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合集下载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步骤一:顾客沟通。

了解视力需求,询问顾客的眼镜史、职业、对新配眼镜的要求。

步骤二:电脑眼光、运用单眼瞳距测量。

步骤三:裸视/原镜视力检查。

在确定远用屈光度数时,必须根据原配戴眼镜的屈光度,以及顾客对远用视力的要求。

步骤四:检影验光、主觉验光(远用视力)。

确定顾客远用屈光度的原则是:在远用视力以顾客能接受为原则的基础上,近视能浅则浅,远视能足则足,新加散光要谨慎。

双眼平衡。

步骤五:远用矫正视力试戴,调整并确定。

在被检者双眼前加上远用屈光度数的镜片,让顾客试戴以确定是否能接收这一远用度数。

步骤六:近用加光测量。

步骤七:近用矫正视力试戴,调整并确定。

步骤八:VisionPrint测量。

指导顾客就座->进行示范->进行测量->结果(提示:合乎习惯的测量结果必须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


步骤九:老视矫正方式介绍、沟通及建议。

查看验光单,询问顾客职业及对眼镜的要求,据此推荐合适的渐进镜片。

步骤十:渐进镜片种类、材料等介绍、选择
步骤十一:镜框推荐选择。

根据顾客选择的不同渐进镜片挑选相应的镜架,并确保瞳孔中心到镜架下边缘最低处有足够的垂直距离。

步骤十二:镜框整形。

镜眼距离12~14mm。

前倾角度10°~12°
步骤十三:单眼瞳高测量。

步骤十四:渐进片测量参数确定。

校对镜片(如图标出标记)
步骤十五:渐进镜片使用指导。

镜片上留有标线,检验十字线是否位于瞳孔中心,确定所有距离的使用。

渐进镜片的验光要求

渐进镜片的验光要求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4.1.6 VisionPrint测量 每个人视觉习惯是唯一的,拥有与生俱来
独一无二的视觉习惯。阅读、打字或运动等日 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可明确验证。例如开车 时,一些驾驶者习惯只传动头部来观察反光镜, 而另一些人则仅仅是用余光一瞥。介于这两者 之间还有很多不同的视习惯。所以,为了得到 更适合您的验配方案,了解您个人的视觉习惯 显得至关重要。
指导顾客就座->进行示范->进行测量 ->结果(提示:合乎习惯的测量结果必须是 在自然状态下完成。)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图15 VISIONPRINT SYSTEM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4.1.7老视矫正方式介绍、沟通及建议。 查看验光单,询问顾客职业及对眼镜的要求, 据此推荐合适的渐进镜片。
4.1.8渐进镜片种类、材料等介绍、选择 4.1.9镜框推荐选择 根据顾客选择的不同渐进镜片挑选相应的 镜架,并确保瞳孔中心到镜架下边缘最低处有 足够的垂直距离。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图16 瞳孔中心到镜架下边缘的垂直距离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具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镜架稳定性要好,一般不宜选用容易变形的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良好的生理特点包括: (1)进入老视状态不久; (2)个子较高、脖子较长、脊柱灵活性较好; (3)无晕车、内耳疾病等情况; (4)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如背挺得较直等)。 除上述外,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消费者还应有 优越的经济条件。
配置渐近镜片的验光要求
4.1.2电脑验光、远用、单眼瞳距测量 双眼瞳距:右眼瞳孔中心到左眼瞳孔中心 之间的距离。单眼瞳距:分别从右(左)眼瞳孔 中心到鼻梁中线之间的距离(单眼、斜视及渐变 镜验配时应用)。远用瞳距:指患者看远时的瞳 距,即指当两眼向无限远处平视时两眼瞳孔中 心间的距离。近用瞳距:指患者注视近处目标, 即眼前30~40cm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瞳孔中 心间的距离。

验光与配镜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验光与配镜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要点□王 冬/文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技术,一直是近几年来视光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

笔者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概念和标识开始,与大家分享相关的验配知识。

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标识如果从外观上将单光镜片同渐进多焦点镜片相比较,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上有显性和隐性的标记,而单光镜片则没有。

如想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有深入了解,就必须要熟悉镜片的标识。

下图即为某品牌镜片的基本标识。

图11.1 显性和隐性标记镜片表面上一般有显性和隐性标记两种。

顾名思义,显性标记是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且需要擦拭掉的;而隐性标记则需要借助阳光或灯光通过仔细辨认才能看到,且终生保留在镜片内。

如图1,黑色的标记为显性标记,而白色则为隐性标记。

1.2 显性标记的作用a.配镜十字:如果瞳距和瞳高测量准确,配镜十字与顾客的瞳孔是相对应的。

因此,通过观察配镜十字与瞳孔的相互位置,可大致判断测量是否准确。

所以,连同配镜十字在内的所有显性标记,一定要等到顾客试戴过后且无明显问题方可擦拭掉。

b.远用参考圈:位于配镜十字上方4mm 处。

在此处测量镜片的远用光度是最准确的。

c.棱镜参考点:位于配镜十字的下方4mm 处。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和下方的度数和厚度是不一致的,从美观角度考虑,为取得上方和下方厚度的基本一致,因而在车房加工时会做一个底向下的棱镜。

一般来讲,棱镜的度数同镜片的下加光度数是成正比的,约为下加光度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通过棱镜参考点可精确测量出镜片的实际棱镜度数,其意义在于如果两眼镜片的棱镜度数超过2个,则顾客比较难以适应。

d.近用参考圈:位于棱镜参考点的下方。

同远用参考圈相同,近用参考圈是测量镜片近用度数和ADD 最准确的地方;此外,顾客看近则主要是通过近用参考圈来看的,因此,在镜架的选择、加工时务必要注颞侧隐形刻印远用参近 加光度 配镜十意,要把整个近用参考圈予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看近的视觉效果。

【精品】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精品】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的选择A、成功的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往往有如下心理特点:①希望避免单光阅读镜戴上摘下的麻烦;②不喜欢双光镜难看的外形;③喜欢尝试新事物——尤其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中距离模糊的中老年人。

B、有下列特点的人则较容易适应渐变多焦点镜片:①主动性强,对渐变多焦点的优点和适应证相当了解;②进入老视状态不久;③个子较高,脖子较长,脊柱灵活性较好;④无晕车、内耳疾病等情况;⑤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如背挺得较直等)。

C、以下特征者不适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1、屈光参差:球镜、柱镜各相差2D以上,垂直方向双眼屈光相差2D以上2、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3、有引发头晕的疾病。

4、心障碍5、新眼镜适应期较长6、过分的在意价格。

7、比较固执的性格、不易沟通8、登高作业的电工9、图书管理员10、双眼集合能力异常者二、老视和老视检测的特殊性对老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检测是渐变多焦点镜片验配成功的首要基础。

1 老视的定义和基本表现A、老视定义:由年龄因素引起的调节力下降,近距阅读时需要附加正透镜;调节幅度少于5D。

之所以将调节幅度少于5D作为老视的定量标准,首先是因为人们在阅读中调节幅度低于整个调节能力的一半时才会感到轻松。

打个比方,如果一人想要轻松地提3公斤物体行走的话,他就必须能提起6公斤。

其次,普通人的阅读距离通常为40厘米,换算成调节力(距离的倒数,以米为单位)则是2.5D.根据上面的“一半”原则,只有拥有5D以上的调节能力(幅度),才能轻松地用2.5D(即40厘米距离)的调节力进行阅读。

B、老视的原因。

新的理论:临床上老视一般都开始于40岁左右,因此,老视的原因可能不是睫状肌的变化,而很可能是晶体对睫状肌收缩的反应能力的变化老视的发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人在15岁左右调节幅度即开始下降,但在40岁以前调节幅度一般仍大于5D,故有足够的调节力看清近物。

40岁以后,调节幅度降至5D或更少,老视的症状遂开始出现:看近物感到模糊、眼花、一读书就想睡.喜光光线较暗时视物就不清了.2 老视的发生、进展及相关因素通常,老视都发生在36岁至50岁之间,但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摘要渐进多焦点眼镜是近年来在我国刚刚发展的,配戴人员的比例还不算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一是解决来回摘戴的麻烦,二是解决双光眼镜象跳的问题,更美观和自然,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

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

随着近年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了解越来越多,渐进镜片也在不断的创新,它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但要配成功不是简单的事,本文就对工作中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及遇到的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和投诉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渐进多焦点验配适应投诉处理近年来,随着厂商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渐进多焦点镜片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顾客的欢迎,发达国家及我国沿海一些地区普及率已经很高。

然而由于区域性验配技术的差异,仍然有不少地区的门店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还很低,渐进片多焦点镜片的普及率和验配成功率也很低。

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

其实配这种眼镜成功的关健是验光和配镜两个部分。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认识: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远用区、近用区、过度区、像差区。

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

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

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

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

如图: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34mm。

几何中心至上光心2-4mm。

上光心至下光心:垂直距离7-19mm。

水平距离(内偏)2.5-2.8mm。

光度范围:单光≤±8.00DS,散光≤±2.00DC加入度(ADD):+1.00D~+3.50D像差区视近区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1.配戴者的适宜人群优先选择:①40岁以上,希望看远、中、近距离连续视力者——目的明确②青少年学生希望预防和延缓近视者——目的明确③屈光度数在±6.00DS以内和±2.00DC以内者——屈光范围合适④刚进入老视,加光度比较低者以上是最佳配戴者—易于成功如果遇到:①垂直屈光参差>±2.00D或散光>±2.00D ②看远、中、近距离有大视野要求者——驾驶要求高的司机③戴双光镜感觉良好者,这些顾客的验配就应该谨慎。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

• 1.看远
• 2.看近
• 3.看中间

如果看不清,要求头位作轻度上下移动
• 4.看两侧

如果模糊,应该告诉顾客,移动头位看清
• 5.鼓励适应:

都需要适应,一般为1-2周

规则: 先静后动,下楼

看书
以渐进镜片一定要分左右眼镜片。
镜片设计

优点
缺点
• 长通道: 畸形区较小
看近时下转比较多

周边散光小
使用姿势不自然

戴镜者头晕较小
长时间由于下转较多易疲劳

从远到近过渡较为自然
镜片设计
镜片设计
镜片设计
外渐进设计: 就是把渐进度数改变过程(改变曲率)制作在镜片的前 表面。对眼睛下旋能力差的顾客,效果比较好;高ADD值或者短通道的 渐进采用此设计效果较明显,但外渐进的视野范围相对小些。
3.正、负相对调节: 精调下加光ADD=BCC+1\2(NRA+PRA) 带符号
适应人群
• 视物频繁远、近交替,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 对美观要求高者 • 老视、学生度数加快者、高ACA.集合过度
或其他功能调节异常者
不适人群
严重外隐斜、集合不足者 需要上方看近、下方看远者: 图书管理员 需要远近都需要广阔视野者 不能灵活转头者 高空作业者
内渐进设计: 把渐进改变曲率制作在镜片的内表面。该设计周边变 形区小,视野范围大,如果是低ADD值或者长通道渐进,更适合内渐进; 同时镜架高度要高些,因为眼睛需要更多的下旋。
渐进镜片的设计的多元化,产生不同效果的渐进镜片: 舒适型设计(软性 设计比硬性设计多,初戴者更适合)、广视型设计(硬性设计比软性设 计多,有较宽广的视野,更适合已经配戴过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顾客)、 青少年渐进设计(下加光度固值,几乎都是硬性设计)、双曲面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简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简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渐进多焦眼镜,由于其光学性能较特殊,要做好验配的工作,更需要从业人员的技术与经验及各部门(营业员、验光师、配镜师、取镜处)的协调配合。

所以,必须对渐进眼镜加深认识,才是配好渐进的关键。

产品介绍;一、渐进多焦镜片的光学特点1、镜片由上到下的曲率半径在逐渐变小(即屈光度在不断增大),由镜片远用光学中心到近用光学中心间的每个距离,都有一个镜度区域与戴用者所需的镜度相一致,所以在所有距离之间均可得到一个清晰的视力。

2、镜片的光度在连续不断地变化,从而解决了老视眼视近、远及远近距离之间所有距离的视力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感,连续性的清晰视觉、不会发生物象跳动的现象。

3有效光区之外是变形的像散区。

二、渐进镜片的结构渐进镜片的上光区和下光区的镜度是固定值(戴用者所需的屈光度)在两者之间的镜度由上光区向下光区逐渐增加,即逐渐减小镜片正面的曲率半径。

可加工所需的镜度适合不同距离视标。

上光区曲面保持为球面,中间过渡区逐渐变为非球面至下光区(即渐变光区),过渡区两侧为模糊视区。

三、渐进镜片光区的位置为方便使用,在镜片两侧上刻有二个印记。

相距34mm,两距间的连线为基准线。

其垂直等分线向上8mm,点周围半径6mm为上光光区;垂直等分线向上4mm点(+)为戴用者瞳孔正对点。

下光区中心点位于基准线垂直等分线下18mm向鼻侧位偏2.5mm点处,光区直径为7mm范围,由基准线至下光区之间为渐变通道(过渡区),根据镜片类型设计距离不同可分16mm、18mm、20mm不等。

渐变光区由于从上到下镜度增加,不同的距离需要相应的光区镜度才能有清晰的视力。

四、渐进镜的作用及好处1、青少年近视控制片能有效消除调节性视疲劳,使眼轴不会因睫状肌过度收缩而增长;使到阅读舒适。

镜片两侧的象散区能使青少年端正坐姿,恰当的阅读距离。

减缓近视的快速增长,清晰的视觉可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

2、渐进镜看不同的距离清晰不断,无影象跳跃,处表美观,年龄保密,一镜多用,对看远、看近、看中距离渐进光区,不同的距离清晰可见。

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

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

- 24
- 16
-8
0
+8
+16
+24
• 顾客旳视觉(尤其中近距离)更自然、舒适更易适应
理想光区目的
广阔旳远用区 —稳定旳矫正度数 —全景视野
足够大旳近用区 —阅读区宽度 —下加度数足够
通道足够宽
ADD与视野旳关系
ADD较低
遠 方 中 間 近 方 .
A
D
D
遠 方


中間
近方
视野大
视野小
ADD3.0 ADD2.0
正度数内移量大,负度数内移量小
下加光:
附加度数大内移量大,附加度数小内移量小
瞳距:
大瞳距内移量大,小瞳距内移量小
视角内移量
• 仅根据远用处方度数旳视角內移• 根据各项数据作出旳视角內移
+24
+24
+16
+16
+8
+8
0
0
-8
- -8
- 16
- 16
- 24
- 24
- 16
-8
0
+8
+16
+24
- 24
下加光ADD
瞳高
直径
个人极品参数需求
单眼瞳距 瞳高
左右眼处方
个人极品 参数要求
倾斜角
近工作距离
下加光ADD
镜架尺寸 顶点距离
镜面角
选择合适旳镜片-----
了解客人旳用眼情况
•客人旳年龄段 •每天主要旳工作内容或生活 状态 •客人目前旳眼睛情况 •客人主要旳近处用眼需求
镜架旳选择
镜架旳大小一定要确保镜片旳远用和近用光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技术,一直是近几年来视光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

笔者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概念和标识开始,与大家分享相关的验配知识。

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标识
如果从外观上将单光镜片同渐进多焦点镜片相比较,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上有显性和隐性的标记,而单光镜片则没有。

如想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有深入了解,就必须要熟悉镜片的标识。

下图即为某品牌镜片的基本标识。

图1
1.1 显性和隐性标记
镜片表面上一般有显性和隐性标记两种。

顾名思义,显性标记是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且需要擦拭掉的;而隐性标记则需要借助阳光或灯光通过仔细辨认才能看到,且终生保留在镜片内。

如图1,黑色的标记为显性标记,而白色则为隐性标记。

1.2 显性标记的作用
a.配镜十字:如果瞳距和瞳高测量准确,配镜十字与顾客的瞳孔是相对应的。

因此,通过观察配镜十字与瞳孔的相互位置,可大致判断测量是否准确。

所以,连同配镜十字在内的所有显性标记,一定要等到顾客试戴过后且无明显问题方可擦拭掉。

b.远用参考圈:位于配镜十字上方4mm处。

在此处测量镜片的远用光度是最准确的。

c.棱镜参考点:位于配镜十字的下方4mm处。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和下方的度数和厚度是不一致的,从美观角度考虑,为取得上方和下方厚度的基本一致,因而在车房加工时会做一个底向下的棱镜。

一般来讲,棱镜的度数同镜片的下加光度数是成正比的,约为下加光度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通过棱镜参考点可精确测量出镜片的实际棱镜度数,其意义在于如果两眼镜片的棱镜度数超过2个,则顾客比较难以适应。

d.近用参考圈:位于棱镜参考点的下方。

同远用参考圈相同,近用参考圈是测量镜片近用度数和ADD最准确的地方;此外,顾客看近则主要是通过近用参考圈来看的,因此,在镜架的选择、加工时务必要注意,要把整个近用参考圈予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看近的视觉效果。

一般近用参考圈的直径为4mm。

e. 配镜高度:从配镜十字到近用参考圈二分之一处称之为镜片的配镜高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镜架的选择和瞳高的测量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某品牌镜片的配镜高度为18mm,如果配镜十字上方保留10mm,即看远的部分为10mm,应该至少选择垂直高度多大的镜架才合适呢?计算很简单,即10mm加上该镜片的配镜高度18mm,再加上二分之一的近用参考圈即2mm,则至少应选择高度为30mm或以上的镜架方才合适。

同理,若某镜片的配镜高度为14mm,则选择高度为26mm或以上的镜架即可。

因此配镜高度越小,则镜架的选择则越宽泛。

同理,瞳高必须等于或大于所选择镜片的配镜高度加上2mm方可,否则只能重新选择镜架或改变佩戴的位置。

f. 水平标线:在配镜十字和棱镜参考点两侧各有两条水平短线,这四条短线可帮助我们判断镜片的安装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及是否有倾斜。

1.3 隐性标记的作用
a. 隐形刻印:在棱镜参考点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称为隐形刻印。

这两个隐形刻印在处理投诉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如图1所示,两个隐形刻印之间的距离为34mm,而棱镜参考点将其平均分开,因此每个隐形刻印距离棱镜参考点都是17mm。

由于棱镜参考点距离所有显性标记都是固定的数值,因此只要将两个隐形刻印找出来,就可以把所有擦拭掉的显性标记能够全部恢复出来。

恢复显性标记的过程不需要拿着尺子去测量,借助一个叫测量卡(如图2)的工具即可将标记非常轻松的恢复出来。

图2
在恢复的过程中,只需标记出镜片的隐形刻印,然后同测量卡上的隐形刻印相重合,直接描绘出镜片下面的各个显性标记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镜片可能会有不同的配镜高度,因此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测量卡。

两个隐形刻印之间的距离也是经过大量的测算才确定的。

例如两个刻印之间不能距离太远,否则在加工时易被切割掉;也不能太近,否则可能会阻挡视线,因此34mm是相对比较合适的距离。

b. 下加光和商品名称:在颞侧隐形刻印的下方会标记有镜片的下加光度数,一般有两位数来表示;在鼻侧隐形刻印下方会标记有镜片的商品名称和折射率,如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类型镜片,其商品名称均不相同。

这在给先前佩戴过渐进的顾客推荐渐进时会提供参考。

同时,由于下加光和商品名称的固定位置,可帮助我们判断该镜片属于左眼或右眼的镜片。

1.4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区域
渐进多焦点镜片可分为4个区域,即视远区、两边的变形散光区、中间的渐变区和视近区(如图3)。

图3
●视远区:随着渐进多焦点镜片在设计上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看远方面,无论是视野抑或是清晰程度,同单光镜片相比已相差不大。

在此不再赘述。

●变形散光区:对于该区域,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如盲区、像差区、像散区等。

目前比较中性地称之为变形散光区或周边区。

之所以称为变形散光区,主要是这两部分是由变形散光所构成的,这是渐进镜片在设计时不可避免地带来的问题。

由于是变形散光,毫无疑问会有散光度数,度数的分布规律是越靠近镜片周边部度数越大,而越靠近镜片的中央部分度数则越小。

因此,越靠近镜片周边部,视物则越模糊越不舒适,所以在镜架的选择上在满足最
低配镜高度的需求上尽可能选择稍微小点的镜架,已求将周边部分切割掉。

由于靠近中央部分度数较小,部分顾客在看中、近时也会通过此部分区域来看。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顾客戴相同品牌相同下加光的镜片确有不同的感受和视野宽度,原因即在于每个人对散光的耐受性是不一致的。

同理,不难理解部分顾客刚戴上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感觉,但配戴一段时间便逐渐感觉舒适,原因即在于逐渐对散光耐受和克服。

理解这一点在帮助我们处理投诉时会有很大帮助。

●渐变区:从配镜十字到近用参考圈,度数在逐渐发生变化,称之为镜片的渐变区。

度数的变化有快慢之分,相间隔的度数变化越大则越快。

很显然,度数变化越快,眼睛越难以克服和适应。

例如,相同的镜片,配镜高度显然是相同的,下加光越高则度数变化越快,越难以适应;相反,下加光度数越小则越容易去适应。

同理,下加光相同,不同的配镜高度,则配镜高度越短则度数变化越快,越难以适应;反之则亦然。

这对我们给不同顾客推荐不同的镜片提供了参考。

●视近区:由于视近时的双眼集合,近用参考圈是向鼻侧内移的。

内移的范围根据下加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内移量为单只镜片2.5mm~3.2mm。

因此,对于集合功能不足的顾客,一定要注意测量其近用瞳距,以检测近用瞳距同远用瞳距的差别,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看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