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独活寄生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主要由独活和寄生草煎煮而成。
它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独活寄生汤的功效和作用,包括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对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对免疫调节的作用以及对神经疲劳的缓解等。
首先,独活寄生汤被广泛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慢性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独活寄生汤被认为能够通阳化气、舒筋活络、痰浊、补气血,从而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独活具有补肝肾、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肢体无力、运动障碍等病症。
寄生草则能够活血祛风、行气止痛、化痰开窍,适用于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等病症。
独活和寄生草的联合应用能够互相协同作用,增强功效,有助于恢复病人的功能。
其次,独活寄生汤在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湿关节炎是由风、湿、寒三者侵袭于体所致。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通络活血、化痰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症状。
独活有散寒驱风、活血化瘀的作用,寄生草则能够活络行气、化痰止痛。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促进病情的缓解。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独活寄生汤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身防御系统,可以识别和攻击外来的致病微生物。
然而,免疫系统的失调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度激活,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独活寄生汤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被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寄生草则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维护身体的正常功能。
独活寄生汤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独活寄生汤还可以缓解神经疲劳。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容易导致神经元的长时间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神经疲劳。
独活寄生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独活寄生的功能主治和用量功能主治独活寄生,又称为独活菌或独活寄生菌,是一种寄生于独活植物的真菌。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被广泛用于民间药方中。
以下是独活寄生的常见功能主治:1.温肾壮阳:独活寄生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对肾阳虚衰、阳气不足引起的诸多症状有一定疗效。
比如肾阳虚引起的腰痛无力、尿频遗精等可经常食用独活寄生来调理。
2.补气活血:独活寄生还具有补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症状。
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无力乏力、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3.缓解疼痛:独活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特别是对于筋骨关节痛、风湿痛、畏寒疼痛等症状效果显著。
4.改善消化功能:独活寄生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5.抗炎止痛:独活寄生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用量独活寄生在使用时的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症状严重程度和药物配伍等因素来决定。
以下是常见的使用剂量范围:•独活寄生饮片:每次取10克,煮水冲服,每日2-3次。
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独活寄生饮片研磨成粉末后,加入温水冲服。
•独活寄生胶囊:每次口服2-3粒,每天2-3次,用温水送服。
•独活寄生浸膏:每次取适量独活寄生浸膏,涂抹患处,每日2-3次,按摩至完全吸收为止。
•独活寄生口服液:每次口服10-15毫升,每日2-3次,用温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独活寄生时应遵从医嘱,并注意以下事项:1.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正确使用。
2.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3.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独活寄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一般建议使用2周为一个疗程,中间可以适当休息。
总之,独活寄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药材。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症状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并严格遵守医嘱。
如果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停止使用。
千古名方 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唐朝就是个人才辈出得年代,孙思邈就就是一位伟大得医药学家,其撰著得《千金要方》更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尤其就是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作为首选方剂,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组成】独活三两(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 茯苓(15g) 肉桂心(6g)防风(10g) 川芎(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当归(10g) 芍药(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
本方就是治疗痹证得名方,也就是治疗腰痛得效方。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得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凡就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得专方。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得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在《内经》中即有痹证得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在此明确指出,痹证得成因就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湿邪得特点就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就是缠绵难愈。
大致就是由于湿邪得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得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病程日久而不愈,特别就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独活寄生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独活寄生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独活寄生汤一、古方简介【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9g,桑寄生6g,杜仲6g,牛膝6g,细辛6g,秦艽6g,茯苓6g,桂心6g,防风6g,川芎6g,人参6g,当归6g,芍药6g,干地黄6g,甘草6g。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痹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支气管哮喘【案例】某男,42岁。
患者受凉后咳嗽吐风泡痰,轻度喘气,此后受凉则发,且逐渐加重。
此次复发,微恶风寒,咳嗽吐风泡痰,气喘,呼吸困难,喉中闻水鸣声,张口抬肩,动则喘剧,倚息难卧。
以支气管哮喘(内源性)、阻塞性肺气肿人院,经10日抗感染、祛痰、支气管解痉等西药治疗,效不佳。
患者端坐呼吸,咳嗽喘气,吐风泡痰,张口抬肩,喉中闻水鸡声,大汗淋漓,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干燥,胸呈桶状,肋骨平行,肋间隙增宽,双肺可闻哮鸣音,肝在右肋下扪及,剑突下5cm,质中硬。
白细胞8.9x10'/L,中性粒细胞占69%,淋巴细胞占21%,酸性粒细胞占1%。
胸透:双肺呈中度肺气肿征。
中医诊断为寒哮,证属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肝肾亏虚,气滞血瘀。
治宜补肝滋肾,益气活血,疏风祛寒,标本同治。
拟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细辛6g,牛膝、甘草各10g,秦艽、防水、肉桂各12g,独活、桑寄生、川芎、当归、白芍、茯苓、杜仲、党参、地龙各15g,熟地、黄芪各20g。
2剂,水煎服。
二诊:咳嗽气喘、大汗淋漓明显缓解,能平卧,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
继服前方2剂,咳嗽哮喘平息,唇转红,已能下床活动。
再守原方,每2日1剂,临床治愈出院[萧泽民.独活寄生汤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0,(7):318]。
【按语】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认为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用中医方法来调节脾肺肝肾的机能,使其紊乱或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阴平阳泌,则诸病悉愈。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1620b83ad51f01dc281f15a.png)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篇一 : 独活寄生汤简介方剂名称: 独活寄生汤药物组成: 独活三钱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钱用法: 上.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病症分析: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
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
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篇二 : 独活寄生汤别名处方来源唐?《备急千金要方》。
《卫生部药品标准》(1990年)。
剂型丸剂;汤剂药物组成独活、秦艽、防风、细辛、肉桂、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党参、茯苓、甘草。
加减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舌苔谈白,脉象细弱等。
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慢性腰腿痛,肩周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小儿麻痹等。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汤剂:日1剂水煎服。
蜜丸;每丸重9g,成人每次1丸,日2次口服,7岁以上小儿用成人1/2量。
用药禁忌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临床应用1(颈椎病:用本方加减:独活90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党参)、甘草、当归、赤芍、生地各60g。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折叠编辑本段百科名片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方剂名称:独活寄生汤药物组成:独活三钱(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钱(各6g)用法:上(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病症分析: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
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
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应用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孙思邈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治风湿】

【孙思邈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治风湿】独活寄生汤方,记载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处方:独活9克,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芍药6克,干地黄6克。
用于:风寒湿导致的风湿性头痛、风湿肩周炎、风湿关节炎、风湿腰痛、风湿坐骨神经痛、风湿老寒腿,小儿麻痹症中医认为,风湿头痛、风湿肩痛、风湿腰痛、风湿关节炎等等都是因为三种邪气入侵导致的:风邪、寒邪、湿邪。
久病必淤,邪气入侵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所以再加一个淤血。
寒气是怎么进入身体的呢?比如天冷了没添加衣物,外面刮风下雨没有及时避开,晚上睡觉忘记关空调,大冬天的洗冷水澡,在冷库里工作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寒邪悄悄进入你的身体。
这个方子里祛寒(风湿)的有哪些药呢?首推细辛,细而辛烈,还有一股浓烈的芳香,能够快速打开你的皮毛,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去,其力度不亚于解表的麻黄。
祛寒(风湿)的还有肉桂心,肉桂可以强壮一身的阳气,尤其善于补充命门之火,命门之火一足就会鼓动全身的阳气去祛寒(风湿)。
那些手脚很暖和的老年人通常都会长寿,因为他们的命门之火很充足,也不会得风湿病。
祛寒(风湿)的还有独活。
重点来聊聊这个独活。
独活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方子都是用它命名的,可见其重要性。
独活性温,是风湿圣药,这么说吧,凡是治疗风湿病的方子几乎都有它的影子。
独活不仅祛寒,还肩负祛风祛湿的重任,真可谓能者多劳啊。
中医认为,风湿头痛、风湿肩痛、风湿腰痛、风湿关节炎等等都是因为三种邪气入侵导致的:风邪、寒邪、湿邪。
久病必淤,邪气入侵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所以再加一个淤血。
寒气是怎么进入身体的呢?比如天冷了没添加衣物,外面刮风下雨没有及时避开,晚上睡觉忘记关空调,大冬天的洗冷水澡,在冷库里工作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寒邪悄悄进入你的身体。
这个方子里祛寒(风湿)的有哪些药呢?首推细辛,细而辛烈,还有一股浓烈的芳香,能够快速打开你的皮毛,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去,其力度不亚于解表的麻黄。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中医医案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中医医案
病历:XX,男,28岁,体质偏寒,近期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红肿现象,晨起时更甚。
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方案:中药独活寄生汤。
具体配方如下:
独活15克,寄生10克,桑叶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姜6片。
煎汤方法:将以上中药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待煎至1/3时加入生姜,再煎至汤色呈棕黄色即可,分2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7天。
饮食注意: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尤其是海鲜和糯米类食品。
疗效评估:连续服用独活寄生汤7天后,患者关节肿痛逐渐缓解,活动范围扩大,精神状态也有明显改善。
建议继续治疗并调整饮食,避免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独活寄生汤这款方剂。
【处方】独活三两,桑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即寄生亦名,非正续断)、当归(酒浸.焙干)、白芍药、熟地、黄蓍(酒浸.蒸)、牛膝(去芦.酒浸)、细辛(去苗)、白茯苓(去皮)、防风(去芦)、秦艽(去土)、人参、桂心(不见火)、川芎、杜仲(制炒断丝)、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
或腰痛脚重、挛痹,宜急服此。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独活9克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