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与防治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桥头跳车是指货车、客车等在行驶至桥头时因超重或超高等原因,车辆超出桥面的承载能力而发生跳车。
此种现象在我国道路运输中经常发生,给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桥头跳车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桥头跳车的原因(一)超载超高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是货车、客车等车辆超出了桥面的承载能力,导致车辆发生跳车。
由于长时间的运输和装运等方面的因素,车辆超载、超高时常发生,如果驾驶员没有注意重载限制,就会导致桥头跳车的发生。
(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积水、冰雪等恶劣天气或者突然的车流、疾驶、侧风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跳车的发生。
(三)车辆老化、磨损车辆长期使用,零件磨损程度不一,车身结构有裂缝等,都会影响跳车的发生。
二、桥头跳车对安全的影响当车辆发生桥头跳车时,容易造成车辆停滞不前,堵塞交通,给车上人员带来极大危害,并给道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发生车辆坠入桥下,可能导致车辆彻底损毁,甚至导致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致命的威胁。
三、如何进行防治桥头跳车(一)加强检查对于货车和客车等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超载、超高等违法行为,要进行加强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和车辆管理。
(二)加强通风针对一些桥面结构较差、通风不良的情况,要在桥面的两侧设置通风口,增加桥面的通风性。
(三)强化路面维护要加强对桥面的维护,及时检查和维修路面的裂缝、裂缝等问题,以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
(四)落实责任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驾驶员,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重载超高等因素不再影响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对于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需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道路维护,增加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安全意识提升,确保我国交通安全稳步向前发展。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是指车辆在通过公路桥梁时,由于过高的车速或车辆不合适的装载导致车辆失控跳出桥梁而发生的交通事故。
这类交通事故常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交通安全和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解决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车辆超载、超速和技术状况不良。
这种情况下,车辆过重、速度过快和技术状况不佳,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从而跳车。
二、桥梁设计和施工不当。
有些桥梁设计不合理,施工缺乏质量,未能满足车辆的通过需要,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增加。
三、桥梁使用年限较久,被损坏或变形。
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使桥梁承载能力下降,某些部位的钢筋腐蚀或混凝土开裂,进而导致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
为了避免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理措施:一、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管理。
对于超载、超速、技术状况不良的车辆和驾驶员要进行管理和治理,严格执行公路交通法规,打击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
二、改善桥梁设计和施工质量。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三、完善桥梁日常检修和维护制度。
定期检查桥梁的状态和结构,及时维修和更新损坏部位,增强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提高公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司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驾驶员培训。
总之,公路桥头跳车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事故,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简析桥头跳车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会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颠簸 、振动等不适感,影响行车舒适度
构造差异
桥梁或桥头构造物与相邻道路 的构造材料、刚度、强度等存 在差异,导致沉降不均匀。
地基沉降
桥头处地基土质不良或受压过 大导致沉降,造成桥头与道路
的高度差变化。
设计缺陷
桥梁或道路设计不合理,如排 水不畅、防护设施不完善等,
简析桥头跳车的产生机理及 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桥头跳车概述 • 桥头跳车的产生机理 • 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桥头跳车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桥头构 造物与相邻道路之间存在高度差 或连接处不平整,导致车辆通过 时产生颠簸、跳跃的现象。
特征
桥头跳车通常表现为车辆在桥头 处突然下沉或跳跃,给驾驶员和 乘客带来不舒适感,严重时可能 影响行车安全。
桥头跳车的影响
影响行车安全
桥头跳车可能导致车辆失控、侧翻等 事故,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降低行车舒适度
加速桥梁和道路的损坏
频繁的车辆跳跃和冲击会对桥梁和道 路造成额外的压力,加速其损坏和疲 劳损伤。
也可能导致桥头跳车。
施工缺陷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如填筑 材料不符合要求、压实度不足 等,也可能导致桥头跳车。
02
桥头跳车的产生机理
土基软化与压缩
土基的软化
由于水的作用,桥台后的填土含水量 增加,甚至达到塑限含水量,致使土 基软化,压缩性增大,造成沉降。
土基的压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桥台后的填土逐渐 固结,土基的沉降逐渐增大,造成桥 头跳车。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桥头部位系路基和桥梁的刚柔过渡,若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通车不久即会产生桥头跳车等病害。
构造物的涵背回填不密实同样会引起跳车现象。
一、软基路段桥头跳车
形成原因:
1、桥头过渡段软基处理不当。
2、反开槽施工预压时间偏短。
3、台后填筑质量控制不严。
防治措施:
1、采用砼管桩处理的软基桥头段,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成桩长度和深度。
2、台背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等,采用小型机具分层夯实,填筑层厚不得大于20cm。
二、一般路段桥头跳车
形成原因:
1、台背回填材料不合格。
2、台背回填压实度不合格。
3、台背与路基结合部未充分压实,存在虚填。
4、施工、监理人员对台背填筑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防治措施:
1、大中桥凡具备施工条件的,一定要与路基一起填筑台背和锥
坡,之后再施工桥台盖梁。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台背回填材料,使用流态粉煤灰或灰土回填的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加大抽检频度。
3、灰土必须异地集中拌合后再摊铺、整平、压实、不得就地拌合。
灰土台背回填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夯实,压实度应在96%以上。
最大厚度不得超过15cm。
4、台背回填必须逐层检测压实度。
5、要将路提填筑部分的松土挖除,形成台阶状后填筑台背。
6、要责任落实到人,树立标识牌,签订责任状,严格把关。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心理问题:驾驶员或乘客可能受到精神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
题的困扰,导致其产生跳车的冲动。
2.事故逃逸:驾驶员在遇到交通事故后,由于害怕法律追责或其他原因,选择跳车逃避责任。
3.恶劣天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例如大雾、强风等,驾驶员可能会
因为能见度低或路面湿滑而失控,导致跳车。
4.酒驾或毒驾:驾驶人员在饮酒或服用毒品后,可能会产生错觉或削
弱判断力,从而导致跳车。
为了防止和减少公路桥头跳车事件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驾驶员和乘客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学会面
对和缓解压力,避免心理问题导致的跳车行为。
2.完善交通法律法规: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交通违
法行为的成本和惩罚力度,减少驾驶员因事故逃逸等目的跳车的行为。
3.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媒体、教育机构和驾校等渠道,加大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让驾驶员和乘客充分认识到跳车行为的危害性和
后果。
4.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督:加大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对于酒驾、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遏制跳车行为的发生。
5.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对公路桥头等易发生跳车的地区进行安全设施
的改善,如设置防护栏、限制跳车的高度和深度等,减少跳车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公路桥头跳车是一个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交通法律法规、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督、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紧急救援能力等综合措施的配合和落实。
只有全面加强交通安全工作,才能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公路桥头跳车事件的发生。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是指车辆在通过桥梁时出现轮胎脱离轨迹,导致车辆失控或意外事故的现象。
这一问题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
我们来探讨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桥面材料和施工质量不佳。
一些公路桥头的桥面材料质地不均匀,有些地方会出现凹凸不平、裂缝等情况。
这些不均匀的桥面材料会在车辆通过时造成轮胎跳跃,导致车辆失控。
二、超速行驶。
一些驾驶员在行驶过桥头时速度过快,没有及时减速,导致车辆难以稳定通过桥头,出现跳车的情况。
尤其是在雨天或者路面湿滑的情况下,超速行驶更容易导致跳车事故。
三、车辆质量和悬挂系统问题。
一些老旧车辆的悬挂系统可能已经出现老化、松动等问题,或者车辆本身质量不佳,这些都可能导致车辆在通过桥头时出现跳车的情况。
四、驾驶员驾驶技术不够熟练。
一些驾驶员缺乏在特殊路况下的驾驶经验和技术,无法适应桥头的特殊道路情况,导致车辆跳车事故的发生。
在了解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后,我们来探讨预防治理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公路桥头跳车问题。
一、加强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及时修复和更换桥面材料,保证桥面的平整度和牢固性,消除桥头处的凹凸不平、裂缝等隐患,防止车辆跳车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交通管理。
通过设置交通标志和限速牌,加强对车辆的限速管理,提醒驾驶员在通过桥头时保持稳定速度,减少超速行驶带来的跳车风险。
三、加强对车辆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要求车主和驾驶员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的悬挂系统,确保车辆质量和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由于车辆问题导致的跳车事故。
四、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在特殊路况下的驾驶技术和应对能力,增强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减少驾驶员因技术不足导致的跳车事故。
五、加强监管和执法。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2-07
• 桥头跳车现象概述 •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 桥头跳车的综合治理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桥头跳车现象概述
桥头跳车现象定义
• 桥头跳车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桥头处突然出现较大的起 伏,导致车辆颠簸、速度下降,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现象 。
02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是导致桥头跳车的主要 原因之一。
当公路桥梁位于软土地基上时, 地基的沉降会使桥梁和路面的高 度不一致,从而产生跳车现象。
地基沉降还会导致路面不平整, 进一步加剧跳车问题。
桥梁沉降
桥梁沉降是另一个导致桥头跳车的重要原因。 桥梁的沉降会使桥头与路面之间产生高度差,进而引起跳车。
地基加固
采用换填、砂砾垫层、土 工合成材料处理等加固方 法,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预压处理
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消 除地基土的固结沉降。
路面处理措施
改善路面结构
采用强度高、刚度大、整体性好 的路面结构,如水泥混凝土路面
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加强基层和底基层
提高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和刚度, 减小路面的变形。
设置过渡段
桥头跳车现象的危害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影响行车安全
桥头跳车现象会导致车辆 失控,增加交通事故的风 险。
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频繁的跳车会加速桥头的 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增加车辆运营成本
为了应对桥头跳车现象, 车辆需要减速通过,这将 增加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提高运营成本。
桥头跳车现象的普遍性
• 桥头跳车现象在公路建设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在软土地基、高填方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因此,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 施来减少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处治方法

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处治方法一、桥头跳车的危害1、降低行车的速度。
为防止车辆的剧烈冲击跳动,车辆迫刹车减速,车辆颠簸跳动也影响了行车驱动力的传递,降低了道路的功能。
2、易引起行车事故。
车辆通过桥头区域产生的冲击和颠簸,引起驾乘人员的严重不适,严重的会影响其对车辆的止常操作,造成车辆失控,引起行车事故。
3、影响桥梁的使用和车辆寿命。
由于车辆通过桥头产生的跳动和冲击,从而对桥梁和道路产生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台、桥头措扳、支座及伸缩缝的损坏,特别是支座和伸缩缝的破坏,也加剧了车辆机件、轮胎等的磨损,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
二、桥头跳车的原因1、刚柔过渡变形不一致图中可以看出,桥头引道与桥台结合处左右侧是两侧是不同性质路面体系,左侧是由桥台上部桥面层与刚性桥台组成的双层构造体系,属于刚性构造,自身压缩几乎为零;右侧为由路基、路面构造的多层构造体系,相对左侧而言属于柔性构造,因此在构造刚度上便产生了很大差异,沉降点左侧桥台的沉降只随地基的沉降而产生,由于桥台构造一般置于承载力高、变形小的持力层上,一般情况下地基沉降极小;而右侧一般填高3~6m,成型路基在自重作用下也会有一定的压缩变形。
这样道路顶面的沉降则由路堤身压缩变形和地基沉降二部分组成(路面构造的压缩变形可忽略不计)。
路基的变形量大于台身的总沉降量时即形成了桥头台阶。
这种由于桥梁和路堤构造物刚柔差异引起的台阶是不可防止的。
2、设计不合理设计中往往受造价的限制,压缩孔径,大河面、大沟壑采用小跨径,使桥涵构造物尺寸偏小。
这就造成桥头路堤过长、过高,而大多处于排水不良、土质较弱的地基上。
再加上设计中对桥下地基的地质研究的比较仔细,往往是将桥台根底置于承载能力较高的土层上。
因此,沉降很小。
而台后地基的地质情况是参考桥梁的地质柱状图推断的,往往有差异。
加之碰到软土,难以彻底处理。
这种路、桥在设计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3、材料选择不当因台背填料含有水分、存在孔隙,在自重及车辆荷载作用下,孔隙逐渐压缩,在一定期限内产生压缩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方法 , 大限度地减少跳车对行车的影响 。因此 , 对桥头 跳车的原 因进行客 观分析 , 最 应 根据 这些原 因采取相应 的防治措施 ,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 桥头跳车 ; 地基沉 降 ; 压实 ; 防治措施
中图分 类号 :4 8 U 1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通道等构造物两侧与 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使得路面 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和刚度变化。桥头跳车的现象
背填土施工工艺; 改善地基性能 , 做好清表工作 , 搞 好填前碾压 , 提高地基承载力 , 减少差异沉降。对一
第 2 期 1
狄 尚军 :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与防治
17 4
般地基可采用加土( 水泥土、 石灰土等) 的方法进行
加固处理 , 对软土、 湿陷性黄土、 解冻土 、 河流相冲积 洪积物等特殊地基 , 需采用适用于各 自特点 的特殊
后 的压实 变形 留下 了很 大 的空 间 , 也 是 台后 填 料 这
1 公路桥头跳车 的起因分析
桥头跳车是 由于桥台与其后路基沉降不均匀造 成了桥台和路基顶面的沉降差而产生的。当沉降差
超过 2 m 以上时 , c 将使此处 的路面断裂 , 而使行 从 车产生明显的颠簸和不适。分析形成沉降断裂的原
路、 航道等净空的要求 , 桥台后的路基高度一般都较
高 。因此 , 产生 的地基 应 力相对 较大 , 容易 引起地 更 基 沉降 , 从而 导致桥 台后 的路 基 随地 基 在 一定 时 问
内逐渐 下沉 。
不但影响驾驶员和乘客 的舒适感 , 严重时还会造成
车辆失控 , 还危害桥梁通道的使用寿命 , 增加了桥梁 的维修与养护费用。在我 国公路建设实践 中, 由于 多方面的原 因, 桥头跳车问题并未得到很好 的解决 , 妨碍 了车辆正常高速通行, 降低了行车舒适性 , 甚至 引发交通事故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压实变形很 大而导致 沉降 的主要原 因。加上受工 期、 动拆迁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 有些工程中的台
后 回填要 等 到桥 台施 工 完 成 后 , 能 进行 填 筑 。 因 才 此, 压路 机要受 到 桥 台 的 限制 , 压 困难 , 紧靠 台 碾 对 后 的填 土难 以碾压 到位 , 尤其 是对 于肋 式桥 台 、 u型 桥 台等 受尺 寸 的限制 , 的压 实机 械根 本进不 去 , 有 导
12 台后填料 的压 实 问题 .
台背回填的压实 , 虽然采用了重型击实标准, 压 实度要求在 9%以上 , 5 但是有些工程的台后填料采 用的是砂类土或透水性材料 , 这些材料孔隙率大 , 所 含的水分多, 尤其在 自 重及车辆荷载的作用下 , 孔隙 率逐渐降低 , 台后填料在一定期限内产生压缩变形 , 根据试验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 路基填料本身的压 缩变形为路基填筑高度 的 1 %。大家知道 , 台后 回 填高度一般都较高, 因而台后填料 的压缩变形也就 相应较大。更何况在台后 回填施工时, 由于一些施 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 往往达不到规定 的压实遍 数, 这样压实度就很难保证 在 9 %以上, 5 从而为 以
差所致 ; 而引起路桥沉降差的主要原因, 由于台后 是 路基 的沉 降所 产生 的 。
1 1 地基 沉 降 .
致漏压 、 压不实等现象 , 使台后填土的压实度严重不 足, 尽管使用小型夯实设备补夯 , 也难以达到规定要
求, 因而增加了台后填料的压缩变形。
由于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 , 地下水位较高, 且 多属于软弱基础 , 在路基 营运荷载的作用下 , 使地基 产生压缩变形 , 形成地基沉陷。特别是 由于软弱地
基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率高 、 孔隙 比大、 压缩性高 、
2 桥头跳 车的防治措施
1 重 视桥头 地基 加 固处 理 , 用先 进 的 桥 头 台 ) 采
抗剪强度低、 透系数小 的特 点, 渗 地基沉降更 为严
重, 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趋于稳定 。同时 , 由 于高等级公路多为全封 闭、 全立交, 为了满足被交公
地基处理方法 , 如换填砂砾 、 固结 、 抛石挤淤和粉喷
收, 对排水情况予 以检查 , 严格执行工序验 收制度。 制订监理实施细则 , 明确技术规范和监理程序 , 做到 台背回填施工处于全过程、 全方位的受控状态 , 需要
落实旁站监理 , 严把施工质量关 , 本道工序不合格不
准进行下一道工序 。
因, 主要是 由于桥台基础一般采用刚性基础 , 基础落 到持力层 , 其沉降量甚小 , 而台背回填因地基沉降和 台后填料本身的压缩变形而致沉降量大 , 从而使桥 台和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 造成路面和桥台的高程 突变 , 形成 桥头 跳车 。
由此 可 见 , 头 跳车 的原 因主要 是 路 桥 的沉 降 桥
第2 7卷 第 2 期 1 21年 1 01 1月
甘 肃科 技
Ga s ce c n e h o n u S in e a d T c n
V 12 o. 7
. 21
No . 2 l v 01
浅 谈 桥 头跳 车 的原 因与 防治
狄 尚军
( 甘肃省交通科 研院有限公司监理 所 , 甘肃 兰州 7 0 5 ) 30 0 摘 要 : 头跳 车现象是公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之一 , 想彻底 根除很难做 到 , 桥 要 但可 以采取一些 特殊 的施 工工艺 和
等方法 , 以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减轻过后沉降。 2 在桥头设置过渡段。在桥头设置一定 长度 ) 的搭板 , 另外最好在搭板下设置枕粱, 搭板下还应有
一
3 几点体会
1 通过多年公路 工程 的工作实践 , ) 笔者认 为 , 台后 回填 与路基 同步填筑时 , 实效果 最为理想。 压
为保证路基工后沉 降稳定 , 务必先进行路基填土施 工, 在保证堆载预压一定时间沉降稳定后 , 再开挖实 施 桥 台结构 。 ’2 严格控制后台填料 的质量, ) 要求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 , 并经检验确定为合格的产品, 若发现其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