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第一章认识生物练习题(一)

第一章认识生物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狗排尿B、蝌蚪发育成青蛙C、钟乳石慢慢长大D、羊吃草3.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5.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植物落叶 B.人体出汗 C.种子萌发 D.潮起潮落6.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狗寻找食物 B.蜗牛爬行 C.大雁南飞 D.彩旗飘飘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森林着火 D人的呼吸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9.以下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C.生物课本D.细菌10.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蜗牛壳 B.向日葵 C.石子 D.土壤11.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现象,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榕树 B.电脑 C.空气 D.水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月季 B、青蛙C、机器人 D、蘑菇1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牛和松树B.细菌和病毒C.玉米和高粱D.水和石头14.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 A.向日葵B.青蛙C.SARS病毒D.酵母菌1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16.以下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C.生物课本D.细菌17.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人B.蘑菇 C.青蛙D.电脑病毒18.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B.煤炭、鸟、真菌C.土壤、小草、柳树D.母鸡、酵母菌、病毒19.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20.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 B.机器人 C.鸡蛋壳 D.钟乳石21.对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22.下列生理作用中,属于所有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繁殖新个体B.光合作用C.快速运动D.蒸腾作用23.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A.能够繁殖B.具有细胞结构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24.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能自由运动B.能制造有机物C.由细胞构成D.能生长和繁殖2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自由运动B.都能繁殖 C.都具有反射话动D.都生活在水中27.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28.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C.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29.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却是生物,这是因为病毒()A.由有机物组成B.没有细胞结构C.能是其他生物生病D.能繁殖后代30.在讨论生物的特征时,有人列举了以下事实,你认为正确的是()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生物都以植物为食D、生物都能生长繁殖3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了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生物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3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4.“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023最新-中考必备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中考必备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学生在熟悉生物课本之后,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做对应的专题训练,这样既能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小偏整理了2022年中考生物核心知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3篇《中考必备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类别概念举例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概念举例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应激性】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含羞草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等。
【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
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3、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12月阶段练习二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二七年级生物(人教版)命题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第二章说明:1.本练习共6页,满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练习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 能否运动B. 能否长大C. 是否具有生命现象D. 是否有细胞结构2. 小芳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一片漆黑,最可能的原因是()A. 目镜上有一个污点B. 镜筒距离载物台过远C.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D. 物镜放大倍数太大3.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 显微镜目镜10×与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C. 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应将装片移向右上方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4. 牡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称。
研究发现,新鲜牡蛎体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远远高于海水中锌的含量,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A. 细胞核B. 细胞膜C. 细胞壁D. 细胞质5.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因高效便捷而被广泛使用。
“刷脸”是由于人体面部存在差异,不易改变也不易被复制,下列与人体面部差异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细胞质6. 如图是某同学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看到的显微镜视野,目镜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物镜最长的是()A. B. C. D.7. 2017年,“中中”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启了以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它的诞生应用的技术如图,据此判断所利用的技术是()A. 克隆技术B. 组织培养C. 发酵技术D. 转基因技术8.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后分裂B. 植物体内所有细胞均能进行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C. 图甲、图乙依次表示的是植物、动物细胞分裂D. 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9. 2023年2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题为《鹿角再生中关键干细胞类群的发现》的论文。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1 生物和非生物(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和非生物目录 (1) (2) (3) (5) (8)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便是非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3.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细胞等基本结构。
②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④生物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有应激性,能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⑦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即生物有生命。
【难点聚焦】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例如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进行增殖,也属于生物。
3.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4.生物的学习方法(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

⽣物与⾮⽣物的区别是什么⼀、⽣物与⾮⽣物的区别是什么区别⽣物与⾮⽣物的主要特征有3个,即所有⽣物均有增殖活性,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严格细胞结构依赖,其中,最基本指标是增殖特征。
不同时具备上述特征的就是⾮⽣物·如矿物会进⾏晶体⽣长。
增殖是指⽣物可以在其基因组基因指导下,获得个体数量的增加,如细胞分裂、病毒增殖、动植物的个体繁殖等。
⽆论细胞⽣物或⾮细胞⽣物,构成的化学元素丰度与地球的化学元素丰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且⽣物的组成元素中最多只出现25种化学元素(图1—1)。
如⼈的常量元素有11种——c、H、O、N、P、S、Ca、K、Na、Mg、cl,其他14种为微量元素——Fe、cu、zn、Mn、co、Mo、se、Cr、Ni、si、Sn、v、F、I。
不同物种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存在⼀定的差异。
所有⽣物的⽣命活动均表现为细胞结构依赖。
原核细胞⽣物⼀般情况下每个细胞就是1个个体,真核细胞⽣物有单细胞⽣物和多细胞⽣物之别,多细胞⽣物如植物(单细胞藻类例外)、动物(原⽣动物是单细胞,例外)。
⾮细胞⽣物如病毒、类病毒、朊粒等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需要依赖特定的细胞才能表现主要的⽣命活动——增殖活动。
⼆、什么是细胞可以从两⽅⾯来理解什么是细胞,⼀是结构表现,⼆是功能表现。
典型的细胞结构特征包括:①细胞质膜或细胞膜;②核糖体;③细胞基因组。
在多细胞⽣物中有些⾼度分化的细胞,可能没有核糖体,甚⾄没有⾃⼰的基因组,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仅有细胞质,没有细胞器,也没有染⾊质。
在功能表现⽅⾯,多细胞⽣物机体内,除了⾼度分化的细胞,所有其他细胞均有以下功能:①⾃主的基因表达;②细胞分裂。
在多细胞⽣物的特定组织中,活细胞表达的基围可以区分为管家基因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细胞基因组中的⼤多数其他基因均处于闭锁状态。
⼀般不进⾏基因表达。
三、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物学意义上,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理由主要有以下5个⽅⾯: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的、有序的⾃控代谢体系;3细胞是有机体⽣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命。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章节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章节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章节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章节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章节知识点篇一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探究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本质——大班科学教案

本文旨在探究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本质,以科学教案的形式进行讲解。
一、引言生命物和非生命物是我们熟知的两种物质,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各自存在并起着不同的作用。
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在本次授课中,我们将会一同探究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区别以及其本质。
二、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区别1、营养摄取和代谢方式不同生命物体需要摄取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而非生命物体则不需要。
生命物体通过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养分产生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而非生命物体则是靠自我维持并进行反应,不存在营养摄取和代谢的过程。
2、遗传物质不同生命物体有自己的遗传物质DNA,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实现物种的繁衍。
而非生命物体没有遗传物质,也不具备生殖和繁衍的功能。
3、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不同生命物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说,植物能够通过感知到光线进行光合作用。
而非生命物体无法进行类似的反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是通过自身结构变化和物理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的。
4、形态和组织结构不同生命物体能够自我修复并调整自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而非生命物体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5、运动方式不同生命物体的运动是由肌肉和骨架控制的,并且可以自我调整,而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样的能力。
三、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本质1、生命物的本质生命物体是由生命体系构成的。
生命体系包括遗传系统、代谢系统和感知系统。
遗传系统是指DNA和RNA的作用,代谢系统是指物质的吸收和转化,感知系统是指对内外环境的感知和适应。
这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了生命体系,也是生命物体的本质。
2、非生命物的本质非生命物体是由物理和化学规律组成的物质体系,它们没有自我修复和自我适应的能力。
非生命物体的本质在于物理和化学规律,这些规律控制着非生命体系的结构和运动。
四、消化与总结通过以上的讲解和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区别和本质所在。
生命物体是生命体系构成的,具备遗传、代谢、感知等系统。
而非生命物体则是由物理和化学规律组成,缺乏自我修复和适应的能力。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 题目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题目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是一个涉及生命科学和哲学的复杂问题。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生物是指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有机体。
非生物则是指没有生命特征的事物,比如石头、水、金属等。
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 细胞结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而非生物则不具备细胞结构。
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和非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分标准。
2. 新陈代谢,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通过代谢活动获取能量并维持生命活动。
非生物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们无法自行进行代谢。
3. 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能够自我复制并产生后代。
非生物则没有这样的能力,它们不会自行增长或繁殖。
4. 对刺激的反应,生物能够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比如动植物对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非生物则没有这样的能力,它们对
外界刺激不会产生自我调节的反应。
然而,生物与非生物的划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比如病毒这类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微生物体,以及一些具有自组装和自复制能力的化学物质。
因此,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能简单地以单一特征进行划分。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了哲学上的生命起源和生命定义等更深层次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图表示一种酶催化反应→的进程,图中
的实线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时,
将催化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
的哪条红色曲线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进程
、①
[R]
[P] X [Q]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t1
酶的作用或催化化学反应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
纤维素酶
分解纤维素
固氮酶 限制性内切酶
④℃时酶逐渐失活
②最适合是
⑤℃时酶逐渐失活
③最适温度是℃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取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 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将支试管分别放入℃左右的热水、沸水 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
、在支试管中各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
、在支试管中各滴入滴碘液,然后摇匀
、观察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底物浓度
1、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 且恒定时,酶促反应速率(V)与酶的浓 度成正比
2、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 恒定时,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3、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 下时,V与温度成反比
4、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 件下,V与PH成正比
生物与非生物最 本质的区别?
新陈代谢 生物与非生物最 本质的区别?
定义:是中生全物部体的总称。化学变化
实质:实现生物的不断。自我更新
新陈代谢
意义:生物体进行的一切基生础命。活动
检测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 、核基因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核糖体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酶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 切割形成黏性末端
连接酶
将分子黏性末端连接
聚合酶
→
验证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专一性实验
℃ 砖无红色 砖无红色
淀粉 淀粉酶 葡萄糖
非
麦芽糖
还
还
原
原
性
糖
蔗糖酶 葡萄糖 蔗糖
糖
果糖
酶 促 反 应 速 度
酶的钝化
时间
下图表示植物淀粉酶与人淀粉酶活性受影响情况,
乙表示三种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
℃
淀粉酶溶 液
淀粉酶溶 液
淀粉酶溶 液
不变蓝
蓝色
蓝色
谢谢大家
温度
酶 促 化
酶的活性
PH
学 底物浓度
反
应 速
酶的浓度
度
当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切适宜情况下, 反应系统不含酶的抑制剂或激活剂时,反应速度 与酶浓度有什么关系呢?
反 应 速 率
酶的浓度
在酶量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
反 应 速 率
是
酶
活
性
植
酶
活
人性物ຫໍສະໝຸດ ABC1 2 3 4 56 7 8 9
PH 甲
①为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
0 10 20 30 40 乙 温度(℃)
②若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活性渐渐升高
③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是④不能判断酶最适温度
高考再现
右图表示不同温 度下酵母菌发酵 时气体产生量与 反应时间关系, 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