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经验谈 张振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经验谈 张振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经验谈 张振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经验谈张振

发表时间:2019-04-11T11:25:30.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张振[导读] 摘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建筑工程持力面的选择、基础构建、工程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建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建筑工程持力面的选择、基础构建、工程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勘察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与岩土构成的相关水文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对地下水给岩土层和建筑工程带来的的影响和作用,针对勘察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分析内容以及水文条件带来的

危害进行讨论,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岩土一、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主要评定内容工程展开勘察活动时,若忽略了水文地质因素,就会对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若能深入研究与评价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给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将会减少大量不必要的耗损。一般情况下,水文地质的主要评定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与掌握地下水在自然形态下的分布情况,同时要精确的计算出隐蔽工程进行施工时人为因素是否会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而地下水又是否会损害到工程基础部位、建设施工以及完成的建筑物。(2)按照当地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不同的形态是否会对各类工程造成相应影响,综合评价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诸多因素,使工程地质研究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全面分析,以便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处理方案。实际评价工作为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主要是按照地下水特点、活动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研究地下水可能对岩土体的影响程度,以便预测出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合理科学的防治方案。(3)工程项目实施勘察过程中,若没有全面掌握好相应的地质环境资料,必须要组织专业的水文地质研究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展开综合勘察,调查清楚各项水文地质的具体参数,以便给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供必不可少的水文地质参数,进一步明确工程的桩基形式,以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

二、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在我国以往的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常常由于没有将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的对地下水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致使我国很多地区都先后出现了因地下水问题而造成工程地基塌陷等类似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因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加大对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评价,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在对水文进行评价过程中,主要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对水文地质进行评价过程中,应着重评价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地下水对岩土与工程建筑物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估算出可能存在产生的岩土工程风险隐患,并制定出一旦出现岩土工程时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或者是其他办法。(2)在勘察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地基类型,查找之前就存在的或者是发生过的水文地质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所需的相关水文地质资料。(3)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施工的视角为起点,根据水文地质中地下水对整个工程施工进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应主要进行评价的水文地质问题,如:在不同的环境作用下,当工程建筑物的基础是埋藏在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之下时对砼和砼体内所含钢筋是够会被腐蚀;当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范围内出现松散并且饱满的粉状细砂颗粒时,是否会对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具有潜蚀或者管涌等危害现象的发生。

三、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在整个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地下水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体上的评价,对整个工程建筑能否顺利施工起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分析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物地质方面产生的影响,对该区域的水文地质做出科学的评价,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尽可能的减少岩土工程对工程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下水位发生幅度变化造成的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发生幅度变化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地下水位幅度上升、地下水位幅度下降,地下水位幅度频繁发生变化。地下水位上升容易造成工程建筑物中的地下室过度潮湿,软化岩土使工程建筑物抗压力弱等方面的危害;地下水位下降容易诱发危害严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则容易破坏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甚至会导致工程建筑物地基基础严重变形,同时造成工程建筑物毁损甚至是发生变形,给工程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2、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造成的工程危害

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性较小,不会对工程建筑物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人为改变了地下水的平衡状态,那么,地下水动水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筑物产生影响,如可能会诱发流砂、管涌和地基塌陷等现象,导致后果极为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还会埋下极大的风险隐患,对工程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下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专业力度,力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地下水动水压力平衡的破坏,避免不必要的由于地下水动水压力平衡被破坏而导致的对工程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3、地下水位幅度变化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地下水位升降幅度发生变化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膨胀性的岩土发生不均匀的胀缩编变形,严重的甚至会出项地裂现象,对工程建筑物低层或者轻型的工程建筑物造成一些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与危害。所以,在在进行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勘察时,一定要注意工程施工范围是否含有膨胀性岩土的的地区,勘察重点放在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幅度及掌握变化的规律,这将对工程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深度的选择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分析及对策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 和。(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4 分) 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 和的补给。(5 分) 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 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

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5 分) 观1 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 图4-1 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5 分) 4.3写出图4-1 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5 分) 4.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4-2 中所示,试说明观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讲义

工程地质学与 水文地质学讲义 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课程类别:任选课 教师:何书 日期:2005年8月

总的教学安排 专业:城市规划 课程类别:任选课 总学时:32学时 上课时间:2005 – 2006年度第一学期1- 8周,周一7、8节;周三3、4节 上课地点:综合楼房115教室 实践环节:野外地质实习一次 教材:《工程地质学》,1999,李中林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普通地质学》,1995,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水文地质学基础》,1986,王大纯,地质出版社;《工程地质学》,2001,孙宪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学纲要及学时分配 §1 绪论(2学时) 第一部分基础地质知识(10学时) §2 地壳(1学时) §3 矿物与岩石(3学时) §4 地质构造(6学时) 第二部分水文地质(6学时) §5 地下水概述(2学时) §6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2学时) §7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2学时) 第三部分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6学时) §8 土的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2学时) §9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其特征(2学时) §10 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2学时) 第四部分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4学时) §11 常见不良地质现象(2学时) §12 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及地下工程选址的影响(2学)第五部分工程地质勘察(2学时) §13 工程地质勘察及方法

§1 绪论 §1.1 地球科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 一、地球科学与地质学概念 1、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人类目前唯一生存环境的关于地球的基础科学。它包括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2、地质学: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目前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简单介绍地球的形状及特点,包括形状、大小、形成时间) 二、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1、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目的就是使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互相协调,既要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又要保证地质环境不会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造成对工程建筑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2、水文地质学: 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这一规律有效地利用地下水和调节地下水以兴利避害。——“找水”“地下水资源”“水与环境” ——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之学科,研究的是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1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和地位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与地下水有关专业的选修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与地下水有关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与地质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既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阐述其本身的理论,又为后继课程《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勘察》、《专门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在所学专业的地位,对水文地质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重点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 ★ 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特征和规律,学会运用水文地质学原理,科学分析和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维方法。 ★ 掌握简单的水文地质专业作业方法。 二、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为中心进行选材,并注意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配合与衔接。 教学内容共分十五章,一至九章阐述地下水形成的理论和有关概念,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十至十二章进一步阐述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交替循环等特征,是前一部分理论的应用和深化。十三、十四章介绍地下水的资源特征及其供水意义,并介绍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环境问题。十五章介绍地下水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课程总学时为72,其中讲授50学时,课程实习12学时,综合课程设计(实习)10学时。在大纲基本内容和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教学内容、体系和课时分配,可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具体条件以及专业所需,适当灵活掌握。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工程地质与水文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试卷代号:A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 路桥工程技术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大气、水、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称为()。 A.溶解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水化作用D.水解作用 2、饱水带中的()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是水文地质研究的重点。 A.重力水B.上层滞水C.潜水D.承压水 3、根据生物化石的出现情况,整个地质时期可以分为生物化石稀少的()和生物化石大量出现的显生宙。A.隐生宙B.新生代C.中生代D.古生代 4、被上、下层面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包括沉积岩和一部分变质岩。A.断层B.岩层C.水平构造D.倾斜构造 5、河流将来自谷坡和河床的侵蚀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作用称为。 A.托运作用B.悬运作用C.河流的搬运作用D.溶运作用 6、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进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 A.构造作用B.地质作用C.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7、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称为()。 A.裂隙B.节理C.断层D.褶皱构造 8、构造活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 A.岩体构造B.水平构造C.地质构造D.垂直构造 9、固体介质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或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称为()。 A.流变性B.蠕变C.松弛D.灾变 10、一般把岩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和各种破裂面(节理、断层)以及软弱夹层等称为()。 A.破裂面B.开裂面C.结构面D.构造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风化作用按性质可分为() A.物理风化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 C.生物风化作用D.机械分化作用 2、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性破坏的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有()。 A.氧化作用B.温差风化C.冰劈作用D.盐类的结晶作用 3、河水及所携带的碎屑物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的破坏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侵蚀作用包括()两种。 A.机械侵蚀B.化学溶蚀C.生物侵蚀D.机械剥蚀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 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铁、硅、镍溶解体组成。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 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

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 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 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内地质作用包括构 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 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第一,古生物法。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第二,岩性对比法。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第三,标志层法。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第四,岩层接触关系。即通过观察上下岩层之间的接触是整合、假整合还是不整合确定地层相对年代。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校重点建设课程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 石家庄经济学院 前 言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 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 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 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 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 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 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该课程全面介 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 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 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 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 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 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 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 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同时,考虑 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 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 论述题。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 指正。 编 者 2003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 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3 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6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9 第五章 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11 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13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17 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19 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20 第十章 孔隙水·······················································22 第十一章 裂隙 水·····················································23 第十二章 岩溶水·····················································24 第十三章 地下水资源·················································26 第十四章 地下水与环境···············································27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 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 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 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 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 地下水 的科学。它研究 岩石圈 、 水圈 、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 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 水文 循环和 地质 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 大 循环和 小 循环。 5.水循环是在 太阳辐射 和 重力 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 蒸发 、 降水 和 径流 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 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 8.在水文学中常用 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绪论 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绪论 一、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专门科学。它研究地下水在周围环境(岩石围、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劝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规律、化学成分、运动规律及动态变化等问题,其目的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更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和更有效地防治地下水的危害。 地下水存在并运动于地哀以下的岩土空隙中,因此,地下水的各种特性与运动条件都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岩性、构造、地貌等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地下水是整个自然界水体的一部分,它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它与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及水力学等关系密切。’‘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是在最近几十年中,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形成的独立科学。目前,在水资源利用与开发,与矿床开采、地下建筑物有关的地下水研究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和水文地质学紧密联系的地质学科,它专门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如地面建筑与井筒建筑中的地质问题。其空要研究内容是各种建筑物建造的地质条件,建筑物修建后自然地质条件的改变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问题,以及保证建筑物稳定和正常使用的工程地质措施。因此,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阐明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影响岩土强度及变化的地质因素,以及保证岩土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措施。。 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一样,也是以地质学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和胶体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关系尤其密切,在研究工程地质问题时,,往往必须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二、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煤矿律设和生产的关系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人每天需要饮用水,现代的大城市和大工矿区集中了数十万或数百万、以致上千万人口,不但在数量上需要大量的饮用水,同时在质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地下水由于通过了岩土的过滤作用,在质量上和卫生条件有较多的优越性,所以世界各国大城市,多数尽先利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水是发展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建立大型工矿企业,不但需要饮用水,工业本身也需要用水,如炼lt钢需低温水6.7t,加工1t石油需水5—15t,生产1t肥皂需水o.5t,生产1 00m棉布需水3—5t,蒸汽锅炉需用大量软水。这些往往采用地下水,例如,我国蒸汽机车用水约有70%取之地下水。其次,农作物处长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据测定,生产1kg小麦约需耗水1—1.5t,1kg皮棉约需耗水5t。我国广大的华北、西北地区地表水缺乏,大气降水量小,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蕴藏的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当地下水中富集了某种元素时,可成为育工业价值的矿床。例如,四川自贡地区地下水为卤水,西北地区地下水中合有溴、碘元素,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可作有用矿产开采。地下水中由于含有特殊成分或有较高的温度,具有医疗价值,加北京的汤山、西安的华清池等都是良好的疗养地。此外,某些地下水中台有硅、短、把、锌、讯、钢、铂、钻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泰其水质符合医疗卫生和矿泉水的标准,这些地下水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如北京门头沟矿、四川重庆市命架出及铜梁县巴岳山,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乡,以及广东等地均巳陆续发现优质的具有较高医疗和经济价值的矿泉水。近年来,利用地下热能已成为一个筋课题。利用地热实际上就是利用地下热水,如我国广东某地已利用地下热水发电,天津市已在取暖、加热等方面开始利用地下热水,我国有的农村已开始利

水文地质学基础

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2.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3.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4.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5.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统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蒸发、风等 6.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由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气流飘移。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或固态降落,降落的水分,一部分汇集江河湖泊形成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岩石,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蒸发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部分流入海洋。地下水直接蒸发或通过植物间接返回大气圈,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直接流入海洋,或在转化为地表水,然后再返回海洋。 7.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8.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9.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讲义

§1 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地质学学科中的地位,了解它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通过引入具体工程实践问题,针对各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 §1.1 地球科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 ——提问:让学生回忆中学时所学地质学知识,谈谈自己对地质学的认识?(如基本的地质现象,著名地质学家的认识等等) 一、地球科学与地质学概念 1、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人类目前唯一生存环境的关于地球的基础科学。它包括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2、地质学: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目前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简单介绍地球的形状及特点,包括形状、大小、形成时间) 二、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对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介绍 1、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目的就是使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互相协调,既要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又要保证地质环境不会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造成对工程建筑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对地质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区别要进行必要介绍 2、水文地质学: 水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这一规律有效地利用地下水和调节地下水以兴利避害。 “找水”“地下水资源”“水与环境” ——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之学科,研究的是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介绍相关的水文地质灾害问题(注重故事性,避免纯粹的专业问题,提高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重点(结合以前画的)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2、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3、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小循环:是指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入海洋;或是大陆表面蒸发的水汽,仍以降水形式降落回陆地表面。 6、大循环:是指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形成降水落在地面,再通过径流返回海洋的过程。 二、简答: 地下水的功能: (1)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2)工业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地下水。 (3)农业生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4)地下水是良好的载热物质,可将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供人们使用。(5)某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并具有较高的温度,利用这些地下水可治疗某些疾病。 (6)有些地下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 (7)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作为找矿标志寻找某些有用矿产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空隙:包括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坚硬岩石的裂隙和可溶岩的溶穴。 2、对地下水储存和运移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孔隙的多少和孔隙的大小。 3、孔隙度:衡量孔隙多少的指标称为孔隙度。它指岩石中孔隙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 4、裂隙:是坚硬岩石形成时或形成之后由于各种内外应力的作用,使岩体遭受破坏而形成的空隙。 5、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叫结合水。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6、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为重力水。

7、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沿毛细孔隙上升一定高度,形成毛细水带,其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故称为支持毛细水。 8、容水性:是指岩石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裂隙率或溶穴率。 9、给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能。取决于岩石的空隙大小,其次才是空隙的多少。 10、透水性:是指岩石可以被水透过的特性。决定于空隙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K作为衡量指标。 11、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2、隔水层: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只能透过和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 二、简答: 包气带和饱水带运动的区别: (1)饱水带水运动取决于重力势,包气带水运动则取决于重力势和毛细势。(2)饱水带任一点的压力水头是一个定值,包气带压力水头则是含水量的函数。 (3)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包气带的渗透系数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变小。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1、水力坡度I:水力坡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消耗的机械能。 2、起始水力坡度I。:克服结合水的抗剪强度,使之发生流动所具有的水力梯度。 3、根据渗透系数在空间位置变化情况,可将地下水含水介质划分为均质各向异性、均质各向同性、非均质各向异性、非均质各向同性。 4、流网:有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的网络成为流网。 二、作图: 1、流网作图细则: (1)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或流线:地表水体的断面一般可看做等水头面;河渠的湿周必定是一条等水头线;平行隔水边界可以汇出流线(平行隔水边界)。 (2)中间内插(注意疏密的变化要符合实际情况)。 2、达西定律作图: 参考课本P44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填空: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练习答案)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作业) 第一章:地球的基础知识 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 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 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6. 什么事侵入接触?什么是沉积接触?如何确定火成岩及变质岩的形 成时代? 答:侵入接触: 第2章:岩石 2. 简述矿物和岩石的关系? 答:矿物是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矿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 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答:沉积岩是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华破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固结成岩这几个阶段形成的。 组成物质主要有:各种岩石碎屑、造岩矿物和溶解物质。 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状结构、生物结构。 构造特征: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交层理、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痕、结核、化石) 6. 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答:首先是形成的条件和因素不同,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变质岩是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导致原来岩石成分、结构等变化形成的岩石,而沉积岩是又沉积作用形成。其次从结构上可以区分,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和层面构造,在沉积岩中能够找到古生物的印记。 8. 简述岩石三大类的主要地质特征。 答:(1)火成岩:火成岩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为各种建筑物良好地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