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人教版选修4)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人教版选修4)
A.平衡时物质的量比n(A)∶n(B)∶n(C)=2∶11∶4
B.x值等于3
C.A的转化率为20%
2aD=.0B.的4 平mo均l,反a应=速0.率2 为mo0l.。4 mol·L-1·min-1
平衡时解混析合:气设体转的化总的物A的质物的质量的为量3.为4 am。ol,1-a+3- xa+2a=3.4 mol,x=4,BA错(g;)+平x衡B(时g)A、B、2CC(的g)物质 的4∶量1起分1∶始别2物为,质0A错.的8;量mAo(l的m、o转l2)化.2率m为o1l、0.02.4m3omlo/l1,mo所l以×0比10值0%为= 20%,转C化对物;质B的的平量均(m反ol应)速率a为0.8 xmaol/(10 L2×a2 min)
mA(g)+nB(g) pC(g)+qD(g)
起始(mol/L) a
b
0
0
变化(mol/L) mx nx
px qx
平衡(mol/L)a-mx b-nx
px qx
【名师提醒】(1)反应物:c(平)=c(始)-c(变)
(1)求平衡常数 生成(物2):求c转(平化)率=c(始)+c(变)
(2)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 数之比。
=0.平04衡m物ol质·的L-量1·(moiln)-1,1-D错a。 3-xa
2a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思维建模:化学平衡计算的模型——“三段式”法
[名师归纳] 解题模型
可按下列模式进行计算:如mA(g)+nB(g) pC(g) +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b mol/L,在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mol/L。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2.2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参考课件

《2.2.2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参考课件

始浓度/(mol·L-1 )
0.01
变化浓度/(mol·L-1 ) 0.0075
某时刻浓度/(mol·
L-1 ) 0.0025
0.0375
0.0075
0.03
0
0.0075
0.0075
0
0.0075
0.0075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将此刻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
c(CO2) • c(H2)
对于可逆反应: m A(g) + n B(g)
p C(g) + q D(g)
任意时刻的浓度商
是否平衡或平衡移动的方向,可用该时刻浓度商Q 与K
比较大小来判断。
在同一温度下:
Q = K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Q < K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 K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已知800℃时,化学反应CO(g) + H2O(g) ⇌CO2(g)+ H2(g) K = 1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05 mol·L-1 。
(2)在上述温度下,CO的量不变,将气态H2O的投料改为0.3 mol,达到平衡时,
CO的浓度为多少?CO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设达到平衡状态时CO浓度的变化量为x mol·L-1
CO(g) + H2O(g)
起始浓度/(mol·L-1 ) 0.01
2.6
(1)k的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 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 态,若未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如何?
(2)达平衡状态时, 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3H2
2NH3的K1值与1/2N2+3/2H2
K2值不一样
NH3的
例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 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H2)=0.0080mol/L.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汽各
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1)QC<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2)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QC>K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三、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L)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例如:Cl2 + H2O = HCl + HClO CaO + 2HCl = CaCl2 + H2O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定量的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1)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2)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二、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不平衡向何方向进 行 对于可逆反应,在一定的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

21版: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创新设计)

21版: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创新设计)

2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23
@《创新设计》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转化率
『知识梳理』
1.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 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3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23
@《创新设计》
(2)表达式: 对于反应 mA(g)+nB(g)
15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23
@《创新设计》
考向二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根据反应限度进行除杂
[命题素材]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 Ni(CO)4(g)。230 ℃时,该 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4 的沸点为 42.2 ℃,固体杂质不参 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 ℃制得高纯镍。
此时 H2S、CO2、COS 和 H2O(g)的物质的量(mol)分别为 0.39、0.09、0.01、0.01,
25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23
@《创新设计》
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c((CHO2SS))··cc((CHO2O2))=nn((CHO2SS))··nn((CHO2O2))=0.309.×0102.09 ≈2.8×10-3。 (2)在 620 K 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3,温度升高,平衡后水的物 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 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 物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 H2S 的转化率:α2>α1。 (3)该反应器为钢瓶,反应过程中容积不变。向反应器中再充入 H2S 气体,平衡正向 移动,CO2 的转化率增大,但 H2S 的转化率减小,A 错误;充入 CO2,平衡正向移 动,H2S 的转化率增大,CO2 的转化率减小,B 正确;充入 COS,平衡逆向移动, H2S 的转化率减小,C 错误;充入 N2,平衡不移动,H2S 的转化率不变,D 错误。

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公开课课件PPT

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公开课课件PPT

(1)4NO (g)+2NaCl(s) 困自,信你 是是成人功类的艺第术一2的秘源诀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2 人。
的平衡常数K= K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2NaNO3(s)+2NO(g)+Cl2(g) (用K1、K2表示)。
K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 请分析计算所得数据,寻找其2、判别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Q K,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A]a[B]b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故知新】 化学平衡 1、试写出 2SO2(g)+O2(g)
2SO3(g)平衡常数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CO+H O(g) CO +H 有经志典始 励知志蓬短莱句近(二2,) 无为总觉咫尺远。 温度T的关系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22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60s时段,反应速率v ( N 2 O 4 ) 为0.0010mol·L-1·s-1; 列式计算反应在100℃的平衡常数为 0.36mol·L—。1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完成资料相应习题 2、Q不等于K时,化学平衡如何移动? 3、化学平衡常数是如何受温度影响的 ?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 ①
②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O2]·[H2]=[CO]·[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公开课课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公开课课件

)
• (3)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4)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ΔS=+1110 J·mol-1·K-1
)
A.CO(g)+2H2(g)===CH3OH(g)
• (4)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2.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
(4)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非自发进行
A.CO(g)+2H2(g)===CH3OH(g)
+ +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36 J·mol-1·K-1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ΔS=+1110 J·mol-1·K-1
①熵的大小: 熵 同种物质的熵值:气态 > 液态 > 固态 判 — ②熵判据:体系的 据 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 > 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
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复 合 判 据

ΔG=ΔH-TΔS
①当ΔH<0,ΔS>0,反应 一定能自发进行 ②当ΔH>0,ΔS<0,反应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③当ΔH<0,ΔS<0, 低温 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④当ΔH>0,ΔS>0, 高温 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 ①___体__系__趋_或向_于__从_________高热_能__量_状)。态转变为__低__能____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
• ②释放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的倾向性(无序体
系更加稳定)。
有序
无序
•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 (固体纯体浓度为常数,不计入表达式)。

3.意义(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K只随温度变,不随浓度变)(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化方反向,K变成倒数1/K.化方相加K相乘,相减相除.化方系数变成原来的n倍,K变成原来的K n,转化率不变.)深度思考1.判断正误:(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2)催化剂能改变化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2.对于N2(g)+3H2(g)=2NH3(g)K12NH3(g)=N2(g)+3H2(g)K2试分别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判断其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是增大还是减小?吸热反应K 增大,放热反应K减小.降温相反.题组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1.温度为T℃时,在体积为10 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0 mol氢气和1.00 mol碘蒸气,20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 mol·L-1。

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①H2(g)+I2(g)=2HI(g)②2H2(g)+2I2(g)=4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HI表示时,v(HI)=0.008 mol·L-1·min-1B.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C.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D.第二个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的方向移动题组二化学平衡常数考点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01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02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K=□03c p(C)·c q(D)c m(A)·c n(B)达式中)。

3.实例4.意义(1)K值越大,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08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09越大。

(2)K只受□10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5.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是指平衡时已转化了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用来表示反应限度。

对于反应:a A(g)+b B(g)c C(g)+d D(g),反应物A的转化率可以表示为α(A)=A的初始浓度-A的平衡浓度A的初始浓度×100%。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不用借助于□01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熵与熵变(1)熵:描述体系□06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07S。

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08越大。

(2)常见的熵增过程①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S(g)□09>S(l)□10>S(s)。

②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O)·c(H2)c(C)·c(H2O)。

(×)错因:固体和纯液体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SO2,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错因:K仅与温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 的条件是 0 ≤ <3.0。
x
(3) 在 850℃时,若设 x = 5.0 和 x = 6.0 ,其他物质的投料不 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a%、b%,则a 小于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练习 4.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 可以通过 CH3OH 分子间脱水制得: 2CH3 H2O(g) CH3OCH3(g)+ ΔH=-23.5 kJ· mol-1。
③熵判据 > 体系的混乱度 增大 ,ΔS 0, 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 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 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 -1 kJ · mol Δ G ①符号: ,单位: 。 TΔS ②公式:ΔG= ΔH- 。
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不仅与焓变和熵变有关,还与温度有关,可 推出下列关系式: a.当ΔH<0,ΔS>0时,ΔG 0< ,反应一定自发 进行。 b.当ΔH>0,ΔS<0时,ΔG 0> ,反应不可自发 进行。 c.当ΔH>0,ΔS>0或ΔH<0,ΔS<0时,反应是 否自发与 温度 有关。
t1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 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 。在 c (CH OH)
2 3
c(CH3OCH3)•c(H2O)
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 5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 次为 c(CH3OH)=0.4 mol· L 1、c(H2O)=0.6 mol· L 1、
(5)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 该时刻的浓度商Qc(产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 浓度的幂之积的比)与K比较大小来判断。
对于可逆反应: mA(g)+nB (g) pC(g)+qD(g)
Qc< K p q c (C )c ( D) Qc = K QC m n c ( A)c ( B) Qc> K
(3)由难挥发性物质向易挥发性物质转变。 如 NaCl+H2SO4(浓)=NaHSO4+HCl↑,所以沸点: H2SO4(浓)>HCl。 (4)由氧化性 (还原性 )强的物质向氧化性 (还原性)弱的物 质转变。 如 2FeCl3 + 2KI===2FeCl2 + I2 + 2KCl, Cl2===2FeCl3,则氧化性:Cl2>FeCl3>I2。 2FeCl2 +
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 的单位为(mol·L-1)n;( n =p+q-m-n)
4、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①纯固体和纯液体,稀溶液中的水参加反应时,
不引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因为它们的浓度是固定 不变的. 如:CaCO3(s) CaO(s)+CO2(g) K=[CO2]
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但转化率不仅与 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
(2)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 始浓度的大小、压强大小、是否加催化剂无关。
(3)可由K随温度的变化推断反应的吸放热情况。正 反应为放热的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反之K值 增大;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则相反。
反应的自发进行情况可以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2013· 重庆高考]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2G(g),该反应 ΔS>0 B. [2012· 江苏高考]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 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ΔH<0 C. [2011· 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 Cl2(g)的 ΔH>0,ΔS>0 D. [2011· 上海高考]同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是 焓增和熵增的过程
- -
c(CH3OCH3)=1.2 mol· L , 此时正、 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 正______ ﹥ v 逆(填“>”、“<”或“=”)。
-1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 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 高能量 状态转变为 低能量 状态(体系对外部 做功 或放出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有序 转变为 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K=[CH3COOC2H5][H2O]/([C2H5OH][CH3COOH])
②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用 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时,对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 式也不同,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 数则互为倒数。
例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10 5 1/2N2 (g) + 3/2 H2 (g) NH3 (g) K2 = 3.87 10 2 K1 K2 , K1 = K 22
数称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mA (g)+nB(g) pC(g)+qD(g)
p(C)· q(D) c c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 cm(A)· cn(B)
3.平衡常数的单位
对于反应: mA (g)+nB(g) pC(g)+qD(g)
p(C)· q(D) c c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 cm(A)· cn(B)
B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高温和催化剂 条件 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条件只是加 快反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这两种气体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练习3. 已知:(NH4)2CO3(s)===NH4HCO3(s)+ 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D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 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ΔH与ΔS综合 考虑
练习3.现有反应:CO(g)+H2O(g) △H>0。在850℃时,K=1。
CO2(g)+H2(g);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1(填
(2) 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反应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考怎么考?
1、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利用化学平
衡常数进行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和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等;
2、焓变、熵变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一、化学平衡常数(符号为K)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
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
③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总反应的平衡 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的乘积(商) 2NO (g) + O2 (g) 2NO2 c2 ( NO2 ) k1 2 c ( NO) c(O2 ) 2NO2 (g)
c( N 2O4 ) K2 2 c ( NO2 )
N2O4
2NO (g) +O2(g)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 降低 ,ΔH < 0,具 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 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 ①熵:量度体系混乱 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 , - 1· -1 S J· mol K 单位为 ②熵的大小:同种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 S(g)>S(l)>S(s) 。
例:不同温度时,反应:H2(g)+I2(g) 浓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浓度平衡常数 623K 66 .9 698K 54.4

2HI(g),的
763K 45.9
通过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大小的变化趋势可以判 放 断上可逆反应的正方向是 热反应.
(4) 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并不代表平衡速率的大小。
N2O4 (g)
c( N 2O4 ) K3 2 c ( NO) c(O2 ) c 2 ( NO2 ) c( N O ) 2 2 2 4 c ( NO) c(O2 ) c ( NO2 ) K1 K 2
5、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 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 >105时, 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K ≤10-5则认为这个反 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2.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事实判据
(1)由不稳定物质向稳定物质转变。 △ 如 2NaHCO3=====Na2CO3 + CO2↑+ H2O,稳定性 Na2CO3>NaHCO3。 (2)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离子浓度减 小的方向进行。 ①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变,如 CaSO4(微溶)+Na2CO3===CaCO3↓+Na2SO4。 ②由相对强酸(碱)向相对弱酸(碱)转变, 如 CH3COOH + NaHCO3===CH3COONa + CO2 ↑ + H2O , Na2SiO3 + CO2 + H2O===H2SiO3 ↓ + Na2CO3 , 所 以 酸 性 强 弱 : CH3COOH>H2CO3>H2SiO3。
再如: 稀溶液中进行的有水参加的反应,水的 浓度也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如:Cr2O72-+H2O 2CrO42-+2H+ K=[CrO42-]2[H+]2/[Cr2O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