出预兆时,瓦检员有权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撤出所有人员,通知施工队跟班干部或班长派专人在所有与该巷道相通的巷道进风侧设置警戒,并向调度及有关部门汇报,停止工作面所有作业8小时。
凡发现工作地点出现紧急情况,工作人员来不及撤离现场时,迅速打开自救器,选择就近压风自救点自救,并及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