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同构研究

合集下载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的测度与分析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的测度与分析

风 在对 长 三角 地 区作 产业 结构 相 似性 的实证 分 析 中有 所
涉及 , 认 为高新 技术产 业 同构 问题在浙 江 、 苏 、 并 江 上海 地 区并不 明显 ; 还有 的学者 认 为存 在 高 同构 的现 象 , 仅 仅 但 是定 性 的分析 , 有对 同构是 否引 发行业 的恶 性竞 争 的后 没
徐 侠 . 同 良。 ,安 一
(. 1南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经 济与 管理 学 院 , 苏 南京 2 0 1 ;. 江 10 6 2南京人 口管理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0 4 ; 1 0 2
3南 京 大 学 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4 ) . 江 10 2

要 : 用结构 重合 度 指数 , 东部 沿 海地 区 高技 术 产 业发展 较 好 的9 省份 同构 问题 进 行 了实证分 析 , 利 对 个
联合 国工业 发展组织 ( ntdN t n id s i eeo met U i ai s n uta D vlp n e o rl
0 引言
随 着传 统产 业 竞争 力 的不 断减 弱 ,高新 技 术产 业 逐
渐 成 为 推 动经 济 增 长 和社 会 进 步 的 最具 生 命 力 的产 业 。
但 我 国高 新技 术产 业 的发 展 地 区差 异较 大 ,东 部 中部 和
西 部 地 区 发 展 明 显 不 平 衡 ,呈 现 出 东 强 西 弱 的 总 体 发 展
格 局 。 由于 高 新技 术 产 品的研 制 和生 产需 要 良好 的配 套
环境 、 力 资 源 、 力 和金 融 资 源 , 东 部 沿海 地 区具 有 智 财 而
指 出我 国高新技 术产 业发展 过 程 q 同构 度很 高 , 且 引发起 了相应 行 业的 恶性 竞 争 。于是针 对这 种现 象 , - 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作者:王建林齐芯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1期摘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三次产业间的演变规律,分析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广东省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演变,三次产业的演变历程:“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结构,随着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未来广东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9.31.002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社会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宏观政策制度等因素不断调整和变化,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动态过程。

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两方面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

1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分析從量的方面,以广东省各时期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总值的数量比例关系,研究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

选取1978年—2018年41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观察各年度第一、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结合其他因素,分析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如图1。

1978年以来,广东省GDP构成如图所示。

1978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9.76%、46.61%、23.63%,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2018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演变为3.94%、41.83%、54.23%,第三产业优势明显。

三次产业结构在量上的演变规律表现为:从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向第三产业占据绝对优势演变。

41年来,广东省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185.85万元扩大为2018年的97277.77万元,连续30年居全国之首。

以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26%,第二、第三次产业增长快速,第一次产业平稳增长。

198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占比,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根据广州产业研究报告,广州是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关于广州产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服务业发展:广州的服务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占据了市区经济总量的相当比重。

特别是金融、贸易、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比重。

广州拥有多家国内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许多大型商贸和物流企业,为广州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制造业转型升级:广州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尤其以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代表。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州加大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

广州还建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3. 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广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广州拥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研发资源。

广州还设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鼓励创业者全面创新创业。

广州的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

4. 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广州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拥有国际航空港和大型海港,贸易往来频繁。

广州还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项目,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广州的国际化发展。

总体而言,广州的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广州政府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与高技术产业同构的关系探析

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与高技术产业同构的关系探析
行研 究
系 。那 么 测度 地 区 间 高技 术 产业 的 同构 度 也
就 是 测 度 地 区 间 高 技 术 产 业 这 种 比例 关 系
l 制造 业高 技术 化水 平 的测度 方法
由结 构 主 义 增 长 理 论 我 们 知 道 . 造 业 制 结 构 的 高 级 化 是 推 动 制 造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动
现 之 一 就 制 造 业 的高 技 术 化 。 造 业 高 技 术 制
化 的程 度可以用 高技 术产在 整个制 造 业 巾
所 占 的份 额 大 小 来 表 征 :
K e i }口产 品 相 似 度 指 数 改 造 得 出 的{ r nn} i l ,
H ×0 }1% 0
技术 产 业 的产 出 ;, 制 造 业 的产 出 。 l为
维普资讯
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 与高技术 产 业 同构 的关系探析
王志华 , 陈 圻
( 南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经济 与 管理 学 院, 苏 南京 2 0 1 ) 江 10 6
摘 要 : 19 ~0 2年 的 统 计 数 提 为 基 础 , 度 了长 三 角 制 造 业 高技 术 化 水 平 , 时利 用 结 构 重合 度 指 数 计 算 以 9520 测 同
上 的 相 近 或 相 同 程 度 。在 现 有 文 献 中 , 数 多
了长三 角 高技 术 产 业 的 同构度 。 经过 单 位 根 检 验 后 , 对二 者 之 间 的 关 系进 行 了 同 归 分析 , 果 表 明 , 着制 造 业 的 高技 结 随 术化 , 三 角 内高技上 的 趋 异 。 长 表
整 个 高 技 术 产 业 的 比重 ; 为地 区 7 , ‰ 中 第 个 行 业 占整 个 高 技 术 产 业 的 比重 。 S1 介 于 0和 1 间 , 果 其 值 为 0 表 S 之 如 , 示 两 个 相 比 较 地 区 高 技 术 产 业 的 结 构 完 全 不 同: 如果 其值 为 1 则 说 明两 个 相 比较 地 区 , 高 技 术 产 业 的结 构 完 全 相 同 : 而且 , 果 它 如 的值 愈 : 说 明两 个 地 区 高 技 术 产 业 的 同 构 赶, 程 度 也 愈 大 。从 数 学 含 义 上 来 看 ,S S 首 先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2023年7月第26卷第13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3资时降低新兴产业的准入门槛。

同时,新兴产业风险依然存在,如果技术周期预计错误,将会误入技术陷阱,导致产业夭折。

因此,要引导新兴产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此外,相比房价提升而对科技人才集聚产生的推力作用,区域工资水平上涨对科技人才的拉力作用更为显著[4]。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引进资金投入,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生活工作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杨靖雯.南充绿色经济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22(12):58-60.[2]周超.经济增长、市场化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差异[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2):117-120.[3]缪凯,许敏.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8):102-104.[4]王高峰,杨浩东.区域居民购房能力与科技人才集聚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40(6):1001-1013.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蒋永宏,王 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6)[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为中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山市如何在湾区空间格局下谋求产业协同发展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论文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研究基石,结合中山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等现实条件,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城市定位、“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分别进行了研究。

提出中山市应立足于大湾区全域进行产业布局;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建议。

[关键词]核心产业;边缘产业;产业升级;产业协同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44[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152-040 引 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市开始进入对接湾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制造业一直是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进。

本文将从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1.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广州的制造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为以高技术含量、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例如,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型制造业成为广州制造业的新增长点。

2.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的制造业也逐渐向现代服务业拓展。

例如,广州的机电产品制造业与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3.产业链配套完善、集群效应显著:广州的制造业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集群效应。

例如,广州的汽车制造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涵盖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研发设计等多个环节。

二、广州制造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过于关注高端产业: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广州过于关注高端产业。

低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2.制造业品牌意识薄弱:广州的制造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相对于一些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品牌,广州的制造业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3.制造业绿色发展压力较大: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加紧,广州的制造业面临着绿色发展的压力。

传统的制造业在环保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三、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各类产业:广州需要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各类产业。

不仅要注重高端产业的发展,还要兼顾低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体产业结构的均衡性。

2.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广州的制造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宣传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综述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综述

我 国区域 产业 结构趋 同现 象 自 18 94年被 世界
似”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术概念,其 内涵随着 相关研究的不 断深入而 日益丰富。较早对 区域产
银行 中国经济考察 团提 出之后 [ ,不断引起 国内 1 ] 学术界和政府部 门的研究 与思考 ,一直是我 国区 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来 ,随着各
地区 “ 十二 五规划 ” 的相 继 出 台 ,区 际产 业 结 构
业结构趋 同的内涵进行 概括 的是赛风 、朱 明春
( 9)两位学者 ,他们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趋 同是 10 9 指各个 区域的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 中表现 出来 的

趋同化现象再次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
种共 同倾 向,是一种动态 的发展过程 ,它集 中
第5 ( 期 总第 23 ) 2期
21 02年 5 月
工 业技 术 经 济
o I d sr l e h o o ia t n mi8 f n u t a c n lgc lE x o c i T ) _ ,
N . G nrl o2 3 o5( eea,N .2 )
Ma . 0 2 y2 1
论区域产业结构趋 同问题 ,也就是说 ,区际产业 结构是否趋 同不仅要有指标来衡量 ,也要通过考 察在某个区域空 间内是否存在产业或产品脱 离市 场需要 , 在低技术水平上进行规模 不经济 的重复
本文首先 阐述 了区域产业结构趋 同的 内涵 ,
然后从技术、空 间和产业 3 个维度介绍区域产业 结构趋同的测度 ,接着对我 国区域产业结构趋 同
对 该 领 域 的 未 来研 究 方 向进 行 了展 望 。
[ 关键词) 区域 产业结构
趋 同 原 因分析

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周权雄【摘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广州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关键所在.重点分析了近三年来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当前广州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趋于复杂,因此,广州经济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抗波动能力较强产业的重要作用,坚持"广州创造"和"广州服务"理念,不失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高端、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0(030)001【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现状;问题;建议【作者】周权雄【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2经济的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产业的竞争。

要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和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作为先行地区,广东结合自身实际最近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主体框架、重点载体和保障措施,为推动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明确可行的目标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在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广州提出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广州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战略支撑,并努力在全省推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广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提升广州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关键所在。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广州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取得了明显进展,突出表现为三大成就:一是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二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日益明显;三是支柱产业主导地位突出,经济发展集约程度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7,b t n te wh l r vn e a d i r a .T e r s l h w t a h e r e o tu t r l s mo h s i h o e oh i h oe p o ic n n a e s h e u t s o h tt e d g e fsr cu a o r im n t e wh l s i p
摘要 :考 查 19 - 20 9 5 0 8年 间广 东省 高技术产业 的结构相似 度指数 。研 究发现 ,广 东省 高技 术产 业结构相似 系数 总体较 高,粤 东和粤 西地 区并没有 出现产 业 同构 的现 象,而珠 三 角地 区的高技术 产业 同构现 象较 严重 ,尽 管近
年 来其 高技 术产业结构的趋 同性有减弱的趋势 。由于珠 三角地 区高技 术产业 的发展 对广 东省 的经 济发展 有 着重 大的影响 ,适 当调整珠 三角地 区的高技 术产业结构 ,使 之更合理 ,具有很 大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 同构 ;广 东省 中图分类号 :F 7 .4 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7 9 (0 1 5— 0 3一 4 0 0— 6 5 2 1 )1 08 o
Re e r h o t u t r s m o p im fHi h — t c n u t y i a g o g s a c n S r c u e I o r h s o g - e h I d s r n Gu n d n
Ke r s:hi y wo d h—tc n u t ; id sr lsr cu e io r h s ; G a g o g J g e h id sr y n u ti tu t r s mop im a u ndn
1 引言
按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的定义 ,高技术产 业强调知识与技术 密集度高 、产业发展速度快 、有 高附 加 值 高 效 益 和 高 市 场 规 模 、高 带 动 作 用 的 行 业 … 。高技术 产 业 同构指 的是 两 个 或 两 个 以上 地 区 的高技 术产 业 在 结 构 上 的 相 同 或 相 似 程度 。改 革 开 放 以来 广东 省 高 技术 产 业 已经 成 为 广 东 省 工 业 经 济 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呈现 出 电子信息产业独大 、珠 三角地 区高度 聚集 、自主创 新能力 弱 、附加值偏低 、技术含 量偏低 等特征 ; 与此 同时重 复建 设 与过 度 竞 争 也 是 高技 术 产业 发展 中的问题 ,因此 需 要 广 东 省 各 地 方 高技 术 产 业 合 理 定 位 、重 视广 东省 高技 术产 业 同构 问题 。 产业 同构 的研 究始 于 17 联 合 国工 业 发展 组 98年 织利用结构相似系数对各国经济结构相似度的测算。 随后 P rg a 、Km 对 美 国 ,A t 、B . .Kum n i mi i m1 hr J ads an等 对 欧洲各 国产业 同构和聚 a 、Lnem n t 集现象进行 了实证研究 。国内对产业 同构问题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于 五 个 方 面 j :产 业 同构 的 测 度 方 法研 究 、是 否存在 产业 同构¨ 。j J 。“ 、产业 同构 是否 合
L h y n ,MA i u 1S i o g Weh a,Xio Xin c e a a gh n
( fc f oi c ne d nsai , o t C iaU i rt f e l i csA mi t t n Suh hn nv syo c nl y u nzo 160, hn ) i S aSe ir o ei T o
2 l 年第 1 o1 5期
sj ㈨ c 咖
。 et e mnRs
di 0 3 6/.sn 10 o:1 .9 9 ji . 00—79 . 0 11. 2 s 6 52 1. 50 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同构 研究
李石勇 ,马卫华 ,肖向晨
( 南理工大 学社会科 学处 ,广 东广州 5 0 4 ) 华 16 0
Ab t a t s r c :Th a e a u e esr cu a s mo p im fh g ep p r me s r st t t r io r h s o ih—tc n u t n G a g o gp o i c r m ey a 9 5 h u l e h i d sr i u n d n r v n efo t e r1 9 y h
p o i c sh g .W hl n a e s h e r e i c o e n t e e s n s o a g o g p o ic .T e su y as r v n e i ih i i r a ,t e d g e s mu h l w r i h a ta d we t fGu n d n r vn e e h td o l s o s t a h e r e o t cu a s mo h s i h e r Rie e t s v r i h,t o g h r sa d wn a d t n . h w h tt e d g e s t r lio r im n t e P a l v r D l i ey h g f r u p a h u h t e e i o w r r d e
v a t ajs tes c r o hg i duth t t e f i t o l u r u h—t hid s ePal i r e at b ao a e ut i t er Rv l er i 1 c n r nh y eD t o tn .
Du o t e i ot n e o i h—t c n u t o t n t e D l h c n mi o h i a g o g p o i c ,i i v r e t h mp r c h g a f e h i d s y g w h i h e t t t e e o o c g wt n Gu n d n r vn e t s ey r r ao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