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8年全国III卷化学试题详解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B正确;1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的羟基,C错误;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3Cl、CH2Cl2、CHCl3及CCl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3Cl少于1mol,D不对。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环戊烯互为同份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 .生成1molC 5H 12至少需要2molH 2 【答案与分析】C 。

螺[2,2]C 5H 8,与环戊烯相同,它们互为同份异构体,A 正确;螺[2,2]3种,B 正确;螺烷中共用的碳原子采用SP 3杂化成键,根据价键互斥理论,螺[2,2]戊烷中的两个三角形平面互相垂直,共用的碳原子形成的°,12.10,W 与Y A B .Z C .Y D .W 、Mg 、Cl 与K ,Mg 态,Cl 13.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 ++2e -=CO+H 2O B .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 2S=CO+H 2O+S 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4422D .若Fe 2+/Fe 3+取代EDTA-Fe 2+/EDTA-Fe 3+,溶液需为酸性。

(完整)201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d版,推荐文档

(完整)201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d版,推荐文档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凃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试务必将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8 Na-23 S-32 Ca-40 Fe-56 Ni-59 Cu-64Br-80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答案】D【解读】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他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2.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A.都是共价化合物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解读】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他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选C3.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 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D【解读】232Th 230Th的质量分别是232,230 A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得的平均值,B项错误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以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项正确,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原子不变,而C项的原子发生变化错误。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卷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5.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O 2-x =2Li+(1—2x )O 2 6.用0.100 mol·L -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AgCl)的数量级为10-10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 +)·c(Cl -)=K sp (AgCl)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 -1 Cl -,反应终点c 移到a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 -1 Br -,反应终点c 向b 方向移动7.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和Z 同族。

(完整版)2018年全国III卷化学(含答案)

(完整版)2018年全国III卷化学(含答案)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
_________ ,其迁移方向是 _____________。
③与 “电解法 ”相比, “KClO3 氧化法 ”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
28.( 15 分)三氯氢硅( SiHCl 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I
2+2S2O
23
S4O
26
+2I
-
。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继续滴定, 当溶液 __________,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 3 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 24.80 mL ,则样品纯度为 _________% (保留 1 位小数)。
27.( 14 分) KIO 3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 1)KIO 3 的化学名称是 _______。 ( 2)利用 “KClO3 氧化法 ”制备 KIO 3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 ”所得产物有 KH(IO 3)2、 Cl2 和 KCl 。 “逐 Cl 2”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 “滤液 ”中的溶质
主要是 _______。 “调 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3)KClO 3 也可采用 “电解法 ”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试剂:稀盐酸、稀 H 2SO4、 BaCl 2 溶液、 Na2CO 3 溶液、 H 2O2 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பைடு நூலகம்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 C D【答案与分析】D 。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10.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2018年高考三卷化学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三卷化学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三卷化学答案及分析7. A 分析:此题考察化学与生活知识;重视考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

电器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项正确;油性漆中有好多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如苯等, C 项正确;电热水器内胆主要成分是铝合金或铁合金,使用镁棒能够保护内胆,防备其腐化,, D 项正确;8. B 分析:此题考察物质微粒的计算;重视考察整合化学知识的能力。

物质的量同样时,镁和铝的质子数不一样。

24g 镁中有 12mol 质子, 27g 铝中有 13mol 质子, A 项错误;氧气和臭氧均只由氧原子组成, B 项正确; 1mol 重水中子数为10NA,1mol 水中子数为8NA, C 项错误; 1mol 乙烷中含有共价键7NA,1mol 乙烯中含有共价键6NA, D 项错误9. C 分析:此题考察苯乙烯的性质,重视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溴化铁作为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和溴的反响,该反响属于代替反响, A 项正确;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 项正确;与氯化氢反响生成氯代苯乙烷, C 项错误;苯乙烯在必定条件下能够发生聚合反响,生成聚苯乙烯, D 项正确;10. B 分析:此题考察实验操作基本知识;重视考察化学实验的剖析研究能力。

Zn 置换出 Cu 后能够和铜、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加速反响速率, A 项正确;标准液为盐酸,与NaHCO3完全反响后,溶液为被CO2饱和的 NaCl 溶液,应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 项错误;钠元素的焰色反响为黄色,C项正确;圆底烧瓶中液体的量不可以过多, D 项正确11. D 分析:此题考察电化学知识,重视考察剖析和解决化学识题的能力。

放电时,Li 失掉电子变成 Li+做负极,而多孔碳电极为正极, A 项错误;放电时,电子由Li 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B 项错误;充电时, Li 电极作为阴极,多孔碳电极为阳极,Li+在阴极获得电子,C 项错误;电池充电的反响是原电池反响原理的逆反响,D 项正确12. C 分析:此题考察积淀溶解均衡;重视考察图表的剖析和计算能力。

(完整版)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褪色24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3FeCl 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 N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 N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 ND .1.0mol 4CH 与2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 Cl 分子数为A 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 512C H 至少需要2 mol 2H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年天津高考试卷化学试题与答案及解释

2018年天津高考试卷化学试题与答案及解释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与解释】A 。

谷物中多含有淀粉,可以经过发酵制酒与醋,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第一: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第二步:葡萄糖在厌氧茵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实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 论述错误;商代铸造的用于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84.77%、锡11.64%、铅27.9%,B 观点正确;“明如镜,声如磬qing”是形容古代江西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精美瓷器。

由于只有用江西景德镇优质高岭士(即黏士)才能烧制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固有“明如镜,声如馨”之美誉,C 正确;菁蒿素是利用乙醚等有机溶剂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原理就是利用萃取原理,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