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拼音及注释整理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翻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翻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下面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宋代:李清照红藕香孤玉簟秋。
轻解罗裳,富豪之家上兰舟。
云中谁递锦书去,雁字回去时,月八十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掉,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戏水。
一种初恋的春草,牵动起至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确定的就是——这春草,这往昔,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织成上了心头。
注释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扁平似玉的精致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表示群飘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春草,两处闲愁:意思就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以又无法互相诉说,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整体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意画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审美体验,又有精妙的审美传达,堪称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起至句“红藕香孤玉簟秋”,领起全篇。
它的上时半句“红藕香孤”写下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下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至了写意促进作用,表明这就是“已肥天气未寒时”(韩偓《已肥》)。
一剪梅李清照拼音版本

一剪梅李清照拼音版本一剪梅李清照拼音版本引导语: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下面是这首词的拼音版本,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剪梅(yījiǎnméi)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轻解罗裳(qīng jiě luó shang),独上兰舟(dú shàng lán zhōu)。
云中谁寄锦书来(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雁字回时(yàn zì huí shí),月满西楼(yuè mǎn xī lóu)。
花自飘零水自流(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一种相思(yì zhǒng xiāng sī),两处闲愁(liǎng chù xián chóu)。
此情无计可消除(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才下眉头(cái xià méi tóu),却上心头(què shàng xīn tóu)。
赏析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一剪梅注音版

一剪梅注音版《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轻解罗裳qīng jiě luó shang,独上兰舟dú shàng lán zhōu。
云中谁寄锦书来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雁字回时yàn zì huí shí,月满西楼yuè mǎn xī lóu。
花自飘零水自流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一种相思yì zhǒng xiāng sī,两处闲愁liǎng chù xián chóu。
此情无计可消除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才下眉头cái xià méi tóu,却上心头què shàng xīn tóu。
蝶恋花dié liàn huā暖日晴风初破冻nuǎn rì qíng fēng chū pò dòng,柳眼梅腮liǔ yǎn méi sāi,已觉春心动yǐ jue二声chūn xīn dòng。
酒意诗情谁与共jiǔ yì shī qíng shuí yǔ gòng,泪融残粉花钿重lèi róng cán fěn huā diàn zhòng。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
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
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
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
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
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一剪梅李清照注音

一剪梅李清照注音 导语:《一剪梅 》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 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 深情, 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 剪梅李清照注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yì jiǎn mãi 一剪梅 lǐ qīng zhào 李清照 hóng ǒu xiān cán yǜ diǎn qīu , qīng jiě lúo shāng , dǘ shàng lián zhōu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yūn zhōng shãi jì jǐn shū lái , yàn zī hūi shí , yuâ mǎn xī lo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ī liú , yì zhǒng xiāng sī ,liǎng chù xiān chóu 。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cí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 cái xià mãi tōu , qùe shǎng xīn tóu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 已有了一些凉意。
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 掉相思的苦情。
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 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
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 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6be0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b.png)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1、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竹席的美称,指光洁如玉的竹席。
这句指红色的荷花已经枯萎凋零,坐在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天的凉意。
2、罗裳:锦罗制成的裙子。
3、兰舟:用木兰制成的华美小舟,后用作小舟的美称。
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4、锦书:指夫妻间诉说思念之情的书信。
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之。
根据不同排序,可以读出许多首怀念远人的诗歌。
后代遂以“锦书”、“锦字”代指思念的书信。
5、雁字:大雁飞行时,排成“一”或“人”字,故称。
这里指信使,相传大雁能够传递书信。
据《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赏析: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
丈夫应该也是如此,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
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脱了。
这首词将一位沉湎于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闺备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蕴了无尽的情思。
下载全文。
李清照一剪梅拼音

李清照一剪梅拼音 导语:诗人用语平常,却意境新奇不俗,将抽象的情感表达的生动可感。
以 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李清照 一剪梅 拼音,欢迎借鉴!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sòng lǐ qīng zhào 宋 李清照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 qīng jiě luó cháng , dú shàng lán zhōu 。
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 ? 云中谁寄锦书来? yàn zì huí shí , yuè mǎn xī lóu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
花自飘零水自流。
yī zhǒng xiāng sī , liǎng chǔ xián chóu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
此情无计可消除。
cái xià méi tóu , què shàng xīn tóu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词 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 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 的美称。
一剪梅李清照注音版加赏析

一剪梅李清照注音版加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李清照注音版加赏析,欢迎阅读!yì jiǎn méi一剪梅lǐ qīng zhào李清照hóng ǒu xiān cán yǜ diǎn qīu ,qīng jiě lúo shāng ,dǘ shàng lián zhōu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yūn zhōng shéi jì jǐn shū lái ,yàn zī hūi shí ,yuè mǎn xī lo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ī liú ,yì zhǒng xiāng sī ,liǎng chù xiān chóu 。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í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cái xià méi tōu ,qùe shǎng xīn tóu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述异记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②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③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
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原文译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北宋李清照《全宋词》词《一剪梅·别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缠绵惆怅心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纤荷已残,香已消,
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
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
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
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②兰舟:
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
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
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
的床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
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二、词句解释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北宋李清照《全宋词》词《一剪梅·别愁》
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