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用途
仿荷叶表面研究进展

仿荷叶表面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荷叶表面的自清洁功能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这种自清洁功能源自于表面形貌与低表面能物质的共同作用。
目前,已用不少方法来制备仿荷叶表面。
本文回顾近年来仿荷叶表面研究成果,探讨仿荷叶表面研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荷叶表面自清洁接触角滚动角表面结构近年来,自然界中的超疏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 与自清洁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聚成一团,而水在疏水性溶液的表面时则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接触角而成水滴状。
超疏水性物质,如荷叶,具有极难被水沾湿的表面,其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滑动角小于20°。
][接触角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lv与固-液交界线sl之间的夹角θ,是润湿程度的量度。
若θ<90°,则固体是亲液的,即液体可润湿固体,其角越小,润湿性越好;若θ>90°,则固体是憎液的,即液体不润湿固体,容易在表面上移动,不能进入毛细孔。
如荷叶150度。
滚动角定义为前进接触角(简称前进角)与后退接触角(简称后退角)之差,滚动角的大小也代表了一个固体表面的滞后现象(hysteresis)。
]人工制备超疏水表面可用于汽车车窗、建筑物的玻璃窗以及玻璃外墙的防污,用于雷达、天线表面能够防止由于雪雨粘连而导致的信号衰减,材料的表面超疏水化可抑制微生物在物体表面的粘附,抑制聚合物表面的凝血现象,用于输水、输油内管壁可降低流体阻力等。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涉及到植物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力学等多门学科。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超疏水表面的研究成果,探讨超疏水表面的发展方向。
1 基本原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是固体的重要表面性能,描述润湿性的指标为与水的接触角,接触角小于90°为亲水表面,接触角大于90°为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
新型银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新型银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银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纳米粒子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因为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优良,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学、化学、生物、环境和能源等方面。
这篇文章将介绍新型银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
一、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化学还原法、物理方法和生物合成法三种。
化学还原法是制备银纳米颗粒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金属银离子与还原剂反应得到银原子,并形成颗粒状或簇状的银纳米颗粒。
此方法可以控制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散性,但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化学污染。
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得到银纳米颗粒,主要有蒸气凝聚法、溅射法和激光法等。
物理方法具有制备高纯度、多样性、可控性和动态性等优点,但成本较高,产出量相对较少。
生物合成法是一种新型的制备银纳米粒子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生物体代替还原剂,通过核酸、蛋白质和褐藻等生物物质作为还原剂,制备出颗粒形态多样、结构可控、绿色环保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银纳米颗粒。
二、银纳米颗粒的应用1. 医学方面银纳米颗粒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纳米粒子的尺寸范围内,银纳米颗粒具有卓越的抗菌性和杀菌性。
其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能够用于治疗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手术伤口感染等方面。
同时,银纳米颗粒还有按需释放药物作用,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等方面。
2. 材料科学银纳米颗粒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制备羧酸、羧酸酐和芳香族化合物等。
此外,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显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涂层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环境保护银纳米颗粒在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和气体净化等方面有应用潜力。
例如,它们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杀灭细菌。
4. 能源领域银纳米颗粒在能源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银纳米颗粒可以作为阳极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
银纳米颗粒(SilverNanoparticles)的详细描述

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的详细描述:
银纳米颗粒(粒径2nm)介绍
产品名称:银纳米颗粒
产品型号:CST-NP-S2
粒径:2±0.5nm ( TEM/SEM )
平均粒径:2 nm
纯度:99.5% (元素分析)
分子量:108
外观:黑色悬浮液(分散于溶剂中)
溶剂:水、乙醇、异丙醇或客户指定溶剂
浓度:5mg/ml 、10mg/ml、20mg/ml 或客户指定浓度
银纳米颗粒根据其存在形态和颗粒大小的不同,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
它们能够被分散保存在不同的溶剂中(如水,乙醇和异丙醇等)呈现胶态悬浮体。
粒径的大小在一定的纳米尺度内是可控的,比如从2纳米到几百纳米,这主要是取决于不同的制备条件。
银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学方面的应用传导方面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晶体硅,玻璃及聚酯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
医学成像导电粘合剂
光限幅器导电油墨
表面电浆子装置液晶显示器
柔性显示器触控屏幕(透明导电薄膜)
抗菌方面的应用化学品及热效率方面的应用
空气及水净化化学气体传感器
抗菌薄膜催化剂
食物保藏。
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纳米技术, 2012, 2, 50-57doi:10.4236/nat.2012.23010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2 (/journal/nat.html)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silver*Haoquan Zhong#, Weijie Ye#, Xiaoying Wang†, Runcang S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ulp & Paper Engineering, 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Email: †xyw@Received: May 28th, 2012; revised: Jun. 12th, 2012; accepted: Jun. 19th, 2012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silver material, including chemical reduction, physical reduction and biological reduction. In chemical reduction, the silver nitrate or silver sulfate and reducing agent react in the liquid phase, which can make the nanosilver with small size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 Physical reduction includes optical quantum reduction and microwave reduction, it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no hysteresis effects. Biological reduc-tion is the us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or natural materials for preparation of nanosilver, it shows great potential because of broad raw materials and green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Moreover, the paper reviews the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ilver in thermal, optical, electrical, mechanical field, as well as its strong catalytic activity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At last, we prosp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anosilver.Keywords: Nanosilver; Prepa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纳米银的研究进展*钟浩权#,叶伟杰#,王小英†,孙润仓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Email: †xyw@收稿日期:2012年5月28日;修回日期:2012年6月12日;录用日期:2012年6月19日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物理还原法和生物还原法等。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研究进展_刘欢

!!!"!"!!!"!"综述收稿日期:2006-02-21。
收修改稿日期:2006-03-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0306011,20341003)。
*通讯联系人。
E-mail:jianglei@iccas.ac.cn第一作者:刘欢,女,29岁,博士;研究方向:无机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研究进展刘欢1翟锦2江雷*,2,1(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本文主要评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自组装的研究进展,即对以纳米材料(包括零维的纳米粒子和一维的纳米管/线)为单元而开展的自组装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将纳米材料自组装为各种尺度的有序结构会产生更优异的整体的协同性质,这对于以纳米材料为基础而构筑的微纳米器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维和一维体系,因此,本文分别就此两种体系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评述。
具体内容包括:单分子层薄膜修饰的无机纳米粒子的自组装、大分子修饰的无机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未被修饰的无机纳米粒子的自组装;表面张力及毛细管力诱导的一维纳米材料的自组装、模板诱导的一维纳米材料的自组装、静电力诱导的一维纳米材料的自组装。
关键词:自组装;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图案化表面中图分类号:O6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61(2006)04-0585-13TheResearchProgressinSelf-AssemblyofNano-MaterialsLIUHuan1ZHAIJin2JIANGLei*,2,1(1NationalCenterforNano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100080)(2Instituteof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0)Abstract:Onthebasisofintroductionoftherecentprogressinself-assemblyofnano-materialsfromourresearchgroup,areviewhasbeenmainlygiventotheself-assemblyofnano-materials,includingnanoparticlesandnanowires/tubes,intomulti-scaleregularpatternedstructures.Suchself-assemblystrategyhasparamountimpor-tancefor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nano-materials-basedequipments.Theconcretecontentsmainlyinclude:self-assemblyofinorganicnanoparticlesfunctionalizedbyself-assembledmonolayer(SAM),self-assemblyofinor-ganicnanoparticlesfunctionalizedbymacro-molecular,self-assemblyofnakedinorganicnanoparticles;template-inducedself-assemblyofone-dimensionalnanomaterials,surfacetensionandcapillaryforceinducedself-assem-blyofone-dimensionalnanomaterials,electrostaticforceinducedself-assemblyofone-dimensionalnanomaterials.Keywords:self-assembly;nano-particle;nanowires;nanotubes;patternedsurface所谓自组装,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1]。
金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XAFS研究_殷培栋

2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第 44 卷
leads to the smaller size of 3. 1 nm. Furthermore,the bond length of the first nearest Au—Au coordination decreases from 2. 82 for PPh3 capping to 2. 79 for C12 H26 S capping,along with the decrease of Au—Au coordination number from 11. 3 to 10. 1 , indicating the strongest interaction between C12 H26 S and Au nanoparticles. The XAN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gnificant charge transfer of Au nanoparticles only occurs for the case of C12 H26 S capping. Key words: surface interaction; gold nanoparticles; surfactants; XAFS 的局域电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信息. 研究发现表面 活性剂与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的大小对生成产物的 尺寸和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在颗粒表 面的强吸附有效地防止了纳米颗粒的聚集 , 有利于 小尺寸且分散均匀的纳米颗粒的生成 .
2
2. 1
结果与讨论
TEM 表征 图 1 为不同表面活性剂覆盖的金纳米颗粒的
TEM 图, 其中右上角的插图是相应的颗粒尺寸统计 3 种表面活性剂覆盖的金纳 分布. 从图 1 可以看出,
银纳米材料光热

银纳米材料光热
银纳米材料光热是指银纳米粒子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热效应。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银纳米材料进行光热疗
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因为银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转
换功能,可以通过光照激发纳米粒子产生热效应,用于肿瘤治疗、杀
菌和生物成像等领域。
在肿瘤治疗中,银纳米材料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光照,利用热效
应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和能量密度,
可以使银纳米材料在癌细胞附近产生高温区域,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
效果。
由于银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率和比表面积,因此在激发
过程中有更高的热释放效率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银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杀菌和生物成像等领域。
在杀菌中,银纳米材料可以通过通过在细菌表面捕获电子和破坏细菌的DNA来杀
死细菌。
在生物成像中,银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吸收和散射光线,产生
明亮的荧光信号,被用于细胞示踪和仪器检测。
总之,银纳米材料光热具有良好的热转换效率和治疗效果,在医学、生物成像和杀菌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因此,研究和应用银纳米材料光热技术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氨基银纳米粒子

氨基银纳米粒子
氨基银纳米粒子是一种由银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氨基功能团所构成的纳米材料。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尺寸:氨基银纳米粒子通常具有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范围,这使得它们在纳米尺度上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2. 表面修饰:氨基银纳米粒子的表面经过氨基(-NH2)功能团修饰,这些功能团能够提供活性位点,使其与其他分子或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3. 抗菌性: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而氨基银纳米粒子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修饰,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它们可以通过释放银离子、破坏细菌细胞壁或与细菌内部结构相互作用等多种机制来抑制细菌生长。
4. 应用领域:氨基银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例如,它们可以用于制备抗菌剂、医疗材料、生物传感器、纳米催化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银纳米材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和环境风险,因此在使用氨基银纳米粒子时需要谨慎评估其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用途
一、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银纳米颗粒是一种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纳米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光、电、磁等性质,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备银纳米颗粒时,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生物合成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个方法中,我们可以通过将银盐与还原剂(如氢气、葡萄糖等)反应来生成银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尺寸均一、稳定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二、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为了提高银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常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十二硫醇(即十二烷硫醇)是一种疏水性有机分子,其结构中含有硫原子,可以与银纳米颗粒表面的银原子形成化学键。
通过十二硫醇的修饰,可以使银纳米颗粒在水相中分散稳定,并且可以进一步与其他功能性分子进行偶联,实现多功能化修饰。
三、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 抗菌剂和消毒剂: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用于制
备抗菌剂和消毒剂。
其通过与细菌细胞膜和DNA相互作用,破坏细菌的生物功能,从而实现抗菌效果。
2. 药物传递系统:银纳米颗粒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控制其尺寸和表面修饰来实现对药物的包封和释放。
这种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减少副作用。
3. 诊断试剂:银纳米颗粒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其尺寸和形状来调节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
这使得银纳米颗粒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试剂等用于疾病诊断的重要试剂。
四、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 催化剂: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有机合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十二硫醇的修饰,可以调控银纳米颗粒的形状和表面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氧化反应:银纳米颗粒可以作为氧化剂用于有机合成中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其具有高的氧化能力和良好的催化效果,可以实现对醇、醛、酮等有机物的选择性氧化。
五、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1. 生物传感器:银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与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相结
合,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检测。
通过调控十二硫醇修饰层的结构和厚度,可以增强银纳米颗粒与生物分子的结合能力和检测灵敏度。
2. 环境传感器:银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与环境中的特定物质相互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检测和监测。
通过十二硫醇修饰,可以增强银纳米颗粒与目标物质的识别能力和传感性能。
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催化和传感等领域,十二硫醇修饰的银纳米颗粒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实现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随着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十二硫醇修饰银纳米颗粒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